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古与今的对话 让传统文化实现“现代一跃”

古与今的对话 让传统文化实现“现代一跃”

时间:2023-07-31 18:36:23

相关推荐

古与今的对话 让传统文化实现“现代一跃”

-04-05 10:37 | 浙江新闻客户端 | 张璐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的天籁之声,“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荡气回肠,“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的岁月感悟……文学名篇在传唱中重获新生。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开播以来正在形成一种壮观的文化景观。在最新的节目中,有两幕令人震撼:王铮亮与已过世的王之炀老人隔空对唱《长恨歌》,戳中无数观众泪点;青年歌手任嘉伦与白居易隔空唱和《琵琶行》,伴以RAP和舞蹈,将千年经典娓娓道来,动人心弦,打动人心。

连日来,这两段传唱视频在各大平台点击量逐日攀升,广受好评。作为知名篇章,由白居易创作的《长恨歌》《琵琶行》曾广为流传,特别是《琵琶行》还入选中学语文教材背诵篇目。对于我们这一代青年学生而言,由于篇幅较长,熟练背诵这两篇古诗文是读书期间比较“头疼”的事情,而当他们披上现代的外衣,加入了具有现代审美品位的旋律节奏,以诗歌原文配曲演唱的传统形式出现在荧屏之上,总让人觉得“背诵起来或许不难”,在表现出作品活力与美感的同时,实现了经典文学作品的“现代一跃”。

这种“现代一跃”,表现为一种传播方式的回归,即吟诵这种传统的方式被正视继而带入现代社会,并恰如其分地以人们乐见喜见的方式运用于经典作品的流传过程。以《长恨歌》《琵琶行》为内容蓝本的两首传唱,前者摘取原诗四句内容辅以老人吟诵加上现代歌词综合创造,后者则全部采用原文传唱加以旁白琵琶合奏;尽管一慢一快,一温婉一灵动,但传唱出来的《长恨歌》和《琵琶行》动人心扉,别具一格,这也证明经典从未走远,唯有找到适当的方式,能够让现代人感受传统文化之美。其实,诗歌的传承、文化的赓续绝不依托于死记硬背,而是让经典真正入心,在感悟古诗词美感的过程中为生命增加光亮。

“现代一跃”更表现为让流传千年的经典文化的精神与内核得到挖掘。这不止是诗歌的韵律,而应该包括文化作品所蕴含的人文精神、道德意识和精神力量。如为了满足王之炀老人的愿望,各种不同风格的《长恨歌》翻唱作品不断涌现,上演了一场关于经典传承的接力;再如与任嘉伦合作出演的琵琶演奏家方锦龙用五弦琵琶,在轻栊慢捻间将“大珠小珠落玉盘”化作现实,还原了当年令白居易“青衫湿”的绝美琴声。从93岁高龄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数学系教授潘鼎坤,再到中科院的“摇滚博导”陈涌海,尽管他们所从事的似乎都与诗歌文学不搭边,但他们的生活因为诗歌经典而丰富,他们的生命因传统文化而厚重。那些诗歌早已融入他们的生命里,浸入到他们的血液中了,诗和远方不在博物馆里,陈列室中,就在每个人触手可及之处、举手投足之间。

当下,很多中小学生之所以对诗词经典兴趣不大,很大的原因在于诗词的传承需要创新的思维和载体。学生时代,如果能够真正去体会如何读诗,如何去感知寥寥文字之外的无限意蕴,那会对一个人心智成长产生积极影响,谷建芬曾回忆到,“录制《游子吟》的时候,听着旋律我的眼泪就流下来了”,让经典作品真正入脑动情,才是让厚重的传统文化实现“现代一跃”的最终目的。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让孩子们大段大段背诵诗篇只为应付考试,也不是让诗歌的吟咏表演沦为一场“才艺秀”,而是真正让这些作品为现代人的生活提升内涵、增添诗意。

适宜于学龄儿童的歌曲匮乏,中小学诗词教育单一化,这已经是个老生长谈的话题。《长恨歌》《琵琶行》的传唱,实现了将古色古香、百转千回的经典作品与嘻哈、流行舞蹈等现代元素的融合,这种改编达到了易被传播、广为人知的效果。静下心来,听听王铮亮与已过世的王之炀老人隔空对唱的动人的《长恨歌》,听听任嘉伦与白居易隔空唱和的唯美的《琵琶行》,那些沉迷玩王者荣耀、喜欢“吃鸡”的青年们,或许会认真去思考经典诗词背后的“文化魅力”。

(张璐 兰州大学 级 )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古与今的情话

古与今的情话

2023-11-15

古与今

古与今

2020-05-17

地摊文化的古与今

地摊文化的古与今

2024-05-22

我爱家乡的古与今

我爱家乡的古与今

2021-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