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自查总结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自查总结

时间:2024-01-15 09:26:06

相关推荐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自查总结

一、组织保障和制度建设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和机构建设。市农牧业局成立了“农畜产品质量安全领导小组”,由由分管副局长领组长,另三位副局长任副组长,相关二级单位负责人任成员。市农牧业局设立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科,编制2人;成立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编制10人;各旗县区均成立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监管职责明确,监管力量加强。

(二)落实监管责任制。一是层层签订责任状。与七个旗县区农牧业局签订了“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目标管理责任状”。要求各级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与辖区内的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签订“饲料和饲料添加剂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与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经销企业(门点)、兽药销售点签订“规范经销承诺书”;与规模养殖场(户)、育肥场(户)鉴订“安全使用饲料、添加剂、药物承诺书”;与规模养殖场(户)、育肥场(户)签订“建立健康养殖档案承诺书”,与生鲜乳收购站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签订率均要求达到100%。截止目前,已经与39家饲料生产企业、480家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经销企业、116家兽药经销门点和790家规模养殖场(户)、56家屠宰场、50家冷库、166家生鲜乳收购站分别签订了各种质量安全承诺书,加强监管,明确责任。二是全面落实网格化监管责任制。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原则,围绕饲料生产企业、饲料经营门店、兽药经营店、农药经营店、畜禽水产品规模养殖场(户)、奶站、“认证产品”生产企业等监管领域,形成市、旗县区、被监管单位一级抓一级的监管网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对各旗县区辖区内的被监管单位登记造册,分领域划片承包,每一片确定一名责任领导,每一个被监管单位确定一名具体的监管责任人,实行长期专人监管,全市共落实被监管单位1982个。制作了“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岗位卡”,注明监管责任人的姓名、联系方式,并张贴照片,悬挂在被监管单位的醒目位置,接受社会监督。

(三)建立和完完善善相关制度建设。制定了《巴彦淖尔市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处置应急预案》,及时应对并妥善处理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性事件;建立了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制度,全市七个旗县区农残检测室对本地大田、市场中的瓜果蔬菜进行每月两次定期农药残留抽样速测,截止目前,已累计抽样2384个,速测合格率为100%;全市屠宰加工场必须对进入屠宰场的牲畜必须按10%的比例进行活畜尿样速测,检测“瘦肉精”残留监测,动检部门进行定期抽检,日抽样速测量约300批次。建立了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报告制度,定期交流上报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相关信息。

二、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情况

制定下发了《巴彦淖尔市深化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方案》,在种植业、兽药及兽药残留、饲料、生鲜乳、水产品、农资打假等六个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全面部署了“六大”专项整治行动,以专项整治行动为抓手,加强执法监管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效。截止目前,全市已累计出动各类执法人员13530人次,检查种子生产、经营企业、肥料经销企业、农药经营门店、饲料生产企业、经营门店、动物诊疗机构、兽药经营门店、养殖场(户)、育肥场(户)、屠宰场等12813个次,查处种子违法行为110起,非法种子135.97公斤,货值4万元;妥善化解种子质量纠纷11起;查获假劣兽药货值10374元,立案查处销售假劣兽药行为39起,现场处罚23起,已全部结案,处罚违规兽药经营门店14家;查处标签严重不合格农药1838公斤、违规销售限用高剧毒农药4.2公斤、假农药499公斤,过期农药20公斤,已依法对相关经营户进行了处罚。

1、种植业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以农药整治为重点。一是加大了宣传力度,提高农民的农药知识。充分利用市、旗县电视台、报刊等传媒,以科技三下乡和“3.15”活动为契机,大力宣传农资市场检查成果、高剧毒农药危害性等,免费发放了《高剧毒农药名录》、《识别假劣农药简易挂图》,《农药管理六项新规定问答》、《农药科学选购和合理使用》和《购买放心农药简明挂图》等宣传资料1.8万余份;二是严格农药经营许可证的审核、发放和年检工作。全市共培训农药经营人员870余名。巴彦淖尔市现有农药经营单位956户,今年对经营设施、经营人员、经营管理制度等条件合格的392户农药经营单位审核发放了“农药经营许可证”,对已取得“农药经营许可证”的农药经营单位,对经营设施、经营人员、经营管理制度、经营产品等合格的564户进行了年检。同时与所有的农药经营户签定“农药经营承诺书”,落实了农药经营店监管责任人,规范农药经营行为,守法经营,坚决杜绝销售和使用甲胺磷等5种高剧毒农药行为;三是开展农药抽检,保障农民利益。5月15日,对用于蔬菜、小麦、玉米等作物的农药产品进行了抽检。共抽检了3个农药种类15个农药品种,并按要求送内蒙古自治区农药检定站进行质量检测;四是加强农药市场的执法检查力度,规范农药市场经营行为。累计出动执法人员678人次,检查农药经销户3214个。开展了全市农药市场异地交叉互查行动,对7个旗县区,45个乡镇,624户农药经营门点进行了抽查。通过互查,发现巴彦淖尔市农药市场总体上较为规范,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部分经营户经营条件与资质申报材料不符;二是个别经营户经营过期农药;三是所经营的农药标签不符合规定要求;四是违法经营以肥充药肥料;五是违规经营国家限用高毒农药等。针对存在的问题向各旗县区农(牧)业局进行了通报,同时要求各地尽快组织人员,针对所管辖区域农药市场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认真排查,发现问题,及时依法处理。

2、生鲜乳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一是继续加强生鲜乳收购站整治。以属地管理为原则,对所辖收购站的基础设施、卫生条件、机械设备、检测手段、操作规范和人员素质等方面进行拉网式排查,检查率达到了100%;严格按照《内蒙古自治区生鲜乳收购管理办法》和《内蒙古自治区生鲜乳收购站管理标准》、《内蒙古自治区生鲜乳收购站硬件建设标准》、《内蒙古自治区生鲜乳收购站挤奶操作标准》三项标准对奶站进行监管,坚决杜绝三聚氰胺事件的发生;加大对生鲜乳收购站相关证照的核查。在收购运输环节严格实行“两证一单”制度,即“生鲜乳收购许可证”、“生鲜乳准运证”以及“生鲜乳交接单”,建立完善了生鲜乳收购站监督规范管理的长效机制。二是开展了“问题乳粉”专项整治行动。根据巴政办字[]45号文件《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迅速组织清查清缴问题乳粉确保乳品质量安全的通知》要求,制定下了《巴彦淖尔市问题奶粉清理整顿实施方案》,把奶牛养殖环节、饲料生产销售环节、鲜奶收购环节作为“问题乳粉”整治重点,加强宣传和执法检查,保障奶源安全。签订质量安全承诺书明确责任,共签订奶站承诺书166份,规模养殖户承诺书197份,运输车承诺书77份,驻站监督员承诺书48份,出动执法人员291人次,检查奶站409个次。三是配合自治区农牧业厅对巴彦淖尔市165个奶站的生鲜乳进行了抽样检测,抽检样品173个,重点对三聚氰胺、皮革水解蛋白、碱类物质、硫氰酸钠和β-内酰胺酶等5项指标进行了监测,样品正在检测中。

3、饲料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一是加强饲料生产企业主体资格审核备案。对全市30家饲料生产企业完成年度备案及年检工作,其中检查和审验《饲料生产企业审查合格证》34个,《饲料添加剂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证》4个,《动物源性饲料产品安全卫生合格证》2个。对11家换证企业进行了审核和现场审验,并报自治区农牧业厅等待批复。二是开展了“瘦肉精”专项整治行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8770人次,对790家养殖场户和育肥场户、39家饲料生产企业、420家饲料经营企业进行了拉网式排查和多次重点抽检。与39家饲料生产企业签订了“饲料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与420家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经销企业、116家兽药经销门点签订了“规范经销承诺书”,与790家养殖场(户)、育肥场(户)鉴订了“安全使用饲料、添加剂、药物承诺书”和“建立健康养殖档案承诺书”;共抽检饲料样品293批次,经盐酸克伦特罗项目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70批次饲料样品中莱克多巴胺、沙丁胺醇项目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抽检猪、牛、羊尿样4526批次,盐酸克伦特罗项目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790批次尿样中莱克多巴胺项目检测结果均为阴性,570批次尿样中沙丁胺醇项目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完成自治区监督抽查200个批次猪、牛、羊尿样的抽样送检工作。通过整治还未发现巴彦淖尔市有“瘦肉精”生产、销售及使用行为。三充分利用“巴彦淖尔市饲料草种监督管理检验站”技术手段,开展饲料检验监测。目前已完成了自治区下达的“蛋白饲料原料中三聚氰胺项目检测”任务30个批次,常规项目检测50个批次,养殖环节自配料违禁添加物项目检测120个批次。

4、兽药及兽药残留专项整治。一是严格兽药经营门店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假劣兽药和国家禁用兽药的不法行为,禁止在兽药门店销售“瘦肉精”类人用药物的行为,累计共出动执法人员683人次,检查兽药经营企业339家(次),动物诊疗机构570家(次),规模化养殖企业503家(次)。二是依靠农业部和自治区支持,开展兽药及兽药残留监测。开展了动物规模养殖场“瘦肉精”抽样监测1380份,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完成兽药抽样送检任务109批次,送自治区相关机构检测;配合农业部完成了畜产品药残检测120批次,完成了自治区畜产品药残送检任务181批次。

5、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加大水产苗种生产监管,严厉查处水产养殖过程中特别是苗种生产阶段违法使用硝基呋喃类、氯霉素和孔雀石绿等违禁药品和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行为,提高水产苗种质量。严厉打击以次充好、以劣充优和销售带病水产苗种的行为。全市的171户重点水产养殖场(户)均纳入当地水产部门的监管范围,并将养殖户分片划块,监管责任落实到人,初步形成了巴彦淖尔市的水产养殖基地监管网格化;各级水产部门已出动水产养殖执法人员298人次,检查养殖场409个,及时排查了水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确保了全市水产品质量安全。

6、农资打假专项整治

(1)种子市场。一是加大种子法律、法规宣传力度,营造依法治种的良好氛围。充分利用电视、电台、报刊等新闻媒体,对“种子执法年”活动和种子管理工作进行专题宣传。为了帮助引导农牧民合理安排种植,科学选购品种。在春播时节,向广大农民朋友推荐了适宜巴彦淖尔市种植的八大类38个农作物新品种。在市电视台开展了“科学选购品种,合理安排种植”的专题讲座;在巴彦淖尔日报上发展了《巴彦淖尔市推荐推广农作物优良品种》、《致农牧民朋友的一封信》,提醒农民朋友科学购种;通过“3.15”维权活动、科技下乡、春播现场会等多种形式加大对农牧民的宣传力度,现场接受咨询600多人次,发放宣传材料2.3万余份。同时以“种子执法年”活动为契机,加强种子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依法生产经营意识。全市各级种子管理站共举办培训班6次,培训种子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1673人。同时,通过“12316”三农热线、“12582”农事通信息平台,扩大宣传领域,形成高压态势,形成高压态势,营造依法治种的良好氛围。二是加强种子质量监督检验,确保农业生产用种安全。春播期间,对巴彦淖尔市辖区内的24个种子企业和经营户进行了种子质量抽检。抽查了小麦、玉米、向日葵、番茄、蔬菜、西甜瓜、葫芦等七大类作物,抽检样品130份,主要检测了净度、水分和发芽率三项质量指标,及时公布抽检结果,严防劣质种子下地。同时,配合自治区种子管理站,对巴彦淖尔市重点种子交易市场的53个种子企业和经营户进行了检查,并抽检种子样品20份。三是依法加强监管,整顿规范种子市场秩序。按照“谁发证谁清理”的原则,对辖区内所有的种子企业和经营户依据许可条件进行逐一筛查。对以不正当手段骗取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或已不符合种子生产、经营许可条件,或在种子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严重违法行为的企业,依法撤销或吊销其许可证。市种子管理站清理核查注册资金100万元以上的种子企业43家,撤销100万元以上种子经营许可证4个;旗县区种子管理站清理核查原包装种子销售门点1312个,撤销原包装种子销售证47个。在种子销售旺季,由市种子管理站组织,各旗县区种子管理站紧密配合,通过自查、联查、互查、暗访、举报等形式,针对重点市场、重点作物、重点品种开展专项检查。重点查处制售假劣种子、品种未审先推、走村串户无证经营、不实广告、包装标签不规范、经营档案不健全等违法行为。全市累计出动检查人员680人次,检查企业经营门点2871家(次);查处种子违法行为110起,查处非法种子135.97公斤。妥善化解种子质量纠纷11起。

(2)肥料市场。一是加强监管,保证肥料质量。重点对复混肥料、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苗床土调理剂及水溶肥料的有效成分不足,未经登记,一证多用,假冒伪造登记证号,包装标识不规范,夸大使用效果,进行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依法进行7次检查和抽查,共出动执法人员228人次,车辆26辆次,检查抽查涉及全市7个旗县区,4个肥料生产企业,5个肥料批发企业,12个肥料销售市场,511个肥料销售网点和代办点,市场检查抽查涉及率基本达到了100%,涉及肥料23.3万吨,要求生产和营销企业留存样品117个,抽检样品15个,合格率100%,通过检查和抽查,在巴彦淖尔市肥料市场上复混肥料、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苗床土调理剂及水溶肥料,没有发现未经登记、一证多用,假冒伪造登记证号的违法情况,也没有发现假冒肥料。二是加强宣传培训力度。大力开展普法、科学施肥宣传教育,进一步促进肥料经营者诚信守法经营,增强农牧民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共同自觉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证用肥质量和用肥安全。通过春播现场会,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科技培训、农事通、农信通手机短信,农业百科电视栏目,报纸等渠道向农牧民宣传识别假冒肥料知识和有关法律知识,向农牧民推荐优质肥料5大类19个品种,发放宣传资料和各种技术手册11.3万份册,受教育人次13.47万余人次,从而从根本上杜绝假冒肥料坑农害农现象的发生,为维护肥料市场正常流通,维护经营者,施用者的合法权益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三、“三品一标”产地认定、产品认证及登记保护工作开展情况。今年,全市有10家生产单位的23个产品获得无公害农畜产品认证,无公害农畜产品累计达到255个,建立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34.5万亩,无公害畜产品养殖规模121万头只;有4家生产企业的11个产品获得绿色食品标志认证,绿色食品产品累计达到125个,建立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371万亩;有3家生产企业的13个产品获得有机食品标志认证,有机食品产品累计达到47个,建立有机食品生产基地23.4万亩;全市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面积累计达到628.9万亩,占到农作物播种面积的65.2%。“河套番茄”和“巴美肉羊”两个特色农畜产品获得了国家农业部“地理标志产品”登记保护。

四、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在加强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同时,巴彦淖尔市在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方面实行统防统治,大力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围绕向日葵、加工型番茄、西甜瓜、脱水蔬菜等重点产业,积极开展统防统治,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今年,累计推广面积达到了100多万亩。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