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江西贫困人口最多的鄱阳县 已退出贫困村129个

江西贫困人口最多的鄱阳县 已退出贫困村129个

时间:2021-01-27 11:16:53

相关推荐

江西贫困人口最多的鄱阳县 已退出贫困村129个

脱贫攻坚路上,鄱阳县重锤敲响鼓,一刻不松劲。在江西省的这个人口大县,让农村贫困群众如期脱贫,农民早日过上好日子,成为县委每时每刻都在思考的民生头等大事,而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力开展扶贫攻坚,成为全县攻坚脱贫的一道亮丽风景。

戴了34年国定贫困县“帽子”的鄱阳,是全省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最多的一个县。在脱贫摘帽最吃劲的紧要关头,鄱阳县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抓好党建,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截至10月底,鄱阳县已退出贫困村129个,已脱贫贫困人口12.27万人,全县综合贫困发生率降至3.1%。

“变山变水先变人,变人先变带头人”

村子富不富,关键靠支部。水灾多、底子薄、没产业,是昔日乐丰镇茨山村的真实写照。因为经济基础差,村里穷,党支部也软弱涣散。村级换届,做实业的黄信文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他迅速把全村20余名党员组织起来,发扬“吃苦耐劳,担当奉献”的精神,一度涣散的党支部重聚人心,村里各项工作很快步入正轨。

年过五旬的舒锦华,是稻虾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受益者,对村党支部凝聚力增强最有发言权:“支部个个是致富创业能手,在他们的带动下,村民发展养殖业,收入连年增加,支部的威信自然高了。”

舒锦华承包的30亩稻虾基地,立着一块“乐丰镇村级集体经济示范基地党员联系推动岗”的牌子,牌子上面记录的4名党员个个是行家里手,帮助舒锦华解决养殖、销售中的实际困难。舒锦华一年能赚个二三十万元,他又带领三四户贫困户脱贫。

跨村任职的村党支部书记到任后,普遍具有较强事业心和责任感,他们找准组织建设、经济发展、基层治理、民生实事的突破口,推动村级各项工作产生蝶变效应。四十里街共和村党支部书记余中林从董林村到共和村任职不到一年,紧盯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新建硬化路面,围绕解决空巢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牵头筹资新建了孝老食堂,切实解决群众身边大小事,赢得了群众信任和称赞。

这当中,离不开县委县政府的关怀。县委组织部联手发改、扶贫等部门,优先给予跨村任职村项目支持,确保跨村任职村干部留得住、干得好。同时,在各乡镇树立了“谁有本事就谁上、谁能干好就谁干”的鲜明导向,对其他村干部也产生了鞭策作用。

这种“鲇鱼效应”,极大增强了农村党支部的责任感。截至11月中旬,全县530个行政村已全部完成年初工作目标,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4500万元,较初支部书记跨村任职工作启动之时增长了8倍。

驻村第一书记“帮到点上,扶到根上”

“感恩党的好政策!”“感谢我们村的邱书记!”说起村里300亩马家柚迎来丰收,饶埠镇蔡家村村民最念念不忘邱昌涛。

眼前的邱昌涛,胸前佩戴党徽,个头高大,书生模样,肤色却比常人黝黑,这是他扎根农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留下的印记。前两年,邱昌涛从上饶市农业农村局派驻到蔡家村担任第一书记。

蔡家村山水资源丰富,邱昌涛一到蔡家村,经过一番调研,便提出将马家柚产业作为蔡家村脱贫致富支柱产业的建议。理由是马家柚知名度高且种植技术易学易懂、农业农村局有技术支持和销售渠道等优势。

建议被采纳,并迅速展开实施。苗木运到时,正值清明假期,邱昌涛和驻村工作队员放弃休假,全程指导苗木栽种,使苗木成活率达90%以上。如今,蔡家村成立了专业合作社,马家柚为贫困户增收脱贫带来收益。

脱贫攻坚路上,只要第一书记有力量,基层群众有干劲,脱贫政策有活力,脱贫攻坚就能决战决胜。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关头,必须发挥驻村第一书记党员示范引领作用,让党建的光芒照亮脱贫攻坚之路。

80后袁伟、张洁身披“最美扶贫人”绶带的合照被用作两人手机屏保。热聊一番才知,他们是一对夫妻。7月,丈夫袁伟是鄱阳县交警大队派驻高家岭镇芦埠村的第一书记,妻子张洁则是鄱阳县人社局派驻高家岭镇包丰村的第一书记。虽近在咫尺,但一年多时间,两人却只有在镇上开会才见上几面。为了扶贫,为了让贫困户早日脱贫,哪怕闲暇时,夫妻俩电话中交流最多的,也是谈扶贫工作的想法,还互相比着干。袁伟主导了光伏发电站建设,村集体增收了;张洁则注册霞丰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运作模式,吸纳贫困户69户,人均增收1000元。

袁伟、张洁你追我赶,在高家岭镇驻村第一书记扶贫测评中,分别获得第一、第三的好成绩,一时成为乡村干部群众的美谈。

今年以来,鄱阳县驻村第一书记配合各级帮扶单位落实帮扶项目514个,投入帮扶资金5026万元。

党员“草根人才”展现精准扶贫的强大力量

在高家岭镇龙岭村,每个蔬菜种植大棚前最显著的标志,是党员责任岗的牌子。村党支部书记张培林说,村里提出把支部建在合作社,让党员活跃在扶贫产业链上,促进党建与产业发展的无缝对接。

“一名党员要带动3名贫困户,大家一起学技术,跑市场,奔小康。”张培林介绍说。而这些党员许多都是有一技之长的“土专家”“田秀才”,乡亲们称他们为“草根人才”。针对以往农村种养产业存在的专业人员紧缺等问题,鄱阳县打破唯学历、资历、职称和身份论人才的观念,聚集了一批能够带动一片、示范一方的党员“草根人才”。他们创办科技示范基地、优良种苗繁育基地、高效精细农业示范园,充分发挥“草根人才”懂技术、会管理、信息灵的优势。

佘贻谋,中等个子,脸庞、手臂已晒成古铜色,一口闽南口音,温和有力。初,他将户口迁到鄱阳县,并创办江西省元宝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踏实耕耘着鄱阳的土地。如今,佘贻谋已开发了4个种植基地,原来的荒山全部披上绿装。而这几年拼搏过来的每个关节点,佘贻谋都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见识了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他决心加入中国共产党。

现在,活跃在鄱阳县数以千计的党员“草根人才”,直接或者间接带动20万农民增收致富,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展现出他们的强大力量和勃勃生机!(李颖 余红举)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