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抢抓“一带一路”机遇 谱写“戈壁明珠”华章——访嘉峪关市市长丁巨胜

抢抓“一带一路”机遇 谱写“戈壁明珠”华章——访嘉峪关市市长丁巨胜

时间:2024-07-13 06:04:43

相关推荐

抢抓“一带一路”机遇 谱写“戈壁明珠”华章——访嘉峪关市市长丁巨胜

原标题:抢抓“一带一路”机遇 谱写“戈壁明珠”华章

——访嘉峪关市市长丁巨胜

记者 何成军 蒋文艳 李春艳

8月28日,省政府新闻办在兰州举办“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新中国成立70周年甘肃省发展成就巡礼”系列新闻发布会嘉峪关市专场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嘉峪关市委副书记、市长丁巨胜就记者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解答。

记者:丁市长,您好!嘉峪关是建立在戈壁荒滩上的城市。早在,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吴邦国同志,就为嘉峪关题词“湖光山色,戈壁明珠”。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嘉峪关考察时,对贵市城市建设工作也给予充分肯定,能否给大家介绍一下城市和生态建设方面的情况?

丁巨胜:感谢您对嘉峪关城市建设的关心。正如您所说,嘉峪关市地处荒漠戈壁,生态环境脆弱,自然条件严酷,“风吹石头跑,遍地不见草”曾是建市之初的真实写照。为建设幸福美好家园,历届市委、市政府秉持“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不断优化空间布局,完善服务功能,着力建设和谐宜居、富有个性、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市。

我们充分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按照“高起点谋划、高层次建设、超前性规划”的原则,精心编制城市总规、控制性详规等,开展“多规合一”,合理划定“三区、四线”。同时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强化规划的刚性约束,力争城市建设不留遗憾,经得起历史的检验。通过一代代建设者的努力,城市规划面积由1985年首版《嘉峪关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60平方公里,扩大到26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由20平方公里,扩大到70.4平方公里。

我们注重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持续实施交通、能源、通信、公用设施等项目,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就实现了城区电线电缆入地,到城市集中供热率、自来水普及率、燃气入户率就达到100%。一是注重基础设施的统筹协调,将给排水、供电、供热、通信等管线统一至地下管廊,按规划争取一次建设、分步实施,减少道路反复开挖,避免形成“拉链马路”,实现城市建设管理的精细精致。二是抓旧城区提升改造,近三年投入89.9亿元,实施了涉及4.2万户居民的棚户区、老旧小区、老街区基础设施改造,有效改善了群众居住条件。三是加快新城区建设步伐,拉开城市框架,将火车南站、方特欢乐世界、新建的学校医院等布局在南市区,加大讨赖河、南湖等生态整治建设力度,提升土地利用效率。特别是今年我们将中核综合服务保障区布局在南市区,建设集科研、生活、教育、医疗等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基地,预计新增职工和技术人员1.5万人左右。

我们坚定不移实施生态立市战略。自1995年起连续开展“绿化年”活动,坚持不懈在戈壁荒滩植树种草、建湖蓄水,先后建成公共绿地110多处、2696公顷,城市公园14座、人工湖20余座。目前,建成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39.2%和40.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36平方米,人均水域面积27平方米,城市居民“出门见绿、伸手触水”。与此同时,我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大环境保护力度,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十三五”以来累计投入30多亿元开展污染防治,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8%,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100%,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到全年的83%以上。随着生态小环境的逐步改善,年降水量由原来的不足86毫米,提升到150毫米左右,今年截至目前已达到140多毫米,良好生态环境已成为最大的民生福利。

记者:嘉峪关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冲,是我国内地通往新疆和中亚的必经之地,这些年在交通基础设施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同时在国家“一带一路”大背景下,嘉峪关发展通道物流经济的地缘优势越来越明显,请您介绍主要有哪些战略布局和总体考虑?

丁巨胜:嘉峪关作为河西第一隘口,自古就有“边陲锁钥”之称。新中国成立后,这里成为了我国重要的运输、军事、能源战略通道,被形象地称为中国的“陆上马六甲海峡”。我们立足优越的地理位置,不断完善交通基础设施体系,形成了涵盖公路、铁路、航空的立体化交通网络。一是公路交通网络发达。G30连霍高速、国道312线纵贯全境,省道、城际路、战备公路等四通八达,S06嘉酒绕城高速正在建设,去年公路客运量达到9255万人次。二是铁路枢纽作用突出。嘉峪关火车站是河西走廊最大的铁路枢纽编组站,每日发行客车38对、货车106对;嘉峪关南站是兰新高铁重要节点之一,每天始发、通过动车25列。目前,我们正在积极推进将所有客运列车转移至南站,实现客运与货运分离,方案已通过国家铁路总公司评审。三是航空运输发展迅速。嘉峪关机场是4E级国际备降机场、甘肃第二大机场,开通北京、天津、上海、西安、成都、广州等14个城市航线,去年旅客吞吐量超过56万人次。我市作为兰州以西、乌鲁木齐以东最大的交通支点,国家《西部大开发“十三五”规划》确定为陆桥通道西段节点城市,《“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确定为全国性综合立体交通枢纽城市。

优越的地理区位、便利的交通条件,使得嘉峪关面向国际可对接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和中巴经济走廊,面向国内可对接青藏铁路、京新高速、中新南向通道,是甘肃除兰州之外枢纽作用最突出的地域,决定了嘉峪关市在发展通道物流方面大有可为。下一步,我们将坚持“西进”“南向”“北拓”并重,全面推进物流通道、节点、网络建设,着力打造综合物流枢纽城市、区域性陆港经济区和现代物流集散中心。在陆港经济上,谋划布局大型煤炭、大宗矿产品仓储集散中心,建设多式联运物流园、铁路物流基地,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让西出、东进、南下的货物更多在我市停留储存、分装起运。在空港建设上,按照今年省政府批复的《嘉峪关国际空港总体规划》和《机场总体规划》,加快国际港务区建设,实施嘉峪关机场改扩建、航空口岸、空港物流园等项目,着力打造甘肃“三大国际空港”。在物流集散上,吸引国内外知名现代物流企业落户,发展第三方物流,不断拓展物流产业链。依托钢、铝等优势产业,打造面向中亚、西亚的轻工制品基地,不断提升“一带一路”建设的融入度。

记者:我们了解到,嘉峪关城镇化率高达93.65%,远远高于全国59.6%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这说明嘉峪关在城乡一体化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能否介绍相关情况?

丁巨胜:嘉峪关作为典型的资源工矿型城市,在建市之初就是城市大、农村小,工业强、农业弱,但“三农”问题始终是历届市委、市政府关心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这里,我先简要给大家回顾一下嘉峪关的城乡一体化历程:早在,嘉峪关就开展城镇化试点工作;,被确定为甘肃省新农村建设试点市;,成为甘肃省首批城乡一体化试点市;,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通过省级验收,农民人均纯收入、公共服务对农村的覆盖率、社会保障一体化水平等7项指标达到全省第一,成为甘肃城乡一体化水平最高的城市。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近两年来,我们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速城乡融合发展进程。在城乡规划一体化方面,坚持将城乡发展作为一个整体来规划,全面推进“多规合一”,在编制《城镇化建设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形成了覆盖3镇、17个行政村的专项规划,做到了城市和农村在发展空间上同构划、要素资源上同配置。在产业发展一体化方面,发挥工业基础较好的优势,推进农村与园区、农民与产业工人的融合对接,每年在企业和园区务工的农民占农村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工资性收入占到了51%。我们鼓励农民融入旅游创业、围绕旅游增收,扶持发展乡村民宿和农家乐,打造了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示范村,经营性收入占到43%左右。在基础设施一体化方面,统筹推进交通、能源、生态、水利等设施建设向农村延伸,实现了三镇城市公交全覆盖。自去年以来开展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围绕打造“美丽庭院、美丽村庄、美丽田园”,投入3亿多元实施农村污水处理、改厨改厕、垃圾清运、后墙后路改造等12项重点工程,真正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在公共服务一体化方面,建立了城乡统一的户籍管理制度,低保、医保标准城乡并轨,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居家养老服务农村全覆盖,在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方面实现了同城均等化待遇。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市城镇化率达到93.65%,缩小了城乡差距,实现了城乡人口、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