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癌症或自身免疫病患者 如何接种新冠疫苗?

癌症或自身免疫病患者 如何接种新冠疫苗?

时间:2022-11-05 00:50:21

相关推荐

癌症或自身免疫病患者 如何接种新冠疫苗?

关键词:COVID-19;疫苗;癌症

很多朋友问肿瘤患者或患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接种新冠疫苗后的保护力情况。

首先是回答这些患者能否接种新冠疫苗。

关键的不是患有这些疾病,而是是否有严重过敏史。在美国,伴有这些疾病的患者反而会得到优先疫苗接种。

其次,我们分别看针对癌症或者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接种疫苗后的抗体产生情况。

A,肿瘤患者

4月27日,Lancet Oncology(柳叶刀 - 肿瘤)杂志发表了英国Francis Crick研究所文章描述了COVID-19疫苗接种对肿瘤患者的保护力【1】。

该研究选取了151名肿瘤患者,发现接种一次BNT162b2的21天后,56名实体瘤患者中有38%(21/56)产生了S抗原抗体,血液肿瘤中只有18%(8/44)产生了S抗原抗体。而健康对照这一比例为94%。

在首次接种后21天,给予部分患者第二次接种,在接种之后14天,S抗原抗体阳性率为95%实体瘤(18/19)和60%血液肿瘤(3/5)。健康对照则为100%。

而如果不接种第二剂疫苗在首次接种35天后,S抗原抗体阳性率为33%实体瘤(10/33)和11%血液肿瘤(4/36)。

而接种疫苗后患者的不良事件高于健康对照,最常见的为注射痛。这一研究指出,肿瘤患者只接受一次接种的应答率很低。

所以癌症患者一定要完成2剂疫苗的完整接种。

Science(科学)杂志新闻版面于4月27日更是专门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COVID-19 vaccines may protect many, but not all, people with suppressed immune systems”(新冠疫苗可以保护部分而不是全部有免疫功能抑制的患者)【2】。

针对癌症患者,作者的观点与Lancet Oncology一致,实体瘤患者接种疫苗后保护力不太受影响,但是血液肿瘤(如白血病或淋巴瘤)则有降低,主要是由于后者部分免疫细胞功能受到影响。

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给予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接种新冠疫苗后,产生的抗体与患者使用的药物非常相关。

在一项针对48名溃疡性结肠炎或者克罗恩病的患者进行的疫苗接种研究中【3】,在26名完成两剂接种的患者中都产生了抗体,其中22名患者抗体水平很高。

但在一项针对133名患有各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研究中,发现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接种mRNA疫苗后产生的抗体只是健康者的1/3【4】。

但是疫苗诱导抗体低不是因为自身免疫性疾病,而是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使用了抑制B细胞功能治疗方案,如利妥昔单抗或者大剂量糖皮质激素,则患者接种疫苗后产生的抗体要低很多。

(糖皮质激素导致疫苗接种后诱导的抗体低于对照)

B细胞耗竭疗法导致疫苗接种后诱导的抗体低于对照)

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

如何接种新冠疫苗?

我们知道了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接种疫苗后的基本情况、及为何部分接种了疫苗的患者抗体低下的原因,就可以有的放矢来处理。

对于患有实体瘤的癌症患者,需要完成两剂接种;

对于血液肿瘤患者,法国科学家建议可以增加一次接种。

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如果未使用B细胞耗竭治疗或者大剂量激素,通常也不需要特殊对待,但也是需要完成两剂接种;

如果正在使用B细胞耗竭治疗(如利妥昔单抗)或者大剂量激素,则可以在用药剂量降下来时接种疫苗。

当然,最关键还有通过戴口罩、减少聚集等物理隔离病毒的方法。

小结:

对于癌症,实体瘤(如直结肠癌、肺癌等)患者接种新冠疫苗后,产生的抗体稍低于健康者,但差别不大;血液肿瘤(白血病、淋巴瘤等)患者接种新冠疫苗后,产生的抗体显著低于健康者,后者主要是由于部分免疫细胞功能障碍。

对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需要注意用药情况,使用B细胞耗竭疗法(如利妥昔单抗)或者大剂量激素治疗时,接种新冠疫苗效果不好。主要是由于产生抗体的B细胞功能受到这些治疗的抑制。

版权声明:本文转自“Hanson临床科研,文章转载只为学术传播,不代表本号观点,无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