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成本会计实训报告 成本会计实训报告1000字

成本会计实训报告 成本会计实训报告1000字

时间:2022-07-14 22:42:03

相关推荐

成本会计实训报告 成本会计实训报告1000字

毕业了,成本会计相关的专业知识忘的一干二净,今早项目经理发了一个成本会计的题给我,她孩子今年大一,会计专业期末设计,让我帮忙解答,我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问了一圈同学没人会,最后硬着头皮发给我的大学老师,老师很爽快的答应了,下午她带学生实习有空时间帮我做了,题量太大了,满满当当的两页纸呀,真的很感谢老师抽出宝贵的时间帮我解答!一直也没联系过老师,自己都觉得唐突,总之还是很感谢老师哦!

1994年,美国一药商放弃数百亿美元的利润,将乙肝疫苗研发技术以700万美金的超低价转让给中国。是大爱无疆还是另有所图?

在我国的70-90年代,曾有一种病毒肆虐华夏土地,它有着强传染性与多并发症,令人苦不堪言,那就是乙肝病毒。

据统计短短间感染者激增近9000万人,对于一种终点是癌症且伴随多并发症的病毒来说,这样的感染情况是十分可怕的。

在当时,虽然我国已开始尝试乙肝病毒的研发,进展却屡屡受挫。

三个大方向的研发,一个因人员问题中断,另两个因无法大规模生产不具备实用价值而被放弃。

传奇女科学家陶其敏更是以身试险,因买不起做实验体的大猩猩而亲自试药。然而研发出来的疫苗却成本过高。

而国际上,乙肝疫苗从发明到革新早已经过多次换代,美国的默克公司正掌握着最新最有效最安全的乙肝疫苗。

这种转基因的疫苗不仅安全有效,更可以大规模生产,更符合中国的大人口基数的需求,于是向诸如默克之类的公司进行疫苗研发产权交易便成了当务之急。

在北京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诸多专家的建议下,我国卫生部紧急成立调查专研组,多方考察后看中了美国默克公司的重组乙肝疫苗技术。

中国人口庞大,感染人数众多,病重病死率高,急需疫苗,这对默克公司来说意味着广袤的市场。

因此双方很快达成了合作意向,前期谈判较为顺利,然而当进行到价格问题的谈判时,会议陷入了冰点。

根据当时同行的谈判人员回忆,双方一开始以直接购买疫苗为大的交易方向,可是落实到具体谈判后才知道,这种疫苗为三针式注射,对美国家庭来说人均花费约100美元。

这完全在美国普通家庭的接受范围内,可对于中国大部分家庭来说,都是一笔天价费用。这可是一个多月的生活费呢。

并且即便交易达成中国政府也要支付20亿美元购买疫苗,这个巨额是当时的中国负担不起的。

谈判桌上两方有意合作却无路可走,时任默克公司总裁的罗伊·瓦杰洛斯知晓后,也参与进了谈判之中。

他开始着手了解中国的乙肝情况,调查的结果令之大为震惊。

1.2亿的患者受病痛折磨,5岁以下儿童10.1%的感染率更令他痛心。

“必须要想办法帮助中国普及乙肝疫苗”他对手下明确了这样的态度,“我们已经压到最低价了,但是无奈中国待接种人数太多,总费用还是太高”。

罗伊·瓦杰洛斯听闻反馈,陷入了沉思,他也明白靠售卖疫苗绝非良策。

这时他想起了同公司的前任总裁,50年代的乔治·默克曾向二战后满目疮痍的日本免除链霉素专利权,并传授生产技术。及时生产出的链霉素,帮助日本人民避免了肺结核的血洗。

这位前辈也留下了深刻影响罗伊的一段话:

“我们要永远铭记:医药永远是为人而不是为了利润,利润是随之而来的,如果我们一直牢记这一点,利润就不会不出现。”

罗伊·瓦杰洛斯有了新的想法,帮助中国建立生产线,从根解决疫苗问题。

双方对此想法一拍即合,新一轮谈判展开,然而价格再次成为横亘在合同签订面前的一座大山。

默克公司董事会再度召开,董事们与罗伊·瓦杰洛斯唇齿交锋,意见纷呈。

在罗伊的坚持下与大局考量中最终艰难达成共识,那便是不可思议的以700万美元达成如下合同:

默克公司提供现有生产技术与经验,并帮助培训出合格的技术人员,确保即便在中国的工厂也可以生产出与他们产品质量一致的疫苗。

这份合同的达成,帮助我国彻底解决了乙肝疫苗的生产难题,根据有效数据统计从技术成熟到如今至少已有五亿新生儿从此间受惠。

而对默克公司来说这在当时完全是一笔赔本的生意,收入的700万甚至不够培训人员的成本。

毫无疑问,罗伊·瓦杰洛斯是一位令人赞叹敬佩的人,以疫苗研究科学家出身的他深知病人的痛苦,也成就了他高尚的品格。

而当年默克公司的交易,放到如今更是一笔深谋远虑的布局,这帮助其抢占了肥沃的中国市场,为后来的其他生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时至今日,默克公司三分之一收益来自亚太地区,中国更是其海外第一大市场。

出于商业布局我们要感叹罗伊·瓦杰洛斯30多年前惊为天人的远见。

医者仁心,我们更不可否认他是一位不忘初心,先医后商的完人。向这位“最可爱的美国老头”表示敬意!

参考文献:

基础研究是发现新药的基础和方向-访美国科学院院士、默克制药公司前总裁罗伊·瓦杰洛斯博士”,作者 王丹红,《科学新闻》双周刊,第11期,16-19页。

作者:失态

编辑:小甲

【日本积雪发电将实用化,发电效率或匹敌光伏】

据CNMO了解,日本电气通信大学、青森市以及日本初创企业FORTE,在近期将开展积雪发电的验证实验。据了解,积雪发电的原理是利用雪与太阳等各种热量的温差来驱动涡轮。目前最新消息显示,这项实验将在12月开始,实验地点位于日本一所废弃学校的泳池内。相关专业人士预计,积雪发电的发电效率能匹敌光伏发电。

据相关媒体报道称,要产生跟燃烧1公斤汽油产生的能源同等的电量,仅需0.07池左右的雪量(按25米泳池,300立方米换算)。预计47池雪就可以确保人均年耗电量。

目前,日本每年都要花费很大一笔费用来除雪,以此来确保冬季道路的畅通,目前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用除雪车和卡车收集积雪然后扔进大海。所以相关专业人士为了合理利用这一“优势”,才想出了积雪发电这一方法,他表示,“雪是自然能源。不应该浪费,应该有效利用”。此外,据媒体报道称,在这项技术成熟后,还有进一步降低发电成本的空间。

“我是中国人,我要回国!”95后天才少年曹原所带领的团队成功实现了石墨烯“超导实验”,震惊物理界。面对这种奇才,美国多个机构不惜花重金,甚至用美国绿卡想把他留住,面对种种诱惑曹原说出了这样的话!

曹原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在他还没有上学之前就已经表现出超出常人的天赋,称之为神童一点也不为过,他的父母也看出他的不同,就把他送到了深圳市耀华实验超常实验班,这个班级特殊就特殊在只接收智商超群的孩子,目的是更早的冲刺清华北大中科大的少年班。

自身拥有超高的智商加上学校优越的教育水平,曹原仅仅用了3年就把小学、初中、高中共计的课程全部学完,因为自己思维活跃,逻辑思维强,随后便在14岁那年以理科生的身份参加了高考,并且取得了669分的成绩顺利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

中科大毕业后的他没有选择安逸而是选择继续钻研学术,出国就读于世界一流学府麻省理工大学,在导师的影响下曹原接触到了石墨烯这个领域,并决定钻研下去,并在成功实现了石墨烯“超导实验”,这项实验的影响之大甚至有人还曾预言,曹原可能成为最年轻的诺贝尔奖得主。

如此优秀的曹原自然吸引了美国的注意,想方设法地想把这位物理学大牛留在本国,甚至给出重金,拿出绿卡。面对如此丰厚的条件,曹原却很淡然,自己来到美国是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来报答祖国,始终怀揣一颗赤子之心,为国做出贡献!

我们国家目前缺的不是资金而是更多的人才,任正非就曾经被问到过一年拿出上千亿费用做研发万一失败了怎么办?任正非却说:“即使失败了,也为中国培养了人才。”

即便花了这么多钱没有成果,但在研发的过程中这些研发人员的水平都能得到进步,这才是最大的收获,最关键的是这些人才全都属于我们自己,都能够为中国的科技进步起到推动作用。

而培养人才最关键的时候就是从小的基础教育,而理科教育可以锻炼人的逻辑思维、推理能力,这对一个孩子的启蒙教育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何能在这个阶段让孩子主动地去接受理科教育成了广大家长头疼的问题,在央视的一档《第一时间》栏目中,就为大家推荐了一套专门启发孩子理科思维的书《这就是物理》。

孩子如果没有很好的天赋,初次接触物理是很吃力的,但这套书却完全不同,这套书用风趣幽默的语言,简洁明了的形象,把深不可测的物理知识,晦涩难懂的物理术语和常见的物理现象相结合,把所有物理名字拟化成卡通角色,更好地帮助孩子入门物理,渗透学习更多的物理知识。

科学技术的发展离不开最基础的物理知识,而大多数的物理知识,事实上都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而这套《这就是物理》就是由这些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物理知识入手,帮助孩子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所谓的天才,但是只要坚持的走下去,一定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这套书不仅涵盖了国内中小学阶段必学的10个重要的物理主题,还涵盖了85%以上中学物理考点。书中的知识点全部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物理学家周立伟教授,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靳松博士等进行了全文审读校对,保证全套图书的专业性。

系列图书一经出版就入选了美国学校图书馆期刊“参考书”,如今在豆瓣上的评分也高达9.1分。不单单是物理,亦或是化学,地理等学科都可以变成有趣的事情,《这就是物理》《这就是化学》《这就是地理》同为系列图书,作为科普读物,在激发小朋友的求知欲与学习兴趣方面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广受国内老师推荐。

如果你也想让你的孩子从中收获知识,不妨来上一套送给自己的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的并不仅仅只是知识,还有让人受益匪浅的学习习惯以及思维模式。如果有需要的朋友可以点击下方(看一看)购买。

这就是物理全套12册【翘楚书屋】

我儿子刚就读长春南湖实验中学,这学校提供三餐,费用61元。我开始佩服了。学校三千多学生,每天流水十八万,按一年八个月算,学生餐饮一年流水43200000。学校毛利润起码百分之五十,一年利润两千一百万。每个学生学费一年两万,学费总收入六千万,我对这个利润不熟悉,无法估计,保守看起码百分之三十,那么一年利润为一千八百万。

以上餐饮+学费毛利润为每年接近四千万。

什么生意比这好呢?

【警惕!#付费内推实习是陷阱#】“1.5万元保证过”“不需笔试,面试走个流程就行”……近日网上有人冒用券商名义招聘实习生,或发布虚假招聘信息,索取相关费用,大搞付费内推。无论哪种形式,“付费内推”的牟利目的已昭然若揭。即便其所为并非欺诈,其收取高额实习费用也不尽合理。经济日报

乌克兰成本俄罗斯与西方的武器实验场……

海峡导报大财经海峡导报社官方账号

天女散花!俄发射铝热剂燃烧弹打击乌军阵地,网友:不一样的烟火

01:07

美方取得重大科学突破!声称是“全人类的希望”,我国还需努力!

多年以来,无数科学家在前赴后继苦苦追寻,希望在核能的利用方面获得突破,能让人类获得丰富的清洁能源。而美方的能源部官员对此表示,该国的科学家在这方面已经获得了突破性进展,而且这个突破是里程碑式的。

美方科学家通过特殊手段,让核聚变反应堆产生的能量超过了触发反应的能量。这也是人类第一次获得了这样的成就,实验被称之为全人类的希望。我国网友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感到吃惊和振奋,纷纷希望我国在这方面能加倍努力,同样早日获得突破。

科研人员把这次成果称之为净能量增益,而一直以来这是一个很难实现的目标。我们都知道核聚变非常难控制,它产生在极端的高温高压条件下,那么美方科研人员所获得的成就将给全人类带来什么样的希望呢?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聚变。核能在物理学上被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聚变,另一种则是裂变。这几十年来,人类对于核裂变的研究以及利用相对来说比较成熟,而且在用于商业方面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收益,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就是核电站,在世界上有10%的电力就是来自核电站。

而这些核电站使用的无一例外都是核裂变,核裂变的能量是通过铀元素的分裂而产生,它产生能量的同时还会产生大量危害极大的放射性废物。而核聚变的形成过程会将氢等较轻的元素融合在一起,从而产生较重的元素,而这个过程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个能量是同等体积的石油、煤天、燃气的数百万倍。

在相同质量的燃料之下,聚变所释放出来的能量是裂变的4倍,而且环境成本更小。随着人类使用石化燃料造成了自然环境被极大破坏,全球变暖的趋势日益严重,所以寻找能够替代的,强大的清洁能源也成为了世界各国的重要目标。

而核聚变就成为了人们的方向之一,它有着替代石化能源的巨大潜力,而且无论是从哪个角度来看,核聚变也是成为获取清洁能源最优选择。人类研究核聚变从上世纪的五十年代开始,但是一直以来无论科学家采取什么样的办法,都无法实现净能量增益。

因为科学家所面临的问题就是,要实现聚变就要使用极端的温度和压力将各种元素融合在一起从而实现聚变,产生巨大的能量。并在核聚变实验室的条件下实现聚变的温度已经达到了1亿℃,甚至比太阳表面的温度还高7倍,要维持高温高压让元素产生聚变,无疑要需要大量的能量。

在我们的认知当中,太阳由很多元素组成,其中有75%的元素是氢。在太阳的核心部分是恐怖的高温高压,在这样的条件下氢原子被挤压在一起形成了氦原子,这就是核聚变的基本形成条件。人类研究核聚变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复制太阳能量产生的原理,从而获得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

如果这个设想成为现实,那么过去造成巨大污染的化石燃料就会消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我们再也不需要牺牲环境来发展经济。因为通过核聚变获取能量不会向大气排放温室气体,也不会产生放射性废物,于是我们就有了清洁的源源不断的能源,人类的发展就能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美方的国家实验室多年来不懈努力,经过无数次失败,终于成功使用激光在实验室当中第1次实现了净能量增益,这样的成就举世瞩目,虽然时间非常短暂,但是这也是人类有史以来的第1次突破。据了解,该研究所的科研人员使用了2.1MJ的激光就成功释放了达到了2.5MJ的正能量。

虽然这个试验远远没有达到实用的程度,但是这个突破意味着研究方向的正确性,同时这次试验也意味着我们向获得无限清洁廉价的能源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验室的条件之下,每天可以实现一次这样的结果。如果想提高到实际应用的程度,科研人员还要进一步进行研究。

需要寻找一种更为简单,更为高效的方式来实现相同效果。从目前的具体情况来看,将要把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具体需要依赖技术方面的升级改进以及在这方面的巨大投资。如果在这方面我们获得成功,那么我们就能够获得大量低廉清洁能源,资源消耗方面会远远低于太阳能和风力。

它除了能够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以及获得气候效益之外,还可以为世界上其他贫困地区输送廉价的电力。其实我国今年10月在这方面也获得了一定的突破,是这项前沿科学的贡献者。现在美方已经获得了一定的成就,我国自然不甘落后。但是在核聚变的科研领域,人类依然面临着巨大的困难,需要我们一一克服。

这是一个巴西人的公司,开创了极端民主化的企业实验,自由决定上班时间,上班地点,工作安排,甚至透明的财务费用和工资计划,一切的目的都在于激发每个人的主动和积极性。极端扁平化的运营让这个数万雇员,经营范围复杂的塞氏企业,成为巴西一个企业典范。这是巴西的华为公司,它从几亿美元的火箭燃料推进系统的生意,在巴西运营着4000台ATM机,为几万人准备收入税材料。

塞氏企业在过去间保持着平均47%的企业增长,是巴西成长速度最快的公司之一;塞氏企业经营的1000多类产品中,大都占据着市场第一或第二的位置,其主营的船用设备业务更是占据整个巴西市场的85%;人均年产值92000美元,是巴西平均水平的4倍;企业人员流失率多年来低于2%,是巴西年轻人最愿意加入的公司。

因为热爱所以值得,因为努力所以绽放—记膳食东科-烘焙创业社团成立一周年

不知不觉间烘焙社团已经走过1周年,蓦然回首心中感慨万千,遂写下这篇长文纪念我和亲爱的同学们一起收获的点点滴滴。

烘焙实训室不仅是食检专业学生蛋糕制作实训、专业技能提高的重要平台,而且可以通过面点、蛋糕、DIY饼干等丰富的活动提高学生对专业的兴趣和认可度。1月,根据学院领导对食品专业发展意见,制定了《能源建筑学院“膳食东科-烘焙工坊”建设方案》,确定了先甄选烘焙技能的优秀学生再建立烘焙社团再到实训化生产的总体规划。

甄选对烘焙感兴趣,有天赋又具有责任心的同学是关键中的关键。正值寒假期间,甄选任务困难重重,有幸在20食检尤志云班长的招募下,王俏、王月、杜丽敏同学积极参与进来,正式组建了社团骨干人员小团体。4名同学兴趣满满,大家经常熬夜讨论甄选方案,在大家的努力下,一起讨论制定了3次技能+1次理论的甄选方案。2月正式开展烘焙报名工作, 35名同学报名参与了后面的考核活动,利用假期家里有限设备条件先后进行了电饭煲蛋糕、雪媚娘的制作。大家兴趣盎然在家制作小糕点,丰富了假期生活。开学后又经历2轮筛选,最终20食检班的李梦璐、于子茹两位同学摘得桂冠,并获得了外派学习烘焙技能的资格。

4月,我院与山东欧米奇西点西餐学院开展烘焙技能培训合作,食检专业李梦璐、于子茹两位同学到达济南开启了烘焙技能学习之旅。这期间在保证她们安全的情况下,对她们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天一汇报,每周一总结,产品配方、制作流程、注意事项等都要求他们手写记录。值得骄傲的是2位同学出色的完成了学习任务,并取得了毕业证书。我相信那厚厚笔记本,上面满满的字,正是她们青春的最美颜色。

在上面2位同学外出学习的同时,我们在学校内也并未闲着。付苡泽,戎紫晴、郭雪阳、尹鑫萍、赵梦娇、赵志轩、周旋等10名同学陆续加入烘焙大家庭,在楼下的这张合照见证了烘焙社团的正式成立。同时为了做好后面的宣传工作,社团成员制作课件和视频,利用空闲时间到各个学院进行宣传,让学校更多的同学了解并认识了烘焙社团。

5月,烘焙工坊设备到位开始建设,原料、辅料、包材、工具、器皿等上百种物品的采购、整理、记账、归档等工作纷至沓来,大家克服了各种困难,烘焙工坊终于顺利投入使用。随后端午节到来,我们第一次和同学们举办包粽子活动,由于蒸锅有限,有些同学没有吃到粽子很遗憾也很抱歉。

6月,大家开始不断讨论要制作的产品品种,核算成本和制定合理的定价。烘焙社团成员在宣传、制作、销售等方面开始分工,通力合作,终于在6月23日,烘焙工坊正式运营。

10月,新学期伊始,社团内部各种矛盾开始出现,一方面是从事烘焙运营必然耗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影响学业,另一方面就是成员间运营理念差异矛盾也开始凸显。于是不断有小伙伴相继退出,那是最黑暗的时刻,就像自己搭起的城堡积木瞬间要坍塌一样。幸好最后仍有人选择留下来,最后的最后,尤志云、李梦璐、于子茹、王月、张怡诺、王孟琪6名同学顶住压力撑起了烘焙社团。

虽然她们留下来就是最大幸运,但是问题并未就此解决。在运营一段时间后,生产的不连续性问题越来越突出,一周只做测2次并不能满足连续运营的目标。在学院领导支持下不断协调各方,在耽误最少课程的前提下,周一到周四上午定为产品制作时间段,同时销售和制作定员定岗提高效率。再之后又面临着产品品种太少,人员动力不足的问题又和大家商定实施了岗位责任和绩效方案。同时在学校领导支持下确定烘焙技能作为食品特色培养的重要方面成员可以申请一定的加分。经过一系列改革,烘焙工坊逐步由成员们开始独立运营,同时举办了不少活动为校内喜爱烘焙的同学提供了平台,也丰富了同学们的课外生活。

3月,转眼来到了新的一年,花费那么多精力和时间社团终于能顺利正常运营了,多么希望他们能一直留下长期把烘焙工坊运营下去,但是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大家马上就面临着专升本、毕业实习等问题,于是培养接班人成了社团的要务。有幸的是21级食检班有10名同学报名,他们热爱烘焙,想要学习烘焙,也愿意接过这沉甸甸的接力棒,跑出更好的成绩。

感谢一路付出过努力和艰辛的同学们,感谢不曾放弃陪伴至今的烘焙成员们,感谢不惧挑战选择接力的新成员。

因为热爱所以值得,因为努力所以绽放。希望大家都能在最美的青春盛开最美的花朵。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