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西安首届农民节为什么在高陵举办?原因就在这...

西安首届农民节为什么在高陵举办?原因就在这...

时间:2024-04-02 17:39:12

相关推荐

西安首届农民节为什么在高陵举办?原因就在这...

冬末春初,北方大地正上演着青黄不接的尴尬,但站在高陵区通远街道何村二层小楼的阳台上,沐浴着午后的阳光极目远眺,却是一番不一样的风景。一座座泛着蓝色光泽的日光温室,犹如翻涌着波涛的海洋,绿莹莹的芹菜簇拥着、绽放着,透过浅蓝的地膜,昂首挺胸地向人们展示绿色的生命与希望。

拥有“中国大棚第一村”之称的高陵区何村。 (资料图片 东方IC)

芹菜豆角黄瓜变身村民致富宝

“绿色”经济成为产业支撑

“耳朵听着水声响,眼窝看着黄瓜长。高陵豆角高陵瓜,高陵芹菜一枝花。”如今,在何村,几乎每个人都会念这段顺口溜。

“芹菜、豆角和黄瓜,这都是我们的致富宝。”村民马军见到记者在大棚周边转悠,特别热情地拉着记者到他屋去坐坐,边喝茶边慢慢谝。“上世纪90年代以前,何村穷啊!村民种麦子苞谷,在地里忙活一年不见钱,俺都老大不小了,还没娶上媳妇。直到1992年,村上开始发展第一批大棚菜,俺跟着有眼光的村上能人建了两个棚,种了一亩地,第二年就见了效益。俺娶上了媳妇,生了大胖小子,现在家里有大小5个棚,7亩地,日子越来越好过!”

马军领着记者参观一家五口住的小二楼,整洁考究的家居装修,时髦大气的家用电器,透露着主人生活的勤劳和富足。“这房子是235平方米,从老宅搬过来的,全村家家户户现在都住上了小二楼,比城里的大高楼还洋气。”

马军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菜价不太好,不赶往年,俺的芹菜收了十多万斤,卖了8万块钱。过几天马上再种黄瓜,预计也能卖上小十万块钱。一年种两茬,年收入十一二万,还行,过得去!”

“现在,全村已建成日光温室大棚3180栋,人均1.3栋,号称‘中国大棚第一村’。”何村党支部书记史安民告诉记者:“我们的大棚菜市场认可度高,除了错时上市的原因外,看准‘绿色’经济是重要因素。现在,何村大棚菜被市农业局列入‘千栋日光温室大棚’和‘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项目’,是省农业厅认定的无公害蔬菜基地。截至年底,村民人均纯收入达20321元,实现了户户有棚、人人有棚,家家有轿车。”

种菜销售运输形成完整产业链

观念转变正是发展关键

说起当年发展大棚蔬菜的历史,老书记史安民呵呵一笑,“那还真有不少故事呢!”

“1992年,村上几个干部拿着3000块钱坐火车到山东寿光考察大棚菜种植,一下火车,立马被震撼了!”史安民回忆道:“寿光大棚搞得红红火火,大冬天啥菜都不缺。当时人家的西瓜4分钱一斤,黄瓜西红柿3分钱一斤,咱关中的西瓜4毛钱一斤。这是多大的差别,又是多大的商机!咱西安市是西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人口众多,过去,冬季蔬菜供应主要依靠‘南菜北运’,海南、广西的蔬菜千里迢迢运到西安,运输成本增加不少,一到冬季菜价就会上涨。如果咱们有自己的大棚蔬菜,不愁冬天吃不上新鲜便宜菜,也不愁咱的村民不脱贫致富!当时我们就下定决心,带着咱的村民种大棚蔬菜,率先在关中发展大棚蔬菜。”

可满腔热血的史安民带着种大棚菜的金点子回到何村,却遭到了不少村民的质疑。“能成功吗?”“种出来卖给谁?”“建棚的钱从哪来?”为了做通村民的思想工作,村委会一遍遍召开党员大会,社员大会。“白天建大棚,晚上开大会。”史安民说:“当时我们提出了三个‘一点’,建棚的钱自己积蓄凑一点,亲戚朋友借一点,信用社贷款贷一点。1992年第一批我们只建了42栋大棚。转年到了收获的季节,4分地产出了将近5000元经济效益,一下子在全村造成了轰动效应。到1994年,全村就建起了100多栋大棚。”

如今,经过20多年的发展,何村大棚已经实现了整村覆盖。“绿色”设施蔬菜成为了村里的支撑产业,种菜、卖菜、装菜、建冷库、搞运输、跑销售……现代农业的完整产业链在何村已经形成,他们的无公害蔬菜也闯出了销路、打出了品牌。在何村的带动下,不少周边村落也开始发展大棚菜,搞起“绿色生态经济”。据不完全统计,随着高科技、高附加值农业项目的引入,高陵已涌现出20多个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45%的承包耕地已实现规模化经营。

为什么在不少地方种植蔬菜瓜果出现“卖菜难”“卖果难”,而何村的蔬菜产业却能持续不断地蓬勃发展?史安民认为:“观念要跟得上时代。我们村的大棚菜发展,目前进入了良性发展期。技术上,村民基本掌握了种菜技巧,啥时候该种啥,有了统一规划和布局;销售上,一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另一方面,我们村现在有300多位专业的蔬菜经纪人,销售信息丰富,村民基本不愁卖菜。硬件环境上,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都给予过大力的帮助,政府投资完成了修路、通水等基础设施的建设,蔬菜运输畅通无阻。再加上科技创新,育苗、培训、加工一条龙,尤其是一棚可种两层菜,让种植走向立体,实现一年收三料,四季有蔬菜,真正将日光温室大棚发展成为群众致富增收的绿色银行。”

垃圾分类雨污分流煤改气改变农民生活

生态环保才叫美丽乡村

产业发展不仅富了村民的腰包,也推动了何村各项事业向前发展。尤其是美丽乡村建设,何村走出了一条垃圾分类、雨污分流、煤改气的生态之路。

在何村,家家户户门口都放着一个简易垃圾分类箱,里面有两只可以活动的垃圾桶,绿色的写着“可腐烂”,灰色的写着“不可腐烂”的字样。 “剩饭、骨头、瓜果皮这类能腐烂的放到绿盒子里面,不可腐烂的像烟头这些东西,都放到不可腐烂的地方。”村民们告诉记者:“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已经变成一件‘家常事’,如今,村民们已能熟练地将剩菜剩饭、果皮纸屑、电池、灯管等垃圾准确分类和处理。”

村民门口的垃圾桶只是初次分类,环卫工还会上门分类收集垃圾,“可烂”的运送至何村垃圾堆肥房,经生物发酵处理后作为有机肥料资源化利用;“不可烂”垃圾按“能卖”和“不能卖”两类二次分类;“能卖”的垃圾由再生资源利用公司有偿回收,“不能卖”的垃圾按“户集、村收、街运、区处理”的模式,运至垃圾填埋场做无害化处理。陕西明堂环卫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朱锋告诉记者:“堆出来的肥料都是生物有机肥,把这些肥料奖励给我们这些分类比较好的村民,让村民免费使用。”

通过机械堆肥和阳光堆肥,何村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中60%变成了生物有机肥。从4月26号启动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减量化工作,如今,何村466户农户门前安装分类垃圾桶,全面完成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工作,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闭环运行”。

更高大上的是,何村运用“互联网+垃圾分类”新理念,引入新的智慧垃圾分类系统,利用物联网、互联网两网融合技术,将智能垃圾袋发放机、智能垃圾分类箱、智能垃圾分类可回收箱等三大硬件设备和云服务平台、微信平台有机融合,科学有效地实现了垃圾分类投放、回收的信息化监管,实现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

“每户都有一张智能垃圾分类卡,凭着这张卡,村民们可以在智能垃圾袋发放机上免费领取印有二维码的可降解垃圾袋,垃圾袋上面的二维码,记录着每一户的信息。”史安民说:“在何村社区广场旁边,还有智能垃圾分类投放站。村民们可以随时将家里的纸张、塑料、金属、玻璃等可回收垃圾分类扫描后投放至专用垃圾箱。把东西放进去,7秒钟就能自动称重,再通过互联网转化成积分,由废旧物资回收公司进行有偿回收。村民们用这些积分可以到村里指定的小商店兑换相应的生活用品。”

除了垃圾分类,在何村,农村污水处理也“接轨”城市,村里建设了地下排污管网,彻底改变了村庄污水乱排放的问题。

“这几年,改变村民生活和观念的事儿太多了!”在村民马明家中,200多平方米的小二楼一点都感觉不到二月的寒气,“俺屋装的是地暖,用的是壁挂锅炉。这几天暖和了,我把温度调低了,前两天你在这沙发上坐着,脚下还冒热气呢!”

12月12日,何村煤改气第一户群众成功点火,标志着经历过柴火、煤球、煤气烧火取暖的何村彻底告别了旧时代。“以前城里人最怕到农村过冬,说受不住冷和脏,现在你看咱农村,垃圾分类、煤改气、雨污分流,人人都有了环保理念,家门口就是青山绿水,没有‘十面霾伏’,这才叫美丽乡村,城里人现在羡慕咱呢!”村书记史安民骄傲地说:“咱农村的生活质量提高了,农民的思想意识也转变了,全面深化农村改革靠扎扎实实的实践呢,何村迎来了‘绿色’发展的新常态。”(首席记者 张端)

来源:西安日报 首席记者 张端

编辑:司源 | 审核:荆溪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