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旅游:“书圣”王羲之极其珍爱的《兰亭集序》

旅游:“书圣”王羲之极其珍爱的《兰亭集序》

时间:2021-02-12 06:24:08

相关推荐

旅游:“书圣”王羲之极其珍爱的《兰亭集序》

我是一个书法爱好者,又是“书圣”王羲之的崇拜者。在童年时代就听说过“兰亭修禊”。“曲水流觞”的故事。打那时起,兰亭便成了我心驰神往的“圣地”。今日过绍兴,得机会探访,总算了却一桩心愿。 暮春三月的江南,虽近黄梅季节,可天公作美,那日却是雨过风清,阳光格外和煦。我和朋友蹬上自行车,一早就踏上了如今已是平坦公路的“山阴道”。车在路边行,人在画中游;那翡翠般的会稽山余脉掩映左右,蜿蜒的溪水在路边田畴里流淌,我们呼吸着清新宜人的空气,感到无比心旷神怡。

一个多小时之后, 便到了绍兴市西南二十五华里处的兰亭。这里依山傍水,全然一派山林野景。据县志记载,“此地盛产兰花,越王勾践种兰诸田于此”。今日的兰亭已非当年“修禊”的原址,而是明嘉靖年间迁移后的所在。 我们顺着茂密的竹林,小径前行,溪水在两边垒叠的石崖中潺潺流过,迎面绿荫中出现一座三角形的碑亭,亭内碑石上刻有“鹅池”两个草书大字,笔走龙蛇,气韵非凡,相传出自王(右军)之手。关于“鹅池”,曾流传一个有趣的故事:王羲之最喜欢鹅。有一回他看见一位道士正在放鹅,就向他提出买几只。道士一见是大名鼎鼎的王羲之,便赶忙表示愿把所有的鹅都送给

他,不过只求他一件事:给寺庙写-部《道德经》。羲之当即高兴地答应,并且很快写好,换走了鹅。如今这里仍养着不少的鹅。瞧那一身洁白的大鹅,伸着长长的脖子,在竹林池边蹒跚着,不时嘎嘎几声,着实给这静谧的山庄平添几分情趣。“流觞亭”就在曲水左旋右绕之间;此亭秀美雅致,雕刻工精,嵌以水磨细壁,对缝青砖,典雅古朴。亭的四周有回廊,亭前一汪曲水,缓缓流过,通向鹅池。亭前横匾上书“流觞亭”三字,亭内也有“曲水趣处”的横匾,是永乐十五年丁酉七月中瀚所书。此享是为纪念王羲之书写《兰亭序》而修建的。

据历史记载,公元三五三年,即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上已日,时任右将军、会稽内史、年方三十二岁的王羲之邀谢安、孙绰等名流以及亲朋子侄共四十二人聚会兰亭,行修祓禊之礼。这是当时的一种习俗,人们相约会于塘边池旁,嬉戏作乐,以除祛不样。是日,“群贤毕至,少长威集”,列坐极其珍爱这本《兰亭集序》水边,用漆制羽觞,即盛酒之器,从曲水上游泛酒而下。觞随水流,漂到谁处停下,谁就得赋诗一首,作不出者罚酒一杯。这次聚会,有二十六人作诗四十一首,王羲之将其汇编成集,并作序文,就是《兰亭集序》。此序传说为羲之乘着酒兴方酣之际,用蚕茧纸、鼠须笔书就的。

通篇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凡有重复者,皆变化不一,妙美佳绝。翌日王羲之酒醒神清,再将昨天写的《兰亭集序》反复观看,感到这篇文字书写得出乎意料地精彩,十分得意,便趁兴又挥毫写了几篇,但自觉都不如原来的好,只得把它们统统撕掉了。王羲之极其珍爱这本《兰亭集序》。他辞世之后,《兰亭集序》即成了传家之宝。延至七世孙智永,再传于弟子辩才时, 被唐太宗巧取而去,太宗一直观摩到弥留之际,还爱不释手,嘱咐左右一定要将《兰亭集序》和他本人一道埋进昭陵。于是这篇号称“天下第一行书”的杰作,就永远从人世间消逝了。

走出《流觞亭》,我们来到白墙青瓦的右军祠。步入祠门,便是一泓池水,此即千古流传的“墨池”,它取王羲之刻苦勤奋,临池习书,池水尽墨之意。池中有一石亭,称“墨华亭”,南北各有石桥通向亭中。 墨池回廊四壁嵌有历代《兰亭集序》摹刻碑石;经回廊转人后厅堂,正中悬王羲之画像,两边楹联书写“毕生寄迹在山水,列坐放言无古今”,道出了王羲之不愿为官,放迹山水的豁达性格。

千百年来,我国的文人雅士一提起“兰亭”,无不向往,更不禁为“书圣”,的真迹成为殉葬品而深感惋惜。名垂千古的《兰亭集序》是我国书法家们心目中的一块丰碑,而座落于“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间的一湾碧水和数椽瓦屋的兰亭,似乎真有“人杰地灵”之美!难怪宋代大书法家米芾在此留下了这样的诗句:翰墨风流冠古今,鹅池谁不爱山阴。此书虽向昭陵朽,刻石尤能易万金。今天的兰亭已成为中外游人瞩目的地方。

那么你们对这《兰亭集序》怎么看呢?欢迎留言评论区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