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想要优秀的孩子 先学做优质的父母

《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想要优秀的孩子 先学做优质的父母

时间:2020-08-15 19:14:07

相关推荐

《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想要优秀的孩子 先学做优质的父母

初为父母,我们充满着激情,看着这个自己缔造出来的可爱小生命,期望养育出一个优秀的孩子。

可是,养着养着,我们发现教育孩子的困难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孩子老是磨磨蹭蹭急死人;如果没有达到他的要求,他会大哭大闹,不听解释;遇到困难就退缩,没有自信心;没有礼貌,老是跟大人顶嘴。

我们每一天都在解决问题,但是每一天都出现新的问题。我们看过很多育儿书籍,也经常向老师和其他家长请教经验,自己也一直在努力,但在教育孩子的路上,我们却感到越来越力不从心。

为什么养育孩子会有那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

因为教育是一种技能。

几乎所有的父母都是自动上岗,只要能生出孩子就可以成为父母,不需要经过任何培训和学习,也不需要上岗证。事实上,养育孩子是人类最重要的一项工作,这项工作不仅需要我们去学习,而且需要持久地、努力地去学习,并竭尽所能去做好。

养育孩子过程中遇到的无数困惑,不仅存在于普通父母的身上,心理学家、老师们在面对自己的孩子时,也曾经跟我们一样彷徨无助。

芝加哥大学心理/人类发展学博士艾丽卡.雷斯切尔本身是一名心理学研究生,也读过很多父母教育”最佳实践“之类的书,但当她自己成为名母亲之后,依然有许多育儿困惑无法解决。

在有了第一个孩子后,她启动了一个叫“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的项目,展现了一系列简单明了的最佳实践,综合了学术研究和治疗经验的成果,帮助父母改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建立起牢固而良好的家庭关系。这些成果帮助了很多父母和家庭。

后来,她将这些实践和理论集结成书——《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与其他教育类书籍不一样,你不需要阅读一本书才能抓住书的要点和有用的思想,这本书用最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最有用的教育实践。全书共有75个教育法则,都用非常简洁的文字标注在目录当中,你可以任意挑出一个你最想用到的立刻拿来用之。

成为优质父母的三个关键点。

既然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技能,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学习来成为合格或者优秀的父母。

这本《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里面包含了关系到我们养育孩子过程几乎所有的难题,并且附有明确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对每一个父母都非常有用——哪怕你已经是个不错的父母。

我是两个孩子的妈妈,自认为有一定的养育经验,也曾经看过很多育儿书籍,但当我打开这本书时,里面的每一个教育法则都直击我的要害,里面的实例让我立刻联想到自己在类似的事情处理中的缺陷,我开始后悔自己为什么没有早点看到这本书!

但是,优质教育并不是让我们记住这些详细的法则,它更像是在我们学习一门外语。我们记住了很多单词和句子,就可以在不同的情境下灵活自如地运用。教育也是如此,我们也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并能自如地应对所有问题和困难。

这些法则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关键点:接受(Acceptance),界线(Boundaries),一致性(Consistency),也可以称之为优质教育之ABC。

第一个关键点:接受

接受的核心思想是:你应该总是让孩子的孩子感受到你爱他们,因为他们是你的孩子。

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非常难;大多数时间我们可以接受,但有时我们无法接受。

网课快要开始了,你的孩子还躺在床上睡觉,而你已经喊了他几遍,要不要接受?本来是写作业的时间,孩子正在全力以赴打游戏,要不要接受?

这是我的孩子,我爱他,但是,当他表现的太差时,我该怎么办?说实话,我无法接受孩子这样的行为,我会冲着孩子吼起来:“你到底还要不要学了?赶紧起来!”

《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中将指导我们如何做到“接受”。

优质父母尊重孩子的世界。一位妈妈是个干脆利落的人,在管教孩子方面也是如此。

她的女儿正在看电视,她觉得现在应该写作业了,就会说:“别看电视了,写作业去。”然后立刻关上电视,从不考虑孩子是不是看完了完整的一集,是不是正看到关键的时刻。

这位妈妈的做法有时会引起女儿激烈的反抗:“再有2分钟我就可以看到结果了,为什么不让我看完?你是个坏妈妈!”

这样的事情完全可以处理的有点技巧。提前5分钟提醒孩子:“我们需要写作业了,5分钟后关掉电视好吧?”,或者“你看完这一集,然后关掉电视开始写作业。”

处理跟孩子有关的事情时,运用同理心是一项很好的方法,站在孩子的角度上理解一下她的想法,尊重孩子,你就能接受孩子那些看起来不可理喻的行为。

优质父母不会急于改变孩子的感受。孩子向你抱怨:作业太多了!

我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劝解:“慢慢做,别急。”接着指导他应该先做哪些,再做哪些。

有的父母甚至会这样说:“都是一样的作业,人家能做完你肯定也能做完。你的事真多!”

急于“改变”事态源于一种良好的主观原因:希望让孩子远离失望、不安和失败。

实质上呢?改变孩子是过度干预的一种更加微妙的表现形式。你说的建议再好也不会起到你认为的用处,反而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她会觉得你并不理解她;让她觉得自己的感受都是错误的;让她误认为她没有能力处理自己的感受。而且,你让孩子失去学习如何接纳、处理那些负面感受的机会。

问题来了:如果我们改变孩子是不对的,那么怎么做才是正确的方式?

学会容忍孩子受到的挫折感。

先用同理心认同孩子的感受,建立起情感连接(对孩子的感受作出回应);

然后用开放式的问题来引导孩子思考:今天的作业确实比昨天的多吗?今天是不是有点不舒服才觉得作业有点多;今天的作业多是量大还是比较难?......(与她讨论解决方法)

最后,让她自己去应对问题。

第二个关键点:界线

孩子需要有分寸感和界线感。在一个预期和规则既清晰又合理的家庭,孩子们最终会感受到家庭带来的安全感。

优质父母不会放过孩子的错误行为。我们可以接受孩子的情绪,但并不表明我们可以接受他们错误的行为。我们要让孩子知道行为的界线在哪里。

上初中的小安在假期里单独出去跟男生吃饭,妈妈知道后很生气:你这个月的零花钱别想要了!女儿立刻反击:你真是个坏妈妈!

如果妈妈因为生气与小安吵起来,就会造成你吵我闹的恶性循环。

如果妈妈嘴上说:“你不能对我没有礼貌!”,但还在对女儿有所回应的话,就是在无意中教会孩子:喊叫或吵闹是一种可以接受的对话方式。

妈妈应该怎么办?立刻停止与女儿的对话,或者直接跟她讲:等我们冷静下来再来谈这个问题。

这有助于让孩子明确妈妈的底线。

第三个关键点:一致性

一致性意味着,说到就要做到;意味着,你的行为是可以预测的。

优质父母言出必行3岁的儿子想玩一下妈妈的手机,妈妈说:“可以玩10分钟,10分钟以后妈妈就要收回来啊。”

10分钟到了,妈妈很轻松地要回了手机。这个规则一直执行得不错。

有一段时间,妈妈工作有点忙,有时会在家里加班,但是儿子老是来缠着妈妈要求陪他玩,妈妈不胜其扰。为了更顺利地工作,有时儿子拿到手机时,妈妈便不再严格执行10分钟规则,让他多玩一会,妈妈就能够多一点时间快点工作。

妈妈发现现在很难从儿子手中要回手机了。每当到10分钟时,他就是不肯将手机给妈妈,甚至会竭力反抗。

所以,要想做优质的父母,必须要言出必行:

如果你不能或不会强制执行你对孩子制订的规则,那就不要制订这样的规则。遵守你的承诺。

做优质父母要知行合一我们知道熬夜对身体不好,却常常在深夜还在不停地刷着手机;

我们知道运动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却懒得开始任何一项运动;

我们知道常吃甜食对健康不利,却常常禁不住美味的诱惑。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难。

尽管我们爱孩子是一种自然的情感,我们也知道一些科学的理念,但真正实施起来却真的非常难。

我们知道不应该对孩子发火,却常常在疲惫时控制不住自己;我们知道不应该当着孩子的面吵架,却有时只顾自己宣泄情绪,忘记了旁边的孩子。

我们应该怎么办?

1、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当你遇到难题时,先问问自己应该做什么,不知道怎么做时先咨询,找到正确的方法。

2、执行。勇敢地挑战固有的习惯,迈出第一步,你会发现越来越容易。

《优质父母教养实践指南》覆盖了从正面管教到鼓励好奇心的每一个教育原则,作者温和而又坚定的教育理念既简单又有力,让我深刻认识到自己在养育孩子过程中那些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同时学习到更科学、更有效的养育方式。期待自己能够有一天做到熟练应用这些教养法则,成为一个优质的父母!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