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浅析《史记》人物传记对《水浒传》的影响 涨知识!

浅析《史记》人物传记对《水浒传》的影响 涨知识!

时间:2019-04-05 05:14:11

相关推荐

浅析《史记》人物传记对《水浒传》的影响 涨知识!

《史记》有五体,构成了史记主要的叙事结构——纪传体,其中“列传”是以人物为中心,以事写人。史记的“列传”对《水浒传》影响巨大,读完《水浒传》觉得全书尤其前七十回很象是《史记》的七十列传。金圣叹说“《水浒传》一个人出来,分明便是一篇列传,至于中间事迹,又逐段逐级自成文字,亦有两三卷成一篇者,亦有五六句成一篇者”。《史记》中的人物传记一般分为专传、合传、类传、附传几类,下面我们将分别论述。在《史记》中,单传主要记述某一历史人物一生的主要经历或主要历史贡献,它往往以人为经,以事为纬,选取人物一生中主要的经历来着重描述。例如《项羽本纪》记录项羽一生的经历,但它仅择取了会稽发难,巨鹿之战,鸿门宴和坟下悲歌几个片断进行浓墨重彩的描绘,写出了一个英勇善战而又刚惶自用的历史英雄悲剧的人生。《魏公子列传》是太史公极得意文字,全篇以礼尊侯赢始,以结交毛薛二隐士作结,以窃符救赵为重点,突出了信陵君“仁而下士”,急人之难的品质。《淮阴侯列传》的前半部分详述了韩信“涉西河、虏魏王,禽夏说,引兵下井隆,诛成安君,拘赵、胁燕、定齐,南摧楚人之兵二十万,杀龙且”的震主之功,后半部分则写刘邦建国以后,韩信如何受到猜忌一步步走向死亡的悲剧命运,成功刻划了汉初具有杰出的军事才能政治眼光的韩信形象,成为千古名篇。

《水浒传》的叙事结构前人说它是“百川归海式”。“百川”即是每一位英雄豪杰逼上梁山的不同道路,“归海”即是“撞破天罗归水浒,掀开地网上梁山”。每一条“川”即是每一个人的单传,全书合起来则是一部列传的集合体。我们知道在《水浒传》中有诸如“武十回”、“宋十回”等集中描写单个人物经历的章回,其独立性较强,类似于一个人物的单传。例如“鲁智深传”就是选取拳打镇关西,大闹桃花村,火烧瓦官寺和大闹野猪林等片断组成,从而表现了鲁智深嫉恶如仇、见义勇为的侠义精神和直爽粗犷的性格特征。“武松传”则主要是通过打虎、杀嫂、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和血溅鸳鸯楼等几个故事来刻划武松勇敢、狠毒机智而又恩怨分明、不近女色的性格特点。《史记》中合传的情况比较复杂,其中对《水浒传》颇具影响的是二类:一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平列在同一叙事文中,二人之事迹往往相关联。例如《卫将军骡骑列传》将卫青与霍去病合传,是因为二人皆是外戚,都因“天幸”在对匈奴作战中封侯,盛极一时,且二人又是母舅与外甥的关系,故将二人放在一起写。《白起王翦传》是因二人同为秦大将,对秦统一全国有莫大功劳,而最终结局都很悲惨。著名的《魏其武安侯列传》则是田蚡、窦婴与灌夫三人的合传,是以汉武帝初年一场二代外戚之间的斗争为线将三人纠结在一起的。《水浒传》中也有相类似的叙事结构,如第五十回“插翅虎枷打白秀英,美髯公误失小衙内”,这一回写雷横朱全二人互相仗义相救,最后聚义梁山的故事,金圣叹在此回前总评说“此篇为朱雷二人合传”。其实,在这以前,当朱雷二人出场之时,作者已使用了合传的方式,即第十七回“美髯公智稳插翅虎,宋公明私放晃天王”,盖二人同为都头,同为晃盖之友,同有放晃之意,故叙事者一笔二人,既省笔墨,更衬托出晃盖在众江湖豪杰中的地位。

《史记》中的附传往往是在叙述一主要人物经历之后,附述其后代子孙或者下属门客或与主题相关的人和事。如《李将军列传》主要叙述李广数奇的一生,但在文末又附述了李蔡、李敢和李陵的事迹,以反衬李广的悲剧人生,深化了主题思想。《孟尝君列传》后附门客冯援传,意在说明孟尝君养士三千仅得一人之助,余者皆鸡鸣狗盗之辈,这显然是太史公运用春秋笔法暗中讽刺其“善养士”之事。《水浒传》里也有附传,但其形式已经发生了变化。“智赚玉麒麟”是卢俊义的单传,但在其中又附入了燕青与李固的小传,这是因主仆关系入传。武松传中附武大郎和西门庆的传,武大朗是因兄弟关系入传,西门庆则纯是为了反衬武松的英雄形象而写的。可见,在《水浒传》中,附传的形式已发生了变化,它不再是附骥在正传的末尾,而是与正传相合,从而使全文的叙事结构更浑然一体,无懈可击,从而发挥更好的艺术效果。就《水浒传》全书而言,也并非都是整齐划一的列传集合形式。四十回前,施耐庵采取多传合成的结构方法,由鲁达、林冲、宋江、武松等人详细的“传记”和杨志、晃盖、花荣、李逵等人简略的“传记”组成。四十回至七十回,相对有了起义队伍不断壮大的发展线索,其间,除了“扬雄石秀列传”,作者顺着这一线索,逐个引进人物,宕开笔墨叙其来历,成一小传,于“排座次”完成多传结构的合顶。显然前半部《水浒》,分明受了传统纪传体史书结构的启发,试图通过各个英雄的“传记”——逼上梁山的经历,广泛反映那一时代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

金圣叹说:“《水浒传》方法,都从《史记》出来,却有许多胜似《史记》处。若《史记》妙处,《水浒》已是件件有”。《史记》的纪传体人物传记开启了以人物为中心的写人文学,《水浒传》作为中国古典章回小说的代表之一,在前70回中对水浒主要英雄人物的叙述描写与《史记》中的人物列传遥相呼应,其中包括的单传、合传、附传都对《水浒传》中为英雄立传的人物塑造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