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皓月当空:重走玄奘之路的读后感大全

皓月当空:重走玄奘之路的读后感大全

时间:2021-12-22 21:39:23

相关推荐

皓月当空:重走玄奘之路的读后感大全

《皓月当空:重走玄奘之路》是一本由(不丹)帕武著作,新世界出版社|耕雲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9.00,页数:1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皓月当空:重走玄奘之路》读后感(一):感谢帕武带领我们一路朝圣

因为人们渴望某种可以和佛陀联结的东西,锡兰便有了菩提伽耶的菩提树;因为玄奘的虔诚西行,后人才有幸寻回菩提伽耶以及某些消失的古迹;因为作者的朝圣之旅,我们才有幸开启这一段旅程,感受到在历史的长河中,我们得到又失去,失而又复得;凡事有因果,万物有轮回。就像佛陀告诉弟子们:他也受制于无常!

《皓月当空:重走玄奘之路》读后感(二):夜色庇护,此处独明

老子说万物负阴抱阳,冲气以为和,太阳意味着希望炙热和光明,月亮意味着孤独安静和指引 这本书叫做皓月当空,看似清冷孤寂却像一盏明灯在指引着路人,它蕴含着安静的力量也是一种希望和信仰。 会被这本书吸引一来是因为内容,它是不丹摄影师历经两年时间重走玄奘取经的路线用自己的视角和影像记录带给我们的时空之门和视觉震撼;二来是序章右下角一个修行者的淡蓝色墨迹的影像,一种如梦如幻,如去如来的感觉瞬间吸引了我。 这本书是全彩印刷,质量很好,质朴的文字透露出的悲悯情怀与玄奘的人物性格相得益彰。真实的唐僧没有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的协助,孤身一人带着一颗赤子之心踏上漫漫取经路,磨难却不比《西游记》中的少。取经之路凶险异常,更有雪山、荒漠、盗贼,数次几近命丧黄泉,但都没能吓退他寻求真理的信念。历经十七年的艰苦旅行和修行,他终于完成誓愿,将佛法带回中国,直到还影响着我们的思想、生活与信仰。细致的人物写实技巧、气势磅礴的写景功力,以及对气氛的精准营造,仿佛带领我们回到一千多年前,在黄沙滚滚的沙漠、琼楼玉宇的寺庙、神秘华丽的古印度和繁华热闹的长安城中见证玄奘完成旷世伟业。 孤独并非是在自己心情压抑,或者是失恋的时候出现的,那种感觉只是空虚和寂寞,称不上是孤独。孤独是一种状态,一种圆融的状态,孤独者都是思想者,并非是受到情欲诱惑责任束缚的那个别人眼中的人,那个自己展现给外界的人,当一个人孤独的时候,他的思想是自由的,是一种可以宽纳一切的精神状态。他面对的是真正的自己,人类的一切思想都源于此处。“当一切都在打扮,全没有了真面目示人的时候,最美丽的打扮是孤独” 《皓月当空》能为深处浮躁社会的我们,寻得一盏明净的灯光,照亮那被遗忘的自信、善良和勇气,也许,这里会成为你下一个独自出行的港口,夜色庇护,此处独明。

《皓月当空:重走玄奘之路》读后感(三):朝圣之旅

国人乃至于世界佛教界对于玄奘法师的大名以及经历都如雷贯耳、如数家珍。各种小说、戏曲、电影、游戏等等都借由着玄奘以及西游记这两个IP成就了自己的商业价值。自己对于玄奘以及西游取经的认知和了解来源于影视作品西游记、零星的历史知识、百家讲坛的玄奘西游记以及小说西游八十一案。钱文忠教授讲授的玄奘西游记算作是玄奘法师西游经历的真实还原,小说西游八十一案是以史为骨对玄奘法师人格魅力的艺术加工,两者互相渗透,让自己本就对于玄奘法师产生出无限热情。

本书重走玄奘之路,作者帕武,不丹人。作者的经历以及背景让人八卦不断,但抛开头衔,帕武自认自己是一个摄影师,一个心怀信仰、虔诚、无畏、决不放弃的普通人。透过书名见内容,本书是作者一次玄奘西行之路的再次出发,但绝不是一次简单的旅行摄影,我们跟随着玄奘法师的脚步,读着玄奘法师西行的真实故事的同时,透过作者的古老与现实讲述和真实照片,带着我们一起领略了各地风情,见人见物见心,也见丑陋与罪恶,但古道热肠、真善美,依旧根植于这条古老的西行路上,和玄奘法师当年一样,未曾改变模样。在这一千多年以后,我们仍可以沿着前人脚步的接受又一次的洗礼。从西安出发、兰州、敦煌、吐鲁番、塔克拉玛干沙漠、哈萨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那烂陀,再从印度返回西安,这不单单是一串地名国名,更是文明的延续与历史的选择。

敦煌的莫高窟、月牙泉、已被历史淹没的高昌古国等丝路上曾经繁荣并立的国家和城市、被塔利班炸毁的巴米扬大佛和毁掉的石窟、已经消失的佛国犍陀罗、以及消散在历史中各种盛极一时的佛教寺庙以佛教经书典籍等等,文明的兴起与消散都是人类活动的证明,有的文明只剩下遗址、有的文明正在衰败、有的文明开始保护、有的文明只能挖掘。

读完本书不经要问自己,我们是在建设还是在毁灭。这样一段一位意志坚定、无私无畏的僧人花费时间走过的道路,我们是否还需要反复跟随...作者没有给我们答案,但作者确解答了自己内心的疑惑。每个人都需要救赎,有的人仅仅需要的是找到一个信仰,然后跟着它,就能获得力量。这就是本书的意义所在。

《皓月当空:重走玄奘之路》读后感(四):朝圣

“白龙马,蹄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如果觉得这首歌不够高端,我们还可以高歌一曲《敢问路在何方》,这就是我们关于唐玄奘和西天取经的印象,寒暑假里电视无数次循环播放《西游记》告诉我们,他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四人一马的队伍,师父弱到爆全靠徒弟保护才能取得真经,从出发到回归始终被整个唐王朝翘首以待。真实的历史是这样的吗?

《皓月当空:重走玄奘之路》打破了所有电视剧集和小说告诉我们的事情,比如玄奘不是当朝皇上的御弟,而是违背了皇命私自出境,甚至还一直被朝廷通缉;比如历史上没有什么悟空、八戒、沙僧,玄奘也不是柔弱到手无缚鸡之力的男子,他有着绝佳的意志力、信念、甚至是体力、生命力,是这些素质让他一次次的走出困境;再比如,玄奘虽然很早就失去了双亲,却并不是顺着河流飘下的无知婴孩,他是凭着自己的一腔热情出家剃度。

《皓月当空:重走玄奘之路》是不丹摄影师帕武的一本摄影随笔作品集,书中收录了大量绝美的风景图片。图片的顺序是从先出发,沿着昔年玄奘西行的路线逐一向后排列。与图片同步的,是作者帕武一路走来的所闻、所思、所感,他把自己关于玄奘的了解与自己行走的进程相结合,再加之当下在那些“旧路”上发生的“新事”,似乎千百年前的过往被拉到眼前,形成了有趣的对比。

玄奘当年的西行,是冲破了自然与人为的双重阻挠,只因为一颗一心向佛的真心,在他看来,没有什么事比能够习得佛法的真谛更为重要,因此他把从那烂陀寺取回真经当作了自己毕生追求。而他经历过九九八十一难的那些土地上,随着时代的变迁,也经历着朝代的更迭与兴衰,留存下来的印记都已经变成了荒无人烟的残垣断壁。这些荒芜早已经不复往日辉煌,可仅仅是作为历史与文化的遗产保存至今,就已经是对今人最好的赏赐。

应该说,重走玄奘之路是作者帕武的一次朝圣之旅,这种朝圣是对昔日辉煌的那烂陀寺,是对这一路的沧桑与辉煌,也是对玄奘本人,更是对作者自身的信仰。今时今日,距离玄奘的年代已逾千年,现在的学者、专家大都只是从史料中寻找当年壮举的只言片语,从文献里分析那一趟远行为佛教发展带来怎样的变化。帕武却不同,他用的是另一种方式,这种用脚步丈量出来的不仅仅是对历史与人物的回顾,而是历史投影在今天的最佳回响。

《皓月当空:重走玄奘之路》读后感(五):脚下万里路,心中一盏灯

脚下万里路,心中一盏灯

——只为那一轮救世安民的明月

一位孤独的行者,一颗朴素的童心。不管自己困苦与否,处境如何,只因心中怀有普世大众,所以我要孤独远行。

在摄影师帕武面前,一个国外学着面前,我才发现对唐僧的理解是那么的浅薄,我以为唐僧是一个普通的僧人,只是辛苦些把印度的佛教带到了中国,我对唐僧的理解还停留在可笑的西游记阶段,看完本书之后,我觉得自己就是一个文盲,甚至于唐僧这个称呼都显得那么拙劣——玄奘,原名陈祎——祎者,美玉之一也。

本书是摄影师帕武1400多年后,重新按照玄奘当年西行的路径,从西安出发一直走到那烂陀寺。本书也因此分为中国,阿富汗地区,印度三部分。作者用两年多的时间,用一幅幅精美绝伦的摄影记录了一路的精彩与无奈。

精彩者,是唐玄奘在中国境内的印记被接近完美的留了下来,包括因之而兴起的建筑、雕塑以及千百万僧人。最为无奈者,莫过于巴米扬大佛被阿富汗基地恐怖分子用重炮毁掉的一幕。突然间,我仿佛跟随帕武的眼光回到了那惨不忍睹的一刻——在野蛮人眼中,文明就是一场冲突,因为需要保留自己的“种”,就需要把别的文明统统毁掉。这可悲的一幕同千百年前,唐玄奘从西域将佛经传回大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方面是文明的交流传播与融合,另一方面却是文明的屠戮与毁灭。锥心泣血,莫过于此。

本书在感情上也有一段波澜起伏的转折。整体情绪从唐玄奘在中国境内的相对平顺,到见到巴米扬大佛被毁之后的痛心,再到印度本来是佛教光大之地,后来却被异族他教侵略——仅在玄奘将最明亮高光的印度佛教记录了下来三个世纪后,温和的那烂陀寺在穆斯林手中,完全湮灭。所幸的是,玄奘将所有的一切详细的记录了下来,才有了今天的蓝毗尼花园、鹿野苑、那烂陀寺以及觉醒之地。

文明,在交流中延续了延续了自己的生命;文化,在融合中诞生了新生——没有包容一切的印度佛教广传佛法的初一,就别提千年后那烂陀文化重焕新生的十五——好一个轮回!

文明融合的问题,千百年前历史已经给出了完美的答案,可是看看眼下的世界,东西割裂,中部混战,南北不均,内外失调。根源,何不是文化的基因在作祟!

人类向苍天宇宙问了五千年的世界和平问题,怕永远没有尽头,苍生黎民的明月,何时才能普照每一个角落?!这应该就是唐玄奘能够历千辛经万苦救众生的心力所在了。

僧者,“曾”是人,因欲渡人而成僧;佛者,“弗”是人,因救苍生而为佛!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