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上海市注册会计师协会继续教育培训网 上海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网

上海市注册会计师协会继续教育培训网 上海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网

时间:2020-12-20 17:16:58

相关推荐

上海市注册会计师协会继续教育培训网 上海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网

“润之的鞋破了,你得负责任啊。”1945年,来到延安的熊瑾玎看到主席的鞋子露出脚指,忍不住说道。

熊瑾玎是谁,怎么敢这么说话?他是1886年人,家在长沙县江背镇,和毛主席的老师徐特立同乡。20岁时,跟随徐特立学习,弃医从学。

19,熊瑾玎结识了毛泽东、何叔衡等热血青年。随后给毛主席、徐特立所在的学校管理财务。

他这个人谨慎细心,严密周到,19,又给毛泽东、何书衡筹措去上海开会经费。

后来,他被调到上海中央政治局机关任会计,又以商人的身份在上海开办“福兴商号”,经营纱布。

他平时带着一副大墨镜,穿黑色长袍衫,俨然大老板的派头。其实,福兴商号二楼就是中央政治局开会的地方。

生意扩大后,他在上海又开了三个酒店和一个钱庄。

为便于工作,周恩来将湖南的女将朱端绶调来和他假扮夫妻。谁知两人日久生情,在一个中秋的夜晚,由周恩来撮合,结为夫妻。

1933年,熊瑾玎给贺龙家属送生活费时,被国民党特务抓住。当时本来是要给他判死刑的,后来经宋庆龄的四处奔走,改为8年有期徒刑。

为了方便照顾,他的妻子、妹妹和父亲,在离监狱不远处,3个人开了个小酒店。

扣掉成本,熊瑾玎的妻子朱端绶将剩下的钱都打点给了监狱,就为了能让他少遭些罪。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熊瑾玎被营救出狱。

1939年,熊瑾玎成为新华日报的总经理。虽说当时国民党国共合作,但国民党经常无故停发经费,有时候还派小特务来捣乱,砸场子。

熊瑾玎必须四处筹措经费,维持报纸的发行。为此,他建立了一个造纸厂。

尽管手中掌握着党的钱袋子,巨款经熊瑾玎的手流动着,但他却坚守纪律,绝不伸手。在三女儿半岁时,发高烧抽搐不已,送到医院后,他连10个银元也拿不出来,只好又将孩子抱了回去,回来一看,女儿已经停止了呼吸。

女儿无法救,儿子不相认。当时新华日报在鹰嘴岩,上面驻扎的是休息待命的国民党新锐第五军。而军长熊笑三是熊瑾玎的儿子。熊笑三向他的上级报告说,他的父亲已经去世了,只有一个三叔。由于政见不和,父子俩近在咫尺,却从不来往。

熊璟玎给熊笑三写信,让他弃暗投明,但儿子一直没有答应。淮海战役时,熊笑三作为杜明和邱清泉的心腹,无心应战。后来趁着战乱一个人逃到香港,之后去了台湾。80年代,才重回到大陆。

熊笑三的逃离,在解放后也给熊瑾玎带来了麻烦,直到周总理出面,才予以解决。

解放后,熊瑾玎担任中国红十字会会长。有次去见毛主席时,看到主席鞋子破了,忍不住提醒身边的人。这也能从侧面看出,熊瑾玎在毛主席心中,有着很重的份量。

除了毛主席,周总理也能熊瑾玎爱护有加。

1966年元旦晚,熊家正在为熊瑾玎庆贺80岁生日,周总理给寿星带来了两样“礼物”:一是邓小平送的2瓶绍兴花雕。二是自己亲笔为熊氏夫妇写的证明材料。

周恩来在证明材料中写道:“熊瑾玎、朱端绶同志出生入死,贡献甚大,最可信赖。”

有了这份证明材料,熊瑾玎在那段特殊的岁月,相当于有了护身符。

熊璟玎病重时,周总理亲自派去了他的保健医生,并嘱咐医院全力抢救。但熊璟玎还是于1973年去世。

一生追随革命,信仰坚定,这样的革命先辈,无悔人生。

作者:云帆心语

编辑:青草

#头条创作挑战赛##历史#

一个农民的育儿经

我们每天外出散步的队伍很杂,有退休的公务员,工人,教师,也有几个农民,大都是七十来岁左右的人。其中有位农民杨某,53年出生,比我小两岁,身体健康,步履矫健,穿着工整,根本看不出是个农民,据他本人讲才4O多岁就没干农活了。

昨天,他与我谈起他教育子女成才的经过,使我这位从事教育工作几十年的退休教师,汗颜不已,自愧不如。

他育有一儿一女,女儿为姐,现在上海一家外企做会计工作,月薪几万,女婿在上海办了个电缆厂,收入也很可观。儿子儿媳都是中学教师。他现在住的房子和生活开支都是靠女儿,按月给他们二老每人两千元的生活费,加上农保和庄稼补贴,日子过得很滋润。他女儿说:不要向弟弟要生活费,教师工资低,有什么困告诉她一声,让她来解决。

这么优秀的一对儿女,他是用什么方法培养出来的呢?他本人识字不多,只是认得一些字,提笔写就不行。但他非常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他的一双儿女本就十分聪明,他决心一定把他们培养成才,但他培养的方法却与我们大相径庭。

他儿子在读初中时,成绩也很好,一个星期天回家,见爸爸没在家,就问他妈,妈说:“爸爸在耕田,正忙着呢?"儿子也非常懂事,对妈妈说:“我去抓田边,关上水好栽秧。"他妈说:“你去嘛!"儿子拿着铁釽就到田里去帮他抓田边。他一边耕牛,一边看儿子抓边,还像模像样的,跟熟手抓的田边差不多,他心中就有了想法。

儿子抓了一段田边,就跑到一边小便去了,一会又回到田里,他停住牛,拿着手中的使命棍,呼呼地抽了儿子几下,瞬间就冒起几根青痕。儿子感到莫名其妙,他怒气冲冲地问:“你刚走哪里去了?"儿子说:“去解了个小便。"“解小便?田里解不得吗?当鱼鳅怕糊眼睛,你当个啥子农民?农民哪个不是从头到脚都是泥巴?人人解个小便都要跑老远去,那要耽误多少时间?你赶紧给我滚回去,不然我还要整你!"

他对我说:我为啥下狠手打他,因为我看到他的农活干得好,怕他在学习上遇到困难,老师一批评就会产生我农活也干得好,我硬要读你这个书才能活人吗?断绝他想当农民的念头。

暑假,姐弟二人都回来了,他就带着二人去扯苕草,夏天,早上还可以,父子三人有说有笑的,随着太阳的升高,气温也升高了,干起活来,心里怪难受的。儿子说:“爸爸,现在我心里像猫抓一样,是不是回去了?"“啥子,回去了?你抬头看看,有哪个回去了?只有你是娘生的?你的心里像猫抓,人家心里就好受?不行!非把活干完不可!"父子三人再也不有说有笑了,只是拼命地干活。草扯完了,姐弟二人脸晒得血泡红,满身是汗,他还叫姐弟二人把草背到堰塘边,倒在地上才回去。然后他才到堰塘把草淘洗干净,再背回去喂牛。

他说:你不让他知道当农民的辛苦,他读书就不会努力,他还以为当农民安逸。

在他的调教下,两个子女读书都很刻苦努力,在八十年代,女儿就考上中专,后来儿子又考上中师了。当时一家中,一个考上中专,一个考上中师,在农村是很难找到这样的家庭。那时的中专中师都是包分配的铁饭碗。后来女儿女婿都下海了,自己创业,女儿自学成为注册会计师,在上海工作近六年都不能入籍,最后乘人才引进的政策才定居上海的。

听了他的育儿经,我的确自愧不说,光靠说教,讲道理是不行的,言传难比身教。大家决得他的教育方法有没有可取之处?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