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世界科学技术通史(第三版)读后感精选

世界科学技术通史(第三版)读后感精选

时间:2019-06-25 18:29:33

相关推荐

世界科学技术通史(第三版)读后感精选

《世界科学技术通史(第三版)》是一本由詹姆斯·E·麦克莱伦第三 / 哈罗德·多恩著作,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08元,页数:6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世界科学技术通史(第三版)》读后感(一):有启示性的通史

作为通史,足够全面、系统、简明。这本书已经出到第三版,在国外有些地方作为教材或重要阅读参考。

现代意义的科学诞生得很晚,相应的方法论和对世界的解释语言,出现也就几百年的时间。但是,对技术的应用,以及对世界运行和对技术应用的“解释”,却是自在自古有之。如果能将从前的那些解释称作更普遍意义上的“科学”,那就更理解了书名的含义。如果能跳出西方中心论,去回顾科学技术在全世界的发展,其实多少还是会发现,技术和科学很多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生,每个文明和地区,求解问题是第一位的,求解的过程各有不同。

中国人很在乎李约瑟之问,但用书中一个想法,应该问的不是“为什么中国没有产生现代科学技术”而是“现代科学技术产生在欧洲”。作者认为,中国原有的东西运行得足够好,所以不需要产生类似欧洲那样对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技术的追求。或者可换个现代流行词:路径依赖?对于容易妄自菲薄的一些人而言,具有一定的思考意义。同样,对世界其他地区而言也是如此。

《世界科学技术通史(第三版)》读后感(二):读后记,一次不容易的阅读

全书595页的大部头,终于看完了,除了索引和参考文献部分,其他章节都是一页一页读完,真是个大工程。读这样一本书,是精力、时间、耐心、兴趣的多重考验。我最开始的兴趣,是想了解人类的科技是如何发展到了今天这样高端复杂而全面的程度的,对其过程或者说起因很好奇。因此搜索到了这样一本评价很高的书,于是开始了阅读。随着阅读的过程,才渐渐意识到,这可能并不完全符合自己的需求。更准确的说,我想了解的是自17世纪以来,当代物理学是如何发展起来的,而这本大部头,从人类旧石器时代讲到了21世纪,这当然覆盖了我的兴趣范围,但其极宽广的时间跨度和地域跨度,对当前处于一个对金钱更感兴趣的浮躁状态的我来说,确实是一个不轻松的任务。不得不承认,读完这本书的过程,是由兴趣驱动和自我强迫的双重机制才达成的。 回到这本书,如果要给它评分,我会给出高分评价。这本书试图理清人类社会的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脉络,时间跨度从旧石器时代到21世纪,地域跨度覆盖全球,研究的对象包括科学的方方面面,既有古代的天文学、金丹术、占星术、数学,也有近代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宇宙学、心理学、医学等等不一而足,还有古代到现代的各类工程技术和军事技术。读下来一个最直观的感受是,写完这样一本书,需要查找和整理的资料该是多么的浩大和繁杂,而要从其中再整理和抽象出科学和技术的发展脉络更是一件难事!这是作为学者的不易。作者在描述科学技术发展历程中,一直在不断的提供各种历史资料,有些有非常精确的数据,非常考究和严谨。读者读完这样的科技发展史都不是易事,更何况是写作的作者。 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一直将自己觉得有趣或者有感悟的片段摘录下来,也试图用脑图画出作者的脉络,但这似乎会让阅读的过程不那么流畅。这些并不重要,只要享受了阅读的过程,觉得这是一次有价值的阅读就好。印象比较深的几个观点是: 科学和技术在历史上的绝大部分时期都是相互分离独立发展的,彼此之间并无太大影响。且在大部分人类历史中对人类社会发展产生更大影响的是技术而非科学。科学发挥其威力并与技术相结合是最近几百年的事情。 关于人类文明的形成机制,作者给出的观点对于我来说是全新的。人类最古老的几大文明都产生于大河流域,以前看到的更多的解释是,大河流域提供了充足的灌溉和肥沃的土地,利于农业生产,因而人类聚集形成文明。然而作者给出的解释是,大河流域由于河水泛滥等原因,需要兴建大型的水利灌溉工程,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另外人口的增加不断加剧了生态的压力,人类需要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以解决人口的压力。因而形成了原始的阶层和国家,以便组织大量的人力兴修水利灌溉工程,提高农业产量,最终形成城市文明。而西欧之所以在历史上的绝大部分时期,文明程度远低于几大古文明,也低于美洲文明(作者用穷乡僻壤来形容西欧),是由于西欧地区存在充沛的降雨,仅凭降雨就足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和人口生存的需求,没有组织大量人力兴建水利工程的必要,因而没有更早的形成较大的文明规模。这个观点对我来说确实耳目一新,这样的观点可能让读者认为作者有偏袒西方文明的嫌疑,但如果看完全书你就会意识到,作者是很客观的,这在作者介绍其他几大古文明时可以非常明显的看出来。在人类从旧石器时代跨入新石器时代时,作者秉持同样的观点,由于人口增加生存压力增大,旧石器时代的采集狩猎模式已经无法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因而人类被迫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开始在屋边种植和蓄养禽畜,提高了生产力,解决了生存压力,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那么读完这本书,我最开始的想要了解近代物理是如何发展起来的目的有没有达成呢?基本算是达成了,但与我心中原先预设的答案并不一致,因为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无法用一两句话可以说清楚。它是人类自古希腊时代以来对自然哲学的探索传统的传承、国家机器对科学探索的功利性或非功利性的支持、大航海时代以来的人类认知的改变、社会制度和人类思想的变化、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的重塑等等纷繁复杂的各种因素互相交织互相影响形成的。仅仅就物理学的发展而言,我们也无法像推导一个证明题那样,简单清晰的列出它一环套一环的发展历程。因此,科学史的发展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社会环境对它的影响很大。 除此之外,书中描写的一些科学大家们的形象也让我觉得非常有趣。牛顿是一个性格敏感古怪的人,且其在与莱布尼茨争夺微积分的发明权时动用了自己的权威和他当时掌握的权力,做出了一些不光彩的事情,然而如今流传下来的微积分符号却大部分来自于莱布尼茨。伽利略是一个非常善于为自己的前途谋划周全的人,他主动接近当时的权贵以谋得更好的职位。爱迪生在直流电-交流电之争中同样做出了不光彩的行为。这样一些生动的历史人物形象,读起来让人觉得更加有趣。 如果再给我一次选择的机会,我可能不会选择读这本书,它是一本好书,但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是我感兴趣的和想了解的;读这本书带来的时间成本是很大的,如果不是当前工作负荷较小,且因为疫情隔离在家,我还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才能结束这本书的阅读;读完这本书时需要的自制力和耐心也给我带来了一些精神上的压力。但不可否认的是,读这本书,还是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收获。史前文明、美洲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古希腊的科学传统、科学发展历程上的各个阶段,这些都是我以前不太了解的,而这次阅读让我有了一些基本认识。当然了,还包括一些更有价值的关于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些观点和态度。

《世界科学技术通史(第三版)》读后感(三):我挺喜欢

此文是一篇结构松散的读后感。

历时一个月,读完了。阅读体验很好,很少读得这么顺畅。可能由于我比较感性,再加上此书的故事性较强,很多地方是调动情感的。我作为文科生,在阔别理科多年后,带着仍在成长的世界观,重新认识了科技,尤其是作为自然哲学的科学。从理性和感性上算是理解了苏格拉底说的:“知识即美德”,以及康德的墓志铭“头顶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律”。

虽然有五六百页,但作为人类两千多年(若从古希腊算起)科学与技术的浓缩,可以说是非常简略了。

本书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 从起源到古代终结 ”讲的是中世纪以前的欧洲科学技术史,也专门有一章讲述四大文明古国+美洲;

第二部分“ 世界人民的思与行 ”更具体介绍西欧以外的古代科技,包括拜占庭,伊斯兰,中国,印度,美洲;

第三部分则是科学史的重中之重,“ 欧洲与太阳系 ”介绍中世纪科技与其后的科学革命,前者很大程度上为后者打下了基础;

第四部分“ 科学、技术与工业文明 ”讲的是工业革命以来的科学和技术成果,探讨了科学,技术,社会(STS)在近三百年间的流变。

本书的几大特点,如很多评论所提到的:

摒弃上帝视角的辉格史观,也就是尽可能将科学技术现象放置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中。本书中最能体现反辉格的例子就是被现代人视为伪科学的金丹术(炼金术+炼丹术),金丹术在长达两千年的时间里存在于各地的科学活动中。它可以说是近现代化学的前身,同时古代人试图理解物质世界的实验性活动。在我看来,金丹术有去功利化的自然哲学的属性,它能在古代得到国家的支持,实属一大好事。

去欧洲中心化,也是作者在前言里所强调的编史观点,这部分做得很好,几大文明古国得到的篇幅不少。只是,对北美原住民科技的那部分描述,真的有必要用五六页吗?其文明程度和同属美洲的玛雅,印加似乎不在一个水平,可能是因为作者作为北美人,还是要勉为其难地对原住民文化给予关切吧。对拜占庭和阿拉伯那部分的介绍,刷新了我的认知,尤其对伊斯兰文明的刻板印象。话说,各大洲人类的智慧与信仰,有哪些是我们的共同祖先走出非洲前就已经确立的呢?现在很难回答。

几乎每个章节,都不忘敲击读者:科学和技术是并行的,是几乎不相干的(最后几章除外),技术不等于应用科学!这是大多数人阅读此书前最容易想当然,最容易产生误会的地方,也是每一个科技史学习者都要时刻注意的。在19世纪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科学-技术融合之前,科学更多地以自然哲学的形式存在,以“自然哲学”的名字被描述。科学对技术的影响,也可以是间接的,比如,以笛卡尔,培根,牛顿为先驱的启蒙思想,指导了欧美政治经济学追求理性人本的核心价值,进而为资产阶级革命创造了条件,而资本主义的逐利性质刺激了技术(工业)革命。

还有就是八卦较多:第谷和他的学生开普勒的悲催死因,伽利略的情妇,甚至有对牛顿的同志倾向的暗示。这些内容绝不会出现在传统的教科书里。

读此书收获颇丰,除了知悉一些史实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对科技史的结构有所了解,在头脑中建立了一个较细致的框架。因为自认为对西方历史,尤其是艺术史/哲学史有一定的了解,所以这套基本框架是有的,那么在科学技术这部分把它细致化也就是顺水推舟的了。与此同时,面对一个个科学家的名字,初高中的记忆被唤醒,算是既熟悉又陌生吧。

关于中国科技史的部分,还是要提一下。此作者秉持环境决定论,认为中国的水利-农耕文化是中国古代没有科学的主要原因,我很认同,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大禹治水之后,这里的人民成为了国家的国民,过上了小农的生活,对于那些脱离生产的,赚不到钱的自然哲学,又能有多大兴趣呢(现在的打工人又何尝不是)?逐渐地,墨家那种自然主义的精神被掩埋,有创世论和辩证思维的道家被儒家收编并改造,最聪明的一群人把才华浪费在了儒学上,那么祖冲之等业余时间搞科学的知识分子也就只能孤军奋战,起不了太大的作用。关于晚清的思想启蒙,有一个比较可悲又可笑的史实:19世纪中期,林则徐和魏源等人编纂了《海国图志》,在中国没有得到重视,后传入日本,成为明治维新的启蒙读物,呵呵。不过我这段时间,通过一些阅读和刷抖音(不是,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一些新的认知,觉得士大夫社会里还是有一些可取的东西,之前我并没有意识到,这是题外话了。

作为一本浓缩的历史读本,自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面面俱到,除了伽利略,牛顿,三次工业革命以外,都写得比较简略,有些没提到的,比如微积分之后的数学,还有自然哲学层面的几个世界观:柏拉图主义和亚里士多德主义,机械决定论,实在论与反实在论,这些只能留给读者自己去拓展阅读了。还要特别提一下,生物演化那部分是本书中唯一没看懂的,关于拉马克和达尔文等人的观点,看得是一头雾水,也正常,毕竟达尔文本人似乎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也是举棋不定的。把这本五六百页的书读完,只能算是科学史学习的门摸到了,想敲开它还远着呢。还是谦虚点吧,自然科学使人谦虚。

关于翻译,我的评价是,非常丝滑。

此篇读后感有不少陈词滥调,但这些陈词滥调的意义正是在经历一番反刍后得来的。

另,有个问题,第三版封面的画描述的是啥?谁画的?

本读后感写于6月19号,之后可能会不定期更新。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