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3岁孩子为什么爱打人?学会这条让孩子变礼貌 知识型父母必备

3岁孩子为什么爱打人?学会这条让孩子变礼貌 知识型父母必备

时间:2022-12-03 20:03:40

相关推荐

3岁孩子为什么爱打人?学会这条让孩子变礼貌 知识型父母必备

小艾琳3岁了,和别的小朋友抢玩具,抢不过就拽小朋友的头发。

西西刚学会走路,总是喜欢笑着踢家人的腿。

妈妈带翻翻逛商场,遇到喜欢的玩具妈妈不肯买,翻翻生气地拍妈妈。

最近,后台很多读者询问孩子打人的事情,今天统一解答下,就不一一回复啦。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打人爱好」,家长们共同的担心是:「孩子的行为是不是有暴力倾向?如此发展下去,长大了会不会霸凌同学,甚至走上犯罪之路。」

其实,家长们无需担心,孩子打人,未必是攻击意图导致的。

孩子打人,可能是某个年龄段的正常行为,并不是成年人眼中的「暴力行为」。

我国的心理工作者是这样界定攻击性行为的:「以伤害他人为目的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身体行为或语言行为」。其中,伤害意图、伤害行动与社会评价,是攻击性行为概念的3个要素。

很多家长眼中的「打人」,可能只是孩子不知轻重的玩闹行为。但也有部分是孩子模仿成人,出于攻击意图的打人行为,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一定要及时教导孩子,帮助孩子改正。

那么,我们该如何区分呢?

按年龄区分

0-12月龄:早期冲突阶段

在这个阶段,孩子的打人行为往往不是有意的。受大运动和精细运动能力发展限制,孩子无法区分「友好地拍」和「生气并用力拍打」的区别。

可能他们在模仿大人用拍表示「你好呀」的时候,无法控制力度,于是变成大人眼中的「婴儿打人了」。

12-24月龄:攻击意图萌芽阶段

习性学家劳伦茨主张「攻击是人类的一种本能」。

这个年龄段,孩子开始有了自我意识,逐渐了解到「你」和「我」的区别,但是由于孩子语言能力发展还跟不上,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他们着急的时候就会用肢体动作解决。

很多孩子在保护自己玩具、食物的时候,会踢打别的小朋友,这样的「暴力」行为更多是出于对「我」的认识和实践。

家长只要教会宝宝分享和协商,孩子自然就不会通过暴力行为诉诸自己的需求了。

24-36月龄:模仿、求关注阶段

有研究显示,孩子两岁半后,和别的孩子间的冲突行为只有最初的20%。因为孩子语言能力提高,可以用协商和分享的和平方式解决问题了。

但如果这时孩子的打人行为依旧没有减少,那么很有可能是生活环境中有人用「打」来满足诉求了,孩子参照模仿。

除此之外,也可能是孩子觉得自己缺少关注,发现每次只要做出「打」的动作,家人就会关注他。于是,孩子通过「打」来吸引家人关注。

36月龄以后:冲动阶段

3岁以后,大部分孩子能理解别人的感受,也学会了通过协商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偶尔还会出现打人行为。

因为人的大脑前额叶皮层负责自我控制、理性思维,孩子的大脑前额叶皮层发育不成熟,没法像大人一样理性思考,平时难免会冲动行事。

另外,孩子因为年龄小,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经常嘴上说不清楚就用肢体动作表达自己的诉求,解决不了问题就大发脾气。

总之,打人是孩子在特定年龄段受种种客观局限导致的一种正常表达方式。但是鉴于打人可能造成的种种恶劣后果,家长一定不能对孩子的打人行为坐视不管,正确的引导对于孩子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家长该如何引导制止孩子的打人行为呢?

家人行为需谨慎

有句老话「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其实不仅是父母,孩子生活环境中的其他家人也会给孩子带来影响。

艾琳妈妈很苦恼,因为最近小艾琳学会了打人,她不知道小艾琳是跟谁学会的,因为家人都很平和,一起玩的小朋友也很友好。

直到有一天,小艾琳摔倒了,孩子奶奶立刻扶起小艾琳,顺手拍了几下地面,嘴上说「这个地板不好,害宝宝摔倒了」,艾琳妈妈看到后恍然大悟,明白小艾琳为什么会打人了。

这就是家庭成员「言传身教」带给孩子的影响。

回顾事件,在孩子打人后,家长若是想教育孩子,应该简短明确地告诉孩子「妈妈知道你很生气,但是打人是不对的,你打了小朋友,小朋友很疼会哭;你打了妈妈,妈妈很痛会伤心,你以后不能打人了。」

可能家长需要引导很多次,才能让孩子真正理解,在这期间切忌冲动之下用武力教训孩子。因为家长打了孩子后,就是在亲身示范「打人可以解决问题」,孩子处在模仿期,会模仿家长的行为,致使孩子通过「打人」解决问题的行为被强化。

帮助孩子定义情绪

前面讲了,孩子语言能力差,所以通过「打人」来表达情绪,解决问题。

家长只要帮助孩子学会表达情绪,就可以极大程度减少孩子的「打人」行为。

学会表达的第一步是认识情绪,家长引导孩子认识情绪。就比如孩子不开心了打家长,家长可以说「看出来了,你很生气」,简短的话语能让孩子定义「生气」这个情绪。

孩子只有在定义自己的不同情绪后,才能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情绪,并且借助正面的途径把负面情绪排解掉。

教孩子表达情绪

孩子三岁后,有了一定的语言基础,家长应经常和孩子交流。

就比如孩子抢小伙伴的玩具,还拉扯了小伙伴的头发,家长可以这么告诉孩子,你可以和小朋友说「你的玩具好好玩,你可以把玩具给我玩一下吗?」

这些对话看似有一定难度,但是我们经常说,孩子听多了总会用上。

关心被打的人

孩子打人后,可能还意识不到这是一种错误的行为,这时就需要家长出面,关心被打的人,向被打的人道歉,并且让孩子也道歉。通过道歉,会让孩子切实地意识到打人是错误的。

另一种情况,孩子本身知道打人是错误的,但是孩子受家人的关注较少,故意打人博取家人关注。

这时关心被打的人,可以让孩子清楚的意识到「打人不会受到关注」这个道理。同时还可以帮助孩子建立同理心。

最后要说,孩子打人后,家长可能很生气、很紧张或者很尴尬,这些情绪都是正常的,但是家长不要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教育孩子。只有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才能教会孩子控制情绪。

在孩子3-6岁的时候,可以通过读绘本,跟着绘本中的故事情节启蒙情商!让家长讲不出来的道理,用绘本表达出来。

给孩子看一本童书绘本,孩子便会照着书本里的样子学习。更有助于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让孩子学习到很多知识。

这套《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绘本》就很不错,一套共有10册。中英双语绘本,对于家长启蒙孩子的英语思维也有很大帮助。

在3岁前,父母可以读给孩子听,当做睡前故事书。在3-6岁当做好习惯养成的故事书,用来帮助孩子管理情绪,养成好性格。

这套绘本共有10本,分别是《我能保护我自己》、《勇敢做自己》、《做最棒的自己》、《我是诚实守信的好孩子》、《我不随便发脾气》、《我们都是好朋友》、《好孩子懂礼貌》、《分享是我快乐》,《妈妈我能行》、《养成好习惯》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教会孩子学会表达。

人生就好像是一次旅程,成为一家人是缘分。虽然我们在不同的生命起点登上"列车",因着永远无法解除的血缘关系,而坐在一起,儿女会长大,父母会衰老,做为父母,应尽我们所能,给予孩子一个好的起点和平台,让孩子能够到那更广阔的天空去有所作为。

点击下方,即可购买

Y【全10册】儿童情绪管理与性格培养绘本 中英双语图画绘本¥59度小店月销1购买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