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父子血脉背后的爱与传承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父子血脉背后的爱与传承

时间:2018-12-02 15:09:36

相关推荐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父子血脉背后的爱与传承

有人说,父亲是不会飞的超人,总在你身后一路相随。在黑龙江,有这样一群父子,他们既是父子也是同行,小时候儿子跟在爸爸身后,长大后父子俩一起并肩作战。他们中有的身披白袍、有的手持教鞭、有的同着一身藏蓝,两代人执着地守护着同一份梦想和情怀。6月21日是父亲节,记者为您讲述那些血脉背后的爱与传承……

关哲与父亲关庆柏

医生父子:晚饭常吃成“研讨会”,一起交抗疫“请战书”

今年59岁的关庆柏在哈医大一院检验科工作35年了,主要工作是临床检验,帮助患者化验血、尿、便、体液等。聊起检验工作,他滔滔不绝:“医生根据检验结果,对患者进行鉴别诊断、疗效观察、愈后判断,所以我们这个工作必须非常细致,不能有丝毫差错。”

关庆柏的儿子关哲是个85后,是哈医大一院的一名骨科医生。小关从医当然是受老关影响颇多,关庆柏记得,儿子小时候总爱打听医院的事儿,还跟他说:“爸,我长大以后想当医生!”不过,当年儿子还特意强调过“以后不干化验”,因为他想更直接地治病救人。

夏天,小关如愿考入了哈医大临床医学专业。开学前,老关先给儿子“上课”,他语重心长地嘱咐小关:“学医跟很多工作不一样,你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患者把生命和健康都托付给你了,这个职业需要你全身心投入,而且要终生学习,这样才有可能成为一个好医生。”

通常来说,“中国式”父子往往交流不多。但老关和小关不同,父子俩几乎天天聊,而且三句话离不开患者。每次儿子下班回来,老关都关切地询问:“今天手术顺利吗?你之前那几个患者恢复得咋样?”

小关跟记者感慨道:“我爸常说‘凡事认真’,他做事特别严谨,也是他教会了我何为责任感。”除了父子俩,小关的母亲也在检验科工作,儿媳是消化内科医生,一家四口都是医生,吃晚饭的时候,常常在饭桌上开“研讨会”,聊聊会诊时遇到的情况,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探讨、分析病情……

非典肆虐时,关庆柏坚守在发热门诊,今年新冠疫情初期,他跟儿子一起提交了“请战书”。医院考虑到老关年龄大了,没让他前线,小关则全副武装地被安排到门诊预检分诊值班。老关一再叮嘱儿子:“你一定要守好关卡,绝不能漏掉一个患者!”

明年冬天,老关就要退休了,让他欣慰的是,小关还将在医疗战线上继续治病救人……

张英林和学生们

课堂上的张衡

教师父子:父亲当乡村教师35载,帮儿子报考哈师大

“我当老师,算是子承父业,当年是父亲帮我报考了哈师大。”今年41岁的张衡是黑龙江省实验中学的一名语文老师,曾获全国十佳文学教师、省级优秀教师、省五四青年奖章。

张衡的父亲张英林退休前是双城区临江乡的一名乡村教师,从教35年,每天上班骑车往返20里通勤,寒来暑往从未间断。让张衡记忆深刻的是,“当年村里都是土路,下大雨太泥泞骑不动自行车,父亲就徒步顶着雨去给学生上课。由于经年累月地顶着寒风骑车上班,双腿得了非常严重的风湿。长期大量的板书,右臂患上了严重的肩周炎。”

上世纪80年代,民办教师的工资很低,按照当时的政策,村里不给民办教师分地。这样家里田地就很少,每年做饭所需的秸秆都不够,一家人经常在秋天时去树林里捡树枝和扫枯叶。张衡记得,当时父亲的有些同事捱不住了,纷纷转行。

然而,罡风吹不散热爱。父亲因为舍不得离开讲台,一直默默坚守。回想起那段艰苦的岁月,他对父亲满是敬意:“我父亲是真心喜欢当老师,即使待遇差也不愿意离开学校,没有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笃定,是坚持不下来的。”

1999年高考张衡考得还不错,填报志愿时他原本打算报法律专业,想要以后当个律师,但父亲考虑到儿子性格敦厚、温和,加上当时家里不太富裕,经过一番苦劝,最终帮儿子报考了哈师大中文系。

“父亲跟我聊了很多,给我讲当老师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当时我并不理解,甚至埋怨过他。直到很多年后,当我也成了一名教师,我才知道他是对的,我的性格确实更适合这个职业,也在省实验中学真切地感受到了,他所描述的那种教书育人的幸福感。”

如今,张衡已经当了的班主任,可谓经验丰富。但每学期开学,老父亲都来打电话询问班级情况,教导他怎样跟学生相处。他发表的每篇文章父亲都会仔细看,就连网课也会主动去听,跟他交流教学经验。

张衡感慨道:“时代不同了,我和父亲所处的教学环境差别很大,他的一些经验虽然已经落伍了,但有一点是相通的,他一直在努力告诉我,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当个好老师,要对学生多些关爱……”

王德学一家

王中航与父亲王德学

警察父子:相距千里,20个月未见,赴京出差在车站“偶遇”

去年10月,一则“警察父子时隔20个月车站相见20分钟”的新闻,感动了无数网友,有人在下面留言:“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这对警察父子是黑龙江人,父亲王德学是逊克县公安局治安大队教导员,儿子王中航在江苏镇江公安局工作。由于公务繁忙,父子俩自春节一别后,当时已经20个月没能见面了。去年10月15日,王中航和同事到保定办案,需要中途到北京转车。恰巧父亲王德学正在北京执行任务,于是父子俩通过微信相约,利用转车的20多分钟在北京西站见了一面。

回忆起那场匆忙的见面,王德学百感交集:“时间太短了,我俩只聊了聊近况,劝彼此多保重身体。”分别前,王德学和儿子在西站广场拍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

王德学从警三十多年,陪伴妻儿的时间很少。,儿子从南京一所名校的信息安全专业毕业,恰好赶上镇江公安局去学校招人。儿子向他征求意见时,王德学有些犹豫:“毕竟当了这么多年警察,我知道干这行有多危险和辛苦,所以当时希望他能有个更安稳、也相对轻松的工作。”但最终王中航还是想像父亲那样当一名警察,见儿子如此坚持,王德学既心疼又欣慰,叮嘱道:“既然选择了这个职业,你就要认真当个好警察,一定要注意安全!”

从前是儿子盼老爸回家,如今变成了老爸盼儿子。王中航当警察6年了,平时每周加三四天班,由于工作忙加上路途遥远,每两年才能回一次逊克老家。春节,他依然坚守岗位,没能回家过年。这个小时候埋怨父亲不在家的儿子,也终于体谅了老爸的难处,他曾跟父亲感慨道:“你以前好几天不着家,我现在终于知道您干啥去了!”

自从儿子也当了警察以后,父子俩的共同语言明显更多了,王德学经常会向儿子传授些抓捕经验。这一老一小一身藏蓝,身处两个城市却坚守着同一种使命……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