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考研复旦生命伦理学 生命伦理学的研究领域不包括心理伦理学吗

考研复旦生命伦理学 生命伦理学的研究领域不包括心理伦理学吗

时间:2022-04-04 21:03:21

相关推荐

考研复旦生命伦理学 生命伦理学的研究领域不包括心理伦理学吗

#新书推介#《我们为什么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陈学明、吴新文、陈祥勤、姜国敏 著

《我们为什么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答关于中国道路的十大疑问》运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直面产生于不同时期、不同人群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种种指责和怀疑,分析其缘起的背景,指出其片面性所在,揭示其错误的根源,破除其似是而非的迷雾。正是通过这样的回击和解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清晰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与此同时,对这条道路的自信心也油然而生。

陈学明,男,上海崇明人,1947年3月生,现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国外思潮研究创新基地副主任。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副院长,兼任中国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荣誉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现代西方哲学。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论著、教材、译著30多部。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主持完成和正在完成省部级以上10多个重点科研项目,并获得过省部级以上20多次奖励。

吴新文,现为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教授、研究员。主要从事中西方文明与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意识形态与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研究。代表性著作有《再造文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为什么还需要马克思主义》(合著);主译《杜威全集:早期著作集》(第三卷)、《面向行动的经济伦理学》。

陈祥勤,现为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国外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和其他左翼思潮、西方古典哲学等方面的研究。代表性著作有《马克思与普遍历史问题》《解放神学》《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术史纲》,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社会科学》《哲学分析》《国外社会科学前沿》等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部分论文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

姜国敏,现为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本体论立场问题、马克思主义整体理论结构中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的关系问题等方面的研究。在《哲学动态》《哲学研究》《学术月刊》《解放日报》等上发表学术论文、理论文章多篇。

严复:近代启蒙思想家

他翻译《天演论》,把西方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最早引入中国,开启百年中国思想大门,为救亡自强保种的中华民族做了思想启蒙,推动中国近代社会的变化。他就是著名翻译家和伟大思想家,严复。

甲午海战惨败后,他半夜“起而大哭”。他不能接受的是,泱泱大清帝国,拥有世界领先的北洋水师,却被自己一千多年的学生打败?!

1895年,他接连发表《论世变之亟》、《原强》、《救亡决论》等四篇醒世长文,成为戊戌运动的理论依托。他呼吁到:中国必须启蒙!中国必须改变士大夫制度,改变君主立宪制;废除科举制旧式教育,提倡智德体全面发展的新式教育。这一年,他42岁。

他自英国留洋回国后,就到李鸿章麾下,创办了北洋水师学堂。但是,见解卓群、才气过人的他,由于不适应官场制度,英雄无用武之地,非常痛苦,竟然染上了鸦片瘾。

他多次科举考试不中后,改做翻译。就这样,一位伟大的翻译家走上历史舞台。

他先后翻译了《天演论》、《群己权界论》、《国富论》、《法意》、《群学肄言》等一系列西方哲学和思想著作。他的译著包含原著和按语两部分,按语就是他的思想和见解,有时比原著还长。

《天演论》是他根据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译著的,融汇了东西方学术思想,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做了思想启蒙,引起极大轰动。同时,也奠定了他精神导师和启蒙思想家的崇高地位。

从此,中国人知道了“物竞”、“天择”和“优胜劣败”等新词新理念。鲁迅、胡适等新文化运动领袖,都受此书启发走上变革之路。

他13岁就读福州船政学堂。与刘步蟾、邓世昌等北洋海军名将同学。1877年,他作为优秀毕业生,被选派到英国格林威治海军学院深造。

到英国后,他感到西方文明很新鲜,除学习专业知识外,还博览西方大思想家书籍,发现中西方思想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差别,并对中西方文化进行比较、研究和溯源。他深入思考:西洋为何事事胜出?中国百姓应该如何生活?

在英国,二十多岁的他,遇见了六十多岁的郭嵩焘,两人一见如故,成为忘年交。郭嵩焘是中国首任驻英公使,是中国洋务运动的开拓者。他对严复评价极高,说他的知识和见解,远胜于同代人,并引为知己。

他对西学思想有完整的理解。他抓住西方思想“集体的能力”这一主题,主张循序渐进变革,避免太过激烈的方式,反对一蹴而就。他倾向从思想文化入手,以开启民智为亟。所以,他痛惜“戊戌变法”失败。

他针对当时中国最需要的思想理论,开创性的翻译西方哲学书籍。他从一个词一个词开始引入,如“逻辑”、“数学”、“乌托邦”等等。他不是普通的翻译匠,而是西方思想的窃火者。

他与众不同,提出“信达雅”翻译原则,通过议书,传播进化、自由、平等、民主、民权等西方先进思想。从而为转折中的中国,构筑了融汇古今东西的学术理论基础。

他认为,中国要赶上西方,必须从改变教育开始,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为此,他躬身参与教育事业,先后任职京师大学堂、复旦公学和安徽师范学堂等学府。

他主张渐进式改革,不希望大变革大动荡。但是,现实令他很无奈。戊戌变法以及辛亥革命,都是非常激进的方式,他并不赞同。

目睹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巴黎和会,他身心受到极大打击。他以为西学能救中国,但是他的梦想也破灭了。

晚年,他精神很痛苦,内心很凄凉,回到福州老家定居。1910月,他辞世。墓碑前,悬书他自拟的“惟适自安”。

诗歌:激发想象力的酵母

——《激发孩子想象力的古诗100首》自序

这本诗选主要是给中小学生看的。

可能有的家长马上会问:现在小孩负担这么重,为什么还要让活蹦乱跳的小孩,去读这些老掉了牙的古诗呢?

看来,要想让小孩坐下来读古诗,你就得把诗歌讲得有趣;要想让父母给小孩买古诗来读,你就得让他们明白读古诗有益。

英国那位老奸巨猾的培根,劝人们读书的诀窍就是“诱之以利”:“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这段名言可惜过于胶柱鼓瑟,它们看上去言之凿凿,其实大多似是而非——读史难道只能使人明智而不能使人庄重?读诗只能使人灵秀而不能使明智?培根先生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还不如我们老祖宗孔子说得精彩:“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

孔子将“兴于诗”作为成才和成人的起点,孔子多次告诫儿子和学生要认真学诗:“子曰:‘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论语·阳货》)小孩为何要好好学诗呢?可以用诗启发想象,可以用诗感发意志,可以借诗观察社会,可以借诗领略自然,可以用诗乐群交友,可以用诗抒写哀乐,近可以用来事奉父母,远可以用来服务国家,还可以借诗来识记各种鸟兽草木的名字。总之,读诗不仅仅能使小孩越来越“灵秀”,它还能让小孩的想象越来越丰富,让小孩的观察越来越细致,让小孩的情感越来越细腻,让小孩的谈吐越来越文雅,让小孩的体验越来越深刻,让小孩的精神越来越和谐,让小孩的人格越来越健全……

诗为什么“可以兴”?小孩为什么要“兴于诗”?汉人说“兴”是“引譬连类”,也就是由此物联想起彼物,是指学诗可以培养读者的想象力;宋人说“兴”是“感发志意”,也就是激起人们的情感意志,是指诗能激发人们的生命活力。

人的智力主要涉及想象、直觉、逻辑、记忆、语言等层面,其中想象是才华的主要标识,没有想象就不可能有技术发明,就不可能有科学突破,就不可能有艺术创造。遗憾的是,今天的家庭和学校教育,不是引发小孩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而是在残酷地窒息青少年的想象力。各种无聊且无用的培训,不断重复同一类型的习题,小孩所有时间和空间全被大人填满,他们失去了任何学习的乐趣,甚至失去了生活的勇气,还哪有去天马行空想象的心境和精力?刺激想象力最好的方法,是让小孩去精读古代优美的诗词,让小孩有宽松的成长环境,有快乐的学习心情,这样,他们对“远方”才会有美好的憧憬,他们的思绪才会浮想联翩,他们的精神才会超越尘世进入美好的诗境。

如果说,想象直觉等智力的因素是创造的前提,那么生命的激情和冲动则是一切创造的原动力。没有了生命激情和冲动,所有才智都将休眠乃至休克,任何创造活动都无从谈起。要想点燃生命的火花,要想刺激生命的冲动,古代那些壮美的诗词是最好的“兴奋剂”。朗诵一下王之焕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个傻瓜也会领略到那种目极千里的眼界,那种无比开阔的胸怀,还有那“更上一层楼”追求冲劲。

我们这个民族文化修养深厚,我们使用的汉语形象生动而又富于表现力,几千年来我们的先人用它为人类创造了无数诗歌的艺术瑰宝,为世界贡献了许多伟大的诗人: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这本诗选精选了名家名作109首,多半是朗朗上口的小诗,分为人生、自然、友情、战争四辑,希望在培养孩子想象力的同时,也培养孩子丰富细腻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尽可饱览祖国名山大川的雄奇,可以一睹万马奔驰千军决战的激烈,可以聆听山泉的叮咚,可以欣赏百花的绚丽,更可以体验到各种美好的人生,可以感受生活的的酸甜苦辣……

要想丰富小孩的想象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专注力,那就读诗吧!

每首诗都有必要的文字注释,简短的艺术评点。没作详细艺术分析的原因,是有意给小孩读诗时留下想象的空间。西方一位教育家曾批评说,我们今天给幼儿读的经典读物,成人过于琐细的艺术分析,活像是在嚼饭喂人,既让孩子读起来索然无味,又养成了孩子阅读偷懒的恶习。今天的儿童玩具过于精巧,远不如从前简单玩具能让孩子们好奇。

编辑为了引起小孩浓厚的兴趣,为了激起小孩丰富的联想,每首诗都配了精美的插图。我们编者和编辑尽心,但愿同学们读来开心!

《激发孩子想象力的古诗100首》,戴建业编著,复旦大学出版社8月,可在各大当当、京东、天猫、博库各大网站购买。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