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孩子害羞消极?“ABC情绪理论”:可培养孩子积极 理性的信念B

孩子害羞消极?“ABC情绪理论”:可培养孩子积极 理性的信念B

时间:2022-10-27 16:56:47

相关推荐

孩子害羞消极?“ABC情绪理论”:可培养孩子积极 理性的信念B

本文为作者原创,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前段时间和朋友进行聚餐,闺蜜谈起了他家孩子前一段时间参加了演讲比赛,闺蜜说她一直以为她家孩子是一个比较外向的孩子,因为在很多时候孩子总是活泼开朗的,而且在在孩子和其他人相处的过程中,总是能够带给其他人欢笑。

但是通过那一场比赛之后,她越发的不知道自己家孩子到底是什么性格了,因为在参加比赛之前,孩子是有十足的信心觉得自己能够毕胜,可是临上场的时候,孩子却十分的紧张,都不敢上去,有好几次都想她着他的手离开,但是她想孩子准备了那么久,最终还是劝说他上来进行表演,结果不出意外,孩子输掉了比赛。

她不知道孩子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性格,在日常生活中明明那么的活泼,却在关键时刻又害羞紧张了。

其实很多家长都像闺蜜一样,对孩子的内外向存在着一种认知的误区,认为只要外向的孩子就不会害羞,而内向的孩子更容易害羞。

而关于害羞现象,有关心理学家给出了明确的指向,研究人格心理学的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博士生杰西·孙强调称,害羞和内向不是一回事。害羞的人们通常表现出内向,但他们也可能是性格外向,他们的焦虑阻碍了社交活动;不害羞的内向者可能擅长社交,但他们更喜欢独处。

换一句话来说,就是有些性格内向的孩子,在有关于社交的过程当中,其实并不害羞,反而是更加擅长与他人进行社交。

所以家长们千万不要认为自己家孩子性格外向,又不会在其他场合当中出现害羞的情况,之后对孩子的一些积极思想和思想能力而忽视。

那么关于性格外向,孩子却出现场合害羞到底是怎样造成的呢?

家长可以首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情绪ABC理论”?

情绪ABC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埃利斯创建的。埃利斯认为,人的情绪是由他的思想进行决定的,而合理的观念导致健康的情绪。不合理的观念则会导致负向的情绪。

其中ABC理论当中,每一个单词都有着不同的解释:

A(Antecedent):指代的是个体在生活中会遇到的主要事实、行为和事件。B(Beliefs):指代的是个体对A产生的信念和认知C(Consequence):指代的是由A造成的情绪和结果

很多人都认为是由事件A而导致的结果C,却忽视了其中还有一个B的存在。

其实ABC之间的关系是激发事件A,只是引发情绪和行为后结果C的间接原因,而引起新的刺激,原因则是个体对激发事件的认知以及评价而产生的信念B。

简单的理解就是人的消极情绪和行为障碍只会导致结果C的出现,而C的结果并不是由A进行直接引发的,而是通过这一事件的个体,对它不正确的认知以及评价所产生的错误信念B进行引发的。

其中错误的信念也被称之为非理性信念。

有的时候面对同样的事情,孩子的认知理念不同,则会导致情绪以及反应不同。

孩子不恰当的害羞和消极的认知理念主要来自哪里?

关于这方面,ABC理论也有相关的解释。ABC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理念会对事情产生非理性消极的信念,最终导致人们出现情绪障碍和心情不好。而关于孩子的非理性、消极的理念主要来自于这几个方面:

1.过分在于其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很多人都会在意其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但是当过分的在意其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时,就会导致这个人容易胡思乱想。

其实很多时候别人根本就没有过分的关注其他人,只是有些人太在意其他人对自己的看法了,一旦自己出现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就会容易将自己带入到其他人的角度去揣测其他人的想法。

有时候别人不经意间的一个动作、情绪。都会引起个体的反复推敲,这个时候一些错误性的、消极性的、非理性的认知理念就形成了。

2.必须强迫症

埃利斯曾经提出过一个名词叫做“必须强迫症”,意思就是说一个个体当过分的追求事情不允许出现差错的时候,就会产生这种“必须强迫症”。

比如闺蜜的孩子,日常生活中总是比较活泼开朗的,但是当在上台演出的时候,就会觉得自己一定要拿到奖励,如果不拿到第一,就会陷入紧张压力当中。

而当孩子觉得这种“必须”无法进行实现的时候,就会陷入自我怀疑当中,最后也会产生不愉快的心理。

3.糟糕消极的心态

有的孩子在面对一件不好的事情时,首先想到的就是最糟糕的结果,而在这次事件发生的过程当中时,不管事情的发展动态如何,都会不由自主地将事情往最坏的方向去想,这就是一种糟蹋自己的心态。

比如闺蜜的孩子在参加比赛前,明明已经充分的做好了准备,但是因为上台前的紧张,脑海当中不可限制的想象到了,如果自己输掉了这场比赛会怎样?之后引发了一系列糟糕的结果,导致孩子在参加演出的过程当中,也是不可预计的出现了错误,最终输掉了比赛。

但孩子的内心当中可能就是这样的想法:看,我这种想法是对的吧,我就是会出现差错,也一定会输掉比赛,即使我当初对比赛信心十足。

这种糟糕自己的心态,会让孩子更容易陷入一种悲观压抑的情绪当中,最终也会导致不好结果C的出现。

同一件事情,不同的思维方式将会导致不同的结果产生,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积极理性的信念B,促成好的结果产生呢?

如何培养孩子积极、理性的信念B?

1.扭转孩子的固定思维

孩子固定的非理性思维方式,是导致孩子“害羞”的重要原因,所以家长们应该及时的进行扭转孩子的固定思维,才能够更好的帮助孩子培养坚定的理性B。

在孩子面对一件事情发生时,家长们应该适当的进行积极的鼓励,以及耐心的陪伴来进行促进孩子坚定的理性B。

有时候孩子在面对一件事情发生时,总是会不知可否的进行对事情的推测和臆想,这个时候家长对孩子进行积极的鼓励,可以适时的补充孩子的理性B,这样也能够让孩子利用坚定的信念来促成美好结果的发生。

2.转移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在生活当中不知可否的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有时候孩子也难免会得到一些失利。这个时候家长们应该迅速地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不要让孩子陷入沉浸在失败当中的臆想当中:“我失败了就不是好孩子了。”“我失败了就不会有人喜欢我了。”等等。

不要让孩子因为一时的失利,而造成对自己不好的评价,因为失利虽然是暂时的,但是孩子对自我的评价却是永远的。

家长们应该迅速的找寻一些其他的事情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能够快速的恢复好自己的好心情,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坚定理性B。

3.利用“皮特猫”的解释风格

著名心理学家马丁·赛格利曼认为:一个人的悲观和乐观除了天生的影响因素,关键还在于一个人的思考模式。

人们对事件的解释风格决定了自己是积极乐观的还是悲观的。

赛格利曼认为:孩子悲观或乐观性格的体现,大多来源于幼年时期对周围环境的“习得”,而皮特猫对人实行乐观的解释风格,也会默默的影响陪伴他的孩子。

《皮特猫》是美国家喻户晓的情绪绘本,再来到中国之后,迅速的成为了亚马逊畅销排行榜的第1名。

《皮特猫》这一本故事绘本其实是很贴近于孩子们的生活的,能够让孩子产生一种强烈的代入感。所以家长们可以利用皮特猫这一本故事会书当中的故事,来培养孩子乐观解释的风格。通过对孩子进行讲解《皮特猫》当中的故事,给孩子树立一个积极的榜样,让孩子了解到即使在生活当中遇到一些坏事情,一些失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保持积极开心的心情就很好了。

让孩子通过对皮特猫的了解,对自己未来的成长抱有强烈的勇气,能够勇敢的面对失败,能够一直保持着积极乐观的自信进行成长。

家长在遇到孩子产生非理性情绪的时候,应该积极的帮助孩子进行梳理事情的本身,之后再进行判断孩子产生非理性信念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再根据孩子产生非理性信念的原因,进行了对孩子适度的引导和感悟,最后通过对孩子的引导,让孩子能够理解到自己一时的失败时产生难过沮丧的不合理信念是不恰当的。还是应该采取积极的信念去面对生活当中的挑战。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