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算命配婚 算命婚姻生辰八字算命婚姻配对

算命配婚 算命婚姻生辰八字算命婚姻配对

时间:2020-12-27 13:25:58

相关推荐

算命配婚 算命婚姻生辰八字算命婚姻配对

妇女地位的提升

传统中国妇女所遭受的不平等待遇,在晚清也开始发生转变造成道一个转变的因素,有内在的,也有外来的。

早在鸦片战争以前,便已有男子为妇女所受的不平等待遇打抱不平,像袁枚、李汝珍、俞正燮、龚自珍,都对妇女表示同情。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李汝珍,他所写的《镜花缘》,是一部讨论妇女问题的小说,这本书借武则天的时代做背景,在一个妇女地位甚为低落的时代里,勇敢地主张男女平等,反对缠足、涂脂抹粉、双重道德标准、纳妾、算命合婚,提倡女子教育,主张女子参政。这本书写成之后,一刻再刻,流传甚广,接受李汝珍主张的人应颇为不少,这是内在的因素。

外来的因素,则是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的影响。西方传教士到中国来传教,设立女学是他们的活动之一。譬如在上海,从咸丰十一年(1861)到光褚八年(1882),便至少有四所教会女学成立给予中国妇女受教育的机会。同时傅教士也反对妇女缠足,同治十三年(1874),厦门的传教士组织天足会,作全国性的宣传,几个大城市先后响应,也组织了天足会。此后维新派的人物受到外国社会风俗的影响,有感于追求富强的需要,也起来提倡妇女地位的改善。

对于提升妇女地位的实际努力,最早是戒缠足与兴女学。继西洋傅教士之后,康有为于光绪九年(1883)在家乡广东南海县与一位邻乡人区谔良合办不裹足会,未能成功。甲午战争失败的次年,他再和其弟康广仁合办不缠足会,此后由维新志士倡导的不缠足会,在各地纷纷成立。在鼓吹不缠足的同时,他们也鼓吹兴女学。光绪二十三年(1897),康广仁在上海倡办中国女学会,并且设立了一所女学堂。百日维新虽然失败,可是废缠足与兴女学已经成为一时的风气,并且从民间的鼓吹转而为政府的政策。譬如湖广总督张之洞便曾颁布命令,凡在光绪二十年(1894)以后出生的女子,缠足者罪其父母。清朝政府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将女学列入学部职掌,次年学部拟订〈女子师范学堂章程〉和〈女子小学章程〉,于是各地女子学堂相继成立。八国联军之役以后,留学日本的风气兴盛,也有不少女学生前往留学,秋瑾便是其中之一。女生留学,最初都是自费,后来地方政府也以官费派遣。

戊戌变法以后,鼓吹女权的刊物纷纷出现。据统计,晚清重要的鼓吹女权报刊至少有二十七种之多,而以上海与东京为两大中心。最早有光绪二十四年(1898)沈静英在上海创《女学报》,光绪二十八年(1902)陈撷芬在上海创另一《女学报》。光猪二十九年(1903),金天翮署名爱自由者金一,出版了一本小书《女界钟》,提倡男女平等,并且鼓吹妇女参加革命。在东京,则有秋瑾于光绪三十年(1904)所办的《白话报》,燕斌于光褚三十二年(1906)创办的《中国新女界杂志》。这些书刊所要求的妇女权利,已远比戒缠足、兴女学宽广得多,他们攻击缠足、婚姻不自由、不许改嫁、不许妇女受教育,否认男尊女卑、女子无才便是德、夫为妻纲;进而警醒女界,认为国家将亡,男子且不保,妇女当自求振作。早期为妇女争取地位改善的都是男子,这时妇女开始出来要求自己的权利。

清末妇女已经成为一股新的社会力量,她们在受过教育之后,走出家庭,投入社会的各行各业。她们的活动,以教育文化事业为主,也有不少人加了革命运动。她们除了个别的活动之外,也女团微警如留日生粗.中国留日女学生会,宜统三年(1911)上海有世界女子协会女子国民会,辛亥革命爆发之后,更有女子参政同盟会的组织,谋求妇女参政。

民国成立以后,同盟会以男女平权为政纲之一妇女也积极巡动参政。《临时约法》公布时,没有男女平等条文,女一度衡入南京参议院,打碎玻璃窗,掌击宋教仁。后来经孙文调停,答应向参议院提议增修,风波才平息下来。自袁世凯和军阀当权后,改革的趋势暂时停顿,只有妇女教育仍然继续发展,使一些妇女获得新知识和新思想。民国四年(1915),全国各级学校女生有十八万零九百四十九人,人数虽然不能算多,但是已比十五年前,也就是光二十六年(1900)多出四十余倍。新文化运动中对于传统的检讨,家族制度和贞节观念都是其中的要点。由西方传入的个人主义,也宣传妇女解放。五四运动时,有不少女学生参加,北京女校并且组织北京女学界联合会。因此五四运动之后,妇女解放的呼声响彻全国,一方面有许多刊物在鼓吹,一方面有许多妇女团体在活动。她们的主张,有男女教育、职业机会、参政权和财产继承权的平等、婚姻自由、一夫一妻制、小家庭制度、节制生育等,比起清末的要求又更进一步。民国九年(1920),北京大学招收了两名女生,这是中国大学招收女生的开始。一直要到国民政府时期所颁布的民法,才在法律上对男女平等有比较完全的保障。

在妇女有较多机会获取新知,从而自立能力增加、自主性增强并导致社会地位提高的同时,中国传统的婚姻制度以至于家庭和家族内部的关系,在西方知识、西方社会的冲击以及国内改革人士的鼓吹下,也逐步出现一些变化。

1933年4月30日,是“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与张允和的新婚之日。然而就在结婚前几天,长辈们说日子不吉利,要重新选过,可两人仍是不听。张家为了安心,派保姆把两人的八字拿去算命,想不到算命的却说:“两个人都活不到35岁。”

1906年,周有光出生在江苏常州的一个没落的官宦人家,曾祖父早年在朝廷做大官,到中年退休回到家乡办工厂,并开了当铺。

后来,战争频发,家道慢慢中落,到了周有光这一代已经是穷的揭不开锅,只能依靠父亲一人维持生计。

但好在,周家的书香气息一直都在,周有光从小就熟读各种经史子集,学习成绩非常优秀。

19,周有光不负家人众望,考入了上海光华大学,主修经济学和语言学。

而就在上大学那段时间里,他的爱情也随之而来。

当时,学校正放暑假,周有光和妹妹周子俊在家闲玩。有一天,一个长相甜美、身材高挑的美女来了家里,说要找周子俊去玩。

可这会妹妹出去逛街了,周有光只好对她说改天再来。待妹妹回家后,周有光跟她说了这件事,才知道那美女是妹妹的高中同学,名叫张允和。

从这次起,他们三个就经常在一起玩。从阊门到虎丘,从虎丘到东山,他们一起骑车、骑驴。在悠闲而愉快的时光里,一种别样的情愫也渐渐在两颗年轻的心里萌芽、生长。

1928年,19岁的张允和考入了上海中国公学,于是他们便经常见面,有时一起坐在吴淞江边的草地上,欣赏着海鸥在水面上飞来飞去;有时一起漫步在花前月下,听着彼此的心跳。

也就是从这年起,他们心中都有了彼此的位置。

5年后,周有光在岳父张武龄的同意下,与张允和把婚期定在了1933年4月30日。

可当把喜帖印出来后,张家最年长的大姑奶奶看了日子后,连拍着桌子说道:“你们怎么选的?这可是个尽头日子啊!赶紧换过一个黄道吉日!”

张允和听后赶忙过问了父亲的意见,没想到父亲并不赞同大姑奶奶的话,反而说:只要你们觉得是好日子就行。

于是,张允和与周有光还是选在了4月30日这天结婚。张家大姑奶奶见两人仍是不听劝,便让保姆拿着他俩的生辰八字,去找算命先生合婚。

可没想到那算命先生说的更离谱:“这两个人都活不到三十五岁。”

当保姆把这个消息告诉大姑奶奶后,她顿时吓的瘫倒在地,几天不能起床,然而周有光夫妇对这个消息只是轻轻地笑了笑。

1933年4月30日,周有光与张允和在上海举行了简单的西式婚礼。

婚后没多久,两人便拿着父亲张武龄给的20000元嫁妆,踏上了留学日本的旅途。

到日本还没一年,张允和因为怀有身孕就先行回国了。1934年4月30日,张允和生下一子,取名为晓平,寓意平安。

1935年,周有光结束了两年的留学生活,回到上海。由于接到母校的邀请,他一边在上海银行做高级职员,一边还在光华大学实验中学教书。而就在这一年,周家又迎来了女儿小禾的诞生。

一双儿女的降临,给家里带来了无限快乐,这时的他们家庭幸福,生活富足。

可是,这美好且甜蜜的生活并没维持多久。

1937年8月13日,日军在上海闸北挑起事端,一时间炮火隆隆,警报声声,周有光与张允和一番商量后,决定让妻子先带两个孩子到重庆,等自己工作调动后,再到重庆汇合。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件惨痛的事情降临到了这个家。

1941年5月的一天,女儿小禾突然发起高烧来,并伴有肚子疼,由于家里没有药,乡下没有医院,张允和只好用冷毛巾给女儿降温。

可是三天过去了,女儿的病情一直不见好转,张允和便托人帮忙把女儿送进了重庆的医院。

送到医院后,才知道女儿得的是盲肠炎,已经开始溃烂化脓了,在医院整整治疗了两个月的时间,最后还是没能抢救过来。

当周有光得知六岁的女儿已经因病去世了,他悲痛万分、生不如死,然而,还没等走出丧女之痛的阴影时,灾难再一次降临了。

1943年的一天,儿子小平正在外面玩,忽然一颗流弹正好打中了小平的肚子,张允和闻声出来,看到儿子满身是血后,她马上叫朋友过来,一起把小平送到医院。

所幸送的及时,医生紧急麻醉把子弹取了出来,等周有光赶到时,已经是第四天的早上,他抱着累晕在怀里的妻子,看到安然无恙的儿子又是高兴又是揪心。

经历了种种劫难后,周有光一家终于迎来了幸福美满的生活。

他们每天都要去观看一次昆曲表演,每天都要一起走在公园里散散步,每天都要喝一杯咖啡,喝咖啡时一定要举杯齐眉。

周有光说:举案齐眉是对相互的敬重,夫妇间不仅要有爱,还要有敬,这样的小动作就代表着生活的态度和方式。

【睡前看会书】说:

周有光与张允和这一生也算是经历了重重坎坷,但好在他们并没有放弃对生的希望,而是敢于面对所有困难,两人互帮互助,互爱互敬。

正是有了这爱情的力量,他们最终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并且他们也打破了算命先生所给他们的“死亡通碟”。

2002年,张允和因病逝世,享年93岁,妻子去世后,周有光也一同而去,享年112岁。

莆田结婚风俗有哪些?

在福建莆田有一种独具莆仙地方特色的结婚习俗,除了众所周知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以外。一对男女从开始相亲到生子和孩子满月,都充满了莆田地方的风俗特色。在一对新人结婚过程的各个不同阶段,在莆田习俗特色、流传千年经久不衰的独特仪式进行。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学习莆田人结婚的古俗仪式,大莆就超详细的罗列出莆田人结婚的种种风俗仪式。

1、聘请媒人

儿女长大后,父母会托媒人为其物色对象,也有个别早在婴孩时期就订了婚约也就是所谓的“指腹为婚”“娃娃亲”,大部分都是由媒人撮合。当然媒人们为了赚取媒礼,基本上像电视里面的媒婆一样,总是千方百计、耍尽花言巧语来“玉成其事”,这种玉成的结果往往也附带着不幸福婚姻的悲剧时常发生。

2、相看亲埕

媒人透过手头掌握的资源到处穿针引线撮合得不亦乐乎,男方家长会认真估摸在各方面条件能够近似“门当户对”的人家,当有了初步选择意向后,即可通过媒人来通知对方家庭,对方经过考虑后要是同意进行初步的接触,就会约好在某个黄道吉日,会经由媒人带领并陪同男方家长去女方的家里“去看亲埕”。当天女方家要煮一碗当地的线面或是糖水鸡蛋来招待客人,在双方接触交谈后倘若感觉还满意,就会吃下那碗主人家煮的线面或鸡蛋,莆田人俗称为“月老份”;不中意就不能动主人家的这碗“月老份”。另外在吃完线面后,客人就要在这个碗底放一个较为丰厚的红包,寓意着这个初步的接触男方表示基本上是同意了,客人走后,女方家长会认真的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要是也同意接受男方的求亲,这门亲事基本上在双方能否结合方面达成了共识。

3、灶头放帖

男女双方接着就会通过媒人,互送自己家儿女的年庚八字。男方会把女方的八字庚帖放在自家灶头的箸笼里,必需放里面三天时间,这三天如果家里没发生什么坏事,就寓意着此女以后能贴服这个家,可以娶回来当媳妇。

4、订聘挂烙

男女双方的“八字”需要经过算命先生或精通天文地理的人士批论后,两家长辈如果得到可以投缘合婚的批论,接下来就会对婚嫁的聘金、嫁妆等事宜嘱托媒人从中为双方传话协调。在全部条件都达成共识后。就会选择一个黄道吉日给为一对新人举行订聘仪式,也叫和定、办定。男方家会邀请亲戚中被别人认为她的命比较好的部分妇女,人数大概定在6-8个人,订聘当天这些人要身穿着大红外衣,手里带着之前双方商定好的的礼物,其中有聘金的一部分,还有一些金银首饰,组队送到女方家,还要当场把其中的戒指、手镯套在未来的新娘手上,项链、或金银锁等等也给她挂在脖子上,这个仪式莆田人俗称“订聘挂烙”。女方家当天还要置办几桌酒菜来招待这些客人,吃饱后要告辞时还要给来的客人每人一封红包。女方家在欢送客人出门时还要放鞭炮,随后要把男方所带来的各种糕饼果品分赠给周围的亲人、邻居,大家接到这些东西时就等于知道了某某家的女儿现在已正式许配于人了。

5、订请鞋样

在莆田人整个结婚过程中,如果说“订聘挂烙”是确定男女之间婚姻关系的话,“订请鞋样”便是敲定结婚的具体日期,这个“订请鞋样”是在结婚当年的前几个月举行的一个仪式。至于“订请鞋样”的具体日子,要经男女双方父母协商后确定。一般选择偶月偶日(农历8月或10月的某一天),偶月偶日意为成双成对。“订请鞋样”那天,男方的一个亲人挑着莆田当地的一种红色花篮,在媒人陪同下前往女方家,这个亲人花篮里携带的礼物除了为未来新娘买的一双鞋子外,还有猪脚和线面。男方给女方买鞋,是希望嫁到男方家后穿新鞋走新路,并寓意在今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上,走好每一步。就女方而言,要男方买鞋,则是希望男方不要给未来的新娘子“小鞋”穿(意即不要为难她)。这鞋只能送一双,里面也包含着从一而终的意思。至于猪脚则是喻指女方嫁到男方家后能开科发达;线面则喻指夫妻白头偕老,长命百岁。在“订请鞋样”那天,女方家长要摆上几桌酒席,宴请身边的亲戚朋友,并在席间当众发布自家姑娘年内某日出嫁的消息。

6、亲捧花粉

在姑娘临嫁前两三天,女方家的亲戚和比较亲近的亲友要置办衣饰、布料、红花、香粉等物品到她家去表示祝贺,有的称之为“送嫁”,通俗称为“亲捧花粉”。这些礼物通常是作为女孩的嫁妆。不过时过境迁,现如今,很多人都不再用布料去“捧花粉”贺喜了,基本上都是给红包。这个环节已有所变化了。

7、担盘试粉

婚期到时,男方把未交足的聘金、礼物装入红漆礼盘;把猪肉、线面、红团、菜丸等食物装入红漆“担盘”,有的叫十个盘,通常俗称“担盘”。如果新娘的祖母还健在,则须另外准备若干的肉、面装成另一担“担盘”同时挑到女方家去奉敬她的祖母,莆田人俗称之为“妈担盘”。这个习俗也有的人称作为“起轿脚”。

#算命算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吗# 既然可以参与讨论就随便说几句。我认为凡可以流传下来的必有可取可用之处。关于算命看风水等等其实是一门学问,除了懂一点儿皮毛就用它谋生也不排除有瞎址蒙人的成分,但不等于这门学问是假的。曾有一大段时间把看相算命等当作封建迷信取缔了。我个人认为,国内这方面的专家们应事实求是地负起责任重启这门学问的普及。这些是理论上的东西,对于具体一个人来讲是否应验还与这人的心理行为品德意志等有很大关系。这套学问其实挺灵的,但结果因人而宜。为什么说算命可以是很准的呢?举例如下:1.李宗仁的原配夫人李秀文在抗战期间与国民党其他高级将领的太太们在后方生活(大概是广州),一天闲来无事有人提议去卦馆算卦,当给李秀文算完之后,那位先生说:我干这行这么多年第一次遇到你这么好的卦象,你丈夫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你有福有寿,并且也算出了是独居因夫另有新欢。最后先生说平时我收别人一块大洋今天要收这位夫人三块大洋。(来自李秀文口述其侄媳执笔的《我与李宗仁》一书)。

2.我的外祖父是商人但懂中医和风水学。我有一个姐姐出生后把八字拿给他看,外祖父说:可惜了的是个小丫头,这个孩子是个男命,要是小子就可以当点儿官儿,有生杀之权。事实上还非常准的,这位姐长大后当了军医。说明这门学问是靠谱的。

3.唐朝有个宰相叫狄仁杰,传说他没有当官儿的命,但他立志报国刻苦读书考取功名。在赶考的路上有一块光闪闪的金砖摆在前面,他不贪财拣起金砖扔向远处;晚间宿店,半夜三更有美女来敲门他不动心。结果感动了上天,老天说话了:狄仁杰狄仁杰,你不爱财不贪色,头等状元中你身。这个故事实在不好辨虚实,但宣扬了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

4.回到现实中,无论是旧时还是当下,人们为阴阳宅看风水为男女婚配看八字,都要求个吉利。但是否就永远吉利下去呢?肯定不是。这个过程一定是有人们的努力的,离开努力奋斗离开积德行善,算的再好也不一定是好的结果。

很有意思的是,算命的人可以对完全的陌生人说出个子丑寅卯,这就应该算是优秀的传统文化。(江湖上故弄玄虚运用技巧骗钱的除外)。

北京城西有一户姓康的人家,横行乡里。康家有个独生女儿,和她的父亲一样,刁恶异常,是那种打遍大街骂遍小巷的女人,因为凶悍的名声在外,知道底细的人都不敢上门求亲。

河南人李某,贪图康家丰厚的嫁妆,给儿子定下了康家的女儿。婚后半个月开始,康家女儿的本性就开始显露出来,她先是辱骂小姑子,继而骂婆婆,李某摆出家长的样子,想要教训一下儿媳妇,反被康家女儿骂的狗血喷头,李某的儿子惧怕媳妇,也不敢说一句,家里天天吵闹,四邻都不得安生。

当初媒人上门说亲的时候,李某拿着儿子与康家女儿的生辰八字,去四牌楼找了一个算命先生看过,算命先生说这是福德上等之婚,而且女孩子的命极好,有助夫兴家之象。

现在家里天天鸡飞狗跳,李某就和妻子一起去算命先生的卦馆,大骂算命先生,而且要去告官,旁边有好管闲事的人,从中调停,让算命先生把合婚的卦礼钱退给李某,这事才算完。

这个故事发生在19,当时除了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之外,还要去找算命先生合婚,婚姻大事,就这样操纵在父母与算命先生手里,这样的婚姻,幸福的几率能有多大?

英国有谚语说:“娶妻择其母”,与中国谚语:“买马槽头先看母”是同样的道理,看家教远比看八字重要。

现代人婚姻是比以前自由,但仍旧有为钱财、为权利之类的选择,找算命合婚的事也有之,看看李某的故事,读读这些谚语,引以为戒吧!

注:喜欢在老旧的图书馆没有目标的徜徉,无论哪一个书架前都要停留一会,不知道会遇见什么,就像今天,就发现一本有意思的书——《益世余谭》。

《益世余谭》本来是19到19《北京益世报》上的一个专栏,主要内容是作者梅蒐根据民国时北京的市井百态发表的评论。

当时正值民国初建,内忧外患,再加上军阀混战,天灾人祸,作者通过描写军阀政客、ji女小偷、商人演员、和尚道士、教师医生、地痞流氓、乞丐骗子等芸芸众生,来反应当时在北京的各色人等的真实生活,从这些文章中,可以身临其境地体会到那段在历史书上看不到的真实历史。

上述故事就是作者梅蒐1912月4号的随笔,也是我拿到书后随手翻到的,觉得这篇很有意思,就把故事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出来,以后会接着分享读这本书的读书笔记。

也欢迎朋友们留言分享阅读感受。#读书笔记# #民国那些事儿#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