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孩子不想上学就去拾瓶 这种教育方法有效吗?我用亲身经历告诉你

孩子不想上学就去拾瓶 这种教育方法有效吗?我用亲身经历告诉你

时间:2024-07-04 09:34:13

相关推荐

孩子不想上学就去拾瓶 这种教育方法有效吗?我用亲身经历告诉你

“妈妈,我不想上学,我困,我还想睡觉……”儿子在床上边哭边打滚地说着,场面不可控制。

还有20分钟学校就要开课了,再不起床就要迟到了,我和羊爸强压着心头的怒火,好一顿苦口婆心相劝,威逼利诱,尝尽各种招式,都不凑效,而且儿子的气焰还越发嚣张了,仿佛在暗示,你们拿我没招了吧。

看到这些,我和羊爸突然意识到,孩子是不是在幼儿园发生什么事情了?老母亲本能的浮想联翩开始了,是不是和同学发生矛盾了?老师打骂他了?遇上坏人了?……

本想耐心的去了解一下孩子的想法,但是仔细一想,不对啊,明明睡觉前他还很盼望上学,还一直叨叨幼儿园如何如何的好,怎么睡个觉就变了呢,看看身体也没有什么异样,我们推测他就是想赖床不想去上学。

此情此景,让我想起曾经一位火爆一时的泰国妈妈,她也遇到过5岁的孩子不想上学的问题,面对孩子无理由的哭闹,他和丈夫好言相劝无效后,就为孩子请假一天,不是在家任由他玩,而是带他去拾垃圾!这位妈妈告诉孩子:“如果不想上学,就必须赚钱,你这么小什么都不会,只能靠捡垃圾赚钱。”

儿子想着不用上学,捡垃圾还可以换钱,便兴致勃勃地跟着妈妈出发了。烈日炎炎,他们沿着马路去捡塑料瓶,开始的时候这孩子还挺兴奋,可是没过多久就喊累了。但坚定的妈妈仍带着他走了 3.5 公里,捡了满满一小袋空瓶子,换了2 泰铢(约人民币 0.4 元)。

孩子已经筋疲力尽,但是他换来的这些钱,还远远不够他坐公交,甚至吃个冰淇淋都是奢望。实在熬不下去的儿子,才发现,上学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主动向妈妈提出:“妈妈,我好累,我又热又渴,我要回家,我想上学……

当时,看到这位妈妈的做法只觉得很赞,但是从没有萌生过要在自己儿子身上尝试的想法。但是,今天此刻,我和羊爸都意识到是该对孩子进行一次苦难教育了,因为他们成长得太顺利了,顺利到从没有体验过疲惫和痛苦,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得到一切。

于是,羊爸和我都向单位请了假,准备和这小家伙来一场所走就走的捡瓶之旅……儿子哭了一会也累了,消停了一些,我整理了心情,来到儿子面前,说:“宝贝,很困的时候起床确实很难受,妈妈知道那种感觉,但是,困不是拒绝上学的理由,如果你执意不想去,我们可以给你请假,但是这个时间也不能在家睡觉……”我复述了那位泰国妈妈给孩子说过的话。

没想到儿子一听要去拾瓶子,哭得更厉害了,“我不要去拾瓶,不要去……”复读模式无限循环中,我想儿子可能想起了街上拾瓶的人,脏兮兮,而且满头大汗很辛苦。我说:“宝贝,我和爸爸已经请假了,今天我们有充足的时间和你一起去”。

看到我们坚决的态度和破釜沉舟的做法,孩子仿佛了解了底线,哭声中多了一些妥协的感觉,我们见状,大概心里有数了,为了给孩子一个台阶下,说:“宝贝,上学还是拾瓶子,给你5分钟考虑时间,你自己决定。”

其实原本真的是想带孩子去体验一下的,只是没想到孩子能转变的这么快,很多时候,面对孩子的问题时,我们经常脱离不了这样的套路:先讲道理,不行就批评,再不行就通过发脾气来征服,又或者在孩子的感情上做文章,比如告诉孩子,“我这么辛苦,你却还不懂事”……以此来感化孩子。

就像法国思想家卢梭说的那样,讲道理、发脾气、刻意感动是三种最没用的教育方法。有时候孩子不需要威逼,更不需要利诱,给孩子一定范围的选择权,他们会为自己做最好的选择。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爱干净的妈妈,家里有着两个爱捣乱的女儿,在床上上蹿下跳,将房间弄乱七八糟。

一开始对女儿还是温柔劝说,见不起效,不得已切换成“唠叨”模式,最后就演变成歇斯底里的“恐吓:“别再想买任何东西”、 “明天就将你们的东西都扔掉”……

在她看来,物品归放原处,多么简单的事,可女儿执行起来,却难上青天。更致命的是她前一天还扬言要扔掉女儿的东西,第二天还是忍不住为她们打扫。

这位妈妈就这样一边打扫,一边唠叨,是不是像极了我们生活中太多的妈妈。时间久了,女儿索性不理睬妈妈唠叨了,反正妈妈会打扫的。

筋疲力尽、忍无可忍的妈妈终于爆发了,她找来垃圾袋,将女儿房间所有洒落的物品,不分类,不整理全部装了进去。

女儿想找回自己的物品时,必须拿钱买,25美元一袋。如果没钱,可以通过做家务来挣取。女儿们明白了妈妈的底线,就这样做了很多家务,才能把自己的东西拿回去,以后都学会了收拾自己的物品。

作为父母,我们不能永远代替孩子去承担不应该承担的责任或事情。在幼儿园、小学、中学阶段,孩子虽然还没有完整的价值观,但是父母如果能适当放手,让孩子自己在选择中学会选择,在选择中懂得负责,这样对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奋力前行是有好处的,同时也要让孩子知道:选择的时候就得承担相应的后果。

一、让孩子懂得:谁的事情谁来做

自己的事自己做,所做的事自己负责。这样目的就是让孩子摆脱依赖性,培养独立性。孩子的独立性是培养孩子的学习态度和探究精神的最佳武器。

二、让孩子铭记:谁的责任谁来负

在孩子的教育中,摒弃过问、包办代替。当孩子有过失时,只要他有能力,就应当让他自己承担责任,让孩子能自我认知、自我弥补、自我改进。同时,也要告诫孩子:在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而且必须要坚持下去!

三、让孩子尝试:谁的成功谁体验

从心理学来说,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是否体验过成功的喜悦,直接影响孩子学习的动力和一生的情感发展。因此,父母要努力为孩子们创设“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努力成功、体验成功,这样可以提高孩子成就的动机和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孩子自主学习意识的养成。

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接纳孩子的情绪,用行动而非语言,给孩子适当的选择权,因为教育不是简单的“告知”和“被告知”的过程,而是双方都自我反省、自我修正的过程。

你有没有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做过选择呢?效果如何?你又是如何让孩子坚持这个选择的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共同探讨!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