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区块链在数字社会的应用落地需要哪些基础设施和技术?

区块链在数字社会的应用落地需要哪些基础设施和技术?

时间:2019-06-20 12:15:49

相关推荐

区块链在数字社会的应用落地需要哪些基础设施和技术?

数字社会的基础设施:

区块链起源于比特币,利用互联网分布式计算的原理以及巧妙设计的认证机制,解决了数字货币的两个挑战性问题:发行控制和防止双重支付。剥离比特币的背景,其底层区块链技术采用“分布式账簿+智能合约”的技术架构,实现了网络节点之间安全可信的数据隐私保护、存储转发和开放共享,即:(1)基于分布式账簿,可以建立数据的安全可靠存储和共享机制,将数据所有权、数字传播过程、交易链条等相关信息完整全面地记录在分布的数据块中,并在所有参与方之间达成共识,共同维护。在数据产生、流动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保证数据的不可篡改、不可抵赖,为确权、维权、审计提供背书。(2)基于智能合约,交易规则可通过链上编码实现,在交易过程中自动执行,实时在线地保证交易数据的合法、合理、合规性。区块链可辅助核准互联网上每个虚拟个体和每项数字化交易的真实有效,为合众参与、分布自治提供了保障信任的技术基础,是构筑未来数字社会的基石。

数字社会的信任协议:

在互联网发展初期,一系列开放的互联网标准为系统之间的交互和通讯奠定了基础。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海量数据的涌现,互联网应用广泛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迫切需要构建应用之间互联、互通、互操作的信任体系。区块链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可信的数字化信息在网络中产生、传播和交换的协议,为构建数字社会中的“信任”提供四个层面的支撑:数据保护、个体认证、交互验证、信用凭证。

数据保护是指采用基于密码学原理设计的存储结构,保证数据安全可靠,使其难以被非法获取和篡改。个体认证是指数字社会中各个主体的身份认证问题。身份认证是数据所有权及交易过程记录的标识。网络环境中,用户身份具有超时空性、虚拟性、匿名性、多样性等特点,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应用环境、交互场景下,可能使用不同的虚拟身份。基于数字签名技术的认证机制保证交易过程中的虚拟身份难以伪造、可检验、可追踪。

交互验证是指针对数字资产多方交易的虚拟经济特性,对操作过程进行监管和审计,保证个体之间交互、交易行为的合规性,避免和及时发现各种欺诈、欺骗行为,确保各种活动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例如,“双重支付”是一种典型的欺诈行为,将货币、证件、票据等数字资产进行不合理的传播,危害社会秩序和个体利益。

信用凭证是在数字资产产生和传播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全面记录每一次交易的各类信息(例如供需双方、交易的资产、交易的时间和环境、交易方式、交易前后价值及所有权变化等),保证交易凭证的真实、准确、全面、完整且不可篡改性,可作为监管的依据、司法的“证据链。分布式、时空链和链上代码是区块链不同于传统可信机制的设计原则。分布式设计让信息在加密的基础上共享,通过多方共识机制实现对交易执行的公众监督,而不是依赖于单一的验证中心,使得任何恶意行为如同在众目睽睽之下作案,难以得逞。时空链设计辅助建立交易场景(空间)、交易历史过程(时间)的追踪关系,为信用评价、证据所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链上代码设计支持在交易发生时自动验证交易的合理合法性,及时主动地安全防范,防患于未然,降低交易风险以及事后验证的代价。

分布式应用+分布式商业:

构建在信任基础之上,区块链可促使信息互联网发展到价值互联网,从而释放出无数的新应用和新潜能。这种变革不仅仅是技术创新,更是新型分布式应用与分布式商业模式美妙结合的产物。

从应用的角度讲,现有的模式多依托于大型的数据中心平台,用户个人信息以及交易过程都集中存储管理。近年来,已经发生了多起大型公司服务器被攻击、用户隐私泄露事件,凸显了航空母舰式庞大的中心数据库的安全问题。而分布式的应用架构,是将数据和计算分布在多个节点上,对分布式应用的节点进行部署,以实现分布自治,在不可信的通信之上建立点到点可信的消息交互协议,降低对单一控制中心的依赖,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隐私保护能力。

从商业模式看,链上代码支持使得实体之间可以点对点约定契约、直接交易,节点之间不仅可以交换数据,还可以交换价值,进行商业活动,每个数字化的个体都可以成为自主运作的代理人(autonomous agent)。在公众监督的契约约束下,这种“直销”模式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挖掘新的互联网商业模式,激发市场潜能。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