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跨境电商平台四个阶段特点 跨境电商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

跨境电商平台四个阶段特点 跨境电商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

时间:2023-06-09 04:52:15

相关推荐

跨境电商平台四个阶段特点 跨境电商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

$贝特瑞(BJ835185)$ $东方电热(SZ300217)$ $科达利(SZ002850)$

【天风电新-4680大圆柱】

1、圆柱产业趋势明确:特斯拉率先提出,宝马、通用跟进,电池厂宁德、亿纬、LG、松下等全面响应

从当前时间点看,动力电池形状技术路线方形是主流。18-全球方形电池占比达57%,略有下降,21、未有全球数据,我们根据头部电池厂市占率预计方形占比超60%(宁德+比亚迪+三星+中航等)。

从性能看,方形成组效率最高,软包单体能量密度最高,圆柱生产效率和一致性最高。往未来看,我们认为大圆柱是大势所趋:

提出:特斯拉在电池日首次提出4680电池,并规划自产电池。特斯拉开始采用18650电池,后升级为2170,到发布了4680电池。4680与2170电池相比,单体带电量提升5倍,减少结构件等非活性物质占用体积,整体续航里程提升16%,无极耳(全极耳)设计大幅提升了电池功率,带来更快充电速度。

跟进:车企和电池厂全面布局、响应。车企方面宝马、通用、保时捷、江淮、东风岚图等多家主流车企积极布局,电池厂方面宁德时代、亿纬锂能、LG新能源、松下电池、三星SDI、远景动力、比克电池、国轩高科等多家头部企业积极响应。

大圆柱火热的背后是高安全性和高经济性驱动,我们预计23/25年全球大圆柱电池出货43/280GWh,在动力电池渗透率5%/20%。

高安全性:圆柱的形状热扩散性能较好,因此可以搭配高镍、硅负极等高性能材料。

高经济性:生产效率可以做到非常高,制造成本会大幅下降。亿纬锂能董事长表示大圆柱电池(46系列圆柱电池)制造效率可提升30%,宝马基于当前市场环境的预判,第六代电池相较于第五代产品,成本可降低多达50%。

2、大圆柱产业链变化:大圆柱电池有望带动锂电主材体系升级,圆柱辅材国产替代加速

主材升级包括正极高镍化,负极硅基化,碳管三代化+单壁化,结构件等强度要求提升。

高镍化:大圆柱的优势是不易热失控,高镍三元优势是能量密度高,劣势是成本高+热稳定性差,大圆柱搭配高镍三元是优劣势互补,故大圆柱的应用加速会促进正极高镍化。

硅基化:圆柱天生更适合用硅负极,其各向同性的特点使得圆柱电池更耐膨胀(硅负极最大问题是膨胀),此外特斯拉4680电池明确表示使用硅,我们预计25年全球硅基负极市场空间有望达300亿,21-25年复合增速136%。

电解液Li­F­Si使用加速:大圆柱电池体系一般匹配高电压、高镍材料,而高倍率电池对电池材料有较高要求。Li­F­Si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电化学稳定性、更高电导率,能更好的配合高电压、高镍、高倍率电池。

碳管三代化+单壁化:在大圆柱体系中,正极高镍化将加速三代碳管的应用,负极硅基化将加速单壁碳管的应用。

结构件强度升级:相较于2170 圆柱电池,大圆柱4680电池的容量及输出功率更高,对安全以及电流输出装置要求更为严格,需要的零件也更多,其产品结构更为复杂,对制造工艺要求也更高,对生产设备的要求也不一样,我们预计单GWh价值量有望提升(宁德方形在3000万元出头)。

辅材0-1国产替代包括预镀镍、芳纶涂覆。

预镀镍:预镀镍应用于圆柱电池,此前多为日韩企业垄断,我们认为随着大圆柱产业趋势加速,有望实现国产替代。预镀镍建议关注国产替代供应商东方电热,其在技术、客户进展端领先。

芳纶涂覆:芳纶涂覆与传统陶瓷涂覆相比优势在于高安全性、强快充和循环性能,劣势在于成本高,此前多为海外企业垄断,目前泰和新材正致力于国产替代,我们认为能率先突破的应用场景为3C和圆柱,我们认为随着在大圆柱产业趋势下,国产替代有望加速。

3、投资建议

大圆柱产业趋势下,重点推荐大圆柱电池端客户、量产领先的【宁德时代】、【亿纬锂能】。

大圆柱电池有望带动锂电主材体系升级,辅材国产替代加速。主材升级包括正极高镍化,负极硅基化,碳管三代化+单壁化,结构件等强度要求提升;辅材0-1国产替代包括预镀镍、芳纶涂覆,这两个产品此前多应用在圆柱电池,尚处于海外垄断阶段,我们认为随着全球大圆柱趋势的盛行,有望国产替代。

从弹性角度出发,重点推荐预镀镍【东方电热】(14X)、芳纶涂覆【泰和新材】(25X)、【天奈科技】(24X)、【科达利】(24X)、【当升科技】(12X)。

#股票交流#

企业数字化:政策与行业持续演进重视两类公司

8月,国务院国资委就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从政策角度看,十四五期间央国企数字化转型是数字经济的一个主要方向。

从企业发展阶段看,中国大型企业进入提质增效的阶段,对IT要求逐渐提升,传统的应用建设已经很难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

从产业供给看,以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已经逐渐成熟,进入大规模推广的阶段。

国内外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径有什么异同呢?两者相同点在于,都是从单点应用到集团管控,即先从使用企业ERP和OA等,再到部门深化,开发出适用各自业务的系统,进而出于打通部门间数据的需求进行集团整合形成平台化,再进行智能化提升。

而中外数字化转型有三方面差异。一是由于我国信息化发展较晚,数字化中包含的信息化、云化、智能化交织叠加,导致厂商较多,市场格局分散;二是IT决策上,由于管理层的话语权偏重,往往营销重于产品;三是国内企业偏爱自研和定制。海外的数字化路径是从单点化、标准化走向平台化、标准化,利润率更高,容易出巨头,而国内则是从单点化、定制化走向平台化、定制化,厂商利润率较低,成长天花板明显。

在中国式企业数字化转型中,我们认为可以重视两类公司。一类可以称为大型企业的“亲儿子”,即很多大型企业把自己的IT部门、数字化部门单独剥离出去成立的公司。这类公司全权负责大型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任务,并且因为大型企业一般在行业里领先,将其数字化转型做好后,未来有对外推广的可能。

第二类公司可以称为“甘当打工仔”的公司,这部分工作相对而言较苦较累,但是苦活累活并不简单,同时这类公司也要非常注意成本控制,所以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虽然业务需求的弹性可能不大,但是持续性和可见性会不断提升,因而这类公司具备不错的投资价值。

需要注意的是,相关公司主要面临三个问题。一是格局问题,即这样的赛道可能没有特别强的壁垒,如何保持一个比较好的竞争格局?二是增速问题,即公司是否能够获取超过行业的增长?三是规模问题,即企业做大之后组织架构是否能够保持高效运转?这三个问题的核心其实就是管理问题。

这两类公司均处于非常绵长的赛道,没有明显的成长天花板,基本上都能保持10%-20%的增长,当前位置整体股价估值较低,给予了较好的估值保护,可以很好的获取向上收益,以及向下的保护垫,具备较好的投资机会。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