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传承树根造型艺术 荆疙瘩变废为宝——记济宁曲阜市吴村镇九仙山老艺人徐成宝

传承树根造型艺术 荆疙瘩变废为宝——记济宁曲阜市吴村镇九仙山老艺人徐成宝

时间:2023-12-13 20:54:34

相关推荐

传承树根造型艺术 荆疙瘩变废为宝——记济宁曲阜市吴村镇九仙山老艺人徐成宝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15日讯济宁曲阜市九仙山风光旎丽,资源丰富,奇石林立,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繁多,自1994年旅游开发以来,这里已成为市民纷至沓来流连忘返的休闲胜地和曲阜市旅游业的主要景区之一,“南儿北里去逛山,不如进走九仙山”乃是真实的写照。如今九仙山的兴旺发展,享有盛名,既凝聚着谋划者高瞻远瞩的心血,又凝聚着前来投资兴业者的辛勤汗水,更凝聚着勤劳朴实的山里人的默默奉献。正是这些山里的汉子能将散乱的石头汇成博览园,让奇怪的石头会唱歌;将做烧柴的废弃木料、树根雕刻成高雅的观赏品,给荆疙瘩以灵性,直接为景区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

村民徐成宝就是这样一个给荆疙瘩以灵魂的民间艺人。他所在的龙尾庄村地处九仙山腹地。现年67岁的他出身木工世家,由于受父辈的影响和家庭的熏陶,也练就了一手不错的木工手艺。随着九仙山旅游开发,他成了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在景区办起了第一家餐饮部——天池饭店。八年后,由于经营范围的不断扩大,经村党支部、村委会及九仙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许可,老徐将天池饭店承包给别人,又投资30万元办起了占地300平方、三层小洋楼的农家乐,新上了吃住一体的客栈,从此让远道而来的游客有了“行走中的家”,由于客人日益增多,老徐的生意愈发红火,名声在外,十里八乡无人不晓,他的家庭成了全村首屈一指的“小康明星户”,但徐成宝丝毫没因“小富即安,小成即满”,而想的是如何进一步发展,于是他将饭店交给成家立业的儿子,自己又做起铝合金门窗加工制作和房屋装饰的行当。

富而思乐,乐中有趣,学高为师,精益求精。天赋聪明的徐成宝勤学善钻、心胸豁达,处处助人为乐,在别人眼里他既是一个致富带头的手艺人,还是一个“闲不住的老乐天”,爱好赶集上店逛商场,四处取经探宝,不断以他山之石武装充实自己,更是他的“拿手好戏”。,他和伙伴徐克卜一同去宁阳赶梨花会,热闹之中,一家根雕艺术摊点,深深吸引了他。于是很快精选了几件拿回家如获至宝,从此,便下决心学习根艺制作,并拜师求教于艺术大师张广安门下。与此同时,他还与养花植草,做花卉盆景结下不解之缘,实践中,他循序渐进与盆景培育融入根雕之中。就根雕制作,徐成宝着力走活了五步棋。第一步选材。从一开始,他就为自己定下了一个不成条文的规矩,搞根雕是一种文化乐趣需要资源,但决不能损害大山的一草一木。他深入所在的龙尾庄所辖的大河崖、王林、葫芦套等五个自然村的农田、果园、山坡、沟壑探险寻宝,发现哪里整地刨出的树疙瘩、树根应集尽集,并与常驻大山的徐桂生等“山大王”们广交朋友,结为“战略伙伴”,让他们提供资源。就连平时到哪家串门聊天,生活交流,发现谁家因改造老宅基挖掉的老树根、下脚料,他都精心筛选。第二步粗加工。就是将得来的荆棘疙瘩、树根反复琢磨,稍加整修大体象形。第三步登门拜师学艺与请师上门指导相结合,重在精品高雅上下功夫。通过老师一举一动、手把手的精心指导,逐步掌握了内在要领,“根雕以根为主,原则在于保持自然形态, 雕刻就在其中了”,其次,搞雕刻不能移花植木,像果园改造那样搞嫁接,嫁接的根雕再好也失去了艺术的真谛。第四步开水煮。即煮透的木质可有效防止虫蛀损坏,然后再将成品油漆。第五步便是徐成宝的体会乐谈。他从事根雕至今已有两个年头。若谈及他的体会,那还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为取材,他不辞劳苦,跋山涉水,几乎爬遍了九仙山景区大大小小的100多个山头;论武器,他大刀小刀、木错、刨子斧子,十八般兵刃样样俱全;为雕刻,他不知多少次被工具挫伤了手,尤其遇到一些格外坚硬的木材,每一刀一式都被累的汗水涔涔,豆粒般的汗珠不时流下脸颊。为方便作业,他在儿子经营的农家乐门头专门腾出一块地方,做为根雕制作和展览。每逢双休日、小长假、旅游黄金时段,来九仙山游玩的市民均不妨顺道看看他的根雕展览,大饱眼福。

长期以来,老徐一直信奉一条,“能引以大家欣赏的东西固然宝贵,但真正宝贵的东西不在于多而在于精”。根雕本身就是根与雕的巧妙结合,有的东西要求似像非像。采访中,人们不难发现,他的艺术贵在精益求精,其中,他的雄鹰展翅、醉猴划拳、猛虎下山、母乳鹿、玉鼠打洞、金鸡报晓等栩栩如生、耀眼夺目,无不令人心欢。尤其那些小巧玲珑的梅花鹿、看家护院的哈巴狗,放声歌唱的小山雀,更令人大饱眼福,纷纷欲购带走的是欢乐和收藏,留下的却是真金白银。其中,老徐制作的高达70公分的“如意财神”、笑口常开的“弥勒佛”、福禄吉祥的“老寿星”等分别以1500元、2000元、800元不等的价格潇潇洒洒,“走”出了徐成宝的“聚仙楼”根雕展览厅。在来九仙山浩浩荡荡的游客中,曾经有一个老年文化人,还情不自禁为老徐送上一段赞美的顺口溜:九仙山上景点多,民间奇事尽传说。老徐根雕品牌响,庭院引来游人乐。深山也有灵芝草,沟沟变成致富窝。

“大山的子孙爱大山”。徐成宝赢了!他以自己的勤奋为九仙山增添了格外的色彩,为游客们带来了无比的欢乐。在谈到今后的打算时,徐成宝更有自己的“小九九”,“我的小店随时欢迎参观指导,并免费供应茶水。一个人活着,就是给更多的人以欢乐,挣钱不是目的。我过去努力,今后依然努力,只要能为家乡增光添彩,为九仙山旅游发展做点贡献,我就感到浑身有使不完的劲。”

通讯员 刘新红 张向东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