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鼻涕大佬旅游景点介绍 第二十站:福州三坊七巷

鼻涕大佬旅游景点介绍 第二十站:福州三坊七巷

时间:2019-05-10 17:21:44

相关推荐

鼻涕大佬旅游景点介绍 第二十站:福州三坊七巷

欢迎大家来看小编介绍的旅游景点,今天给大家介绍的是福州三坊七巷。

福州建城的历史可以追溯至2000多年前。从西汉以后,这里陆续建起冶城、子城等六座古城,古城以屏山为障, 和于山、 乌山相对峙,以现今的南后街为中轴,两旁建坊辟巷对称排布, 初步构成三坊七巷一条 街的大致格局。

三坊七巷形成于晋、唐时期。唐朝,此地以安泰河为界将古城一分为二,贵族、士大夫的聚居地与政治中心集中在城北, 平民居住区及商业区集中在城南, 同时强调中轴对称的大格局。后来,随着商贸发展与居住需求,城南部分的中轴两边开始分段围墙,渐渐形成了今日的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严复”故居

这片古老街区,处处坊巷纵横石板铺地,处处白墙瓦屋曲线分明,亭台楼阁与假山花草点缀着台阶、门框、花座、柱础、栏杆等。那门窗漏花均系镂空精雕,用木料榫接而成,那柱础栏杆上,刻有精美的石雕工艺,几乎每个细节都能体现出明清时期的古城特色。

三坊七巷的民宅外围建有砖筑或土筑的高大围墙,墙体檐头呈流线型,翘角伸出宅外,形似马鞍, 遂称马鞍墙。马鞍墙的墙头与墙柱翅角都有泥塑彩绘,形成福州古代民居独特的墙头风貌。这里的民居宅院分为一进或多进,每进又有大厅、后厅、 正房、后房、左右披榭与前后天井。为了便于采光,保持空气流畅,福州民居的窗户比较多而且大, 比较常见的是双层通长排窗,这种窗户底层固定,上层可撑开或双开。

三坊七巷古民居园林

这里走出了许多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等,仅从那些坊名、巷名就可想见当年是何等风光。

顺着南后街向西而行,依次可以看到衣锦坊、文儒坊与光禄坊。衣锦坊是“ 坊”中的第一坊。以前,由于福州西湖、南湖的潮水可以通到这个坊巷的沟渠里,因此得名通潮巷。到了宋代,陆蕴、陆藻俩兄弟登上仕途荣归故里,遂把涌潮巷改名禄锦。后来又有王益祥屡获荣升衣锦还乡,再次改为衣锦坊。衣锦坊16号是清嘉庆年间进士郑鹏程的居宅,宅院里的水榭戏台较具特色,这个木构单层平台的下方建有清水池塘,中间隔有天井,正面是戏台阁楼,是一处环境极佳的古戏台。

三坊七巷民族博物馆

文儒坊最初名叫儒林坊,因为在宋代出了一位任职国监祭酒的郑穆,遂改名文儒坊。明清以来, 此地又陆续诞生了若干名人,有抗倭名将张经,有福建提督、台湾总兵甘国宝,有一门五代都高中进士的陈承裘,有《石遗室诗话》的作者陈衍,还有近代书法家柯凌汉等人。

文儒坊里有条小巷一一闽山巷,因为以前这里曾经建有一座三官堂,所以也称三官堂。这条小巷清幽僻静景色迷人,顺巷而行可一直通到光禄坊。

第三坊便是光禄坊。 此地原名玉尺山、闽山,据说曾任光禄卿的福州郡守程师孟经常来此游玩,附近保福寺的僧人便在石上刻下“光禄吟台”四字。为了表示谢意,程师孟题诗回赠:“永日清阴喜独来,野僧题石作吟台,无诗可比颜光禄,每忆登临却自回。”光禄坊-名由此而来。

文儒坊

在历史上,光禄坊也出过不少名人,明代有画家林有台、提学孙昌,学政许豸、考古学家林侗,清代有诗人与藏砚家黄任、同榜兄弟两进士刘齐衢和刘齐衔、博物学家郭柏苍,近代有作家林纾等。

光禄坊的景点以那尊石刻“ 光禄吟台”最为有名。除此以外,这里还有从宋代到清代的多处摩崖题刻,以及明末古朴木构房的黄任故居、清代大木构造的刘家大院、高墙窄道的早题巷、明代石板铺设的老佛亭桥等景点。

顺着南后街向东而去, 可以看见杨桥巷、 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与吉庇巷七巷林立。

杨桥巷位于最北端,古时称作登俊坊,因西面能通杨桥而改此名。该巷与南后街交叉处的林姓大宅是林觉民烈士生前的住处,这座故居后来卖给作家冰心的祖父谢銮恩,冰心小时候在此度过了一段快乐时光。杨桥巷南端的双拋桥比较有趣,由于桥下是内河沟道,东西两水在此合流, 常会出现“万里潮来一一呼吸”之景。再者, 桥岸边立有一对老榕树,这对榕树枝叶连理,相拥成荫,被人们演绎成多个版本的爱情故事。

郎官巷的名字亦有一番来历, 据说宋代有位刘涛,其子孙几代都任职郎官,所以得名郎官巷。 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的故居也在这里。如今,巷子西头牌坊上还题有一副对联: “译著辉煌,今日犹传严复宅; 门庭鼎盛,后人远溯刘涛居。

衣锦坊

塔巷是因为宋代曾在巷子北端建有一座大塔而得名,后来大塔被毁,清代工匠们又砌造了一座小塔作为纪念。20世纪50年代,这座小塔被移到巷口的坊门之上。塔巷里有座旌孝坊,由明代孝子高惟一所立。

黄巷是因为在西晋年间有位黄元方跟随晋元帝辗转人闽在这里落户定居,遂称此名。唐朝末年,历史学家、大学问家、文学家兼崇文官校书郎黄璞隐居在这里,起义军领袖黄巢率军进人福州后,听说黄璞大名怕生惊扰,当夜命令全军将士“灭烛而过”,从此黄巷名声大振。至今,黄巷还存有一一块“唐黄璞居”石匾。

安民巷旧称“锡类坊”,据说它后来改名也与黄巢有关, 《福州地方志》载:“因唐代农民起义军黄巢人闽时,到此巷即出示安民,故名。 ” 在历史上,这条古巷常出些社会贤达人士。 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驻闽办事处就设在这里,现在已被列为革命文物保护单位。

官巷在安民巷之南,西端和南后街相接。这条巷子里的豪门住宅极有特色,各种精巧生动的石刻在柱础、台阶、门框、花座、柱杆上随处可见,漏花窗户采用镂空精雕榫接而成,通过木格骨骼表面构成丰富的图案装饰,木穿斗、插斗、童柱、月梁等部件上都饰有繁杂雕刻,足令今人叹为观止。难怪有人说,宫巷是福州古建筑艺术集大成者。

吉庇巷俗称“吉避巷”。据史料记载,宋代时这里有位书生叫郑性之,寒窗苦读多年后高中状元,终于衣锦还乡,曾经多次凌呼过他的巷民们见后纷纷躲避,根本不敢与郑性之打照面,此巷遂称“急避巷”。到了明代,由于谐音的原因,“急避巷”又改为“吉庇巷”,取意吉祥如意。福州当地比较著名的“安泰楼”酒楼就位于吉庇巷巷口。

由于历史悠久规模较大,再加上古的浓郁名人家出市,在首届“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评选”中,福州市三坊七巷荣耀当选“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区”。

喜欢旅游的朋友可以关注小编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