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吴姓宝宝诗经起名字 吴姓取名字大全女孩带有诗

吴姓宝宝诗经起名字 吴姓取名字大全女孩带有诗

时间:2020-03-01 20:12:54

相关推荐

吴姓宝宝诗经起名字 吴姓取名字大全女孩带有诗

#宝鸡头条#周三王庙与周太王陵

周三王庙位于箭括岭下的岐山县京当镇岐阳村。历史上有名的“岐阳大会盟”就发生在这里。其始建年代无考,祠内原有山门、献殿、祭台及正殿等,祠院碑石林立,松柏参天。现存正殿隋唐时名曰周太王祠;到了明朝嘉靖39年,重修太王祠时由于增附王季、文王塑像,故当地人俗称为“三王庙”。清朝同治初年毁,同治重建。庙内有献殿5间,悬山顶,有斗拱,规模宏大,“文革”中被毁。正殿5间仍在,硬山五脊顶,进深三间,前檐有回廊,门额上“绵绵瓜瓞”四个大字至今保存完好。它出自《诗经·大雅·绵》首句,意为周人的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

周太王陵位于岐阳村北三百余米的地方有一高3.5米、周长约30米的墓冢,即周太王陵。据《岐山县志》载:太王陵原高8米,周长60多米,原来占地一亩多,陵前有清朝乾隆43年(公元1778年)陕西巡抚毕沅为其树立的高大石碑,上题“周太王陵。”由于“文革”一场浩劫,太王陵面积大大缩减,原有的一些建筑物也破坏殆尽。

据传,集权社会时期,凡在岐山县作知事的官员,每年春、秋两季都要在岐阳举行声势浩大的祭祀活动;《岐山县志》记载的民国年间岐山举人薛成兑《谒周三王庙》《谒周太王陵》诗就是明证。时至今日,当地群众每逢清明节还成群结队前往太王陵扫墓,以表示对周圣人古公亶父的崇敬、怀念之情。不少海外游子以及国内古氏、吴氏家族也时常有人来到岐阳村的太王陵、三王庙前寻根祭祖。

据《周易》、《汉书》记载,周朝王陵不封不树。如今的封土,是后人为便于辨认、记住和纪念而添加的。

周太王是姬周后裔的先祖,他去世后就安葬在他生活过和他创业的圣地,即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岐阳村北300多米处的高地上,这里北靠岐水,俗名龙沟河旁的风水宝地,《岐山县志》载:“岐阳周太王陵,隋唐时犹存”。据老年人代代相传,太王陵为陵园,占地十多亩,外圈土围墙,园内松柏翠绿,建筑有山门、门前有石条台阶(今已发现石阶埋于1米深的田间),有厢房及守陵人。当时的陵冢高约8米多,周长约200多米,陵前竖有高大的“周太王陵碑”。令人痛心的是,这些建筑在“文革”中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改革开放后,岐阳村民自发集资、投工,给周太王陵培土,今陵高6米多,周长150多米,又竖立起原陵碑,此碑系清乾隆48年陕西巡抚毕沅亲笔题书的“周太王陵”四个大字,由岐山知县平世增立石。

谁是海天酱油事件幕后(2)广东吃酱油史

百度词条《酱油》及相关网页内有几段有点意思,节录如下:

酱油是中国传统的调味品,用大豆或脱脂大豆或黑豆、小麦或麸皮,加入水、食盐酿造而成的液体调味品,色泽呈红褐色,有独特酱香,滋味鲜美,有助于促进食欲。

酱油是由酱演变而来,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国周朝就有制做酱的记载了,而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酱油之酿造纯粹是偶然地发现,中国古代皇帝御用的调味品,最早的酱油是由鲜肉腌制而成,与现今的鱼露制造过程相近,因为风味绝佳渐渐流传到民间,后来发现大豆制成风味相似且便宜,才广为流传食用,而早期随着佛教僧侣之传播,遍及世界各地,如日本、韩国、东南亚一带,中国酱油之制造,早期是一种家事艺术与秘密,其酿造多由某个师傅把持,其技术往往是由子孙代代相传或由一派的师傅传授下去,形成某一方式之酿造法。

12月1日,《公共服务领域英文译写规范》正式实施,规定酱油标准英文名为“Soy Sauce”。

酱油由“酱”演变而来。根据历史资料记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造和食用酱的国家,早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使用肉类、鱼类发酵而成的“醢”,以及在酿造时加入动物血液制成的醓。例如《诗经·大雅·行葺》中就有“醓醢以荐”的句子出现;《周礼·天官冢宰·酒正》记录了有关“醢人”“醓人”的职位;而《史记·货殖列传》提到了“通邑大都……醯酱千瓨”的说法。这说明酱类调味品酿造技术在周代时期就已经普及开来,而且制作流程逐渐走向正规。

到秦汉时期,出现了类似于酱油的调味料,在东汉崔寔撰写的《四民月令》中就有提到“……可作诸酱、肉酱、清酱”;北魏末年贾思勰编纂的《齐民要术·卷八》也记录了调味料“豆酱清”。根据原中国农业遗产研究室农史学家缪启愉先生考证,所谓的豆酱清或清酱是从豆酱中提取出来的清汁,与酱油类似,在当时是一种常见的调味品。

在宋代,酱油一词开始出现,最早出现于南宋两本著作中:《山家清供》记载用酱油、芝麻油炒春荀、鱼、虾;《吴氏中馈录》记载用酒、酱油、芝麻油清蒸螃蟹。此后,酱油一词还出现在1360年《云林堂饮食制度集》,元《易牙遗意》,1591年《饮馔服食笺》,1680年《食宪鸿秘》,1698年《养小录》,1750年《醒园录》,1790年《随园食单》,清《调鼎集》卷三、卷七。宋朝人将加工酱和豉得到的各种酱汁,称为酱油,作为调味品开始在中国的饮食中流行。到清代,酱油的使用远超过酱。在1790年《随园食单》中酱油已经取得重要地位。

原图片出处:吕思勉(1884-1957)《中国简史》

日本文献中最早使用酱油一词的是1597年的《易林本节用集》,但酱油的生产法,可能在此之前已由中国传入日本。

酱油是从豆酱演变和发展而成的。中国历史上最早使用“酱油”名称是在宋朝,林洪著《山家清供》中有“韭叶嫩者,用姜丝、酱油、滴醋拌食”的记述。

此外,古代酱油还有其他名称,如清酱、豆酱清、酱汁、酱料、豉油、豉汁、淋油、柚油、晒油、座油、伏油、秋油、母油、套油、双套油等。公元755年后,酱油生产技术随鉴真大师传至日本。后又相继传入朝鲜、越南、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

广东是咱中国吃酱油最出名的省份,其他省份根本不是它的对手,主要是由于他们的烹饪手法多以清蒸,白灼,煲焗为主,大多口味偏淡,堪称是我国饮食最为“清淡”的省份了,食用的时候佐以酱油才能更入味,还能反衬食材本身的鲜味,这样一来酱油的销量反倒位居榜首了,当然广东人最爱吃的只是用于提鲜的生抽哦,并不是用于上色的老抽。生抽的种类也是极多的,比如:淡盐酱油,薄盐酱油,蒸鱼豉油,味极鲜等。广东是我国饮食“清淡出名”的省份,酱油的销量却是居榜首,其他省份没有它的对手,就连吃个水果也要蘸酱油吃。(以上材料 见百度词条)

(本文是本人的阅读整理 ,本人同文中提及单位不存在投资关系,更不是相关股票投资建议信息,请读者及消费者注意)

沈阳

10月5日 9时48分写于广东省中山市家中

浮生散记之阅读之乐

世人都说“读书有益”,此言确实不虚,鄙人深有体会。

少时看《水浒传》,觉得写得好,但不知道好在何处?年齿渐长,阅历渐深,才慢慢知晓其中之妙。书中描写梁山好汉们喝酒是这样的: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好汉们便放开了。寥寥数语,就使读者如临其境。想想,我们这些现代人喝酒的样子与古人并无二致啊!你瞧,施耐庵先生有多牛?他不仅写出了梁山好汉喝酒的豪气,更是写岀了那些侠义之士、英雄豪杰们喝酒有范儿。

清晰记得,二十多年前曾看过冯梦龙的《三言二拍》,其中有个故事的篇名与情节早不记得了,唯独文中有段描写村庄傍晚情景的文字却记忆深刻:野烟四合,暮霭低垂,渔父负鱼归竹径,牧童骑犊还孤村。从简短的文字里,我们看到了一幅动人美景:炊烟从村庄的四周袅袅升起,在高空汇聚;天边的晚霞与远处的群山叠合在一起,分不清楚彼此;背着鱼篓的渔父,急匆匆地向竹园走去;牛慢慢地走着,骑在牛犊背上扎着两髻的牧童悠然自得回到孤村里。寥寥几笔,勾勒出一幅农耕文明时代活色生香的暮归图。

在我看来,蔡东藩著的《两汉演义》,就更有有意思了。书中每逢涉及到男女情事描写时,作者并不象现代作家们那样赤裸裸的直奔主题,尤其是一到关键时刻,蔡先生就惜字如金,总是如此着墨:看官多是过来人,无需小子赘述,将不可描述之事轻轻一笔带过,给读者留下自由想象的空间和无穷的回味。

正统的书籍如此,所谓“旁门左道”的书籍亦如此。父亲有位太湖籍的朋友,尊号郭珍邦。郭先生曾送给父亲一套《麻衣相法》,我有幸得以翻阅。虽没什么收获,但觉得这两本(分上下册)文言文很是精炼,例如,形容男子清秀,如是描写:清者精神翘秀,如昆仑片玉而一尘不染。昆仑山玉石的样子,该是多么的俊秀!再如,形容女子风流则是这等着墨:眼带桃花,桑中之约频频。何为桑中之约?桑树植于野,桑中暗指野外,引伸为一切不合理的某种行为。可以说,“桑中之约”四字之涵义,胜过啰啰唆唆一担挑,真是骂人也斯文得很。可见,《麻衣相法》为相人之圭臬,质量相当高。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王钱镠很爱自己的王妃庄穆夫人吴氏。每年寒食节,吴氏王妃必归临安,时间长了,钱镠甚为想念。一年春天,王妃未归,眼见春色将老,陌上花已发,钱镠去信说: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意即田间小路上的花都开了,夫人你可以慢慢归来了吗?九个字胜过千言万语,可谓一字千金,

即便徐志摩、沈从文等现代文学大家写的情书,搁在钱镠这封思妻书面前,也会是相形见绌,乃至暗淡无趣。此外,“缓缓”二字,更是句短情长,道尽了吴越王对庄穆夫人的深情厚意和无限爱恋,吴氏当之无愧为中国古代最幸福的王妃之一。

《水浒传》《三言二拍》《两汉演义》《陌上花开》等无疑都是中国古代或近代的经典作品,常读这些作品肯定是大有裨益的,就象我这样的文化基础,偶尔看看都能收获不少,感觉语言文字的表达和组织能力有一定提高,真是受益匪浅。古代优秀文学作品强大的教育功能可见一斑,更遑论《诗经》《论语》《礼记》《周易》等儒家学派经典著作的粉丝拥泵们,该是从中源源不断吸取了多少精神文化养分,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腹有诗书气自华”,皆为实话实说。

闲来,不妨找点书看看。最小的用处则是:见到各色人物能搭上几句话,尤其是能立即拉近与初次见面之人的心灵距离,不至于尴尬和冷场。至于能否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培养气质,那就取决于个体的阅读数和悟性了。

百善孝为先(十一)

感应章第十六

【原文】 子曰:“昔者明王事父孝,故事天明;事母孝,故事地察;长幼顺,故上下治。天地明察,神明彰矣。故虽天子,必有尊也,言有父也;必有先也,言有兄也。宗庙致敬,不忘亲也;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宗庙致敬,鬼神著矣。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诗》云:‘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译文】 孔子说∶“从前,贤明的帝王奉事父亲很孝顺,所以在祭祀天帝时能够明白上天覆庇万物的道理;奉事母亲很孝顺,所以在社祭后土时能够明察大地孕育万物的道理;理顺处理好长幼秩序,所以对上下各层也就能够治理好。能够明察天地覆育万物的道理,神明感应其诚,就会彰明神灵、降临福瑞来保佑。所以虽然尊贵为天子,也必然有他所尊敬的人,这就是指他有父亲;必然有先他出生的人,这就是指他有兄长。到宗庙里祭祀致以恭敬之意,是没有忘记自己的亲人;修身养心,谨慎行事,是因为恐怕因自己的过失而使先人蒙受羞侮辱。到宗庙祀表达敬意,神明就会出来享受。对父母兄长孝敬顺从达到了极至,即可以通达於坤明,光照天下,任何地方都可以感应相通。《诗经·大雅·文王有声》篇中说∶‘从西到东,从南到北,没有人不想悦服的。

【品读】 孔子:‘上古的圣明之君,父天母地。所以对于天地父母,是同样的看待。如事父孝,那就是效法天的光明。事母孝,那就是效法地的明察。推孝为悌,宗族长幼,都顺于礼,故上下的大小官员和老百姓,都被感化而能自治。照这样的一切顺序,人道已尽到好处了,人君如能效法天明,那天时自顺,效法地察,那地道自审,这样以来,神明自然就会彰显护佑。所以说天子的地位,就算最崇高的了。但是还有比他更高的,这就是说:还有父亲的缘故。天子是全民的领袖,谁能先于他呢?但是还有比他更先的,这就是说:还有兄长的缘故。照这样的关系看来,天子不但不自以为尊,还要尊其父。不但不自以为先,还要先其兄。由是伯、叔、兄、弟,都是祖先的后代。必能推其爱敬之心,以礼对待。并追及其祖先,设立宗庙祭祀,以致其爱敬之诚,这是孝的推广,不忘亲族之意,对于祖先,也算尽其爱敬之诚。但是自身的行为,稍有差错,就要辱及祖先。所以修持其本身之道德,谨慎其作事之行为,而不敢有一点怠忽之处,恐怕万一有了差错,就会遗留祖宗亲族之羞。至于本身道德无缺,人格高尚,到了宗庙致敬祖先,那祖先都是高兴的来享,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那鬼神之德,于是乎显著多多。圣明之君,以孝感通神明,甚么能大过他呢?由以上的道理看来,孝悌之道,若果做到了至极的程度,就可以与天地鬼神相通,天人成了一体,互为感应,德教自然光显于四境之外,远近幽明,无所不通。照这样的治理天下,自然民用和睦,上下无怨了。孔子引诗经大雅篇文王有声章的这一段话说:‘天下虽大,四海虽广,但是人的心理,是一样的。所以文王的教化,广被四海,只要受到文王教化的臣民,地域不分东西南北,没有思虑而不心悦诚服的,这样可以证明盛德感化之深无所不通的意思。

【故事】兄弟争孝 清朝时,长江口外的崇明岛上,有吴氏四兄弟,小时候因家境贫困,父母不得已把他们卖给富家为童仆,以求一条生路。他们长大后,个个勤奋节俭,赎出卖身契,回到家乡,合力盖起房舍并各娶妻成家。这时,他们已理解当日父母之苦心,故争相供养父母,以示不忘养育之恩。开始认定每家供养一月。后来,贤惠孝顺的妯娌们认为隔三个月才能轮到供养,时间太长了,故改为每家供养一日。以后又改为自老大起每人供养一餐,依次排下。每隔五天,全家四房老少合聚一起,共烹佳肴,奉养父母。席上子孙、儿媳争相端菜敬酒,百般孝顺,真是合家欢乐乐陶陶。二位老人安享天年,福寿近百岁无病而终。 诗云: 父母育恩深似渊,不尤被鬻孝犹虔。 弟兄争奉酒甘旨,纯孝妯娌浑归贤。

涛哥讲古119(春秋战国)--春秋名女

说起春秋名女,不得不提起2位绝代佳人:庄姜和西施。

庄姜是齐国齐庄公的的女儿,嫁给了卫国卫庄公。她的美貌令全天下的男人都流口水,《诗经》中云:手如柔夷,肤如凝脂,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就是指她。

庄姜不但是一个美女,还是才女,她在送别齐国太子时,给哥哥写了一首诗《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另外,庄姜还是一个人品非常正直的君后。她由于身体问题,无法生育。所以卫庄公又娶了不少美女,她不像吕后,而是对其它嫔妃非常照顾,生下来的孩子也认作养子,对于各王子也照顾的非常公平,导致全卫国的百姓都全力支持她,她就是卫国的自由女神。

而西施,则是勾践从吴国回越国后,文种建议使用美女计,就找到了绝美的浣纱女西施。

为了能把夫差迷死,这样一个朴实的农村妇女是不行的,所以勾践又派了各种老师在各种技艺上教学,用了三年,才出师。

然后派范蠡护送已经美貌兼气质于一身的美女入吴。夫差非常的好色,赶紧笑纳,但伍子胥强烈反对,这样君臣双方就产生了间隙。

西施便不断的吹枕头风,最终离间了他们的关系,除掉了伍子胥。

大业完成后,据吴氏春秋描述,勾践为了杀人灭口,将西施沉入了江中,但后世的文人都描述是范蠡携手西施出逃,浪漫的过了一生,但愿如此吧

读书150——《三国谈心录》

本书是《大家小书》丛书之一册。作者金性尧,当代古典文学家、文史大家、资深出版人。个人著作有《清代笔祸录》、《闲坐说诗经》、《夜阑话韩柳》等书。

曹操是一位极富争议的人物,或者说是反面人物的代表,以至于各类戏曲中对曹操的表现都是以代表奸邪的白色花脸来粉饰。

曹操曾任东汉丞相。建安,公元2,汉献帝加封曹操为魏公,建立魏国。2,帝册封操为魏王,地位高于其他诸王。2,曹操薨,时为魏王。

曹操是有历史功绩的。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天下大乱。曹操以汉献帝刘协的名义征讨四方,先后消灭了袁绍、袁术、吕布等割据势力,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少数民族政权,统一了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曹操采取扩大屯田、兴修水利、促进农工等手段发展生产,对北方地区恢复经济和社会安定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稳定了东汉混乱的政治局面。曹操不但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以他为代表是“三曹”是东汉末年到曹魏时期文学领域的领军人物,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影响。

曹魏以后,曹操的形象一直比较正面。在没有任何新增史料的情况下,为什么曹操突然变成一个“恶贼”?因为,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需要一个反面典型。唐朝中期发生“安史之乱”,八年战乱使得唐朝元气大伤由盛转衰。总是有人拿现实社会与历史作比,安禄山和谁比?他们找到了曹操,这安禄山与曹操“何其相似”,安禄山是个权臣,曹操也是个权臣;安禄山叛乱,曹操是“乱臣贼子”。曹操因安禄山之罪而为人厌恶,从这时开始,曹操被带上一顶奸臣的帽子。北宋的敌人是辽、金。辽金那个地方过去属于曹魏的地盘,因此北宋迁怒于曹操。南宋偏居江南,与蜀国颇为相似,或许同病相怜,南宋认为刘备更加正统,曹操就是奸贼。也就是说,从唐中期开始,曹操被带上“奸臣”的帽子,而唐宋之后各个朝代“抑曹”更多是惯性使然。

当然,上面这些都上不得“台面”,称曹操为奸臣总要有名正言顺的理由。于是乎一个个罪名被强加在曹操头上。

说曹操 “狭天子以令诸侯”,打着皇帝的旗号四下里杀伐征讨,以扩充自己的地盘,被骂作“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东汉末年诸侯割据,袁绍、袁术、吕布一干人等哪个不是英雄,哪个不想称王称霸。曹操征讨北方各路诸侯客观上维系东汉了的统治,使其能够苟延残喘。如果北方统一之前东汉灭亡,那就意味着国家将是更为剧烈的分裂、更加严重的社会动荡。或许后来就不是《三国演义》,而是《六国演义》、《九国演义》。或许历史就会改写。说曹操常怀“篡逆之心”这貌似有点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说曹操结党营私,大量任用家人故旧、乡亲朋党,组织篡逆班底。曹操初入“江湖”时确实采取了“任人唯亲”的政策,大量使用亲朋故友。曹操既非高官将门之后、又非豪绅之家,不过一介平民闯荡天下,很难受到贤才的青睐。这时候以亲朋组织班底实属正常。包括家人曹昂、曹仁、曹洪,结拜兄弟夏侯渊及夏侯家族、李典、乐进、于禁多位将军等等成为曹操最早的骨干力量。曹操成事后十分爱才,许攸来投,曹操赤脚相迎;典韦、郭嘉去世,曹操伤心至极;善待关羽、徐庶;对于仇人,曹操能不杀就不杀,尽量为己所用。曹操的真诚吸引众多贤才投奔而来,大将如张辽、张郃等;幕僚如荀攸、郭嘉、荀彧、程昱、贾诩等;文人更是难以计数。

说曹操拜见皇帝时“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并且打破了刘邦定下的“异姓不王”的规矩而被封为魏王,这就是阴谋篡位。在国家风雨飘摇、群雄争霸的形势下,在懦弱无能的汉献帝无力领导国家转危为安的关键时刻,曹操以己之力维系着摇摇欲坠东汉王朝。时势需要曹操这样一位英雄,他需要绝对的权利。

有人说曹操虽然没有篡位,但他打下了篡位的班底,自己刚死儿子曹丕就称帝。篡位的是曹丕,“账”应该算在曹丕的身上。更主要的是,“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历史规律。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其历史地位同时代他人无可比拟。

曹操是一位很有意思的人物,他有娶人妻之好,妻妾多人曾为人妇。张绣投降,曹操强娶张绣叔叔遗孀,引得张绣再次反叛。曹操曾娶吕布部将秦宜禄之妻,同时收养其子秦朗。又娶东汉大将军何进的儿媳尹氏,尹氏带子何宴,一并为曹操收养。据说曹操共有十二个妻妾,其中十人曾为人妻。此好亦传给曹家后人,曹操之子曹丕娶袁绍儿媳甄氏,甄氏也曾为曹操所爱,但曹丕抢先一步。岂止曹家,刘备娶刘瑁老婆吴氏,孙权娶陆尚老婆徐氏,关羽也欲乞娶秦宜禄之妻未成,秦妻后来随了曹操。甚者如吕布,私通义父董卓侍婢,并最终诛杀董卓,这就有些过分了。这些事情我们现在来看有些荒诞,其实,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是不断发展的,不能以现代思维看待当时的情况。有点八卦了。

同样是皇帝,以书法水平而言,康熙乾隆给他提鞋都不配吧……

赵孟頫学他深入骨髓,康乾二位学赵孟頫却是半罐子晃荡,可见差异!

《宋高宗赵构小楷书马和之画鲁颂三篇》

赵构(1107-1187),宋朝第十位皇帝,即宋高宗,在位35年,南宋开国皇帝,宋徽宗赵佶第九子。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长寿帝王之一。

赵构精于书法,善真、行、草书,笔法洒脱婉丽,自然流畅,颇得晋人神韵。著有《翰墨志》,传世墨迹有《草书洛神赋》等,赵构小楷《节南山之什图题诗》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从个人的气质来讲,赵构实际上是一位艺术家。他精通诗词与音乐,擅长书法、绘画,志趣一直在笔墨方面,是一位相当勤于学习书法的皇帝。

赵构还在身体力行的基础上,提倡大众研习书法,对南宋书坛的兴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时间,以宋高宗为中心,南宋朝廷上下掀起了一个学习书法的高潮。

南宋绍兴初年,赵构和皇后吴氏给太学书写了课本,包括《周易》《尚书》《春秋》《论语》《孟子》和《毛诗》七部,赵构在书写这些经书时,非常认真,每天都要写到手腕发酸、感到“翰墨稍倦”时,就让吴皇后接着“续书”。

为了防止出现误传或遗失,赵构还令人将他和吴皇后书写的经书铭刻在巨石之上,被称为《南宋太学石经》。

《南宋太学石经》的书体以小楷为主,夹以行楷,把儒家经典以书法的形式表现出来,影响广泛而深远。

赵构精于书法,善真、行、草书,笔法洒脱婉丽,自然流畅,颇得晋人神韵。著有《翰墨志》,传世墨迹有《草书洛神赋》等。

马和之,生卒年不详。南宋画家,活跃于高宗时期(公元12世纪)。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高宗绍兴(1131-1162)中登第,一说官至工部或兵部侍郎。画院待诏,为南宋宫廷画院中官品最高的画师,居御前画院十人之首。周密曾谓“御前画院仅十人,和之居其首焉”。擅画佛像、界画、山水,尤擅人物,人物师法吴道子、李公麟,仿“吴装”创用柳叶描(一作马蝗描),用笔起伏、线条粗细变化明显,着色轻淡,笔法飘逸流利,活泼潇洒,富有韵律感,出入古法,脱去习俗,自成一家。

其绘画风格与唐代吴道子相仿,当时有“小吴生”之称。高宗、孝宗(1127-1189)两朝,深重其画,高宗尝书《毛诗》三百篇命和之每篇画一图,汇成巨帙,惜仅成50余幅即去世,明时杭人有存其散佚者。所作笔墨沉稳,结构严谨,构思、意境、造型别开生面。黄公望赞其作品:“笔法清润,景致幽深,较之平时画卷,更出一头地矣。”吴镇谓其画:“清俊可爱,不谓南渡中有此人物,吾侪当为之北面矣。”

传世作有《后赤壁赋图》卷、《古木流泉图》及取材《诗经》的《小雅·鹿鸣之什图》卷、《节南山之什图》卷、《豳风图》卷,现均藏故宫博物院;《唐风图》卷、《鲁颂三篇图》卷、《周颂·清庙之什图》卷、《月色秋声图》页均藏辽宁省博物馆。

一生一世,当然好帖!

我们将《宋高宗赵构小楷书马和之画鲁颂三篇》 精确复制,作为极其重要的“法帖3.0”藏本以飨书友!请注意,“法帖3.0”出品是原汁原味、无限接近原件超精复制品,不是网上通行的严重调色的低精度图片形态!

欲购专业级《宋高宗赵构小楷书马和之画鲁颂三篇》超清复制件的书友,可点击下面商品卡,品鉴与激赏!

1895年,冯国璋身着六品武官服,衣锦还乡。在快到河间县诗经村时,冯国璋碰到了一位绝色少女。少女见大官的车马来了,连忙闪到道边。冯国璋被她的神态和娇美的身段吸引住了,一勒缰绳,马立在姑娘的身边。冯国璋问∶"前面是诗经村吗?"

少女诚惶诚恐地说∶"正是。"

"你认识冯琥璋吗?"冯国璋见少女羞得满面桃花,心里更不自在了。

"他是我表姑家的老三,我正要上他家,大人找他有何公干?"

"这么说我们是亲戚喽,我怎么不认识你?"冯国璋自我解嘲道;"也难怪,我离家十年了,那会儿你才多大? 顶多六、七岁。"

"你是四哥呀!"姑娘惊喜地叫起来,刚才的羞涩和胆怯一扫而光,"怪不得觉得面熟,原来你长得象三哥,也象二哥,还象表姑。"

"哈哈……"冯国璋在马上大笑起来,"姑娘贵姓?"

"姓彭,三十里铺彭家的。"

"上车吧,你引路。"

冯国璋回乡的消息轰动了诗经村,人们纷纷扔掉锄头,从地里跑回来看热闹。冯国璋的家被围得水泄不通。

"国璋,你这官有多大?"大哥冯佩璋问。

"正六品。"冯国璋笑道。

"比县太爷大吗?"二哥蕴璋问。

"跟知府差不多。"

冯家的小院里挤满了人,还有好多人站在土墙外。冯家的小院像娶亲一样热闹,人人都是一脸的兴奋。

当然,最兴奋的要数冯家的人,特别是妻子吴氏。她拉着转眼已经十二岁的儿子遂儿,高兴得热泪盈眶。村里的妇女十分羡慕地围着她。

一家人都兴奋过度,只好由彭姑娘下厨做饭。彭姑娘忙完活儿,又陪着酒足饭饱的冯国璋坐了一会。冯国璋神侃了一通"出生入死"的经历,把个彭姑娘听痴了,一双漂亮的大眼睛盯着冯国璋一眨不眨。

直到天快黑的时候,彭姑娘才告别表姑一家,往三十里铺走去。正在她思想跑码的时候,背后传来一阵马蹄声。她刚一回头,就被人拦腰抱起,横在马上往路旁的林子奔去。

她吓得想大叫,马上的人说∶"表妹,别怕,我是国璋。"

几天后,诗经村已经热闹到了沸点。八十岁的老翁从一生下来也没见过这么热闹过。冯国璋与彭妇人的婚礼盛况,在村里几百年来绝无仅有。知府、县太爷和柯间府县的官绅、名流纷纷前来朝贺。

冯国璋回村的第二天就出钱请村民,将村外的马路拓宽了一倍。现在可容两辆大车并行。自从冯国璋与彭妇人结婚的消息传场开来,这条路顿时车水马龙。

冯国璋的元配吴氏拉着十二岁的儿子悄然离开了诗经村,暂时回娘家回避。她行走在这条熙熙攘攘的马路上,泪眼婆娑,没有人朝她正眼看下。坐在豪华车架上的权贵们谁能料到这位朴素的农妇。会是冯统带的大太太呢?

冯国璋的原配吴氏,是他在河间老家时迎娶的。吴夫人共生有三子一女,长子冯家遂、次子冯家迪、三子冯家遇、长女冯家逊为其所出。而彭氏则是冯国璋的大姨太,自从嫁到冯家后,她非常贤惠,一直都是她在料理家中的大小事务。

19,吴夫人在保定病逝。吴夫人与冯国璋共同度过了多年的患难生活,为感念原配夫人持家有方,冯国璋在冯氏家祠内特设吴氏祠堂,供儿孙祭祀。

吴夫人去世,冯国璋并没有按规矩把彭氏扶为正房太太,只是让她家事。这个时候,袁世凯把自己的家庭女教师周某介绍给了冯国璋,本来还有机会当正室的彭氏只能看着周夫人进府,扶正的机会彻底没有了。

可是周夫人嫁过来三年就病逝了,同样,府里的大小事还是由还是由彭氏料理。直到19,冯国璋去世,彭氏始终没有被扶正。

1953年,彭氏病逝,她的灵柩停放在客厅,这时冯国璋的大女儿前来祭拜,她哭着说:“扶正了吧”。

这时彭氏的儿子不停地给她磕头,说谢谢大姐。

冯国璋的大女儿虽不是彭氏所生,但是她从小就和彭氏一起相处,感情可以说是非常深,冯国璋的大女儿作为冯国璋最大的孩子,说话分量自认也是有的,所以她发话扶正彭氏,彭氏自然就被扶正了。

被扶正后,她的棺材里才能放上了一张冯国璋的大照片,她的墓碑上才能写上显考和先妣的称谓。

彭氏三十岁生日的时候,冯国璋曾为她写过一副对联,上联是“一生授理家庭多顺寿”,下联是“两次代权终贵无闲言”。

公元231年,司马昭之妻王元姬病重,临死之前仍然挂念着小儿子司马攸,拉着大儿子司马炎的双手,流着泪恳求道:"我死了之后,你一定不能杀你弟弟,切记!"话音未落便崩逝了,司马炎戴白冠为其守孝三年,以表哀悼。

王元姬,东海郯县人,出身极其显赫。她的祖父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王朗,王朗并没有被诸葛亮骂死,不过在曹魏篡汉的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还被任命为了司徒。

而王元姬的父亲正是王朗的儿子王肃,王肃甚至是司马家族的心腹大臣,在当时司马师和司马昭两兄弟争夺战中出了不少馊主意,立下了赫赫战功,也因此担任中领军一职。

值得一提的是,王朗和王肃父子俩都是三国时期非常有名的经学家。王元姬出生在这样一个书香兼名门世家,自然是饱受熏陶,从小知书达理,十分乖巧懂事。

在祖父王朗和父亲王肃的谆谆教诲之下,王元姬耳濡目染,在年仅八岁时就能诵读《诗经》、《论语》等儒家经典著作,而且过目不忘,才华横溢。同时在待人接物和为人处世方面,王元姬也表现出了大家闺秀风范。

王元姬九岁那年,她的母亲得了重病,家里人都怕传染不敢上前伺候,只有年幼的王元姬现站了出来,开始时时刻刻守在母亲身边照顾母亲,大多数时候都是衣不解带,令整个王府上下感动不已。

等王肃妻子的病好了之后,鉴于女儿王元姬的表现,夫妻俩商量着要让王元姬参与管理家事。果然,接手家事的王元姬立即熟悉了各项事务,并且把家事打理的井井有条,府上下人们都唯她是从。

王元姬的种种表现让祖父王朗喜出望外,直呼:"这个小闺女,一定能让咱们王家享受荣华富贵,只可惜不是个男孩啊!"不过王朗转头一想,女孩嫁人生孩子照样可以光耀门楣啊,所以对王元姬愈加疼爱。

公元228年,王朗病逝,可不是《三国演义》所说,是被诸葛亮北伐时骂死的。面对祖父王朗的去世,王元姬悲痛欲绝,立志要吃素为祖父守孝三年。

三年后,司马懿首次出兵与诸葛亮一决高下,只是被诸葛亮一顿胖揍,灰溜溜地跑了回去罢了。而此时15岁的王元姬到了适婚年纪,由父亲王肃做主,许配给了司马懿的次子司马昭。

由于王元姬本人长得倾国倾城,又出自名门世家,所以司马昭自然是十分乐意这门亲事的,两人婚后琴瑟和鸣,恩恩爱爱。

不仅如此,王元姬也先后为司马昭生下了好几个儿子,不过像司马定国、司马兆、司马广德这几个儿子,不到几岁老早就夭折了。最后长大成人的只有司马炎和司马攸兄弟俩。

众所周知,司马家族好出人才,司马师和司马昭都是出了名的人才,只不过到了司马炎和司马攸这一辈,只剩下他们两个仅有的人才。

而司马昭之所以能成为西晋继承者,还是得感谢妻子王元姬为他生下了儿子们。

毕竟相较而言,司马昭的哥哥司马师的子嗣就比较单薄了,先是娶了夏侯氏,只可惜连着生了五个女儿,后来又娶了杨氏、吴氏等,谁承想一个孩子还没生下,最后只能把司马昭的小儿子司马攸过继当了养子。

在嫁给司马昭之后王元姬谨小慎微,竭尽所能的讨好自己的公公婆婆,毕竟她的公公司马懿和婆婆张春华可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当然,王元姬毕竟出身名门世家,所以身上并没有那种傲慢与偏见,相反她对地位不如自己的人都会以礼相待,一直保持着贤良淑德的本色,以理服人,将司马家的后宫打理的井然有序。

不久之后,王元姬的父亲王肃去世,王元姬悲痛欲绝,整天郁郁寡欢,司马昭只能尽心尽力安慰自己的发妻。

与此同时,王元姬的识人本领也是十分强悍,她经常劝谏司马昭钟会虽然才能出众,但野心勃勃,是个可用但不可信之才,司马昭对妻子言听计从。因此,当钟会借着灭蜀的机会发动叛乱时,司马昭因为早有准备才迅速平息了叛乱。

公元265年,司马昭去世,王元姬成了个寡妇。不过因为她的儿子继承了晋王之位,她也就被封为了晋王太妃,等司马炎篡位当了皇帝、建立西晋后,王元姬摇身一变成为了母仪天下的皇太后。

不过,作为皇太后的王元姬依旧保持着勤俭节约的美好品德,衣着朴实无华,还在宫中亲自纺纱织布。在她的管理下,整个后宫和皇室宗亲之间相处的十分融洽,这也为西晋初年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

虽然王元姬死前千叮咛万嘱咐,让司马炎让着弟弟司马攸。可怎奈司马攸才华出众,受到了群臣的拥戴,而司马炎的儿子司马衷又正好有智力障碍,所以有大臣建议司马炎改立司马攸为继承人。

可在司马炎看来当然是儿子继承自己的位置比较好,所以一时间对自己这个才华横溢的弟弟憎恨不已。

因此,在母亲王元姬去世年仅后,司马炎就逼着自己生病的弟弟司马攸离开了京城,返回自己的封地。司马攸一时间急火攻心,走到半路一口气没吸上来就病死了。

而司马攸一死,司马炎彻失去了一个能力出众的兄弟,再无辅政之人。等到他那傻儿子司马衷继位后,西晋立马陷入了皇室王爷和外戚混战的八王之乱,导致西晋王朝国力顿衰,五胡乱华拉开了序幕。

191月,袁克定护送周砥到南京,与冯国璋结婚。冯陶醉新婚燕尔的快乐中,却不想周砥把他的一举一动密告给了袁世凯。不久,周砥的陪嫁丫环,在受到冯的几次"恩宠"之后,倒向了冯国璋,将袁世凯派周砥来做卧底的秘密和盘托出。

当年,冯国璋与周砥的婚礼非常隆重,轰动了整个南京城。也足见冯国璋对这次婚姻的重视。冯国璋一生举行过三次婚礼。1881年与元配吴氏结婚,婚礼冷冷清清。第二次是1905年,当了军械局统带时,在老家与彭氏结婚,虽是诗经村百年未遇的大场面,但与第三次婚礼比起来,显得太寒碜了。

在没“叛变”之前,随周砥陪嫁的小丫环是经过专门训练的间谍。她将周砥交给她的情报,及时用信或电报发往北京总统府。

随着冯国璋在江南的地位不断巩固,他果然萌发了更大的野心。他和段祺瑞等大军阀一样都想过过总统瘾。

但是,袁世凯不会让别人觊觎他的宝座,而且,他还想将这个宝座传给他的后代。唯一的途径只能是除共和制,实行帝制。

19,12月12日,袁世凯改国号为"中华帝国",公然称帝。

这样一来就断了冯国璋当总统的路子,于是他开始与袁世凯分庭抗礼。

19,护国军开始北伐讨袁。冯国璋开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当年袁世凯采用"慢慢走,等着瞧"的六字要诀对付清王朝。现在冯国璋用它对付袁世凯本人。他一面联合北洋将领对付护国军,一面借护国军的力量推翻袁世凯。

袁世凯当了八十三天皇帝,见众叛亲离,国人共讨,不得不取消帝制,但袁世凯还想保住大总统的尊位。他知道冯国璋比护国军更可怕。于是秘密派人拉拢冯国璋。

"卧底"的夫人周砥,一面密报冯国璋的一举一动,一面为袁世凯充当说客。这使一向优柔寡断的冯国璋更加犹豫。

当梁启超派人去南京游说,让冯国璋发表通电迫袁世凯退位时,冯国璋见周砥眼睁睁地盯着他,叹了一口气,说∶"我的电报打出去,肯定能扭转危局,但你替我想想,我是大帅一手提拔起来的,有知遇之恩,现在给他当头一棒,于心何忍?我不忍下手。"

当周砥轻舒一口气时,冯国璋又手一招,将秘书唤来,说∶"发电给袁大总统∶……为今之计,惟有吁恳大总统念付托之重,以补教为先,已失之威信难返,未来之修明可立。及时尊重名义,推让治权。对于未变各省,不必抽派军队,致启猜疑,前敌战事已停,亦无庸加增兵。"

周砥一听,大哭道:"此电发不得啊!,此电一发,大总统就完啦!"

冯国璋冷笑道∶"你对袁大总统的忠心远甚于我呀!"

周砥一惊,又迅速双手掩面嚎啕大哭起来,冯国璋望着她冷冷地看了半天,然后摇了摇头,轻轻叹了一口气。

原来周砥的陪嫁丫环,已倒向了冯国璋。她受到冯国璋几次"恩宠"之后,便出卖了她的主子,将袁世凯派她来卧底的秘密和盘托出。

冯国璋加紧对袁世凯的逼迫。194月26日,他致电徐世昌、段祺瑞、王士珍,说∶"南军希望甚奢,仅仅取消帝制,实不足以服其心。"

周砥暴露身份之后,仍不死心,还巧妙地通过各种手段向袁世凯传递情报。这使众叛亲离、四面楚歌的袁世凯感慨不已,他临终前叹道:"予豢养左右数十年,高官厚禄,一手提拔,事至今日,无一人不负予!不意一妇人,对我始终报恩,北方文武旧人,当愧死!"

196月6日,袁世凯的死讯传遍全国,国人无不欢欣鼓舞。而南京的总督府内却有两个人在相对垂泪。一个是对袁世凯忠忠耿耿的周砥,一个是冯国璋。

这对男女缅怀了袁世凯对他们的大恩大德,又痛悔了各自的罪过。一个说未能阻止丈夫成为恩将仇扫的小人,另一个说一时糊涂竟成千古之憾。

他们哭诉了半天之后,,突然抱成一团。本来敌对的双方,从此后成了亲密无间的战友。周砥开始将对袁世凯的忠心转移到自己丈夫的身上。他们真正相亲相爱了。

这就是那个荒唐年代里的荒唐事。

1910月,国会在黎元洪的努力下,将冯国璋选为副总统。冯国璋为了不放弃地盘和军队,在南京就任副总统。

196月,张勋率兵攻进北京,将总统黎元洪赶走。7月1日,宣布复辟清朝。7月7日,段祺瑞的"讨逆军"进逼北京。12日,张勋逃进外国使馆。

19,7月6日,冯国璋宣布代理大总统的职务。8月1日,冯国璋在段祺瑞的催促下北上京城,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

冯国璋终于实现了他的总统梦,但夫人周砥却在此时病倒了。只几个月的工夫,一下子象老去了二十年,恢复了她实际年龄应有的形貌。

冯国璋在那段日子里,白天与段祺瑞争斗,晚上守在周砥身边长吁短叹。

1918,年春天,周砥去世。冯国璋也一下子苍老了。冯国璋垂头丧气地说:“夫人都死了,什么都没意思了,总统不干了,我辞职!”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