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传统“老手艺” 焕发新活力——感受首届中国文旅博览会聊城展区的独特魅力

传统“老手艺” 焕发新活力——感受首届中国文旅博览会聊城展区的独特魅力

时间:2022-04-17 21:35:53

相关推荐

传统“老手艺” 焕发新活力——感受首届中国文旅博览会聊城展区的独特魅力

独具特色、创意十足的文创产品,是一个个跳动的聊城文化符号。在首届中国文旅博览会聊城展区,高唐麦秸画艺术、魏氏柳编、灵芝盆景等一个个文创产品“齐聚一堂”,在展现聊城丰富民间文化的同时,也让这些传统“老手艺”焕发崭新的活力。

“我们参加前几届的省文博会后,越来越多的人熟悉了麦秸画,这个平台真是太好了!”9月15日,高唐麦秸画非遗传承人李志海对记者说。首届中国文旅博览会在山东济南举办,为体现山东作为“孔孟之乡”的文化底蕴,他专门为展会创作了麦秸人物画《孔子造像》。李志海参加了两届山东省文博会,通过这个平台将来自高唐的麦秸画艺术完美呈现在海内外友人面前,还与来自韩国的麦秸画手艺人进行了切磋交流。

麦秸画

麦秸画工艺源于我国古代中原地区,已有千年历史,后经历代传承,成为一种完善的艺术形式,因其出色的工艺价值和表现技巧,文化部将它誉为“中国民间艺术一绝”。此次首届中国文旅博览会上,李志海在作品的题材上和表现形式上都进行了创新,《鱼跃龙门》《牡丹富贵图》《教子图》《鹏程万里雄鹰图》等作品将令人大开眼界。此次展会展示的作品装裱形式也和往年不一样,作品尺寸更全面,从38厘米到1米多不等,“去年求购小幅作品的人很多,今年我们特地多准备了一些。”李志海说。

魏氏柳编作为聊城展区的一个重要展示项目,将以全新的方式展现在观众面前。魏氏柳编传承人魏福庆为了这次亮相,在非遗融合上玩起了“新花样”。此次聊城展区以运河文化为主线,魏福庆专门为展会创作了《京杭运河号》这件带有深厚地域特色的作品。他在这件作品的创作手法上下足了功夫,融合了聊城市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艺,用柳编的手法制作出船体,用聊城东昌烙画葫芦的技艺来制作龙的眼睛,用绳编的手法来制作船体上的旗帜,精彩绝伦的作品让人不免赞叹。

魏氏柳编

《迎宾孔雀》也是魏福庆为参展特地准备的一幅作品。魏福庆告诉记者:“文旅博览会是一个大的文化盛宴,世界各地的人都会来到山东。因此,‘迎宾孔雀’这件作品的寓意就应时对景了。”他还把绳编的手法融合到了这件作品上,让孔雀嘴里叼着一幅字:“江北水城,运河古都”,充分展现出聊城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

灵芝盆景

冠县灵芝盆景文创产品,在之前几届省文博会的展示中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9月15日,冠县灵芝盆景创始人董学堂告诉记者:“今年带了《三阳开泰》《步步高升》等十几件灵芝盆景作品,通过首届中国文旅博览会这个更大的平台,对外宣传冠县灵芝这个品牌。灵芝盆景可食可观,把灵芝‘食药文化’和‘吉祥文化’融为一体,古朴典雅、造型独特,是受到很多人关注的文化创意产品。”除了灵芝盆景,在这次展会上董学堂还将带来灵芝孢子粉、福字大礼包、灵芝长寿面以及五色灵芝等多种文化创意产品。冠县是中国重要的灵芝生产基地,素有“灵芝之乡”的美誉,灵芝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的三成以上,冠县灵芝已经成为聊城的一张重要文化名片。

这些非遗传承人不少都是省文博会的“老朋友”,这次齐聚首届中国文旅博览会聊城展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希望通过这次博览会,让聊城的传统民间文化走出家门,被更多的人熟知,同时也通过这个窗口了解最新的动态和讯息,让产品更适应市场需求!

来源:聊城日报

【来源:聊城市文化和旅游局】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