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他以最高分考入北大数学系 多年后却在美国餐馆打工 终成数学家

他以最高分考入北大数学系 多年后却在美国餐馆打工 终成数学家

时间:2023-01-24 16:03:04

相关推荐

他以最高分考入北大数学系 多年后却在美国餐馆打工 终成数学家

小时候,要是问我们长大了想做什么?我想大部分的人会说的都是科学家。可是科学家具体是什么呢?年幼的我们其实并不太清楚,只知道那很是厉害就对了。

有一个人畅游在数学的海洋里,就算再是艰难他也没有放弃过,终于在五十多岁那年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像他的偶像华罗庚一样的数学家,这个人就是——张益唐。

张益唐,1955年出生于上海。当时因为父母都在北京工作,一直到13岁他都跟外婆一起生活在上海。

张益唐的母亲是政府机关的文员,父亲是电气工程专业的大学教授。在这样环境下生活的张益唐从小就喜欢读书。而就在9岁那年,他更是与数学结下了此生最大的缘分。

张益唐家里因为父母工作的关系,家庭条件很是不错,所以他时不时的能有一些零花钱。

如果是普通的小孩,肯定是将这钱去买好吃的好玩的了。但是张益唐不一样,他将这些钱都攒着,等够数了便去买书看。而他也正是在9岁那年在书店买了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从而迷上了数学。

没错,就是《十万个为什么》。

一般人看这本书是否就觉得只是小孩子的读物?

我想大部分的人都是这么认为的,而我也是其中的一员。有时候想想,也许这就是我们普通人和那些天才的不同吧。

张益唐在这么一本《十万个为什么》里看到了什么呢?

张益唐曾说,这本书上最吸引他的有两个条目,一个是费尔马大定理,另一个则是哥德巴赫猜想。

这两个条目的内容让张益唐似乎是触碰到了另外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那么的与众不同而又令人着迷。

及至到后来,当他遇上了孪生素数猜想,这更是让他在数学的世界里无法自拔,愿意一辈子为之奋斗。

可是,张益唐的求学之路却并不那么顺遂。

因为当时的历史原因,张益唐中学也没能好好的上,直接到了北京的一家工厂做了一名底层的工人。

虽然不能继续进学,但是他却并没有放弃学习,特别是对于数学的探讨。

一直到1978年,张益唐以第一的成绩考入北大数学系,得以更加系统的学习数学相关知识。

张益唐到了大学后学习很是刻苦,一直在北大攻读完学习解析数论的硕士学位。

而在这时候 他的天分得到了当时北京大学丁石孙校长的认可,在他的推荐下到了美国普渡大学深造攻读博士学位。

他的人生以此来看似乎将会一番风顺,可是命运就是那么的无常,由于在读博士期间跟自己的导师意见相左,在他博士毕业后,没有得到推荐的张益唐一下子便毕业即失业了。

这一段时间的张益唐寄宿在朋友家中,做过很多的工作。像是餐馆的服务员、一些类似会计这样的工作。

谁能想到,这样的一个人在不久之前还是个高校在读博士。更没人能想到在二十来年后,他更是成为了数学家。

虽然一个博士生做着这样的工作,但是张益唐却并没有自暴自弃,他也从没有一刻放弃对数学的研究。

1999年,他在朋友的介绍下到了美国东部的新罕布什尔大学当一名临时的讲师。

虽然只是临时的讲师,但是张益唐却是分外高兴,他觉得自己终于又回到了学术界来。

开始,张益唐将自己的主要精力都花在了孪生素数的研究上。

一直到4月17日,被张益唐整理好的关于孪生素数问题的论文投稿。

这篇戴着张益唐无数心血的论文很快发表在了世界顶尖的数学杂志——美国普林斯顿的《数学年刊》。

一战成名。

张益唐的大名很快就在学术圈流传,他也因此成为了数学家。而此时的张益唐已经58岁。

在那数十年籍籍无名的时候,在他为了论证自己的孪生素数问题的时候,他的朋友曾问过他:如果你一辈子都不会成功,那么你不会后悔吗?

张益唐坚定地说:我不会后悔。对我而来,对科学追求的这个过程,就是最大的享受。对真理的追求比对真理的占有更加可贵。

这位在困境中不放弃,一直坚持自己的梦想,最终获得成功的数学家——张益唐,值得我们所有人的尊敬。

我们也曾经拥有梦想,可是随着慢慢长大,当知道自己的梦想遥不可及的时候又有多少人能够坚持?

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碰上迈不过的坎。当这个困难出现的时候,我们更应该坚定自己的信念、找出解决办法,而不是只会一味的退缩,得过且过。

对此,你怎么看?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