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好好活着 活着就有希望 《白鹿原》作家陈忠实的创作感悟和背景

好好活着 活着就有希望 《白鹿原》作家陈忠实的创作感悟和背景

时间:2019-03-13 08:28:33

相关推荐

好好活着 活着就有希望 《白鹿原》作家陈忠实的创作感悟和背景

我对近代文学大家,知之甚少,因为近期看电视剧《白鹿原》,才开始关注这位智者。

他在2002年60岁生日后,就不愿意过生日了。曾在《白鹿原》里告诉大家:“好好活着!活着就要记住,人生最痛苦最绝望的那一刻是最难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的最后一刻;熬过去,挣过去就会开始一个重要的转折,一个新的辉煌历程;心软一下熬不过去就死了,死了一切就完了。好好活着,活着就有希望。”这是他留给大家的生命感悟,陈老在即使不能表达的弥留之际,依然不会痛苦绝望,他依然会鼓励人们积极乐观,向上努力前行。

白鹿源头信马行

在一次接受记者专访时他提到白居易的一首诗,四句:”宠辱忧欢不到情,任他朝市自营营。独寻秋景城东去,白鹿原头信马行。”最后两句,心有戚戚,一个人难免有时候要去独寻秋景啊,很多事情别人无法替代你,这时候只能信马前行,主要表达的是从容吧,这两句,概括了人生况味,如果没有极深刻的人生感慨,是写不出的。陈忠实喜欢这两句诗,已经隐隐的透露出他对生命的思考与豁达。

生命在很多时候,举目四顾,要走的路,别人无法替代你,只有自己独自前行。

小说《白鹿原》可以说是我国上世纪九十年代,当代文学的重要收获。这部巨作,获得了中国长篇小说最高荣誉“茅盾文学奖”,问世以来,荣誉与争议并存。

陈忠实,男,1942年生,陕西西安人,4月29因病去世,享年73。

小说《白鹿原》描述的空间跨度很大,故事结构庞大,人物繁杂。

作家陈忠实

他还重点评价了白嘉轩这个贯川故事的线索人物:“从封建制度的解体,到新思想的建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白嘉轩这个人物上最为集中。”

从小说的情节走向看来,国共两党争雄,其实对于贫民百姓而言,意义不大,朴实的中国老百姓,一直都以过上好日子为追求的。但遗憾的是,半个世纪纷纷扰扰不停息。

创作背景

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特殊的环境,而兴起了“反思文学”的创作潮流,这种精神,影响到90年代的长篇创作,在对民族文化的反思方面,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陈忠实正是在这样的文学思潮之中,有了对《白鹿原》的创作欲念,并且完成了这部能够代表这种反思新高度的史诗作品。

创作经历

草木枯荣

陈忠实出生在西安东郊白鹿村原下的蒋村,年少就在这片黄土地上挖野菜,拾柴火。白鹿原的春夏秋冬、草木枯荣,陈忠实再熟悉不过了,他了解白鹿原的办法,一面走访上年纪的老人,另一方面,也查阅了有关白鹿原的县志。

从1988年开始,陈忠实把妻子和长辈安置在城里,只身来到乡下祖屋,潜心写作。四年艰苦的写作,每天想着各种人物在脑海中的较量,纠结的心情,让他额头上的皱纹,如同黄土高原上的沟壑一样深。

1992年3月25日,近50万字的《白鹿原》终于画上句号。

陈忠实大多数时间都躲在西安市东郊老家旧屋里,一求耳根清净,二求读书,弥补文学专业上的残缺。三求消化他所拥有的生活资源,创造出质量上越来越高的文学作品来。《白鹿原》连载于1992年当代,从此一鸣惊人!

田园好风光

《白鹿原》一出世,评论界欢呼,读者争相购阅,一时洛阳纸贵,广受海内外读者赞赏欢迎,可谓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中罕见。

尽管本身也存在不足,也有不同的争论和批评。牡丹究竟是牡丹,无损于牡丹的价值、华贵和富丽。

为了深入思考民族的命运,完成一部民族史诗,他花了三年的时间作多方准备。一是历史资料和生活素材,包括查阅县志,文史资料;二、是学习了解中国近代史,《心理学》《美的历程》等心理、美学新著。三、认真选读了国内外各种长篇小说的重要作品,以学习他人之长,包括研究长篇结构的方法。外国作家的有《百年孤独》,令人惊讶的是他还研读了劳伦斯的《查泰勒夫人的情人》!

老家小屋

做了这些准备和思考之后,他认识到只有回到老家小屋,远离尘嚣,才可能实现自己的宏愿。

老家全村不足百户,南倚白鹿原北临灞河的小村落,天然而僻静,最适合沉心静气的思索和写作。这里没有工业污染,灞河清澈见底;还有错落的农舍,一堆堆的麦草垛;平展宽阔的庄家地 ;河边、坡上有树林,那里有狐狸、猫头鹰等等,一派田园风光无限好!

《白鹿原》在中国当代文坛上,是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是一座拔地而起,撼人心魄的高峰。

《白鹿原》是一部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

把这部作品放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大格局里考量,其思想内容或审美境界,都有其独特的、无可取代的地位。

在白鹿原上演的这部民族秘史中,白嘉轩自觉地以族长的身份,实践着以儒学观念为精神支柱的宗法制生活,维护着农村文明和文化秩序。

族长白嘉轩

白嘉轩具有强大的人格力量。这种力量,源于他重视并恪守儒家传统和道德观念、处世原则、人伦标准。《尚书》中提出:“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孟子主张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 是他修身齐家治国的标准。他的一切行动,都可以在经典中找到合理的依据。做为族长,他有着强烈的维护传统文化秩序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白嘉轩的人格、修养、品德是中国传统文化正面特性的体现,他的中庸特点尤为突出,他反对任何过激的行为,在他身上,充分体现出和平、静穆和积极的力量。陈忠实先生在书里,已经说得很通透了。

“这个人的腰杆太直了”。这句话细品,赞美和遗憾之意,都在里面了。

白嘉轩的价值取向很有代表性。乡绅多是退儒精英,自然以儒家价值观为取向。看白嘉轩处理白孝文一事的刚硬手段,对待田小娥的冷酷,确实律己严明,但忽视了人性的关怀,践踏他人的尊严和自由,这也是礼教的存在盲点。

厚德载物,君子以自强不息

他一生都努力维护白鹿村的平静,从不会冲昏头脑。但他如同千千万万中国家长一样,无法阻挡历史的滚滚洪流。

对生活中发生的事,看得冷静而深刻,大喜之后必又大悲,大悲之后绝不会是走投无路。生活中有很多不如意,我们不能选择逃避,而是要面对现实,没有过不去的槛,没有谁不爱面子,人人都有做错的时候,只有敢于去承担,才可能走出不幸的阴影。

这本书写了很多人,讲了很多事,没有谁是一帆风顺的。

白鹿原上的大儒朱先生,是个经典人物,学养深厚,留待下次探讨。他身上有着中国文化美好的一面,他有儒家的仁义孝悌,有道家的避世归隐,临终还有些佛家坐化的境界。

如此众多的人物,如此鲜明的性格,这是一部难得大气之作,值得反复阅读。

白嘉轩之妻仙草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就删

文学陈忠实白鹿原艺术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