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司马懿真的没有识破诸葛亮的空城计吗

司马懿真的没有识破诸葛亮的空城计吗

时间:2022-01-29 04:48:55

相关推荐

司马懿真的没有识破诸葛亮的空城计吗

众所周知,在我们中国两千多年的悠悠历史长河之中,三国时期是一个战火纷飞的群雄争霸的时期,但同时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历史时期,有奸诈无比的一代枭雄,也有独霸一方的诸侯,有能征惯战的常胜将军,也有智谋超群的谋士,军事家、政治家等等,其中诸葛亮和司马懿,这两个人就是智谋超群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智谋和韬略在三国简直无可匹敌,他们两个人的对决就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在他们经过多次的交锋之中,空城计就是最著名的战役,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更是描写的神乎其神,多种戏曲剧种更传唱的津津有味,空城计以诸葛亮获胜司马懿失败而收尾。那么,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就出来了,既然司马懿的谋略也很过人,那么他难道说就没有看出这是一座空城吗?那他为什么不敢进城活禽诸葛孔明呢?他就不知道放虎归山的危害吗?

我们仔细分析空城计的前因后果,当时诸葛亮因为错用马谡而丢失了蜀国北伐曹魏的战略要道塞街亭之后,给诸葛亮的北伐计划造成了极大的创伤和阻碍,这个时候,司马懿率兵长驱直入势如破竹,然而诸葛亮身边能打能战的将军却被一一派出,只剩下一些老弱残兵怎么抵挡司马懿的大军;这万般无奈的情急之下,诸葛亮只好使出了一招冒险之计——空城计,用这个险招对诸葛亮而言,等同于拿脑袋开玩笑,按照诸葛亮的个人说法就是一生从不冒险,空城计乃不得已而用之也。在影视剧中,羽扇纶巾的诸葛孔明一个人在城楼上坦然自若地抚琴鼓瑟,在他身旁护驾的唯一两个书童而已,城门口进进出出仅有几名老兵,再无他人。而此时兵临城下的司马懿却忧虑重重,担心中埋伏的他最终选择了退兵,从而得以让诸葛亮化险为夷,此时他长出一口气擦了擦额头上的惊汗,空城计也成为千古绝唱,诸葛亮也成为智慧的结晶。

那么,作为三国后期最著名的谋士,诸葛亮的老对手司马懿,他果真是如此不堪吗?手下拥有十万雄兵,难道说就连试探的胆量都没有吗?其实则不然,在正史《晋书》中就曾经有这样的记录,当时司马懿在病危临终之时,他就对自己的儿子司马昭等人这样说道:“吾事魏历年,人皆疑吾有异志,吾尝怀惊骇。”这句话的意思大体就是说,我在曹魏那里做了几十年的官了,官至太傅的级别,位极人臣但也功高震主,即使做到再忠心耿耿死心塌地,即使做到比干挖心的程度,也免除不了皇室人们对我的怀疑和猜忌。曹魏的皇室们很清楚,我司马懿的智谋在曹魏中属于不可多得的人才,对他们曹魏的危害也决不可忽视,所以他们处处提防步步加害;但是有一条你们一定要记住,这就是只要三国的战事一日不平,那么曹魏内部就仍有纷争,他们就需要我司马懿这个人,这就是我能活到现在的王牌条件,倘若是诸葛亮被咱们活捉或者给杀死了,那么一切都结束了,也就没有咱们司马家族什么事了,剩下的就只有兔死狗烹了。所以说,他放过的不是诸葛亮,而是放过他自己,给自己留下一条生路。经过认真仔细梳理司马懿的这句临终之言,我们不难发现,司马懿才是三国里唯一的一个真正具有大智慧的智人。

关于,曹魏对司马懿的猜忌,传说曹操就曾经梦见三匹马同一槽吃粮,当时就觉得司马懿有狼顾之相,他感觉到这个人特别危险不能相信,将来必定会将曹魏取而代之。所以曹操直到临死,就告诫过曹丕,“司马懿这个人不可杀但也不可重用,但是可以利用这个人来抗衡吴蜀两国,但一定要在太平盛世来临之前,就应该趁早找机会灭掉他,不然后患无穷。”

等到了曹丕执政之后,司马懿果真在所有大臣中谋略脱颖而出,一枝独秀,连续担任曹魏战场前线的总指挥。此时曹魏最活跃的敌对者当属蜀汉,诸葛亮屡次率军北伐曹魏,曹魏政权自然是非常吃不消的。在和蜀汉的屡次战争中,司马懿成为了蜀汉后几次北伐的老对手。而诸葛亮也非常了解自己的对手,利用他的多疑,一定会怀疑自己在城里设有埋伏,他这个计策可以说是为司马懿量身定制的,当司马懿到了城下,他面临的只有两个选择:一是攻,结果可能遇到埋伏,损失很多士兵,但也可能活捉诸葛亮。二是撤,没有损失也没有功劳,但是却能保住他的生存条件。他考虑了很久,在城下经过深思熟虑的思考,他思考的并不是这个计谋,而是目前的整个局势,他们两个人确实是敌人,可他们都知道,他们两个人必须要彼此依靠才能活下去,两个人只有互相制衡,才能达到他们双方最理想的安全状态,所以司马懿直到听完这一首曲子,终于决定了撤军。

我们不妨给历史一个假如,如果城下的司马懿没有想明白这一点,无论是派人试探虚实还是直接冲进去,都可以将诸葛亮活捉或者杀死,打赢这场战争,蜀汉政权随着诸葛亮北伐的失败也即将宣告结束,而同时他自己也就没有了利用价值,紧接着也就完了,那么历史也会被重新改写。再假设,若是当时换做别人攻城的话,那诸葛亮恐怕也就凶多吉少了,历史也有可能被改写。

纵观整个空城计,正是因为诸葛亮太了解司马懿了,同时司马懿也非常了解诸葛亮,所以诸葛亮才会冒险大摆“空城计”,来与司马懿以琴声互诉,劝退司马懿。司马懿当然也听得出来诸葛亮琴声中所表达的意思。也知道诸葛亮死后自己的下场,正好借着诸葛亮所摆“空城计”的大好机会撤兵。

结语:司马懿确实是一个很有目光远见的大野心家,同时又是一个十分能够隐藏野心的阴险家,他不仅善于隐忍,而且极具表演天赋,被他忽悠过的人包括曹操、曹丕以及诸多曹魏宗室和大臣。只有诸葛孔明能够猜透他的内心活动,同时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他才敢非常淡定地施展空城计,使空城计得以成功。但同时,也避免了让“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悲剧在司马懿身上重蹈覆辙,正因为如此,极具政治智慧的司马懿才得以在诸葛亮自导自演的空城计下临阵脱逃,所以他宁愿背上败军之将的罪名,也不愿击杀诸葛亮,否则诸葛亮的死期就是他司马懿丧钟敲响的前奏,由此看来,司马懿才是三国唯一绝顶聪明的权臣。

棋逢对手招拆招,

胜似沙场刀拼刀;

临危不乱韬略深,

谁拾残局谁最高。

配诗:荷塘月色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