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28份报纸见证赣南解放——广昌县退休干部刘海锋的集报故事

28份报纸见证赣南解放——广昌县退休干部刘海锋的集报故事

时间:2018-09-29 10:03:18

相关推荐

28份报纸见证赣南解放——广昌县退休干部刘海锋的集报故事

28份报纸见证赣南解放

——广昌县退休干部刘海锋的集报故事

“70年前全国刊载赣州18个县解放的报纸,我现在收集到了28份。如果条件成熟,我想到赣州去办一次赣南解放报展。”8月27日,家住抚州广昌县建设路的退休干部刘海锋说。

刘海锋告诉记者,这28份报纸,见证了赣南各地解放的全过程:1949年8月8日,“苏区模范县”兴国成为赣南首个获得解放的县,再到1949年9月30日石城解放,每一张报纸都有它的历史价值。虽然年近七旬,但聊起赣南各地解放的过程,刘海锋如数家珍,对赣南各县市获得解放的日期他都了如指掌。

刘海锋展示的这些报纸,距今整整70年,虽已泛黄,但都保存良好,可以清晰地看到报纸中对于赣南各地解放的记载。其中一张刊期为“一二九三”期的《东北日报》,刊登有消息《我军解放赣州》,标题使用粗黑字体,对赣州城解放作了详细介绍,还在消息左侧配了一张解放军攻城图。

对于这份报纸,刘海锋说他是费尽口舌才得到的。刘海锋回忆道,1994年,他已收藏到了几份有关赣州城解放的报纸,但内容大同小异。当年8月的一天,在全国报友交流会上,他意外从一名报友手中发现了这期《东北日报》,顿时让他眼前一亮。这期报纸的头版,不仅以文字详细介绍了解放赣州城的过程,还配发了一张解放军攻城路线图,所以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于是,自己掏钱想买,对方却怎么也不肯,原因是他也只收藏到这一份。为了得到这期报纸,刘海锋软磨硬泡,好话说尽,他的坚持、再坚持打动了对方,最终以200元的价格成交。

《江西我向南挺进解放了兴国》《土地革命时期的首都瑞金解放》《江西东部我军解放石城》……一份份报道赣南各地解放的报纸,倾注了刘海锋大量的心血。收集报纸难在藏,时间久了,报纸堆放一起容易泛黄、发霉,还可能遭虫蛀。为了保护好这28份报纸,刘海锋买来袋状塑料膜,将报纸一一套进塑料膜中,有效地解决了报纸变质发霉。记者注意到,这些报纸除了纸张泛黄外,其他均完好无损,字迹也很清楚。

刘海锋告诉记者,他是从1993年开始迷上收藏老报纸的。20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革命传统报纸和社会文明载体的收集与保护,现收藏有年代报、重大事件报、解放报等1万多种,3万多份。,刘海锋被中国收藏家协会授予“优秀收藏专家”称号,其事迹还被收入《中国收藏专家荣誉特刊》中。

刘海锋说,他致力于收藏赣南各地解放的报纸,就是难舍与赣南的那份情结。1983年之前,广昌是赣州地区下属的一个县,划归抚州管辖后,他仍将自己视为赣南人。现在,儿子儿媳在赣州城区上班,并买了房子,所以,他经常会到赣州小住一段时间。

对于8月14日以来《赣南日报》刊发的“赣州70年 解放的故事”专栏报道,刘海锋给予了很高评价,认为该组报道策划意图明确,内容详实,做得非常成功,所以,他通过手机上网每篇必看,并且要在赣州工作的儿子帮助收藏这些报纸。

采访结束时,刘海锋道出了一个心愿。他说,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28份记载赣南解放的报纸显得特别有意义,若条件允许,他想在赣州举办一次有关赣南各地解放的报展。“我收藏这些老报纸,更重要的是教育青少年,让他们懂得如今幸福的生活都是靠无数革命先烈用献血换来的。”

多年来,刘海锋不仅爱好收藏报纸、票证、画集等,还对这些“宝贝”进行反复研究,进行了多视角的历史考证,在各大报刊上发表反映历史真相原貌的文章,最终汇聚成了《刘海峰红色文集》。该书分为军事篇、集报篇、票证篇、画集篇四大篇章,聚焦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画面,真实还原了革命战争的伟大历程。(记者 余书福)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