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香港电影界的传奇人物——邵逸夫的精彩一生

香港电影界的传奇人物——邵逸夫的精彩一生

时间:2018-10-22 06:03:10

相关推荐

香港电影界的传奇人物——邵逸夫的精彩一生

一位香港富豪的离世能引起全国媒体和民众的纪念,这并不多见。这种荣誉也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同时贯穿了中华大地和我们学生生涯的“逸夫楼”。

邵逸夫是华人世界真正的传奇:由他创办的邵氏兄弟公司,迄今出品的影片超过一千部,“邵氏出品,必属精品”既是广告,更是保障;他退休离任的香港广播电视有限公司(TVB),在香港历次收视大战中屹立不倒,制作的节目行销全球40个国家和地区。几乎所有你能想到的华语影视名人,从周润发、成龙、梁朝伟到TVB的龙套演员,或多或少都跟邵逸夫这个名字有联系。由他创办、以他名字命名的“邵逸夫奖”,有着“东方诺贝尔”的美誉;、4888个校舍,热心慈善公益的他,向内地教育捐助超过33亿港元,大小学校内随处可见“逸夫楼”。为表彰邵逸夫对内地教育科技事业的贡献,中国政府将一颗1990年发现的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

邵逸夫在美国人开办的“上海青年会英文中学”念书时,就已经加入长兄邵仁杰在1924年成立的天一影片公司,助兄长开拓外埠发行。毕业后他放弃升学,全身投入电影制作。

不久,“天一”遭上海同行联合压制,为分散公司风险,邵仁枚独闯南洋寻找商机,19岁的邵逸夫随后前去会合。彼时两兄弟不辞劳苦奔走乡镇做流动放映的小生意,在南洋华人聚集地“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专门放映“天一”出品的电影,终于由露天放映到经营戏院、发行,再至设立制片厂专拍马来西亚电影,后来又拓展到做游乐场和舞厅的生意。上世纪50年代,新加坡的“邵氏兄弟”有限公司达到鼎盛。而香港“邵氏父子”却因观念保守,发展缓慢。邵氏兄弟决定分兵两路,邵逸夫返回香港,督阵电影制作。

1971年,邵氏成为上市公司。1974年,邵氏影片产量达到创立以来的最高峰,一年之内出品了50部影片。包括新加坡在内,邵氏机构的全球连锁戏院已达230间之多。为了吸引各地观众,邵氏出品的电影经常剪出多个版本,尺度最大的送欧美,最小的送南洋,中间的则在香港上映。同时,邵氏还为拷贝配上不同语种的音轨,发往世界各地。

1987年,邵氏兄弟停止电影制作,正式告别电影圈。清水湾邵氏影城继续保留,并参与制片。10月,投资22亿的无线电视城启用,电视城有22个录影棚和两个影视拍摄基地。它比旧影视城大三成,全年生产节目超过17000小时,发行海外四十多个国家,覆盖用户超过3亿。

往事若堪回首,笑骂当然由人。毫无疑问,不论电影,还是电视,在邵逸夫看来,都只是生意。他固然当电影是生意,却因致力拍摄国语片、热衷传播中国传统世俗文化,开创另一片天地。他规范运作、鲜有争议的“邵氏捐赠”的风格,给当下频频曝光的慈善丑闻树立了典范。教育慈善映照社会文明,中国需要更多邵逸夫式的慈善家。

百年孤独的邵逸夫留下的,或许是一个“王国”的背影、一个时代的终结,或许也是“笑骂由人,我自岿然;胜败得失,百年一身”的洒脱和记忆。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