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每个宝宝都会经历的“认生期” 聪明的家长这样做

每个宝宝都会经历的“认生期” 聪明的家长这样做

时间:2018-08-20 08:18:32

相关推荐

每个宝宝都会经历的“认生期” 聪明的家长这样做

自从有了宝宝,家长们就有了牵挂,也有了各种各样莫名的焦虑。就拿宝宝认生这件事来说,家长们的焦虑就是五花八门。

认生早的,虽然内心窃喜宝宝是不是比较聪明,但却尴尬于宝宝看到陌生人就哭,害怕宝宝的性格是否过于内向;

认生晚的,虽然宝宝小月龄时相对好带,但却也担心宝宝是不是智力开发比较晚,亦或是自己跟宝宝的亲密度不够。

总之,不管宝宝认生还是不认生,认生早还是认生晚,家长总能“自寻烦恼”。但事实上,这些担忧都是多余的。不信,就跟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认生的小知识。

认生,其实就是陌生人焦虑

认生,其实就是陌生人焦虑,指宝宝见到主要照料者以外的其他人,就会因害怕而开始哭闹,想在妈妈的怀抱里躲起来,甚至做出更大的反抗动作。并不是每个宝宝都有认生期,并且认生的早晚和认生时间的长短也因宝宝而异。大概50%~80%的宝宝都会有认生期,大多数宝宝在8-9个月、少数宝宝在6-7个月时会出现认生的情况,也有的宝宝到了一岁多才出现认生现象。宝宝认生的时间,有的宝宝只持续几周就会好转,而有的宝宝则会持续半年之久。

宝宝认生并不是坏事,这是他们自我保护的本能。当宝宝出现认生的情况,说明宝宝已经对妈妈或最亲近照顾他的人产生了依赖的情感,但由于认知能力还在发展过程中,缺乏安全感,因此排斥他不熟悉的人,也就是看到陌生人会产生焦虑感。

宝宝不认生,可能只是你没发现

有的家长很闹心,别人家的宝宝都会认生,为啥自家的宝贝却好像自来熟,谁都不怕?这究竟是亲子关系不够亲密,还是宝宝比较笨?事实上,宝宝的不认生,很可能是家长没发现而已。

有的宝宝认生表现得很明显,看到陌生人就哇哇大哭,一个劲地往妈妈怀里钻;但有的宝宝认生表现就很不明显了,可能只是表现为多看一看、愣愣神、想一想,然后就可以接纳陌生人了。而因为宝宝的反应不明显,家长们就以为宝宝没有认生的行为。

宝宝认生,聪明的家长怎么做?

有的家长自己社交能力不强,当看到宝宝在陌生人面前哭闹不已,就会一脸尴尬,不懂如何处理。甚至个别家长觉得宝宝的认生行为很丢脸,一个劲地要把宝宝往陌生人怀里送,强迫宝宝和陌生人接触。但这种试图纠正宝宝“不礼貌”行为的办法,其实是错误的!宝宝还只是个宝宝,他的认知能力比较低,需要家长的呵护和保护,而不是粗暴地让宝宝去接受陌生人。聪明的家长,一般会用如下6个方法:

方法一、早期锻炼

在孩子还不懂得认生的时候,家长可有意识地带孩子多接触其他人,尽可能不要专人照顾。比如可让家里的其他成员帮宝宝喂喂奶瓶,跟宝宝一起玩一玩,也可带宝宝出门去游个泳、买个菜、逛个街等等,这样见过世面的宝宝更能适应各种人和环境,认生的反应也会小一些。

方法二、认生时不强迫孩子

孩子认生的时候,一定不要为了面子问题,强迫孩子接触陌生人,用温柔和爱给孩子鼓励才是正确做法。比如家长可以轻拍宝宝的后背,温柔地告诉宝宝“不怕,妈妈在”,然后尝试跟宝宝介绍陌生人,“这是张阿姨,很喜欢妞妞所以想和妞妞玩”。待宝宝逐渐平静、愿意接受陌生人时,会自动将身体转向他并张开胳膊示意“可以抱抱我”,这时妈妈再允许陌生人接触宝宝。

方法三、借助小礼物

充满好奇心的宝宝,很容易被新鲜事物吸引。家长不妨准备一些小玩具,让陌生的叔叔阿姨拿给宝宝玩,用小礼物帮助宝宝和陌生人之间建立起好感,让宝宝对陌生人产生亲切感。但如果宝宝拿了礼物还是很排斥陌生的叔叔阿姨,家长也要顺着宝宝,给宝宝一定的缓冲期,让宝宝逐渐适应。

方法四、让宝宝对妈妈完全依赖

一岁前的宝宝,安全感还处在建立阶段,一般无法自己独立玩耍。家长应尽可能地营造亲密育儿的氛围,比如尽可能地满足宝宝需求,经常轻抚宝宝,陪宝宝一起玩游戏等等,让宝宝对妈妈完全地信任和依赖。只有宝宝的心中有一个完全信任的人,他也才可以慢慢地放手去玩,放手去接触陌生的人和事物。

方法五、做好孩子的榜样

内向的妈妈很少会有十分外向的宝宝,当大家一起交流互动时,如果妈妈只是抱着宝宝坐在一旁默不出声,宝宝看在眼里记在心间,日后也可能成长为一个内敛安静的人。宝宝出生时原本是一张白纸,很多行为举止都是模仿最亲近的爸爸妈妈,当看到爸爸妈妈待人接物时的各种不自然,孩子也会对社交产生排斥甚至是恐惧。

方法六、家长保持情绪稳定

家庭氛围对孩子的健康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家长经常吵架,或者经常紧张兮兮,那么鸡飞狗跳的不良氛围会让孩子终日也惴惴不安。家长应保持情绪稳定,遇事不慌乱,处理事情有条不紊,孩子面前尽量不吵架,尽量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的美好氛围。这样氛围长大的孩子,自然也会比较沉着冷静,比较不会怕生。

小编碎碎念

养育孩子的过程,其实也是家长自我修行的过程。想要孩子聪明可爱,人见人爱,前提是家长要先成为这样的人。只有我们自己先做到了,才有资格要求孩子做到,这也就是所谓的育人先育己。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