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四川泸州:现代农业发展势头正猛

四川泸州:现代农业发展势头正猛

时间:2022-06-04 21:18:35

相关推荐

四川泸州:现代农业发展势头正猛

城下人家水上城,酒楼红处一江明。

被长江、沱江三面江水环拥的四川省泸州市,因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酒文化而闻名。

,泸州迈上了发展上的一个新台阶——经济总量进入“千亿俱乐部”,经济增长速度居全省第一。在四川省委、省政府“多点多极支撑,着力次级突破,夯实底部基础”发展战略中,泸州一马当先。

新台阶上,迎来的是一场更深层次的考量。去年5月,一份《市委、市政府关于着力六个突破力争四年翻番的决定》,绘就了一幅泸州未来四年发展的蓝图与梦想——

全市生产总值四年翻番——着力构建现代农业稳步发展、新型工业带动发展、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的现代产业格局,三次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四年翻番——实施收入倍增行动,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到,全市农业生产总值突破30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

在这张加快建设川滇黔渝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的蓝图中,现代农业发展被放在重要位置。泸州这座千年古都,在散发酒城独特魅力的同时,也向世人展现出一个川南丘区经济大市发展现代农业的强劲气势。

目标引领强势跨越

近年来,在泸州市委、市政府建设现代化“中国酒城”这一战略目标的驱动下,全市构建了以“名酒名园名镇名村”项目为引领,省、市新农村建设示范片为支撑,“万亩亿元”现代农业核心示范区协调推进的多极发展格局。,泸州全市农业生产总值达到252亿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8455元,比上年增长13.3%。

“一产抓特色、三产抓拓展,未来四年,泸州市将重点发展现代农业、白酒、文化旅游等九大产业,着力构建产业结构优化、质量效益较高、多点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泸州市委主要领导说,全市将围绕“着力六个突破,力争四年翻番”战略目标,依托畜牧、优质稻、高粱、果蔬茶、林竹、烤烟等六大特色效益农业,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到,泸州市“九大产业”将实现增加值1480亿元。把泸州建设成为川南农产品加工基地、集散中心和成渝经济区重要的“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和“农村观光旅游目的地”,力争“十二五”末跨入全省现代农业强市行列。

目标既定,全市上下迅速形成合力和共识。在农业“十二五”规划中,泸州聚力产业发展,以全省现代农业、林业、畜牧业重点县建设为载体,直指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

大力实施100万亩酿酒专用高粱、100万亩优质蔬菜、100万亩名优水果“三百工程”,提升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农业新科技支撑、现代农业经营管理、农产品加工及品牌带动、农业生态环境保障“六个能力”。全市粮食总产量达198万吨,创近新高;建成果蔬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区33个,畜禽规模养殖比例达到60.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竹林面积突破300万亩,位居全省首位;畜牧、优质稻、高粱、果蔬、林竹、烤烟六大优势主导产业连片发展,初步形成了“大基地、大产业”的现代农业格局。

下拉“跨越菜单”,泸州加快构建了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和现代农业物质条件装备体系等“六大体系”。实施农业项目220个,投资100.8亿元,各级财政支农资金以年均20%的速度在增长。预计~共实施农业农村重大建设项目248个,总投资达425.8亿元。

大手笔绘就大版图。泸州提出:,农业生产总值要在基础上增长4.3%,达到263亿元,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9638元;到使全市优质稻、酿酒专用高粱、马铃薯、蔬菜、水果、烤烟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80万亩、100万亩、70万亩、100万亩、150万亩和25万亩;进一步做大做强“泸州糯红高粱”、“长江大地菜”、“泸州桂圆”、“纳溪特早茶”等区域品牌。

“集全市之力,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不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产村相融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泸州市政府主要领导如是说。

特色带动助农增收

区位优势、产业优势、交通优势、港口优势、资源优势……泸州发展现代农业底气十足,随之而来的是眼界和信心的双提升。

在去年9月开张的江阳区“长江大地菜”便民1号店,记者看到,4500平方米的展区摆满了各种新鲜果蔬,直销价格比普通商场便宜30%~50%。超市负责人任彬正是看重长江大地蔬菜“春提早、秋延后和反季节”的生态优势,投入2000多万元开了5家便民店,与合作社农超对接,降低流通成本,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他说,今年还要建冻库、气调库,进一步降低运输成本。

与其对接的大佛岩蔬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是两名“80后”新型职业农民。在他们的经营下,合作社带动了当地两个镇4个村流转土地1000亩发展种植业,并建成300亩无公害果蔬样板基地,313户社员享受三次分利,实实在在走上致富路。

“采用新品种、水肥一体化栽培,我们是全市唯一一家受食安办监控检测的基地,绝对绿色、安全。”副理事长罗小平是合作社成长起来的“土专家”,他坦言没加入合作社前,蔬菜品质差、价格低、没销路,有了合作社后最大的好处就是解决了销路问题。“以前传统的种植方式一亩地收入3000元左右,现在科学种植,一亩地产量提高了500~1000斤,收入1万元以上。”他告诉记者,合作社免费提供种苗和技术指导,“保底收购后村民按500元一股可入股分利,该返多少返多少;年终时吃个团年饭给社员发个红包,不管多少意思意思。”

无独有偶。在合江县密溪乡瓦房村,当地村民也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柚产业,实现了“树满山果满山,老百姓收入翻一番”,昔日的穷山沟变成名副其实的“瓦房村”。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