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顾城远和近赏析 顾城的《远和近》原文

顾城远和近赏析 顾城的《远和近》原文

时间:2024-03-02 19:33:23

相关推荐

顾城远和近赏析 顾城的《远和近》原文

命运不是风,来回吹,命运是大地,走到哪你都在命运中 ——《英儿》 ​顾城

一。我国现代诗的起源及流派综述

现代诗也叫新诗,是指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随着书面体白话文的兴起而出现的诗歌形式。准确地说,新诗也是舶来品,是受西方诗歌的影响而产生的。192月,《新青年》上发表了胡适的八首白话诗,由此拉开了我国现代诗歌创作的序幕。五四时期也是中国新诗的启蒙时期,此后几年内,白话新诗发展迅速,诗歌领域出现了形态较为鲜明、完备的各种流派。其中比较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有以朱自清、俞平伯等人为代表的《雪朝》诗人;以冰心为代表的繁星体小诗;以汪静之、冯雪峰等为代表的湖畔诗社;以冯至为代表的自由体诗以及以徐志摩、闻一多为代表的新月派。另外还有李金发代表的象征派和后期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派等派别。

这个时期的诗人以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的手法,对西方流行的诗歌流派加以引进、整理和融合,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歌作品,为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上世纪四十年代起,随着中国革命的开展和新中国的成立,以毛主席延安文艺座谈会精神——文艺为革命,为工农兵服务为指导,出现了一批以贺敬之、郭小川等为代表的诗人,写出了不少具有时代风貌的民歌体诗歌作品。而在海峡彼岸,也出现了洛夫、余光中、郑愁予等各具风格的优秀诗人。

七八十年代,中国现代诗到了一个新的兴盛期,以顾城、北岛、海子,舒婷等为代表的诗人们以各自独立又呈现出共性的艺术主张,形成了“朦胧诗派”,开启了中国当代诗歌的新纪元。

八十年代的诗歌浪潮是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一种必然结果。随着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受到外来新思想新风潮的影响,很多青年诗人成为了时代弄潮儿,各种诗派犹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涌现。这一时期诗歌的创作题材更加广泛,对外国诗歌的学习和模仿是形成这种多样性的重要因素。

九十年代以后,诗歌文化在经济浪潮与外来流行文化的冲击之下,渐渐式微,走向低潮,但诗歌创作依然活跃,新的诗人和诗歌理论也不断出现,然而除了余坚、西川等人的部分作品外,很少有脍炙人口的佳作出现。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在经济和科技等领域都得到长足发展。在国家的富强,民族复兴的大背景之下,中国人找回了文化自信,诗歌创作的热情空前高涨。加上互联网的普及应用,自媒体时代的兴起。诗歌创作也走下神坛,成为普通人文化生活的需求。关于古体诗与新诗,我认为古体诗更多作为文人意趣而难以具备时代代表性。而新诗的未来,也需要广大诗歌爱好者不断摸索,在不断学习融合中寻找到一条既符合传统审美,又能反映时代特征的创新之路。

现代新派唯美情诗赏析

评析:中国新派冷雁

现代诗歌的魅力在于诗人营造了一种不可名状的诗歌情绪,而这种情绪正好在某个清晨或者黄昏击中了读者的心灵。无论诗歌怎么写,其核心必须是以情动人,寓情于景,韵律有致,于飞白处,给读者以想象空间,以美的享受(这种美可以是喜怒哀乐的任何一种),从而引起共鸣!

没有共鸣的诗歌不会经典咏流传,比如——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顾城)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舒婷)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

今读嘉木临泽的这首《试图》,耳目一新,独特的语言抒写,意象鲜活,节奏跳跃,虚实相间,撩起了诸多共鸣的情绪。是为现代情诗的高段位作品。

——原作如下——

【试图】

作者:嘉木临泽

流水不止一次淌过你家门口

月光是追随者,有柔软的身段和线条

我只是一种孤赏

青春的那个午夜

我隔窗看芭蕉肥大的叶子把五月填满

还有一树荔枝

将一颗又一颗悬念,等待我性急的拨开

你将爱情收放自如

而我按捺不住,试着把两条曲线叠加

一尾鱼吞下弯钩自己主动上岸

我只是想试着在你面前留有优雅

试图与你并肩着肩

而你的脚步跨过你家流水

又被流水缝上,我与你隔着岸观看

——评析——

第一小节——蒙太奇手法,镜头特写,强烈的画面感

流水不止一次淌过你家门口

月光是追随者,有柔软的身段和线条

我只是一种孤赏

开篇以“流水”作为第一意象,“月光”作为第二意象。镜头聚焦在主角身上,故事情节瞬间拉开序幕,显然诗歌将与二者相关。作者不失时机地嵌入了自我,如此,故事便与自己不可分割了。

“柔软的身段和线条”这是特定对象的特定描述语言,一般针对女性形象,故诗歌给人一种想象空间,似乎作品与女性有关,而作者,却是“一种孤赏”,营造了诗人内心的情绪与外部物像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使得意象忽明忽暗,时刻牵动着读者的情绪。

第二小节——赋比兴手法,铺排写意

青春的那个午夜

我隔窗看芭蕉肥大的叶子把五月填满

还有一树荔枝

将一颗又一颗悬念,等待我性急的拨开

“青春的那个午夜” 此种虚实结合的时间表达手法,有如崔护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的手法,让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芭蕉肥大的叶子,一树荔枝”这一系列物像都是与时间“五月”密切配合的,这就是诗歌的合理性。精彩之处在于作者以“芭蕉肥大的叶子”填满了五月,极具想象力与创造性,中国画一般映入眼帘。而类似“一树荔枝/将一颗又一颗悬念,等待我性急的拨开”,这样的语言表达手法把比喻用于无形,却形象贴切,这正是诗人此时内心情绪波澜起伏的真实写照。一切都围绕着诗歌标题——“试图”服务。五月竟是如此充满期待,诱惑着一颗骚动的心!事实上,这一小节是诗人欲盖弥彰,借景抒情!

第三小节——自我独白,直抒胸臆

你将爱情收放自如

而我按捺不住,试着把两条曲线叠加

一尾鱼吞下弯钩自己主动上岸

诗人用“一尾鱼吞下弯钩自己主动上岸”这一整体意象勾勒主人公内心真实的独白,他是如此的渴望,而她却“将爱情收放自如”。如此直抒胸臆的剖析内心,刻画出一种痛并快乐着的情感。多么强烈的“试图”意识,紧扣诗歌标题,可谓动人心弦!

最后小节——呼应形象,倚楼看镜,余音缭绕。

我只是想试着在你面前留有优雅

试图与你并肩着肩

而你的脚步跨过你家流水

又被流水缝上,我与你隔着岸观看

这一节重新回顾开头“流水不止一次淌过你家门口/月光是追随者,有柔软的身段和线条”这一形象,而诗人不过是“一缕月光”,不过只是“追随者”!几多唏嘘几多感慨!而她的脚步却“跨过流水”,优雅无情地消失离去。

诗人用“被流水缝上”真是绝妙!既是她的悄然无声而去,又是诗人内心情感阀门被无情地关闭,多么怅惘落寞!只能“与你隔岸观看”!

诗已收尾,然情未结束!这正是落花有意,流水无情!余音缭绕,回味无穷………………#情感# #情感美文# #冷雁新派诗歌#

欢迎大家一起加入中国新派诗人圈⭕一起吟诗作赋笑看人生百态!【今日头条】试图

流水不止一次淌过你家门口

月光是追随者,有柔软的身段和线条

我只是一种孤赏

青春的那个...@嘉木临泽

我见过诗人顾城。

当然,我至今无法证实,此顾诚是否彼顾城。

我上大学时,为了练英语口语,一到寒暑假就去大理洋人街的酒吧里当服务生,那里有很多外国人聚集,我可以和他们用英语聊聊天。

有一天,来了几个中国游客,其中一个跑来和我聊天,聊了什么我大都忘了,只记得他告诉我别在这当服务员了,挣不了多少钱,让我去帮他抄写文稿,一个假期下来可以挣不少钱,他离开时告诉我他叫顾城,是一位诗人。

我见过诗人于坚。

当然,在那个互联网并不普及的年代,我依然不知道此于坚是否彼于坚。

上大学的时候,我被于坚的一首小诗吸引。

不要相信那颗星星

说它是爱的眼睛

不要相信那片大海

说它是爱的深情

不要相信那群峭岩

说它是爱的誓言

不要相信我宽阔的肩膀

说它是爱的靠山

不要相信我强健的身躯

说它是爱的港湾

不要相信我结实的手掌

说它会把稳爱的小船

不要相信我的才华

一定通向人生的大道康庄

不要相信我的骄傲

不会在生活的阴影中沮丧

不要相信我的智慧

不会被命运的黑手暗算

但你要相信我的沉默

永远的沉默只为爱你一人

决不是反复无常的命运

决不是漂泊不定的人生!

那时我很想见见这位诗人,我以为能写出这样美丽文字的人,一定像神仙一样丰神朗俊。

恰巧有个假期,我去云大校园里散步,恰逢这首诗的作者在那里签名售书。因为是假期,买书者寥寥,诗人坐在那里,无所事事,像如花一样掏着鼻孔,不修边幅,穿着面袋一样的裤子,衣袋走形的外套,前襟上还有几滴油渍。我不相信他是我仰慕已久的诗人,就走上前去问:“你真的是诗人于坚吗?”

他肯定地回答“是”,让我好生失望。诗人不应该是这个样子吧!

三十年前,我与这两位真正的诗人的一面之缘,让我心中诗人的形象崩塌,但我对诗歌痴心不改;

三十年后,一位假诗人的诗让去失去了对诗歌的热情。而还有人在为那几首诗大唱赞歌,这更让我对所谓诗歌鉴赏者产生怀疑:这世上,固然没有了真正的诗人,然而,连真正的读诗者都没有了吗?这难道不是文化的倒退吗?

在头条上闲逛,会发现很多奇人异事奇谈怪论,让人不觉莞尔。

比如对诗歌的见解。

有人动辄以古诗词为标准,平平仄仄仄仄平平来显示自己的优越感。好像由此握了一把尚方宝剑,党同伐异,生杀予夺。中国的古诗词固然成就斐然,流芳千古,但属于它的辉煌已经过去了,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事物发展到顶点,必然异军突起,另起炉灶。现代诗歌应运而生确是大势所趋。但有些人总是看不惯的,唠唠叨叨的缠夹不清,以为现代诗歌不过是散文分段而已,当真可笑至极!

网上攻击的现代诗,以余秀华《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和刘傲夫《和领导一起尿尿》为典型,合称屎尿篇。由此大做文章,大骂诗人的堕落,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其实这两首被网友披得体无完肤的现代诗,写得是非常不错的,可以称得上佳作。只不过一个有标题党之嫌疑,另一个有题材低俗之恶意。但一首诗的好坏,不能以形式而论成败,内容才是王道。余秀华的诗,想象力极其丰富,文笔优美,表面似乎在描写男女之间的性欲,其实内涵有更广阔的寓意。刘傲夫的诗更显奇特,以生活中最隐私的触角去表现小人物的无奈,文字短小精悍,读来让人心酸!

现代诗歌不同于古代诗词,表现为摆脱了传统的条条框框,变得更为自由奔放,不拘一格。八十年代朦胧诗的崛起就是其代表。海子,舒婷顾城……他们的诗歌曾引领一个时代,影响力不可谓不深远。读他们的诗,有一种别样的无与伦比的美。但现代诗歌不同于古诗词,还表现为其内容和寓意复杂多变,汪洋恣意。不具备一定的现代诗歌鉴赏的能力,肯定不是那么容易读懂的。拟人,夸张,反复,象征,意象的构成……不懂得这些基本的诗歌技巧,而以自己的无知去否定一切,不免让人贻笑大方。余秀华的诗明显受朦胧诗的影响。所以她对海子推崇备至是可以理解的。

不懂的东西要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才能与时俱进。如果不懂装懂,以自己的浅薄和偏见打倒一切,无视一切,这样的行为最终只能沦为别人的笑柄和谈资。读诗如此,别的事情又何尝不是一样?

好汉做事好汉当,我给刘信达写信了,刘导也回复我了!

说句实话,这是我五十多年来第一次给名人写信,因为我最不愿意蹭别人的热度,我有自己的稳定职业和价值取向,所以,也不需要蹭别人的热度。

但是这一次,因为余秀华的事,我实在无法忍受了,这才决定给刘信达导演写一封信,以下,就是具体的内容以及刘导的回复:

《致刘信达老师的一封信》

刘信达老师您好:

冒昧来函,多有打扰,关于近日来您对“诗人”余秀华的种种质疑,我完全支持您!

本来,我与刘导、余秀华都素不相识,这些年一直踏踏实实做业务、写诗歌、写散文,从来不会蹭热度、赚流量,但此次亲眼目睹一个半吊子“诗人”竟然能把中国诗坛搅得鸡犬不宁,实在忍无可忍,再任由她这样下去,原本就已经千疮百孔的中国诗坛,将更加岌岌可危。

当下,很多所谓的诗人,都忽略了诗歌和散文的区别,其实,两者的最大区别是韵文、节奏和句式关系,诗歌并不是把散文强行地断句和拼凑,那样就没有诗歌的美感了。余秀华的很多所谓的诗歌,与北岛、顾城、海子、舒婷、白帆、席慕蓉、余光中、汪国真等人的现代诗,风格上大相径庭,意境上格格不入,其本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诗歌,而是一种散文:不仅形散,而且神也快散了。

刘导,咱们言归正传吧:

余秀华的成名作《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发表于,从此让很多人知道中国还有这样一位生于农村、身残志坚的“女诗人”。

据说,有细心的网友发却发现:早在,就有一名署名“无名氏”的作者在“天涯论坛”上发表了一首《生命之歌》(详见图片),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余秀华的《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除了将原诗中的字“见你”改成了“睡你”二字以外,其他文字、结构和表达方式几乎一模一样,相似度达到了惊人的75%以上,尼玛,原来这其中的玄机,只在一个“睡”字呀!

一般来说,两副文学作品的相似度只要达到25%以上,就已经可以定义为抄袭了,这可倒好,直接就干到了75%!目前,是否对属于抄袭,还没有最后判定,对于这个问题,不知余秀华大姐能否出面解释一下:当年在“天涯论坛”上的那个无名氏,就是她本人吗?

余秀华的很多诗歌,是否具有艺术性和欣赏性,本来争议就很大,它的逻辑和意境不但没有看出来,而粗俗却是显而易见的。当然,每个人的鉴赏水平和角度不同,一个愿意写,一个愿意读,这都是自己的权利,但是前提是:必须是自己的作品,不能搞抄袭。

语言的粗俗不堪,或许只是一个文化流氓;但涉嫌抄袭,就是赤裸裸的文化强盗了,强盗,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

说句心里话,我对很多余秀华的众多追随者很不理解,她是否抄袭姑且不论,但是追随者们真的读懂了余秀华的“诗歌”了吗?就像皇帝的新装,很多人都直呼漂亮,甚至还能臆想出很多款式和色彩来,但是,闹剧终究会有收场的那一天。

纷繁的世界,物质的年代,让很多空虚的灵魂无处安放,多读书,读好书,提高自己的品味,很重要。

以上属于个人浅见,敬请刘导多指正,愿协助刘导共同维护文坛和诗坛的风气,遥祝平安!

只此青山秀 敬上

.4.28

#贾浅浅诗作引争议##贾浅浅的诗#【心遂闲聊:社会百态之十万个为什么】---贾浅浅的诗为什么引发争议 ?

关于作家贾平凹 的女儿贾浅浅的诗,争议发酵至今将近一周了,吐槽的好象多数,为什么呢? 原因其实也简单。

一个是贾浅浅写的是不是诗?在绝大多数人的印象里,诗应该就是五言、七言绝句,课本上是这么教的,也是这么背的,基本上也能脱口几句。但从诗的发展的角度而言,新文化运动之后,也就是19之后,新诗的创造、尝试就没有停止过,因此也就有了“新月派”徐志摩 、“现代派”戴望舒等等,到了八十年代,出现了诗人北岛、舒婷、顾城等, 到了网络时代,各种诗体出现了,也有了“8岁女孩写诗走红”、“16岁女孩日写诗两千”和同样引发争议的余秀华的诗。

诗是情感、意境的载体,因此,谁都可以用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诗有固定格式吗?似乎有,也似乎没有,因此,谁也都可以把自己表达情感的成行短句,称为诗。张三能写、李四能写,当然王二麻子也能写,张三说自己写的是诗,李四说自己写的是诗,王二麻子也写了,还起个名,叫《起夜》:“半夜三更不见五指/被尿憋醒辗转反侧/如果/如果/我的房间带内卫多好/不得不/离开温暖的被窝/一溜小跑酣畅淋漓/重回温暖的被窝/一个小目标也孕育而生/努力/努力/为一间带有内卫的房间而加油!”王二麻子说,看看,多好,又写实又展望[黑线][黑线],这必须是首好诗。[惊呆][惊呆]尽管张三、李四不屑一顾,但也拿不出标准,只能是“你说是诗,就是吧”,[晕][晕]也就不必争论了。至于从诗中读出了什么、读懂了什么、悟出了什么,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评价高者不必纠结于批评,评价低者大不了眼不见为净罢了。

第二个是贾浅浅写的诗和父亲有没有关系?当然有关系,女儿和父亲怎么会没有关系,书香门第的熏陶一定会影响贾浅浅文学水平、鉴赏能力和文字的把握能力。

至于贾浅浅写的诗出版、获奖和父亲有没有关系?这次首先引发关注的是文学艺术界刊物《文学自由谈》中《唐小林:贾浅浅爆红,突显诗坛乱象》的文章,文章中说,贾浅浅获得第二届陕西青年文学奖诗歌大奖,该奖的主办单位是《延河》杂志社和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而《延河》杂志的主编,是贾浅浅的父亲贾平凹,贾浅浅自己则是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的副主席。也有报道说,贾浅浅入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时,当时父亲贾平凹是该校文学院院长。而也有报道称校方出面说了,贾浅浅是按规定入职,与父亲是否院长无关。到底有没有关系,没有真凭实据,心遂不敢瞎说[what][what]

古有“三苏”、“三班”,现在有“二贾”,未尝不是文坛佳话。至于是否货真价实,吃瓜群众根本用不着担心,一个是时间能够证明,一个是眼亮的人多着;或者说,这个圈子和文艺圈一样,离我们太远,呵呵,“贵圈太乱”一个不多,再多一个也正常,洗洗眼,睡吧。[鼾睡][鼾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不妥,请联系删除。

我是心遂而静,期待你的关注、留言交流。

关于写诗的几点粗鄙浅见,仅代表个人,无他。

1.诗歌是一种自我陶醉式的小资文艺范,典型的顾影自怜自己爽,不管他人死活的那种;

2.喜欢诗歌的也仅是喜欢一些成名诗人的作品,对于同为爱好者也只是点到为敬,毕竟文人相轻嘛;

3.共鸣感低,不像影视、文章、剧本、评论,有看法和观点,更容易被接受,受众人群更多,诗歌过分解读面窄;

4.诗歌不容易产生代入感,诗歌产生的环境可能在某一刻,某一特定场合下产生的某种不可言说的情感,他人观后有违和感;

5.现代诗涌现数量之庞大,但能让人记住的好像就那几个人,徐志摩、顾城、汪国真、北岛、艾青、舒婷云云,很多人对现代诗歌有轻视误解;

6.诗歌简短蕴含的思想复杂,可赏析的观者却不求甚解,感觉读懂了,又感觉什么也没说,转述性低,如果不信,你可以跟旁边的随便一个人试着解读下将进酒,让他有共鸣,超过五分钟我把这点删了;

......

以上十二点仅代表我自己,无关杜甫、李白等古代网络大V。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