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景德镇陶瓷饰品批发 景德镇陶瓷批发部

景德镇陶瓷饰品批发 景德镇陶瓷批发部

时间:2024-03-09 22:30:20

相关推荐

景德镇陶瓷饰品批发 景德镇陶瓷批发部

【每年有近5万年轻人选择“景漂”,90后在景德镇做陶瓷月入3万】

当一二线城市在疯狂抢夺人才时,每年有近5万年轻人选择逆流而行,成为一名“景漂”。这里慢节奏的生活,能让他们沉下心,打磨出一件件小而美的作品。而景德镇这座有着千年历史的手工业城市,也因他们的到来而变得不同。

景德镇,作为瓷器之都,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海内外陶艺家、青年学生和“创客”来景德镇寻梦创业,这群人被称为“景漂”。“‘北漂’已经过时了,‘景漂’才是一种时尚。”某种程度上,这话不假。近些年,陶瓷业赖以生存的原料“高岭土”即将开采殆尽,辉煌千年的景德镇被列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然而这并未阻碍人们来此“摆地摊”的步伐。

前后,景德镇逐渐形成了生机勃勃的市集文化。市场十分疯狂,各种和陶瓷相关的器皿、首饰、小工艺品大受欢迎——据老“景漂”们说,几乎到了一种“只要是个瓷片就不愁卖不出去”的地步。拉一框瓷器,摆一上午摊儿,再鼓鼓囊囊地装一袋钞票回家是常事。不少人因此发家致富,在景德镇买房、买车、办工厂、开实体门店,从此过上中产生活。关键是,来景德镇做生意几乎没有门槛,只要做出像样的东西,就可以在雕塑瓷厂、陶艺街和国贸支个摊位摆卖。买主多半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中间商,他们从景德镇批发工艺品,再转手卖给实体门店和网店。

千年瓷都景德镇,却依然是一个很“新”的地方。在这里,许多新鲜的陶瓷艺术小店出现在街头,比如3D技术打印陶瓷小店。只要在电脑里设计好你想要的陶器,3D打印机就能一点一点地打印出来,并自动烧制出来。如今,古老的瓷都焕发出新的光彩,也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小镇故事)

景德镇中山南路江家下弄六号~“威鳯祥麟”號

该建筑为晚清、民国时期“汪永元”银号,既是金银首饰加工的细金店,同时也加工陶瓷彩绘描金装饰原料(细金)店铺。

“威鳳祥麟”号,始建于清代光绪年间,是当时徽派建筑与景德镇当地民居建筑风格完美结合的一个贯例,整体建筑包括:店铺、工坊、宅居三个部份,总面积三百一十二平方米。店铺、工坊已改建,宅居坐南朝北,二层木结构,三间五架穿斗式结构,所有本柱脚用黄铜包果,隔扇装饰精巧,门罩用青石和水磨砖混合建成,上端飞檐,两侧各有一条倒立鳌鱼雕饰,额枋山水画下方有一墨书楷体“威鳳祥麟”匾额。

现在例入景德镇历史文物保护建筑

有喜欢自己做首饰的女人没?

这些青花老瓷片是我在景德镇旅游的时候在古玩店买的,我喜欢老东西,尤其是青花瓷,我把这些青花瓷的小碎片用银子包边镶嵌成吊坠,我觉得它很漂亮,一块碎瓷片,经过加工,现在变成了一件漂亮的首饰,我自己也很有成就感

“这老太太也太傻了”!

这位人们口中所说的傻老太太,正是江西一位80多岁的富豪老太太余二妹。

倾家荡产用6000多万建造“瓷宫”,自己从富豪沦落至欠债、住茅草屋、众叛亲离的地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余二妹从小生活在制瓷世家,受到家庭的影响,从小她就喜欢烧制瓷器。

虽然她没怎么上过学,没有文化,可对于瓷器却有着异常的天赋。

跟着舅舅干活,她聪明伶俐一点就透,先天的优势加上后天的努力,她在很短时间内,就掌握了陶泥、画坯、陶瓷这些技术。

然后她就去了景德镇艺术瓷厂干活,还去了红光瓷厂上班,可以说这些都为她之后打下了基础。积攒了这些经验,慢慢地她就开始自己研究一些新的工艺。

终于她的作品《九龙闹海》创下世界吉尼斯纪录。为此吸引了远在日本的瓷器大师田本一郎,专程赶到中国来向她请教。

余二妹手艺日渐成熟,开始创办了属于自己的柴窑与陶瓷厂,由于手艺精湛,她名声在外,生意也做得红红火火,甚至远销到国外。

后来她的生意做得越来越好,自己厂子里生产的陶瓷,遇到特别喜欢的,都会珍藏起来,算起来几十年间已经收藏60000件!

有一次,她到天津外出差,看到了那有一座地标性的“瓷房子”!瞬间就被这个“瓷房子”震撼到。

要知道景德镇可谓是瓷器之都,连一个像样的地标性瓷建筑都没有,想到这,她陷入了沉思。

回到家后,躺在床上久久不能释怀,这么多年,自己一心热爱这个事业,如今家里也过上了富裕的生活,想到这,她决定干一件大事,要建造一座属于景德镇的“瓷房子”!

余二妹要建一座“瓷房子”,所以将自己的这几十年来做生意的钱,还有老房子的拆迁款共计2000万元拿了出来。

这一举动引起了儿女的不满,她这个年纪已经80多岁了,本该是儿孙膝下,颐养天年的时候,可如今却要拿出所有积蓄来建造“瓷房子”,家人们实在不理解。

可余二妹的性格就是这样,只要是认定了就一定要去做,不顾家人的阻拦开始动工。

自己孤身一人跑到山里,从选址到设计都是自己来,花了200万租了50亩地。为了省钱,为了建造一座满意的“瓷房子”,为自己、为景德镇交上一个满意的作品,凡事都亲力亲为,找到了“永定土楼”的设计图纸,她修修改改变成了“瓷房子”的设计图。

房子开始建造,她前期的钱远远不够,想要建造这样的一座房子,至少需要6000万,没办法她就变卖房子、首饰,还把房子也卖了,最后实在没办法了她就去向亲戚朋友借。

这期间也有人要买她当时厂子里收藏的60000件瓷器,可她明确表示不会出售,这些瓷器她要放到瓷房子里面去,要将瓷房子变成瓷器博物馆!

为了建造这个房子,她花光了所有积蓄,自己住在了山里的茅草屋,身上穿着几块钱的衣服,日子过得十分清苦,一碗泡面就是她的一顿饭。

亲人们的不理解,相关领导的阻挠都都没动摇她的初心,终于在5年后,一座圆形瓷宫建造完成。

大家都没有想到她可以建造这么壮观的瓷宫,吸引了大批人前来观看,外表看起来实在是太震撼了!

瓷宫里面像是一个巨大的陶瓷博物馆,占地1200平方,共有3层,瓷器达60000件,展现了景德镇的四大名瓷,以及四大名著,还绘制了“一带一路”等。

这么壮观的场面你敢想象是一位80多岁的老太太设计建造的吗?

建造完瓷宫后,余二妹又做了一个举动,就是将这个瓷宫捐献给国家!她的这一举动,让儿女们十分佩服,理解了母亲,也为有这样的母亲而感到骄傲。

余二妹这个手艺人要让所有人都看到,景德镇这个瓷器之都是多么厉害,这里的瓷器、这里的文化必将会世代传承!#人物##手艺人##景德镇#

守在磊磊直播间,一是喜欢磊磊,二是喜欢景德镇陶瓷,尤其是陶瓷工艺品,小挂件,小首饰,梳子,陶瓷板画,精致漂亮,别具一格。需要的已经拍过,现在纯粹是欣赏。不管是不是粉,一直倡导理性购物。

【做这一行的,不消费这一行】

老婆拿手机说,景德镇茶杯,给你买一个,才不到300!

我快喊出声,告诉她,别买!

手绘的。

更别买!

我教这一行的,为的是告诉商家怎样获取更高的附加值,我可不能买。

就像厨师,总说外卖不值,金匠,总说首饰不值一样,我总是觉得,当有噱头在其中时,是我在上自己的当。

虽然男同志在消费上不算计不理智,但在消费方面,女同志最好骗。

李子柒曾发布关于制作泡菜的视频,而这条视频被韩国人追着骂了27万条评论,全部叫嚷着泡菜是韩国人发明的。

有韩国画手在外网发起“韩服挑战”,集体声讨中国画手,指责中国汉服“抄袭”韩服,汉服起源于韩国。

甚至还有韩国网友把“中国结”,命名为“韩国结”,堂而皇之的宣传成为韩国国家无形文化遗产,准备申遗。

汉服、中国结只是华夏传统的周边文化,韩国居然想一点点剽窃我们的周边文化。[发怒]

为了拾起属于我们自己的传统,恒瑞博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与北京河汉文化在4月10-11日发起“花朝节”活动,让华夏传统文化成为国潮。[加油]

花朝节,简称花朝,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是汉族传统节日。流行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农历二月初二举行,也有二月十二、二月十五、二月二十五花朝节的。节日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姑娘们剪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称为“赏红”。

,共青团中央将每年农历三月初三定为“中国华服日”,汉服从小众的“汉服圈”开始走进大众视野。从最初被人们认为的“奇装异服到如今的“汉民族服饰”,从博物馆的珍藏到如今的日常穿着,汉服之美越来越被认可和接受。

甚至成为国潮,在百度指数的“国潮”词条搜索中,近三年的搜索热度持续攀升,人群画像上20-29岁占比接近于50%,国潮正成为95后的时尚。[强]

而这一届的花朝节,京津冀36所高校汉服社团、日均500位同袍及自媒体KOL参与,发起当以我心,望向国潮深处;当以我身,入海国潮巨浪,何以为潮,潮由我来。[比心]

花朝节整个活动分别是游园会与市集

其中游园会里有祭拜花神、传统婚礼表演、画宫灯、投壶等等。最让人期待的是汉服模秀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加入这场活动,让大家有机会近距离接触我们平常没能接触的传统文化。

5月,戛纳电影节上,中国影星姚星彤身着一件雪白孔雀羽衣惊艳亮相。逼真的孔雀翎毛,就是靠传统的绒鸟绒花技艺制作而成。

绒花始传于唐朝,谐音“荣华”,最早只供宫廷享用。在明清进入鼎盛时期,之后流传到民间,广泛使用于婚嫁喜事以及一年三节(春节、端午、中秋)。

明末清初,据《旧京文物略》记载:“彼时旗汉妇女戴花成为风习,其中尤以梳旗头的妇女最喜欢彩色鲜艳、花样新奇的人造花。”“绒花”谐音“荣华”,因寓意荣华富贵,佩戴绒花成为当年旗汉妇女的时尚。[害羞]

曾经兴旺的北京绒鸟厂不仅仅给我们留下了《西游记》里女儿国国王的倩影,还有《红楼梦》《骆驼祥子》《火烧圆明园》里都有从该厂定制的绒花饰品,它们属于“北派”,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市级非遗“北京绒鸟”。而《延禧攻略》的“绒花”则是江苏省级非遗由赵树宪制作的“南京绒花”,即所谓“南派”。[给力]

[鼓掌]这次的花朝节有幸请到南派绒花非遗传承人征珊珊,富阳竹纸非遗传承人李法儿,甲胄艺术家李辉。[奋斗]

[鼓掌]山西晋福祥汉鞋品牌第四代传承人,为大家展示汉鞋的制作过程。

[鼓掌]苏州承汉堂汉服,为大家呈现古法真丝草木染工艺。

[鼓掌]冀以清,山西寺观壁画记录者,为大家带来壁画文创作品。

可以说是诸多传承人带着各自的手艺到现场为大家分享非物质文化遗产。

[鼓掌]不仅如此,还有苏绣汉服、西泠印社、缂丝织造技艺、花丝镶嵌制作技艺、景德镇陶瓷瓷器等等。打造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

其实很多时候,一个物件,代表的不仅是传统文化的复刻,更让人感受到中国五千年来匠人精神的传承:细节之处,都是精细。

正是在这些愿意恪守品质的匠人和品牌的坚持下,不浮躁而又有韵味的中式美学,才得以源远流长。

自从“国潮文化热”开始,越来越多年轻人涌现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

4月10-11日,京津冀36所高校汉服社团、日均500位同袍及自媒体KOL将参与这届的花朝节,他们对国潮的演绎让传统文化得以传承,举办活动地点在二河开21号艺术区,举办期间艺术区樱桃园百花齐放,让我们拭目以待这场万人空巷的花朝节,欢迎大家准时到现场参与活动。[玫瑰][玫瑰][玫瑰]

#国学新知识##我要上头条#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北京(二十)

(故宫)(九)

上期介绍了珍宝馆的部分珍品,今天接着让大家大饱眼福[耶]

图一.《大禹治水图》玉山。

这座玉山的玉料是温润、密致而坚硬的和田青玉,高224厘米,宽96厘米,重约五千三百多公斤,底座为高60厘米嵌金丝山形褐色铜铸座,玉山的莹润光泽衬以纹饰精美的青褐色铜座,更显得雄伟壮观。在中国玉器工艺美术史上是一次伟大的创举,它历经十余年制成,参加的人有成千上万,花费的工作日以几十万计。在神州大地上辗转万里,从开凿、运输到雕琢经过数千工匠之手,历时十余年,追述了数千年前中华民族的一个美好传说,显示了我国各族人民的非凡才能和伟大智慧,影射了一个古老民族勤劳自强的不朽灵魂,创造了一个汗颜天地泣鬼神的旷古传奇。

图二.翠太平有象磬。

此物为清代乾隆时期珍贵的宫廷陈设品。名为《翠“太平有象”磬》高24、长26.5、厚0.7厘米,制造于清代乾隆年间,是当时的新疆进贡之物。翠质优良,局部色较深。作品呈片状,依形琢线,呈大象形状,含太平有象之意,表示天下太平。其中一面全身雕云纹,中部开光篆书“太平有象”四字。磬架为紫檀木质,透雕花叶纹。

图三.玛瑙单螭耳杯。

杯高6.8厘米,口径9厘米。为花玛瑙质地,灰白色玛瑙中有黄褐色斑纹。器为不规则圆形,一侧凸雕一螭龙为杯柄,螭的双前肢及嘴均搭于杯的口沿上,下肢及尾部与器外壁浅浮雕的桃花枝叶相互连接缠绕并形成器足。底部琢阴线“乾隆年制”四字隶书款。

图四.汝窑天青釉圆洗。

宋,高3.3厘米,口径13厘米,足径8.9厘米。洗敞口,浅弧壁,圈足微外撇。通体施淡天青色釉,釉质莹润,釉面开细碎片纹。外底有三个细小如芝麻粒状的支烧钉痕,露胎处呈香灰色。外底中心镌刻一个“乙”字。

图五.宋汝窑天青釉三足洗。

胎骨非常的薄,整体釉面呈现青白色,质地非常的细腻。这种天青色有如雨过天晴后,蓝天的颜色,天青色中略带灰色,但并不暗淡。虽然属于天青色,但是蓝色并不浓艳,显出一番柔和恬静之美,拥有玉石的质感。这只三足洗在釉面上,布满了细小的开片,收藏者俗称为蟹爪纹。这只汝窑三足洗的底部有支钉,因此这只三足洗,也是采用了支烧工艺。这只三足洗曾经在清朝时,被宫廷收藏,深得当时乾隆皇帝的喜爱。乾隆皇帝亲自赋诗一首,名宫廷匠人镌刻在这只三足洗的底部。乾隆皇帝的诗,工匠的雕刻加上三足洗的优美器型,三者融为一体,可谓锦上添花。令人惋惜的是,传世品仅仅一件。

图六.珊瑚狮子。

狮子红珊瑚质。圆雕,立式,三足着地,右前足抬起,头向左侧,双目圆睁,张口露齿,尾呈花枝状。其下配以镂雕山石状红木座。珊瑚是海中的珊瑚虫分泌出的石灰质骨骼堆积而形成的,呈枯干的树枝状。在古代,珊瑚与黄金同价,极受人们的珍视。珊瑚虫分雌雄,可活十几年。珊瑚干径一寸、高一尺者即为好品种,径二寸、高三尺者便很名贵。珊瑚细腻柔韧,可做非常纤细的饰品。在清代,珊瑚是二品官阶的顶戴标志。

图七. 金镂空葫芦式香熏。

通体以黄金制成,其上镂空“寿”、“喜”、

“万”字。用为散香之用。中央开光处有“大”

“吉”二字。香熏内有银制光素盛香胆,器下置紫檀木座。

图八.彩漆描金楼阁式自开门群仙祝寿御制钟。

钟盘上的5个上弦孔分别控制5种功能:走时、报时、报刻、开关门、打乐。每逢3、6、9、12时,房门开启,就会有3个小人出来,手执钟碗敲打发出声音报时。这个钟共有7套机械系统,具有相当高的技术水准,造型精巧,为稀世珍品。据说制作它耗时五年多。

图九.郎窑红釉穿带直口瓶。

景德镇有句话说“若要穷,烧郎红”,因为其烧制极为困难,数百窑亦难烧成一件。18世纪初,江西巡抚郎廷极奉康熙之命到景德镇主持御窑,试图烧制出失传数百年的祭红,虽未成功,却成功地烧制出另外一种更为鲜亮的红釉瓷器,人们把这种瓷器以他的姓氏命名。该器通体施红釉,因釉质在高温烧造时垂流而使口部显露出白色胎体,底部红釉凝聚,釉色浓重。为了表示喜爱,乾隆一如往常的作风,在底部刻上了一首“晕如雨后霁霞红,出火还加微炙工”的诗。由此可见乾隆皇帝对郎窑红瓷器的喜爱和推崇。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