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十大预防措施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十大预防措施

时间:2022-07-17 08:37:21

相关推荐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十大预防措施

化脓中耳炎怎么治疗比较好啊?中耳炎的种类很多,化脓性中耳炎是其中最为常见又比较严重的一种,对于化脓性中耳炎这种疾病来说,许多患者都想了解怎么治疗效果比较好,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化脓中耳炎怎么治疗比较好

1化脓中耳炎怎么治疗比较好啊

化脓中耳炎怎么治疗比较好啊?中耳炎的种类很多,化脓性中耳炎是其中最为常见又比较严重的一种,对于化脓性中耳炎这种疾病来说,许多患者都想了解怎么治疗效果比较好,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

化脓中耳炎怎么治疗比较好啊

化脓性中耳炎最常见的症状是倦怠、发热、畏寒、食欲下降等。小儿全身症状较重,常伴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鼓膜一旦穿孔,体温即逐渐下降,全身症状明显减轻。如有眩晕、呕吐、面瘫、剧烈头痛、寒战、高热等症状出现,证明已有并发症发生,患者切莫忽视或者盲目处理,以免方法不当,对听力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化脓中耳炎怎么治疗比较好?

1、药物治疗:一般药物疗法主要是通过抗菌、排脓、消肿以达到缩小穿孔的目的,但是单纯的药物治疗很难实现穿孔的愈合,并且难以治疗中耳炎,极易复发。

2、鼓室成型手术疗法: 通过切除中耳及周围骨质中病变组织藏匿的所有腔隙,最大程度减少了病灶的残留,并全面恢复听骨链的连续性,具有手术伤害小、并发症少、效果好的优点。

3、鼓膜修补术:是一种适用于骨疡型中耳炎、胆脂瘤型中耳炎的传统治疗方法,虽可治愈部分中耳炎,但无法达到清除病灶的目的,有复发可能。

想要彻底摆脱化脓性中耳炎的困扰,平时也要注意一些简单的护理,比如一些辛辣的垃圾食品或者零食我们一定要少吃或者不吃,还有患者要戒掉抽烟和喝酒,都知道抽烟对身体有很大的危害,而且对病情有所影响;另外,患者在康复期间要注意保护耳部,不能进水,特别是在洗头的时候要小心。

以上就是为大家介绍的“化脓中耳炎怎么治疗比较好啊”。

2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十大预防措施

向您详细介绍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应该如何预防,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常见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预防

首先应注意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积极预防和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禁用硬物掏耳,防止鼓膜损伤,对于患者应注意:

(1)初期高热时,多饮开水。

(2)保持外耳道干净,但不能重拭重擦。

(3)睡眠时患耳应在下侧,同时注意不能受到压迫。

(4)如为小儿,在哺乳时,要采取适当的体位,宜头高脚低,禁止卧位喂奶。

(5)按时服药及换外用药,换药器具注意严密消毒。

(6)换药时应嘱患者侧卧或将头倾向一侧肩部,并牵引耳廓,成人的耳廓可向后上方牵引,儿童则向后下,然后滴入或纳入药物。

(7)忌进辛辣食物及酒类,病儿的乳母,也应忌以上诸物。

(8)冬天滴用的水剂,应加温一些,温度需与体温相接近,简便法:在滴药前10分钟,将药藏在贴身的衣服口袋里 。

(9)鼓膜穿孔及鼓室置管者 禁止游泳,洗浴时防止污水流入耳内。

(10)注意病情发展,尤其对小儿,应警惕颅内外并发症的发生。

3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原则是控制感染,通畅引流并去除病因。及早应用足量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药物控制感染。鼓膜穿孔前给予2%酚甘油滴耳,可消炎止痛。中医认为本病初起多属肝胆风热,治宜疏风清热。有条件时应行鼓室导抗测量检查。接下来会详细讲述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方法。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

【西医治疗法】

原则是控制感染,通畅引流并去除病因。

1、全身治疗

(1)及早应用足量抗生素或其他抗菌药物控制感tulaoshi染,务求彻底治愈。一般可用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药物。如安美汀375-750mg/次,每天3次口服;或头孢呋辛片剂,250-500mg/ 次。每天2次口服;或希刻劳250-500mg/次,每天2次口服;或泛捷复250~500mg/次,每6小时一次口服;或青霉素400万U,静脉滴注,每天2次;或先锋霉素V3.0g静脉滴注,每天2次;或特复方替卡西林3.2g静脉滴注,每6~8小时一次;或头孢呋辛1.5g静脉滴注,每天2次等,鼓膜穿孔后取脓液做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可参照其结果改用适当的抗生素。其他治疗包括注意适当休息、多饮水,对症给予解热镇痛。

(2)1%麻黄碱液或呋喃西林麻黄碱液、氯霉素麻黄碱液滴鼻,减轻咽鼓管咽口肿胀,以利恢复咽鼓管功能。

2、局部治疗

(1)鼓膜穿孔前给予2%酚甘油滴耳,可消炎止痛,鼓膜穿孔后应立即停药。因该药遏脓液后释放苯酚,可腐蚀黏膜及鼓膜。如全身及局部症状较重,鼓膜明显膨出,一般治疗后无明显减轻;或穿孔太小,引流不畅,或疑有并发症,但无立即行乳突手术时,应在无菌操作下行鼓膜切开术,以利通畅引流。

(2)鼓膜穿孔后

1)先以3%双氧水尽量彻底清洗并拭净外耳道脓液或用吸引器将脓液吸净(注意吸引器负压不可过大)。

2)局部用抗生素水溶液滴耳,如0.25%-1%氯霉素液,0.3%氧氟沙星滴耳液,复方利福平液等,不主张采用粉剂,以免与脓液结块,影响引流。

3)脓液减少、炎症逐渐消退时,可用甘油或酒精制剂滴耳:如3%绷酸甘油,3%绷酸酒精,5%氯霉素甘油等。

4)感染完全控制、炎症完全消退后,穿孔多可自行愈合。穿孔长期不愈者,可作鼓膜修补术。

(3)病因治疗;积极治疗鼻部及咽部慢性疾病,如腺样体肥大、慢性鼻窦炎、慢性扁桃体炎等。

(4)鼓膜切开药物治疗

不能有效控制炎症,全身症状及耳痛重,鼓膜膨隆明显者,则应行鼓膜切开,以利排脓。

(5)乳突单纯凿开术

自抗生素广泛应用于临床以来,需行乳突手术者已极少见,但并发融合性乳突炎或有并发症发生趋势或已发生者,应尽早行乳突凿开术,清除乳突病变气房,尽量不干扰听骨链,以保存听力。

(6)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本病初起多属肝胆风热,治宜疏风清热,解毒消肿,可用银翘散合五昧消毒饮加减;化脓期症状较重,多属肝胆火热,治宜清泻肝胆,解毒排脓,可用龙胆泻肝汤加赤芍、丹皮、皂角刺;恢复期余邪未清,治宜清热利湿,扶正祛邪,可用四妙散酌加黄芪、银花、甘草。

注意:对于儿童,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治愈的同时恢复咽鼓管的功能。有条件时应行鼓室导抗测量检查,根据鼓室功能曲线了解咽鼓管功能情况。

【中医治疗法】

一、辨证选方

1、风热上壅

冶法:疏风清热、解毒消肿。

方药:蔓荆子散(《兰室秘藏》)加减。蔓荆子10g,生地12g,赤芍10g,菊花10g,桑白皮10g,木通10g,前胡10g,赤茯苓10g,薄荷8g,银花10g,甘草6g,发热风寒者,加荆芥、防风;口苦咽干、脉浮弦者,加黄芩、夏枯草。

2、肝胆火热

治法:清肝泻火,解毒排脓。

方药:龙胆泻肝汤(《医宗金鉴》)加减。栀子10g,龙胆草10g,生地15g,车前子8g,泽泻10g,木通10g,当归10g,黄芩10g,柴胡10g,甘草6g。大便秘结者加酒制大黄、玄明粉;耳内痛甚者,加赤芍、丹皮、乳香、没药;鼓膜穿孔过小,脓液引流不畅者,加皂角刺、穿山甲;脓液量多者,加桔梗、白芷。

二、其他疗法

(一)清洁法本法为其他耳局部外治用药的基础。

对鼓膜已穿孔溃脓者,可用3%双氧水或淡白醋(白醋、冷开水各半和匀)洗净耳内脓液,以保持通畅引流及开展其他治疗。

(二)滴耳法

1、初起未穿孔时,可用紫金锭磨醋滴耳或虎耳草汁滴耳止痛。

2、紫草油:紫草3g,芝麻油40g。将紫草原药入油内置火上炸至佃变紫色,滤取油液,每次滴3~4滴,每日2~3次。

3、轻粉滴耳液:轻粉1g置乳钵中研细,取羧甲基纤维素钠1g溶于蒸馏水100ml中后加入乳钵中,混研匀。滴耳,每日2次,每次2~3滴。

4、冰片菜籽油:冰片:菜籽油为1:10,浸泡一周,装瓶备用。洗净耳道后每次滴3滴。每日3次。

5、紫参滴耳油:紫草、苦参各50g置入香油500ml中浸泡24小时后,加热炸至药枯呈黑黄色,过滤后加冰片6g,枯矾3g,搅匀备用。每次滴1~2滴,每日1次。

6、香椿皮滴耳油:香椿皮60g,置瓦上焙成炭,研极细末,浸香油中。取药油滴耳,每次2~3滴。每日5~6次。

7、仙掌公英液:鲜仙人掌(去皮)、鲜蒲公英各等份,洗净后捣烂取汁滴耳,每次2~4滴,每日2~3次。

(三)吹药法本法对芽孔过小者不宜用。

1、氯冰散:氯霉素粉10g,冰片1g,混研匀,吹耳,每日1~2次。

2、冰麝散:冰片2.5g、麝香0.5g、樟丹10g、龙骨15g,黄连10g,牡蛎10g,共研极细粉末,吹耳。

3、龙矾散:煅龙骨、枯矾各等量,研粉过120目筛。清洁外耳道后吹入耳内,每日1次。

4、耳炎散:明矾159入带胆汁的鲜猪胆内,风干后取出明矾,加冰片1g研细末,吹入耳内。

5、蛇甲散:蛇蜕、穿山甲各10g,煅成炭后加入枯矾2g,研细粉吹耳,早晚各1次。

【中西医结合治疗】

其方案为以下几种:

1、控制感染,通畅引流,活血化瘀,散热止痛,消肿收敛:全身或局部应用抗生素,首选青霉素、头孢菌素类药物。中医辩证论治,

(1)风热侵袭型用银翘散合五味消毒饮加减:金银花15g,连翘12g,荆芥12g,薄荷6g,野菊花15g、桔梗9g、蒲公英15g,地丁15g,牛蒡子12g,甘草6g。方中用金银花、连翘、蒲公英、地丁、野菊花清热解毒;牛蒡子疏风清热祛痰;荆芥、薄荷清热解表;洁梗排脓,引药上行;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合用具有疏风情热、解毒排脓之功效。

(2)肝胆湿热型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9g,山栀子9g、黄芩9g、柴胡9g、泽泻9g、车前子15g、木通9g、当归12g、生地12g、苍耳子9g、辛荑9g、白芷15g、皂角刺12g、甘草6g。方中用龙胆草、山栀子、黄芩清肝胆湿热;柴胡疏肝解郁;泽泻、车前子、木通、白芷、皂角刺清利湿热排脓;当归、生养血活血;苍耳子、辛夷除湿祛风通窍;甘草调和诸药。

(3)或用泻脓方:香附、生地、白芍、地骨皮、甘草、柴胡、白芷、黄芪、龙胆草;外治用黄连素滴耳液。

2、激光配合外用中药治疗:用低功率CO2激光散焦照射局部病灶对机体组织内可引起热化学反应,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流增快,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和代谢产物的吸收。同时外用中药以舒络活血化瘀,消肿收敛,散热止痛。

4化脓性中耳炎的症状是什么

你知道化脓性中耳炎吗?生活中应该很多人对于这种症状都很陌生,今天就为您来讲解一下什么是化脓性中耳炎,它都有些什么症状。

化脓性中耳炎的常见症状表现:

初期症状:在化脓性中耳炎初期,患者有显著的耳部跳痛、发热、耳闷感觉。疼痛感可放射至颈部。由于咽鼓管粘膜肿胀而管腔封闭,故有耳闷感觉,但听力没有明显下降。

化脓期症状:常在患者受感染后12至24小时,中耳腔开始有脓液形成。此时耳内疼痛剧增,并有发烧畏寒症状;儿童患者会发高烧,出现呕吐、抽搐、腹泻和脑膜刺激等重症,听力明显下降,伴有耳鸣;内耳检查可见耳鼓膜全部呈红色,变厚而且向外膨出,正常辨认标志已无法分辨;乳突部压痛明显,儿童患者乳突部有肿胀,音叉检查呈传导性耳聋症状。

穿孔期症状:由于受到中耳腔内不断增多脓液的压迫和病菌侵害,耳鼓膜会发生局部坏死和穿孔,脓液从穿孔处外溢,中耳腔内压骤减;若脓液引流顺畅,患者会感到耳痛顿时缓解,退烧,听力好转;耳内检查可见穿孔的耳鼓膜,穿孔是大小不同的,较小的穿孔因脓液溢出而可见搏动性反光,溢出的脓液起初黏稠还带有血丝,逐渐变为全脓液。

上面三期的症状便是给您介绍的化脓性中耳炎的症状,通过这些介绍您是不是对于化脓性中耳炎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5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应该做哪些检查?

向您详细介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检查项目有哪些,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应该如何鉴别诊断?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诊断:

(一)常规检查

1.卡他期

鼓膜松弛部充血、紧张部周边及锤骨柄可见放射状扩张的血管,此期为时不久,常被忽视,特别是小儿更不易觉察。

2.化脓期

鼓膜弥漫性充血,伴肿胀,向外膨出,初见于后上部。后渐全部外凸。正常标志难以辨认。血象:白细胞总数增多,中性白细胞比例增加。X线检查,乳突气房由于黏膜充血、水肿、积脓,呈云雾状模糊,但无骨质破坏现象。

3.穿孔期

鼓膜穿孔前,局部先出现小黄点。穿孔开始一般甚小,不易看清,彻底清洁外耳道后,方可见到鼓膜穿孔处有闪烁搏动的亮点,有脓液自该处涌出。听力检查呈传导性聋。X线片或CT示乳突气房模糊,气房间隔不清或消失,呈现骨质融合破坏。

4.恢复期

可见鼓膜紧张部小穿孔,外耳道内有脓性分泌物或干燥。

(二)辅助检查

(1)耳镜检查:早期鼓膜松弛部充血,锤骨柄及紧张部周边可见放射状扩张的血管。继之鼓膜弥漫性充血、肿胀、向外膨出,正常标志难以辨识。鼓膜穿孔一般甚小,不易看清,彻底清洁外耳道后方见穿孔处之鼓膜有闪烁搏动之亮点,或见脓液从该处涌出。坏死型者鼓膜迅速破溃,形成大穿孔。

(2)听力检查:呈传导性聋。

(3)血象:白细胞总数增多tulaoshi,多形核白细胞增加。

(4)细菌学检查:鼓膜穿孔后可取脓液进行细菌学培养和药敏试验,可明确致病菌和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

(5)x线和CT检查: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发病后乳突多可受累,x线乳突平片和CT可见气房模糊,呈云雾状,无骨质破坏。

(三)中医诊断

1.风热上壅

证候:病初起,耳内疼痛,胀闷闭塞感,听力下降。检查见鼓膜潮红,表面标志不清。并见周身不适,头痛,发热,微恶风寒,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①辨证:本证见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初期,以耳内疼痛胀闭,鼓膜潮红为辨证要点。

②病机:风热邪毒与气血搏结于耳窍,致脉络痹阻,功能失司,故耳内疼痛,胀闷闭塞,听力减退。气血壅滞,故鼓膜潮红,表面标志不清,全身所见为风热表证。

2.肝胆火热

证候:耳内剧痛,如钻如刺,鼓膜红肿外突,或已芽溃溢脓。全身并见发热,面部潮红,烦躁易怒,口苦咽干,渴欲饮冷,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厚,脉滑数。

①辨证:以耳内剧痛,鼓膜红肿外突及穿溃溢脓为辨证要点。当鼓膜穿溃溢脓后,耳痛可迅速减轻。

②病机:火热邪毒炽盛,灼腐肌膜酿脓,故耳内剧痛,鼓膜红肿。脓液蓄积于耳窍内,则鼓膜外突。热盛膜腐穿溃,则见脓液溢至外耳道。全身症状均由肝胆火热所致。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