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常州定制实木家具 常州全屋定制家具厂

常州定制实木家具 常州全屋定制家具厂

时间:2019-02-01 01:47:38

相关推荐

常州定制实木家具 常州全屋定制家具厂

#大同头条# #山西文旅# #山西头条# #头条旅游# 空竹,古称胡敲、空钟、空筝,俗称嗡子、响铃、转铃、老牛、闷葫芦、风葫芦、响葫芦、天雷公公等,属于汉族民间传统玩具。典型的空竹有单轮和双轮之分,双轮的空竹形如腰鼓,以竹或木制成,两头为两只扁平状的圆轮,轮内空心,轮上挖有四五个小孔,孔内放置竹笛,两轮间有轴相连;单轮的空竹则形如陀螺,一侧有轮。因其轮内空心而有竹笛,故名“空竹”。

空竹游戏一般称为抖空竹,也叫抖空钟、抖空筝、抖嗡子,江南又称之为扯铃。不过,一般大都简称为“空竹”。是中国汉族传统文化苑中一株灿烂的花朵。流行于全国各地,天津、北京及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尤为盛行。

空竹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考证,空竹最早是由汉族民间游戏用具“陀螺”演变而来的。陀螺是远古时代就出现的玩具,在新石器时代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和常州圩墩遗址中,就出土了木陀螺,而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中出土了陶陀螺。后来,为延长陀螺的旋转时间,人们改用鞭子抽击这些木制或陶制陀螺;再后来,改用竹制陀螺,并在上面开口利用空气冲击发出哨声,即“鸣声陀螺”,后来“鸣声陀螺”渐渐有了“空竹”的别称。

但是,由于历史文献中有关空竹的资料贫乏,其起源之说还存有很大争议:一说三国时期曹植就曾作过一首《空竹赋》,如果这算是有关空竹最早的记录,那它的历史至少有1700年了,但我们对曹植《空竹赋》的内容已经无法考证;一说宋代百戏杂技项目中的“弄斗”为抖空竹的前身;而台湾学者吴盛达则指出空竹出现在元朝末年;一般认为空竹源于明代的“空钟”。

明代人刘侗、于奕正在《帝京景物略·春场》中,不仅记述了“杨柳儿活,抽陀螺。杨柳儿青,放空钟”的童谣,还记述了空竹的制作方法及玩法:“空钟者,刳木中空,旁口,荡以沥青,卓地如仰钟,而柄其上之平。别一绳绕其柄,别一竹尺有孔,度其绳而抵格空钟,绳勒右却,竹勒左却。一勒,空钟轰而疾转,大者声钟,小亦蛣蜣飞声,一钟声歇时乃已。制径寸至八九寸。其放之,一人至三人。”这里是说,把空钟“刳木中空(实则截竹成小段),旁口(竹段开小孔)”,口内装半圆竹成“哨”,竹段上下的截面以薄木板封严,成为风匣;板之圆心穿竹棍,上长下短,用粗线绳绕在长柄上,“别一竹尺有孔”,将绳儿穿过竹尺的孔,用力勒紧,然后急放,空钟就在地面上不停旋转并发出哨声(气流入孔因压强大又排出)。不过,当时的“放空钟”的动作不是抖拉,它的转动也不是在空中而是在地面,属于“鸣声陀螺”。不过,在秦孝仪所编《海外遗珍·漆器》中,收有一件“剔红婴戏纹圆盒”,盒盖上刻有婴戏图。图中,一童子正在抖空竹,旁边另有一童子捂着耳朵观看。空竹为圆盘状,中有木轴,以竹棍系线绳缠绕木轴拽拉抖动。据编者注释,这件剔红漆盒为明代永乐年制作。此说如果属实,那么早在明朝早期,空竹造型特点与玩法均已经相当成熟。由此还可证明,明代的空竹游戏,是地上和空中多种玩法并存的。

到了清代,抖空竹的方式逐渐成熟。清人李虹若在《朝市丛载》中说:“抖空竹。每逢庙集,以绳抖响,抛起数丈之高,仍以绳承接,演习各样身段。”还说:“狗熊傀儡互喧闹,汗粉淋漓跑旱船,抖起空竹入云表,千人仰面站沟沿。”。此外,抖空竹也成了摊贩商人招揽生意的手段。孙殿起《琉璃厂小志》中说:“空竹亦名空钟,能抖出种种花样,摆摊人均擅此技,借此以广招徕。”抖空竹也得到宫中女子的欢迎。清无名氏有一首《玩空竹》的诗也写道:“上元值宴玉熙宫,歌舞朝朝乐事同。妃子自矜身手好,亲来阶下抖空中。”原注云:“空中,玩器之一。近舞于京师,新年,王孙、贵姬擅长者皆为之。宫中妃嫔亦多好焉。舞式有‘鹞子翻身、飞燕入云、响鸽铃等’”。

从以上记述得知,清朝是抖空竹发展的一个鼎盛时期。不仅戏器材简单,易于学习,而且动作花样繁多,技法多样,引人入胜,受人欢迎。同时,参与抖空竹的人群不断扩大,从儿童扩大到了王宫贵族、商人及普通民众。因此,抖空竹至清代已广为流传,并一直持续到今天。

在1864年5月的某一天夜晚,进驻常州的淮军将领刘铭传正在万籁俱寂的时光手灯下读书,手捧书本却无心细读,脑海里总翻腾着近期所发生的战事。

突然,在寂静的夜里传来一阵阵当啷当啷的金属撞击声,让不平静的心更是扰乱了心绪。在护卫的带领下出外查看,顺着声音来到了马厩。却原来是两匹战马吃草时笼头铁环和马槽发生的碰撞声。

刘不尽有些好奇,马槽通常都是木制或石制,他接过灯笼细看,原来“马槽”是金属的而且四周有许多密密麻麻的似纹饰的、似文字的东西。他真不解这王府里(太平军护王府)马槽居然如此奢侈,竟然有如此精美的马槽。

事情是这样的:清道光年间常州人徐燮钧仼陜西郡县令,一次偶然在一农家发现这不寻常的喝猪食槽,以100两银子买下,卸任时将此“猪槽”带回老家常州并对上面铭文进行研究,已知此乃宝物也。无奈不久太平军攻占常州被太平军护王陈坤书夺得此宝,就收藏在护王府内。

刘铭传攻下护王府后,清兵不识宝,又因战马太多马槽不够,将这能作马槽的大铜盘作了马槽。

刘铭传研读了铭文,已知是西周虢国的国君季子白为纪念打败洛水一带的猃狁而制的铜盘。

刘便命亲随秘密将铜盘送回老家合肥刘老圩,将盘秘藏于堆放杂物的仓房。

虢季子白盘长137.2厘米、高41.3厘米、重215.5公斤。刘请一位叫黄从默的老儒生考证该盘,辨认了所有铭文搞清了该盘来历,定名为“虢季子白盘”。

后有光绪帝的帝师翁同龢向刘索要此盘,被刘一口回绝。恼羞成怒的翁在慈禧太后面前告状,以将国家重器中饱私囊之罪名而告。哪知慈禧权衡利弊后哈哈一笑:“他刘六麻子不过贪污了一件战利品,由他去吧!”慈禧并以刘铭传有战功下旨御赐此宝。

1896年刘病故,就不断有人觊觎此盘。自清末到民国再到抗日战争爆发,想要占有此宝的人很多很多。有求购者、有纠缠者、有讹诈者,还有军阀土匪试图明抢者,无所不用其极,更有甚者日军为捜宝盘两次将刘家宅院挖地三尺。

直到49年合肥解放,人民政权乡政府在刘老圩借住办公,第四代孙刘肃曾在观望共产党领导的社会是个什么样的社会呢?

在1949年12月的一天,皖北区政协副秘书长出示了政务院发给皖北区党委书记的电报,大意为“闻你区刘铭传后人有虢季子白盘,望速查找并动员献送北京。”

肥西县政府根据政务院和皖北行署意见,耐心细致地宣传开导,安置好他们一家并免掉他一时无法交齐的4000斤公粮,刘肃曾才终于打消了顾虑,自愿将几代人用生命守护的“虢季子白盘”捐献给了国家。

后来文化部专门为刘肃曾颁发“褒奖状”,对他们家几代人护宝献宝给予肯定和赞扬,至此“虢季子白盘”才真正的展现在世人面前,它和毛公鼎、散氏盘并称西周三大青铜重器。

#微头条日签# #文物故事#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