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好玩的景点推荐:安徽大别山白马尖 皖南古村落—西递

好玩的景点推荐:安徽大别山白马尖 皖南古村落—西递

时间:2020-09-08 15:55:09

相关推荐

好玩的景点推荐:安徽大别山白马尖 皖南古村落—西递

安徽大别山白马尖

大别山的最高峰(主峰)称为白马尖(海拔1777米),次主峰叫多云尖(海拔1763米),第三高峰是天河尖(海拔1755米),三峰成品字型三足鼎立。其中白马尖和多云尖相距800米,位于安徽省六安市霍山县境内,天河尖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境内,与白马尖和多云尖相距约1000米。大别山主峰附近的主要山峰的名字很有特点,只要是列入前十位的所有高峰均以“尖”命名,据说与宗教里对天的向往和崇拜有关。大别山主峰所以称作白马尖据说和佛教有关,佛教传入中国后东汉永平十一年(68年),汉明帝刘庄为铭记天竺(古印度)高僧迦什摩腾、竺法兰用白马驮载佛经佛像到中国传播佛教,在洛阳兴建了白马寺,也称为佛教中国第一古刹,这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 通常寺庙的选址不是在山上就是在海边,以表达僧人远离尘市、养心修行的精神追求,因内陆人口远多于海边,所以依山而建的寺庙要远远多于临海而建的,久而久之人们也习惯地认为寺庙是应该建在山上的,从而也有了所谓“山无寺则无名,寺无山则不灵”之说。

由于白马寺所建的地方是由汉明帝所定,且是中华第一佛寺,并未遵循依山而建的常规,因此白马寺建成后印度高僧只好设想在中华大地的南方找一座山,作为理想中和白马寺想依而建的山,虽山寺分处二地,但由于佛法无边,只要取同名虽遥相顾盼但实为依山而建,这样更有利于在中华大地上弘扬佛法。印度高僧认为,中华民族起源于黄河长江,因此如果白马寺建在黄河流域,白马山理应在长江流域,于是印度高僧以金瓶掣签方式甑选与白马寺的同名山,掣签的结果是此山就应该位于白马寺东南方、山呈东南往西北走势对着白马寺方向,按此选山的标准,唯有长江淮河分水岭的大别山符合,于是命名大别山主峰为白马尖,其所以称为尖而不是山,一者是因为大别山已经为山,而它的最高峰再称为山有大小高低不合理之不顺,如称作峰则因山峰之称呼太多少未免俗套而于白马寺不配,此外为了表达佛教对造物的苍天的膜拜,用尖则更为贴切,因此就取名为白马尖,从此以后就有了“北有白马寺,南有白马尖”一说。

大别山次主峰多云尖海拔1763米,相传到了唐朝时有高僧为了在大别山进一步弘扬佛法,就选中了和白马尖仅800米直线距离的多云尖建寺庙,并取命名为多云寺,后因山高路险,香客难以抵达,僧人难以生存,多云寺逐步衰落。目前多云尖上仍有多云寺遗迹遗址。大别山主峰白马尖的山顶布满了奇松怪石,东北坡的千年都枝杜娟园,生长着上千棵姿态各异的都枝杜娟,春暧花开,漫山遍野洋溢着华贵之气,其赏心悦目之程度,举世罕见。大别山主峰白马尖高度为海拔1777米,就在这个制高点上,以这个海拔高度的数字作内容和造型,以主峰顶上的原始石片作为建设用材,以简约主义的设计为手法,建成了大别山主峰景区独具个性的景区标志物。此标志碑可谓我国乃至世界数码时代数字艺术的杰作。标志物的高度为3.5米,长度8米,宽度1.5米,无论是一人在此拍照,还是集体在此留影,均可找到最适宜的位置。站在大别山的次主峰多云尖,大别山的风光一览无余,群山、云海、天空错落有致,西侧的白马尖近在眼前,西北坡是高山矮栎树植物园,该树种造型古朴苍劲,色泽老辣昏黄,而山南的松树林则郁绿葱茏,生机盎然,这种南北二侧的树种色泽、造型显明对比,形成了一道相互映衬的独特景观。

多云尖顶上有唐朝寺庙多云寺旧址,游人在这历史名胜的山巅,可祈求苍天的护佑,感悟神灵的启迪。白马尖和多云尖山脊相连,裸露的山脊,原本是一条森林防火道,现在却成了一条通天大道,连接着大别山的最高峰白马尖和次高峰多云尖。游人在白马尖或多云尖稍事休息后,沿山脊从容而下,漫步途中,顾盼南北二侧的景色,自然体会到了大别山名称由来的典故(李白诗: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此山大别于他山也)。连接主峰白马尖主要景点的,是三岔形奇松走廊,三条游道分别从东、西北和西南方向到主峰的最高点交汇。游人在行走途中不时会遇到奇松怪石,大别山主峰最高处的松树,因山高风大,基本上为大别山五针松,躯干顺风势而立,枝叶逆风势而伸,苍劲又不失妩媚,造型之别致,罕可伦匹。

皖南古村落—西递

世界文化遗产地——黟县西递村,是黄山旅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她地理位置适中,位于安徽省南部,黟县城东九公里,北枕黄山,南眺白岳,东邻国家历史名城古歙,西通九华山、太平湖,相距黄山大门只有38公里,离黄山机场54公里,黄山火车站52公里,离遗产地宏村、迷宫式村落南屏、舒秀文故里屏山仅十几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她群峰连绵,风光秀丽,至今仍然保留着明清古民居300余幢,其中保存古朴完整的还有124幢,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西递村是一个古朴典雅,底蕴深厚的古村落。她既有古徽州精湛的“三雕”建筑艺术,又有浓郁内涵的人文景观,从而形成了底蕴深厚的徽州地域文化的显著持征。村前矗立明万历陆年胡文光刺史牌楼,全用本地黑色黟县青建成,雕琢精绝,巍峨高耸,为我国石坊建筑中之瑰宝。

漫步村中,随处可见那粉墙青瓦,鳞次栉比,青石铺路,巷贯街连,镶嵌漏窗,镂空门罩和那层层叠叠的飞檐翘角,突兀多资的马头墙。民宅厅堂雕梁画栋,描金飞彩,栏板斗拱,窗扇、菱花门全是精美细做的木雕佳品。天花板上饰有绚丽的彩绘,厢房板壁配有典雅的书画。厅堂挂有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的古楹联,不仅予人以美学之享受且晓人以处世哲理。“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古朴典雅的西递村,一九八六年定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她以悠久文明的古老历史,独具一格的民居特色,拱秀壮丽的山水风光,敦厚朴实的乡土民情,迎来越来越多的中外游客。中外学者、专家纷纷慕名而来,留下一篇篇华文,一首首赞美诗:“我们终于找到了中国古代和现代历史的衔接点”,“明珠西递是我们获取创作灵感的源泉”。

西递村中至今尚保存完好明清民居近二百幢。徽派建筑错落有致,砖、木、石雕点缀其间,目前已开发的有凌云阁、刺史牌楼、瑞玉庭、桃李园、东园、西园、大夫第、敬爱堂、履福堂、青云轩、膺福堂、应天齐艺术馆等20余处景点。该村建房多用黑色大理石,两条清泉穿村而过,99条高墙深巷,各具特色的古民居,使游客如置身迷宫。村落以一条纵向的街道和两条沿溪的道路为主要骨架,构成东向为主、向南北延伸的村落街巷系统。所有街巷均以黟县青石铺地,古建筑为木结构、砖墙维护,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巷道、溪流、建筑布局相宜。村落空间变化韵味有致,建筑色调朴素淡雅,体现了皖南古村落人居环境营造方面的杰出才能和成就,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