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红岩读后感1000字 红岩读后感1000字大学赤色的忠诚

红岩读后感1000字 红岩读后感1000字大学赤色的忠诚

时间:2020-05-07 19:17:01

相关推荐

红岩读后感1000字 红岩读后感1000字大学赤色的忠诚

今日花语:《在烈火中永生》

本学期孩子们名著阅读书目有《红岩》。每个班都有《好书推荐》《读后感》集锦。

12.13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校长国旗下讲话,激发孩子们不忘国耻,奋发图强。11.27重庆大屠杀,也有必要让孩子们牢记,新中国的成立是在内外夹击中,历尽艰险磨难,浴血而生,我们应爱党爱国,不忘先烈。

因此,设计一堂名著导读兼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课。

①板书《在烈火中永生》,题目从何而来?有的孩子知道这是一部由《红岩》改编的电影,那电影的名字又是如何确定的?带着疑问,跟着老师走。

②介绍《红岩》的两位作者罗广斌杨益言,都是亲身经历重庆渣滓洞、白公馆国民党残酷迫害的。

③对《红岩》的评价。“革命的教科书”“黎明时刻的一部悲壮史诗”。重点解析“教科书”“黎明前”“悲壮”。

④《红岩》的成书背景。介绍11.27重庆大屠杀。有同学去过重庆,介绍渣滓洞里的阴森恐怖,配合老师展示的图片,让人感同身受。

⑤主要人物介绍。结合主要情节,概括人物性格。江姐,许云峰,成岗,刘思阳,萝卜头,华子良,双枪老太婆等。介绍反面人物甫志高徐鹏飞时从眼神、表情、语言,一一剖析。孩子们抢着发言,碰撞中原著中电影中许多细节,许多感受。

⑥艺术特色。从人物刻画情节线索、环境描写等方面概括提炼。

⑦设计考察题,学以致用。孩子们做的很有成就感。

⑧介绍红岩精神:崇高思想境界、坚定理想信念、巨大人格力量和浩然革命正气。先烈情怀:杀身膏黄土,成仁济苍生。

⑨读烈士遗作《我的自白书》,《囚歌》“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读到这一句的时候,孩子们会心地望向课题,原来出处在这里。

⑩探讨永生。有没有人真的万岁万岁万万岁?什么样的人可以获得永生?给孩子们讲死亡三个阶段:心脏停止跳动,肉体消亡,精神消亡。当世界上再也没有人记得你的时候,人就真的死了。所以对革命先烈,我们应该传承精神对祖先我们应该铭记家风。我们自己又该怎样度过这一生,留下更多的身后记忆?

最后齐诵《有的人》。正好是这一册的课文,讲解背诵中加深了理解。“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心理学讲究价值中立,小学生不忘价值引领。

再聚首

重山万水赴山城,

庆逢共产百年生;

有感年少郑航事,

约叙同窗不了情。

不问功名与前程,

聚揽江景诉心声;

不忘红岩葆本色,

散遍华夏为复兴。

张桂梅蹒跚送考,有感而作

文/半床诗

观看丽江华坪女高校长张桂梅高考首日蹒跚送考,与孩子们合唱《红梅赞》,以及在考场外趁考试尚未结束匆匆吃晚饭(一碗炒饭、一块腐乳)的小视频,有感而作。

半寸丹心惟许国,岂将衰朽惜残年。

青山踏遍终成路,重雾拨开始见天。

逐梦诸生忙赶考,喇叭师长默无言。

销魂最是红梅赞,一脉馨香润大千。

.06.08

注1:

喇叭师长:张桂梅校长有一个不离手的小喇叭,在一天中七个重要时刻(起床、洗漱、吃饭、午休、睡觉、晚安等),这个小喇叭都会按时响起,因此获“张七喊”外号。

注2:

红梅赞:张桂梅曾说,《红岩》《江姐》是她心中的经典,最爱唱的是《红梅赞》。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今年是她连续送考的第,在送考路上高唱《红梅赞》为学子们加油鼓劲,“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

参观武胜县白坪乡杨益言故居有感

饮水思源缅英烈,

视死如归展气节。

红岩精神传千古,

乡村振兴迎瑞雪!

金一南教授曾经讲过:俄罗斯的中小学校教师每年都会带着学生们去祭扫无名烈士墓,老师就在烈士墓前讲革命故事,讲到动情之处学生哭老师也跟着哭。俄罗斯的新人有一项习俗,结婚时要去给无名烈士墓敬献花篮,表达敬意。

从上面这两点我们就可以看出,俄罗斯的爱国主义教育深入人心,爱国精神庚续相传,所以战斗的民族很难被打败。

相比之下,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是相对弱化的。5060后这一代人,对红色经典耳熟能详,带着小马扎看电影是最幸福的事,电影放映员成了那时最受欢迎的人。7080后这一代人,对《地道战》《地雷站》《南征北战》《小兵张嘎》《英雄儿女》《红岩》这些红色经典都很熟悉,随口就能说出里面的故事和人物,英雄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现在的90后00后就有点脱节,对红色经典知之甚少,偶尔学校要求写读后感,还得家长帮忙,甚至有的青少年受一些网络错误引导,出现诋毁侮辱我们国家英雄的现象,这都反映了我们在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缺失。放眼望去,娱乐新闻充斥眼底,流量明星出现霸屏,一些小鲜肉的吃喝拉撒睡和情感问题反倒成了青少年关注的焦点。

也许有人会说,时代不同了,精神文化需求也会不同。我不否认这个观点,我们需要与时俱进,但需要的是创新方式,最终目的是让更多的孩子了解中国历史和伟大建党精神,核心的东西不能丢,爱国主义精神永远都不过时,需要一代一代人传承。

低龄段和高龄段孩子阅读要求有何区别

首先,低龄儿童,学龄前到小学一二年级,我建议不要强制孩子必须有效阅读。孩子太小,这个阶段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保护孩子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做到这一点就成功90%了。后面就让孩子慢慢探索,自然水到渠成。阅读和阅读理解不同,阅读理解是老师的事。阅读是孩子和家长的事。孩子在轻松愉快的心情下有好的读书体验很重要。书籍的选择由孩子自己决定,家长可以引导不要强制。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由图多字少到图少字多,要循序渐进,逐步积累。因为初中生一篇阅读有的要2000字,很多孩子看不懂也看不下去,这里面就缺少了之前逐渐积累的过程。当然,为了加深孩子的记忆力,增强有效性,可以在孩子读后问问孩子书里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训练孩子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注意,从这一点开始,高龄段的孩子都可以这样做。谈谈主人公是个怎样的人,这就是阅读理解中一种常见的题型,分析人物形象。如果有不认识的字就带着孩子一起查字典识字。有不懂的词查词典解释造句。但是低龄段孩子不要做多了,偶尔可以,篇篇这样,孩子就不读了,没兴致了。再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