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约翰·克里斯托夫(上下)的读后感大全

约翰·克里斯托夫(上下)的读后感大全

时间:2019-10-07 20:36:26

相关推荐

约翰·克里斯托夫(上下)的读后感大全

《约翰·克里斯托夫(上下)》是一本由罗曼·罗兰著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112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约翰·克里斯托夫(上下)》读后感(一):人生与人生是何其的相似

上一次看完一本100多万字的中文纸质小说,得追溯到前了,到现在都记得当时右手扫把、左手捧书,在操场上无心扫地、一心看书的情景。

这间,看过100多万字的小说,是英文的;看过100多万字的中文书,不是小说;看过许多中文小说,都是薄本的几十万字。网络、手机,微博、微信,电子书、iPad,都让人沉不住气、静不下心细细品味一本100多万字的恢弘巨著。

不知道是罗曼·罗兰让我再一次静下心来,还是时间刚刚好,一点一滴用7个月的时间品完了这杯绝世美酒。每晚睡前不管多累,都想啃一点,哪怕10分钟也好。不管去哪里都要随身带上它,它跟着我颠簸过许多的高铁,起飞降落过若干的城市和国家。

在后序中看到罗曼·罗兰说他花了酝酿整个故事,又花了9年写作完成,期间,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每天抽出不到1个小时的时间提笔写《约翰·克里斯托夫》,虽然时间有限,但每天总会记得要与约翰·克里斯托夫见面。读到这里,我不禁会心一笑,人生与人生是何其的相似。

小时候就喜欢罗曼·罗兰,不过幸好小时候没有看这本书,前,我肯定读不懂书里的荡气回肠和回肠荡气。

后,太多的情节,我都亲身经历过;更多的情绪,我们每个人都体会过。是这样精准的文字描述,把我一次次带回业已有些陌生的过去:童年的创伤,年少的不羁,青春的疯狂,绵长的绝望,欧洲的游学,南洋的打磨。随着文字和时间的推进,我陪着克里斯托夫(或者说克里斯托夫陪着我)走过一段又一段共同的旅程。果然是日光之下无新事,看到别人也有过相似的经历:挣扎和踌躇,煎熬和痛苦,竟是深感安慰。原来生不如死,是人生必经的阶段,因为如果没有死过,哪里会重生呢?人生与人生是何其的相似。

看过《约翰·克里斯托夫》,我有一种想要重新再过一次逝去人生的小小冲动,并不想回到过去改变什么,只是想再次体验那些曾经跌宕起伏过、现在已不再记得的感觉。那些感觉,晓秋啊,其实是不真实的,所以才会消失的那么彻底。真实的是这一刻难以描述的安宁。

约翰·克里斯托夫离世的时候,他说:“欢乐啊!看到自己与上帝无边无际的安宁合而为一,那是多大的欢乐!我们一生一世不都为上帝尽力吗!”

人生与人生是何其的相似啊!

《约翰·克里斯托夫(上下)》读后感(二):像英雄一样生活

读完《约翰克里斯托夫》觉得胸中激荡,很多种情绪想要表达,既庆幸已到而立之年的自己读了,又遗憾没有在更早的时候读到,我想这本书对我最重要意义是它描绘了一种像英雄一样生活的可能性。是为题,写给《约翰克里斯托夫》。

像英雄一样生活

约翰克里斯托夫:

你好。我生活在你之后100年的时代,我读了你的故事,看到了你的生活,被你怀揣着赤子之心所度过的英雄的一生所鼓舞。

我生活的时代与你的时代有很多相同:比如在我们的时代里,穷人都苦恼着、任人践踏但顽强生存;文艺工作者出人头地的最好方法都是巴结好贵族、附和整个社会的审美趣味;还有就是人性也差不多,有卑劣也有善良,欺软怕硬、狐假虎威都是常事;再深入的想,像你这样有音乐天赋、小时候就会作曲、被迫承担养家糊口压力的演艺圈人士应该也有一些。不过我还没听说像你一样堪称英雄的人,你从来不说“追求梦想”一类的套话,你依靠内心的力量横冲直撞,到了南墙也不回头,用硬梆梆的方式对付着不太美好的世界,你发射的生命之光唤醒了一些痛苦、软弱、孤独、干枯的心灵,最了不起的是,你一直自豪的统治着心灵,在磨难中完善着自我,在平静中死去的时候依然唱着生命的赞歌。我想老年的你变得平静和宽容并不是因为你跟不美好的世界和解了,而是你已经征服了世界。

不过,按照我时代的价值观,你实在不算成功,你没有钱,你的房子是租的,“房里没有装饰,没有地毯,没有一张名画,没有一件艺术品,没有一把安乐椅,只有一张桌子,三把硬椅子,一架钢琴,还有几本书。此外,到处是纸,桌上桌下,地板上,钢琴上,椅子上,到处都有。”你的交际圈太小,有过几段爱情,没有子嗣,年轻的时候一直被批评,从德国到法国到瑞士,到头发白了、年纪大了,名声才被承认。

但我知道你是多么富有,软弱温和的母亲路易莎、真诚善良的高弗烈特舅舅、忧郁忠心的朋友奥利维、或轻浮或可爱或热忱的女友,命运把他们送给了你,让他们守着你。你的灵魂中只有你热爱的音乐,尘世的喧闹对于你毫无意义。所以,那些诋毁你的、误解你的、嘲笑你的人,都成了你的财富,你对他们的谅解在充实着你的心灵。

我真羡慕你。

“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这是你故事的开头,你的故事里有千万个苦闷的少年人、愤怒的青年人、悲伤的中年人的影子,我在故事里看到自己,但你没变成彷徨的老年人,你的热爱让你获得了内心的静谧和满足,我真想像你那样。

创造了你的罗曼罗兰说“我不是在写一部文学作品,我是在写我的信仰。”,我觉得你代表着对生活的信仰,你让我看到了一种像英雄一样生活的可能性,其实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难,因为“英雄只是那些心灵伟大的人,而心灵并不只局限于情感,而是包括内心生活的辽阔王国。”

《约翰·克里斯托夫(上下)》读后感(三):我读许渊冲译版的《约翰·克里斯朵夫》

(一)

买的《约翰•克利斯托夫》是许渊冲的译版,以较慢的速度读,花了4个月的时间,终于把上、下两部都读完,看到最后作者罗曼•罗兰的后序以及介绍许渊冲的后记,又不免多出几分读者和作者微妙缘分的感慨。

后序里作者介绍说,整本书构思了,1903年7月在瑞士朱拉山开始动笔,196月完成,大部分的写作地点是在巴黎一所小房子里。

看到朱拉山,不禁想到我初读这本书的时候,自己就住在瑞士朱拉山下的伏尔泰•费内Ferney小镇,那会儿自己看的是电子书,但是仅仅只读到了男主角的父亲如何堕落不顾家,就没再坚持下去,回国后才买的纸质版本继续读。

作为一名100多年后的异国读者,缘分让我挑选了这本书,然后发现书中谈到的主要地点我都有幸去过,诸如巴黎和罗马,以及瑞士的施皮兹、卢塞恩、图恩等地方。读书的过程中,看到这些城市的名字,不免惊喜,作者天才的描述也让我对这些地方有了更深刻的后知后觉式的认识,尤其是对巴黎。“一个死了的巨人伸手伸脚躺在大平原上。他心惊肉跳地站住了,怅望着传奇人种的巨大化石,这个人种在世界上已经绝迹,但全世界都听到过他的脚步声——这个种族带着荣军院的金冠,用卢浮宫的围墙做腰带,大教堂的高塔是他拥抱苍天的手臂,拿破仑的凯旋门是他跨越大地的双脚,但是今天,凯旋门下万头攒动,却都是小人国的矮人。”这段对巴黎的描写我非常喜欢。

许渊冲的翻译我觉得还是很流畅的,读完才知道这居然是译者70多岁时的翻译作品,相对傅雷译本(傅雷30多岁完成),许老在生活经历和人生感受上也许更胜一筹。

也许是人到了30岁的缘故,我越来越喜欢听年过半百的人说话,比如喜欢看《锵锵三人行》,喜欢听梁文道、许子东、马家辉、马未都和窦文涛几个大老爷们侃大山,觉得总是能够感受到别人的生活智慧。所以我喜欢许老翻译的调调。

这也让我更喜欢头发花白后的男主角,那种心平气和以及岁月沉淀后的智慧让人觉得内心很安宁和温和。

(二)

不谈那些所谓的宏观的人道主义,只随心记录一下读书感受。

作者说千万别把克里斯托夫和贝多芬划等号,因为两者仅仅有童年这一章节比较相似。在我看来,与其说克里斯托夫是贝多芬,还不如说克里斯托夫更像作者自己。

整本书涉及的东西很多,除了男主角的成长历程之外,还包括莱茵河河畔音乐传统的传承,当时法国和德国音乐评论界的介绍,巴黎文化圈由浅入深的探讨,法国(拉丁民族)民族性和德国(日耳曼民族)民族性的比较,法国政治革命的发展,德法关系的张力,法国各阶级人民的生活状况和想法,宗教的多次探讨,瑞士某些地方的文化特点,意大利文化的懒散以及宽厚,革命过后法国年轻人的现状••••••

有时候读到一些比较专业的文段,比如音乐评论或是文学流派的斗争,会稍微感觉晦涩难懂,不过还能凑合读进去吧。

假设民族性不是一个伪概念,那么德国人应该属于理想主义者,他们喜欢有秩序的自由,甚至有点崇尚武力,法国人相对来说喜欢绝对的自由,要么都不行动,要么就是动真格的集体行动,有种“带有神经质的狂热”。“法国精神具有悲剧性,一个用哥特式艺术,用古典的理性,用大革命的精神塑造了全世界的民族,经过千锤百炼,赴汤蹈火,却没有死亡,反而起死回生,越战越强的民族。洪水不会损坏法兰西的岩床。”而意大利,则是懒散的,却多姿多彩,“注重形式多于内容”,有点轻浮,但是却暗含着智慧,擅于休息的,是宽厚的。

所谓的上流社会的艺术追求,其实更多是人云亦云,很多人去听音乐会,更多是去看著名歌手,没有几个人真的是听音乐,没几个懂音乐,大家都默契地跟着评论界走,只要不偏离主流评论,就是正确的是安全的。而艺术家的命运,很多时候,是起先大家反驳你,然后大家吹捧你,最后又打击你。

革命,大众的热情总是容易被人掌控。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很多时候不是为了什么信念,仅仅是因为他们也想成为资产阶级,也想成为那个被他反对的人,一旦成为了,就不会革自己的命了,所以很多时候,达到目标之日,往往就是背离目标最远的时刻。“经过大革命的法国并没有革掉官僚主义的命。”周而复始,获利的并不是劳苦大众。

作者说,友爱是这本书的源头活水,“我们之间没有敌人,没有坏人,只有可怜的人。我们唯一持久的幸福是互相了解,以便达到互爱的目的:智慧和爱。”这让我想起雨果的《悲惨世界》,也许法国文学都有这么一个特点,那就是怜悯可怜的人,希望大家都有同理心,相互体谅,推崇博爱,尤其是宗教的那种无私的,不求回报的爱。当然本书更多的讲的是一个战士如何坚持一生的战斗,一个战士如何渐渐获得生活的智慧,如何成熟地爱自己和爱其他人。

说实话,读完本书,我并没有像别人说的那样——忽然全身充满力量的感觉,反而觉得更加宁静平和,感觉自己仿佛跟主人公一同成长了,尤其是心智和脾性上。而读书过程中,某些章节的那种沁人的智慧和美学享受倒是我难忘的,好书给人的影响不是三言两语就能道出来的,属于一种无形的愉悦的感受,让人回味无穷。

这本书让我更加深刻地明白,在永不回头的时光和生活中的不如意面前,要像克拉夫特一样乐观和坚强,其实没有那么难,幸福不是永恒的感觉,而是某一时刻的感受,不要刻意去追寻,精神上的痛苦兴许是常态。千万不要陷入追求肉体快乐的泥潭中。不随波逐流很难做到,然而坚持自己的内心,时间长了,总会有意想不到的充实快乐。过去的事就不要过多懊悔,尊重每一天,不要糟蹋每一天,尽我所能,这也许是上帝最善意的提示。

(三)

最后,趁还有印象,大概理一理男主角的成长历程,以免忘功太强。

对克里斯托夫影响最深的人不少,小时候应该是祖父、母亲、舅舅以及父亲,然后认识了奥托,有了人生第一次友情,但是短暂得可怜。后来有了初恋,蜜娜,也是悲剧收场。随后喜欢上了住在隔壁的莎冰,更是悲剧地收尾了。接着跟阿达在一起了,但是他俩不是一类人。

故事此时都发生在德国小镇里,他如何展现音乐天赋,然后开始养家,脾气如何臭,如何得罪了当地的伯爵,最后失去了工作,如何又跟母亲搬家,到了新的房东老于莱家,房东家的小孙女喜欢男主角,但是男主角不喜欢她,感情这事儿真不能强求。

此时还埋下了安东尼蒂的伏笔,一个法国来的家庭教师,因为和克里斯托夫一起看戏的缘故被开除了。

克里斯托夫因为才气和性格脾气被整个小镇排斥,想逃离这里,但是母亲路易莎不允许。貌似此期间还去探访了欣赏他的老朋友老苏茨,那一段真的很感人。

最后是因为一个契机,他在乡下打了德国士兵,被当局通缉,于是便逃到了法国,到了巴黎。

出门靠朋友,找了朋友,但是也不怎么靠谱,说帮忙其实没怎么帮到,他住最便宜的房子,吃很少的食物,开始教邻里的孩子钢琴。

还认识了不少犹太人,其中一个犹太家庭对他很赏识,帮助不少。

慢慢地他开始了解巴黎的文化圈,他讨厌,觉得肤浅,浮躁,甚至觉得色情文化过分,大家人云亦云,装腔作势,都在献媚女人,他还去看了很多歌剧之类,妄想通过看几场歌剧就了解巴黎。最终当然是失败的。

后来他做了柯勒蒂的钢琴教师,柯勒蒂,是一位典型的空虚的上流社会的法国千金,自己白天无聊打扮,晚上到各种场合打情骂俏,狂欢后回到家又觉得空虚难耐。还有柯勒蒂的表妹出现了,也是后期男主角的生命伴侣葛拉齐亚,但是男主角对当时的她没怎么留意,仅仅是女方单相思。

男主角还认识一位女歌星,成为了他的情人,也是一位可怜的女人,童年太悲剧,后来不得不出卖身体上位,然后自己不够强大,成名后的自己更加的悲观消极,无论如何都很难开心。后来去了美国。

然后奥利维出场了,克里斯托夫终于有了真正的一位朋友。于是作者花了很大的篇幅介绍了耶南一家的历史,耶南先生是银行家,后来由于轻信破产了,耶南先生选择了自杀,剩下妻儿女三人,流落到巴黎,想求亲戚帮忙,结果势力的亲戚根本看不起他们。后来奥利维的母亲积劳成疾去世了,剩下姐弟俩,姐姐安东尼蒂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和爱情,为弟弟奉献了好几年的生命,还曾经去德国当家庭教师,就是跟男主角有几面之缘的法国女孩。最终弟弟考上了师范院校,姐弟俩去瑞士旅游,后来姐姐身体越来越弱,也离开了,可怜的人。

克里斯托夫后来跟奥利维一起住,住在楼阁里。奥利维有着平静温和的性格,身体很弱,眼睛仿佛可以看透一切,总是有一种与世隔绝的淡泊气质,吸引着克里斯托夫,后来也吸引着那位后来成长为诗人的小孩艾曼纽。“奥利维非常敏锐,对一切都开放,对什么都不恨,都不排斥,总是用慷慨大度的同情心去观察世界:这种清新的目光是一种无价之宝。这种天赋使他能用日新月异的心情,去欣赏天长地久的万象更新。”

谁能想到,克里斯托夫的热情和生命力感染了整个楼阁的人,亚诺夫妇,军官,等等人,都慢慢开始交流,阁楼在音乐家的琴声中开始有活力。男主角还认识了夜莺,一个会唱歌的女孩,喜欢奥利维,还曾经收养过奥利维的孩子。

然而好戏不长,因为德国和法国有政治冲突,除了奥利维,大家又开始排斥克里斯托夫。

“他作曲是自得其乐,不是为了功名成就。真正的艺术家哪里顾得上作品将来会怎样?他就像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欢欢喜喜地作壁画,明知十年之后,墙上不会留下什么痕迹。克里斯多夫就是这样心平气和地作曲,等待时运好转,不料好事果然来了。”

偶然地,克里斯托夫因为一个报业大亨的大肆宣传,火了。男主角开始参加各种饭局,大吃大喝,说话不严谨,容易让别人抓住把柄,又开始有人攻击他。为这个事,后来为了奥利维,还曾经跟他的死对头雷维-葛进行决战,最后两人的和解很感人。

中间穿插,路易莎,男主角的母亲病逝了,他偷偷回德国,奥利维借来路费,因为男主角还在通缉期,奥利维第二天也赶去德国帮朋友的忙。

奥利维怕克里斯托夫因为红起来后堕落,怕他受到诱惑,然而“命运总是和人开玩笑的。对于满不在乎的人,命运偏偏网开一面,让他通过;对于小心在意、提心吊胆、心中有数的人,反倒不让他漏网。”受到诱惑的反而是奥利维。

然后花了很多篇幅讲了雅克琳这个人,未来的奥利维的妻子,未来的害奥利维痛苦的女人,未来的乔治的母亲。这是一个把自私发挥到极点的女性角色,把追求个人的幸福当成唯一生活目标的人。

因为结婚,奥利维和男主角渐行渐远。此时他只能跟诺亚太太和夜莺经常在一起。

克里斯托夫又一次被置于风口浪尖,但是忽然有一天,那些批评都不见了,甚至德国可以让他回去两天。因为背后有葛拉齐亚的帮忙。

自由,多少人以你的名义去专制。革命的风暴总是不停。

在铃兰节那一天,最不愿意出门的奥利维戏剧性地成为暴动发生的导火索,克里斯托夫还参与了暴动,然后被通缉了,又开始了逃亡的生活,朋友骗他说奥利维第二天跟他在瑞士见面,然后让他上了火车,去了瑞士。第二天才知道奥利维已经不行了,然后整个人都快倒下了。

他去投靠了布劳恩夫妇,布劳恩是医生,老实人,妻子叫做安娜,一个被压抑的女人。最后和克里斯托夫发生了关系,真是让人失望。也许人无完人吧,男主角在巴黎时多么厌恶情妇情夫这种桥段,最后自己居然成了第三者,他自己受不了肉欲的引诱。

里面描写到安娜的仆人如何发现他们的奸情,如何装作不知道,后来恐惧让安娜生病了,让男主逃走了。最后,年老的男主角还回到那个地方找安娜,在教堂里,貌似彼此都没认出对方。

后来男主在瑞士遇到了葛拉齐亚,这个时候的他已经有白发了,估计40岁了吧,20出头到巴黎,在巴黎待了,随后又出逃瑞士,最后遇到了人生的知音伴侣。

可惜葛拉齐亚有一个坏心眼的儿子,总是想尽方法不让他俩在一起。

他后来追随葛拉齐亚,去了意大利,感受到意大利的文化氛围,那种懒散的献媚的随性,对他的创作有益。

因为工作缘故,最后还是决定回到巴黎,此时的他已经沉淀下来了,不再像年轻时的自己那样暴脾气和看什么都不顺眼。“我变了。我不敢再严格要求别人。在我想严格批评他们时,会扪心自问:‘你有没有权利?你比他们还不如呢!却自以为比他们强’我也搞清楚了,世上没有无用的人,最坏的人在悲剧舞台上也有他的作用。腐化堕落的享乐主义者,臭气熏天的非道德主义者,都完成了白蚁般的破坏任务:危房要拆掉才能重建。”经常与人生伴侣通信。

后来还遇到了奥利维的儿子乔治,还有奥利维的“学生”艾曼纽,让他感觉看到了奥利维。

随后葛拉齐亚经常装病的儿子真的“狼来了”,病逝了,随后葛拉齐亚身体也越来越糟糕,最后也病逝了。

克里斯托夫得到消息,非常平静,忽然精神上更加自由了。

随后克里斯托夫撮合了乔治和葛拉齐亚的女儿,俩人结婚了,还去度蜜月了,最后虚弱的克里斯托夫,也去世了——复活了。

别了,克里斯托夫。

作者说这是纪念一个时代的结束,致敬一个时代,送给那些不是不朽的人。送给拥有伟大心灵的战斗者。

(四)

喜欢段落摘选:

我喜欢高弗烈舅舅,在克里斯托夫迷茫懊恼的时候,遇到了舅舅,安慰小男孩说:“鸡并不因为他违背了誓言就不啼明。每天早晨,鸡为我们每一个人啼明。”告诉小男孩这一辈子就是尽我所能就可以了,即使是英雄,也是做了自己能做的事,不必觉得不够,很多人其实根本没有做到。“想今天吧。不要空谈理论。一切理论,你看,即使是谈道德,也不是好东西,都是愚蠢的,有害的。不要勉强生活。今天就该好好活下去。要珍重每一天。要爱每一天,尊重每一天,千万不要糟蹋一天,不要妨碍开花结果。”

诺亚太太说:“生活多不幸啊!”克里斯朵夫抬起头来说:“不,不能说生活不幸,只能说生活有不幸的时刻。”

“幸福只是普遍的生活节奏中的一个片刻,只是生命的钟摆左右摇摆的一极,要把钟摆停在一格上,那生命之钟就不能走了。”

“他们这一伙人的座右铭,只要略加修改,就是:‘我的酒杯不大;但我可以喝••••••别人杯中的酒’”

“不表态的人莫得意洋洋,表态的人却在你们之上。”——凯勒

天下的母亲都把自己的子女受到的教育和天赋估计得太高了。

所谓的“自由职业”,其实只有饿死的“自由。”

天才闻起来有泥土味,还有斗兽英雄身上发出来的野味和怪味。

-4-18 ZKF整理完毕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