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看!焦作!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景这边独好

看!焦作!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景这边独好

时间:2022-09-28 02:03:38

相关推荐

看!焦作!踏遍青山人未老 风景这边独好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近年来,我市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地方性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为抓手,用法律的力量保护生态环境,以高质量立法推动高质量发展,以高效监督保证法律法规有效实施,坚决守护好焦作的绿水青山,以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示范城市为引领,有力助推“精致城市、品质焦作”高质量建设。

全民学用条例,开启幸福生活新时尚

12月12日7时许,位于示范区的百大嘉园小区内,早起锻炼的居民叶阿姨下楼,将家门口的两袋垃圾提到了楼道口,分类投放到写有“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字样的分类垃圾桶内。

“最近一个时期,小区门口、楼道口都张贴有垃圾分类宣传内容,小区微信公众号也经常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帮助居民掌握一个绿色环保技能,共同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叶阿姨笑着说,“在此之前,一个垃圾袋就可以装完家里的生活垃圾,如今我正在慢慢学习分类。只要居民都养成了好习惯,我们的环境肯定会变得更好。”

在市长途汽车客运总站,记者看到售票厅通过彩屏循环播放垃圾分类宣传视频,听到广播播放着垃圾分类的投放指引,向旅客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志愿者一边向过往旅客发放《垃圾分类宣传手册》,一边讲解和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垃圾不落地”的文明理念。

记者了解到,我市不少小区、学校、饭店及公共场所都配置了垃圾分类装置,分类垃圾桶都设在较为显眼位置,一部分市民会按照垃圾分类进行投放,市民垃圾分类习惯正在慢慢养成。

市城管局副局长黄海梅告诉记者,《焦作市生活垃圾分类条例》明年1月1日即将实施,当前,我市20余家党政机关、6家农贸市场、100余所学校、69个居民小区的垃圾分类设施已配备到位,正在改造5座生活垃圾收集站,增加厨余垃圾储放点,加强静脉产业园及其配套设施等终端处理项目的实施,全力构建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转运和处理体系。

明年1月1日,《焦作市全域旅游促进条例》也将正式实施,我市准备好了吗?“围绕《条例》十大亮点进行线上线下详细解读,邀请河南理工大学理工旅游管理系主任、旅游文化与经济研究所所长向宏桥教授到沁阳市向基层单位、行业负责人宣讲《条例》意义、内容和作用,营造‘全民参与、共建共享’‘处处都是旅游环境、人人都是旅游形象’的浓厚氛围,为《条例》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市文广旅局局长金贵斌说。

当前,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提前谋划,行动迅速,紧锣密鼓做足两个《条例》实施前宣传和准备工作。

民之福祉,法之所系。《焦作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和《焦作市全域旅游促进条例》获省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将于1月1日起施行。我市在全省首家出台了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和全域旅游促进地方性法规。自获得地方立法权以来,我市制定了七部地方性实体法规,其中六部聚焦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新时代重大课题。

立法引领蝶变,聚焦生态文明建设

隆冬时节,812平方公里的北部山区一派宁静祥和,蜿蜒的柏油路掩映其间,百姓舒适乐居,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眼前的美景让人很难与昔日千疮百孔的废弃矿山联系起来,北山已成为一条南太行绿色生态屏障,是我市及周边百姓休闲健身的生态乐园。

数年前,受利益驱使,北山成为极少数人的非法采石场,私挖滥采一度成风,秀美太行千疮百孔、遭到严重破坏,也成为市区空气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污染源。如何走出“治理—反弹—再治理—再反弹”的怪圈?“良法善治”,给出了有力答案。

以来,我市抓住获得地方立法权的有利时机,将第一件地方性法规锁定为北山生态环境保护。3月10日,《焦作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条例》颁布实施,我市成为全省首个为一座大山立法的省辖市。自此,我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走上了法治化、规范化轨道。

“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进北山生态保护修复与开发利用,努力把生态建设成果转化为加快经济转型的强劲动力,才能实现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频共振。”市委书记王小平的话语坚定有力。

举全市之力,打赢一场北山治理的人民战争:413家非法采矿点和1028家非法矿产品经营加工点被集中关闭和取缔,所有持证矿山企业生产经营秩序得到全面规范,多年历史遗留下来的废弃矿山逐步恢复治理,多个矿山地质公园相继建成……从满目疮痍的采石场,到满眼翠绿的山峦,再到一批精品民宿、房车营地建成投用,《焦作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条例》推动了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走出了一条不依赖矿产资源“靠山吃山”的新路子。

生态文明建设事关人民福祉,是实现持续发展的坚强基石。之后,我市连续四年相继出台了《焦作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焦作市城市绿化条例》《焦作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焦作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焦作市全域旅游促进条例》,为全市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法治保障,为绿色发展进行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和实践。

高悬执法利剑,保驾护航绿色发展

“天蓝了,山绿了,水清了,城市环境变美了,生态环境更优了,‘半城青山半城水’的焦作真正展示了宜居、宜业、宜游的独特魅力!”来大沙河游玩的市民体会到了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道出了眼中的变化。

放眼眺望,大沙河这条300米宽的大河缓缓东流,白鹭翩飞水面之上,游人穿行在两岸的绿树花海间,观景、拍照、健身……过去的“臭水沟”变得“河畅、水清、岸绿、景美”,蝶变成群众眼中的“生态河”“幸福河”,大沙河成为焦作城市转型发展的新引擎、缝合南北两岸的城市纽带和公共活动的大美舞台。

法之必行,在于民心所向。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生态保护法律法规的实施工作,秉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和韧劲,发挥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的“法律巡视”作用,每年抓住一个重点,找准一个突破口,直面问题、持续跟踪、一督到底,推动法律法规执行到位。

“聚焦最脆弱的生态要素,就是要坚持急用先立、接力推进,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长效治理、协同治理、精细治理、高效治理,坚持“治、建、调”并举,构建全市涵盖各类生态要素的‘常治+根治’网络。”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衣显表示。

针对北山生态保护总体规划不完善、机制不健全等问题,组织沿山七个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对《焦作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开展联动式执法检查,推动成立北山生态环境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完善北山生态保护总体规划、设立保护区界碑和标示标牌,实现了北山生态环境保护的常态化。

针对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方式不合理、配套监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各级人大常委会组织对《焦作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开展执法检查,推动执法部门彻底解决市容环卫整治工作中的“老大难”问题,坚持依法管理、文明执法、热忱服务,推动城市管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针对绿化重栽植轻养护的状况,各级人大常委会组织对《焦作市城市绿化条例》开展执法检查,实地检查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绿化带节点公园、大沙河生态治理工程绿化建设情况,要求职能部门明确责任定位和任务要求,加强协调沟通,确保城市绿化规划、建设、管理、保护工作协调有序开展。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随着1月1日《焦作市全域旅游促进条例》和《焦作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条例》的实施,大沙河保护条例和公园管理条例的编制工作也已启动。“用法治的力量守护绿水青山,我们一直在路上。”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建修说。

深植法治理念,绘就大美焦作画卷

依托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绿化带建设的天河公园,树木郁郁葱葱,鲜花争相开放,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市民有的沿着步道散步休闲,有的带着孩子在游乐园里嬉戏,有的在打乒乓球健身……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3月,我市重启了被搁置8年之久的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绿化带征迁工作,历时4个月,实现签约率、搬空率、拆除率3个100%。

眼下,以绿为基、以水为魂、以文为脉,南水北调焦作城区段绿化带项目贯穿城区东西,为城区新增近200万平方米绿地,形成了贯穿城区东西的生态廊道,为我市打造“精致城市、品质焦作”增添了美丽画卷。

与此同时,我市还强力推进十大基础设施项目、县城扩容提质、乡村振兴工程,中心城区黑臭水体全面消除,建成区绿地面积达4303万平方米,城区垃圾、污水处理率达100%,城区集中供暖普及率达到90.1%,打造“四渠三库泽怀川、九河五湖润山阳”的城市水系,成功创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城市。

“街头巷尾干净整洁了,违章建筑被拆除了,绿地游园增多了,交通更加通畅了,休闲健身便捷了,人居环境也改善了……”市民赵弈说起焦作的变化,用“翻天覆地”“改天换地”来形容。

用法治力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事关焦作长远发展、事关民生福祉。全市各级各部门进一步明确责任,齐抓共管、合力推进,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纪检监察部门严厉查处生态文明建设中违规审批开发项目、包庇违法等行为,净化政治生态。组织部门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纳入绩效考评,把生态建设的成效与干部任用挂钩。宣传部门深入宣传绿色发展理念,及时报道典型案例,使生态文明理念走进千家万户、融入百姓生活。政法部门加大对违反法律法规案件的打击力度,提供有力法律保障。各级人大和政府密切配合,及时掌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确保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

焦作悄悄变美了。一条条喜讯在怀川大地迅速传播:

我市成功获得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多项殊荣;

我市五次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至在中央文明办年度暗访测评中,焦作连续三年保持全省第一,最终成功捧起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获得了目前国内城市综合类评比的最高荣誉。

《河南社会治理发展报告()》显示,焦作城市宜居度居全省前列,居民幸福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群峰叠翠、林海苍莽,流水潺潺、鸟语花香……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一幅生态文明的大美画卷正在怀川大地徐徐展开。焦作的绿色发展前景越来越美好,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阔。

焦作日报全媒体记者 杜玲 通讯员 杨桦 报道

编辑:郑小超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