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工程测量(道路 桥梁 隧道 地下管线 高速铁路)

工程测量(道路 桥梁 隧道 地下管线 高速铁路)

时间:2019-07-05 05:13:04

相关推荐

工程测量(道路 桥梁 隧道 地下管线 高速铁路)

属于线路定线测量的有:

1.中线测量;(易错:放线测量、定线测量)

2. 纵断面测量;

3. 横断面测量

属于新建公路工程初测的:(

1. 线路平面控制测量;

2. 线路高程控制测量;

3. 带状地形图测量;

属于线路竣工测量的工作内容:(绘制纵横断面图)

1. 中线测量;

2. 高程测量;(纵断面图需要用到)

3. 横断面测量

线路初测勘探:

1. 线路勘测中,平面控制测量采用GPS测量方法时,点位应选在离道路中线50~300m、稳固的地方,每隔5km左右布设2个相互通视、间距500~1000mGPS点

2.线图勘测中,高程控制测量,分为:

1)基平测量;沿路线布测水准点,水准路线应该每隔30km与高等级水准点联测一次;(考过)

2)中平测量;联测平面控制点、中桩的高程;

3. 线图勘测中,带状地形图测图比例尺一般为1:2000,平坦地区1:5000,困难地区1:1000 ;

4.线图勘测中,带状地形图带宽,对于1:2000,平坦地区:400~600m,丘陵地区:300~400m

5. 线路纵断面图,长采用1:2000~1:1000比例尺,其中高程比例尺为水平比例尺的10~20倍;

6. 线路横断面图,横纵比例尺相同,一般为1:1001:200

7. 横断面的测量宽度,一般在中线两侧各15~50m ;

线路放线测量

1. 作业前,应该收集初测导线航测外控点,并对初测高程100%逐一检查。高程较差不超过30√L

2. 放线测量应该根据图纸上定线线位,采用极坐标法拨角法支距法GPS-RTK法

3. 交点的水平角观测,正交点1测回副交点2测回;副交点水平角的角值较差2秒仪器不大于156秒仪器不大于20

4. 线路中线测量,应该与初测导线、航测外控点、GPS点联测,联测间隔为5km,特殊情况下小于10km(不大于10km)

一级以上公路方位角闭合差不大于30″√n ,相对闭合差不大于1/2000;

工程测量中,中线桩位测量规定:(

线路定测,中线桩位测量:

1. 线路中线上,应设立线路起终点桩,百米桩、千米桩、平曲线控制桩、桥梁或隧道轴线控制桩、转点桩、断链桩,并根据曲线的变化适当加桩

2.线路中线桩的间距,直线部分不应该大于50m,平曲线部分20m

当公路曲线半径30~60m缓和曲线长度30~50m时,其中桩距离不应该大于10m

当公路曲线半径小于30m、缓和曲线长度小于30m时、或回头曲线段,其中桩距离不应该大于5m

3.断链桩应该设立在线路的直线段,以下位置不可以设立断链桩

1)桥梁;

2)隧道;

3)平曲线;

4)公路立交;

5)铁路车站附近

5.中线桩高程,应该设置成附合路线,其闭合差不超过50√L

4. 中线桩位置测量误差:

直线段中桩位置测量限差

曲线段中线桩位测量闭合差险差

(断链指因局部(中间)改线或者分段测量等原因,造成桩号不相接;新桩号比老桩号大(新路线比老路线长),叫长链; 否则,叫短链;

断链桩K2+150=K2+100,则长链50米;断链桩K2+100=K2+150,则短链50米;)

路线的总里程 = 终点里程 - 起点里程 + Σ长链 - ∑短链

线路测量成果检查项

一. 数据质量

1. 数学精度

1)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带状)地形图成果数学精度、点位或桩位测设成果数学精度、断面成果精度、限差符合情况;

2. 观测质量。主要检查控制测量成果;

3. 计算质量。验算项目的齐全性、验算方法的正确性、平差计算和其他内业计算的正确性;

二. 点位质量

1. 选点质量;控制点布设、点位密度、点位的合理性;

2. 埋石质量;标石类型、标石质量、标石埋设规格、点之记、托管手续内容;

三. 资料质量

1. 整式质量;观测、计算资料整式,技术总结,检查报告。

2. 资料完整性;技术总结,检查报告内容,项目成果资料,总结图、表、薄册。

属于桥梁竣工测量的工作内容:

1. 桥梁墩台竣工测量;

2. 桥梁架设竣工测量

属于桥梁工程测量的内容:

1. 桥轴线长度测量;

2. 施工控制测量;

3.地形测量

桥址地形测量;(1:2000~1:500

河床地形测量

4.纵断面测量

5. 墩台中心定位;

6. 墩台基础及其细部定位;

(易错:没有横断面测量)

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

(自由网,平面网边长,两岸控制点数要求)

1. 布设成自由网,并根据线路测量控制点定位、定向;

2.控制网可采用GPS网三角网导线网等形式;

3. 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的边长,宜为主桥轴的长度的0.5~1.5倍;

4. 桥梁施工平面控制网跨越江河时,每岸不少于3个平面控制点;中轴线上,每岸2个平面控制点;

桥梁施工高程控制网:

1. 两岸的水准路线,应该组成一个统一的水准网;

2. 每岸水准点不少于3个

3. 根据需要,进行跨河水准测量;

联系测量是指从洞外直接引进平面、或高程;

平面联系测量主要方法有:

1. 几何定向;包括:(

1)一井定向

2)二井定向

2. 陀螺经纬仪定向;

(三者都是要测洞外的东西)

高程联系测量的方法包括:(

1. 长钢尺法;

2. 长钢丝法;

3.光电测距仪测距法

4.铅直测距法

隧道洞外平面控制测量:

(自由网、定向点,进出口点、洞口控制点)

1.布设成自由网,并根据线路测量控制点定位、定向;

2.控制网可采用GPS网三角网导线网等形式;

进出口线路中线上布设进出口点,进出口各布设3个定向点进出口点与相应的定向点之间要通视。

(先布设3个定向控制点,再布设进出口点,进出口点和定向点要通视)

3. 隧道的各个洞口,均应布设2个以上且相互通视的控制点。

隧道洞内平面控制网要求:

(使用导线、有条件的通过横洞形成闭合环、导线长度200、70m,离洞内设施、挖进时要及时延申、加陀螺仪定向、加气压改正)

1. 洞内的平面控制网宜采用导线形式,并以洞口点为起点,延隧道中线或两侧布设成伸直的长边导线狭长多环导线(测量方式)

2.导线的边长近似相等,直线段不宜小于200m,曲线段不宜短于70m导线边距离洞内设施不宜少于0.2m(长度)

3. 当双线隧道或其他辅助坑道同时掘进时,应分别布设导线,并通过横洞连成闭合环;(路线方式)

4. 当隧道挖进至导线设计边长的2~3倍时,应该进行一次导线延申测量(加长)

5. 对于长距离隧道,可加测一定数量的陀螺经纬仪定向

6. 当隧道采用气压施工时,对观测距离必须进行相应的气压改正

陀螺经纬仪定向作业过程:(

(仪器常数、陀螺方位角、子午收敛角、坐标方位角)

1. 在地面已知边上测定仪器常数(已知边方位角和陀螺方位角的关系) d1

2. 在待定边上测定陀螺方位角; a1

1)在测站上整平对中陀螺经纬仪,测定待定边的方向值,然后仪器大致对准北方;

2)粗略定向;

3)测前悬带零位观测;

4)精密定向

5)测后悬带零位观测;

6)测定待定边的方向值

3. 在地面上重新测定仪器常数(常数互差小于限制值,再取均值);d2

4. 求算子午线收敛角;r

5. 求算待定边的坐标方位角(坐标方位角 = a1 + r + (d1+d2) / 2)

(陀螺经纬仪最直接得到的角度,是真北方位角

工程测量中,隧道高程控制测量的要求:

(水准测量、与洞外水准点形成闭合或往返、隔200~500检核)

1. 隧道洞内,外的高程控制测量,宜采用水准测量方法

2. 隧道两端洞口的水准点、相关洞口的水准点、必要的洞外水准点,应该组合成闭合或往返水准路线

3.洞内水准测量应该往返进行,结合洞内施工特点,每隔200~500m设立一对高程点以便检核

工程测量中,隧道施工测量要求:

(极坐标法、中线法100,50、长距离隧道激光指向仪、中线点加密10,5mm)

1. 隧道施工中线,宜根据洞内控制点采用极坐标法测设;(根据控制点的位置,计算出中线的坐标,然后反算角度距离)

当掘进距离延伸到1~2导线边(直线不宜短于200m,曲线部分不宜短于70m)时,导线点应同时延申并测设新的中线点

2. 当较短隧道采用中线法时,其中线点间距的直线段不宜小于100m曲线段不宜小于50m

3. 对于大型挖掘进机械施工的长距离隧道,宜采用激光指向仪激光经纬仪陀螺导向,其方位应定期校核

4. 隧道衬砌前,应对中线点进行复测并根据需要加密;

加密时中线点间距不宜超过10m点位横向偏差不应大于5mm

减弱贯通误差的措施:

(起算数据准确,各项测量独立检验,加陀螺边,导线边增长,提高对中精度,及时精度分析,必要时返工,掘进过程中及时调整)

1. 注意原始资料的可靠性,起算数据应准确无

2. 各项测量工作都要有可靠的独立检验,要进行复测复算防止粗差产生

3. 对精度要求高的重大贯通工程:

适当加测陀螺定向边

增大导线的边长

提高仪器和目标的对中精度;(或使用三联脚架法)

4. 及时对观测成果进行精度分析,并与预计的贯通误差进行对比,必要时返工重测

5.掘进过程中,要及时进行测量和填图,并根据测量成果及时调整掘进方向和坡度

工程测量中,隧道变形监测:(考)

(断面位置、基准点位置、断面间距、监测点布点、下沉测量,收敛测量)

1. 隧道的变形监测,应对距离开挖面较近的隧道断面不良地质构造断层衬砌结构裂缝较多的隧道断面的变形进行监测;

2. 隧道内的基准点,应该埋设在变形区外相对稳定的地方或隧道横洞内。必要时,应该设立深层钢管标

3. 变形观测点应该按断面布设;

当采用新奥法施工时,其断面间距为10~15m,点位应该布设在隧道的顶部、底部、两腰,必要时可加密布设;新增设的断面宜靠近开挖面

当采用盾构法施工时,检测断面选择在不良地质构造断层衬砌结构裂缝较多的部位;

4. 隧道的下沉底面回弹,宜采用水准测量方法;

5.衬砌结构收敛变形,可采用极坐标法测量,也可采用收敛计进行监测;

(断面数 = 测段长度/断面间距+ 1

工程测量中,基坑变形监测的规定:

1.基坑变形监测的精度要求,不低于三等

2. 变形观测点,应该根据工程规模、基坑深度、支护结构支护设计要求合理布设;

3. 普通建筑基坑,变形观测点宜布置在基坑的顶部周边,点位间距10 ~ 20 m

4. 在较高安全监测要求的基坑,变形观测点点位应该布设在基坑侧壁的顶部和中部;

5. 变形比较敏感的部位,应加测关键断面埋设应力和位移传感器

6.水平位移监测可采用极坐标法、交会法垂直位移监测可采用水准测量方法、电磁波测距三角高程方法;

7.基坑变形监测周期,应该根据施工进程确定。

当开挖速度或降水速度较快引起的变形速率较大时,应该增加观测次数;

当变形量接近预警值或有事故征兆时,应该持续观测;

8. 基坑监测中,在开挖到回填结束前、降水期间,应该对基坑边缘外围1 ~ 2倍基坑深度范围内的建筑、道路、管线等进行变形监测;

地下管线竣工测量的工作内容:

1. 管线点调查

2. 管线点测量

地下管线探测的办法包括:

1.实地调查(明显管线);

2.物探调查(隐藏管线);包括:

1)电磁法;是管线探测最有效、最常用、最经济的方法,特别是对于导电的金属管线;

2)电磁波法(地质雷达);探测非金属管道的重要方法;也可以探测金属管线;

3)磁测、地震波法、直流电法、红外辐射法;

3.开挖调查(隐藏管线) (迷惑项:目估调查)

地下管线分类:

1. 金属管线。如水管、燃气管;

2. 电缆;

3. 非金属管线;排水管

地下管线探测及其成果入库流程:

1. 资料收集和勘探;

2. 仪器检验和方法试验;

3. 技术设计;

4. 实地调查和仪器探查;

5. 控制测量;

6. 管线点测量;

7. 地下管线图编绘;

8. 地下管线数据库建立;

对于隐蔽管线点的检查:

1. 探查作业,应该按照仪器的操作规定进行;

2. 作业前,应该在测区的明显管线点上进行比较,确定检查仪器的修正参数

3. 对于探查有困难或者无法核实的疑难管线点应该进行开挖验证

4. 对于隐蔽管线点的探查结果,应采用重复探查开挖验证的方法进行质量检验,并满足:

1.重复探查的点位,应该随机抽取,点数不宜少于探查总点数5%,并且计算平面位置中误差 < 0.05h埋深较差 < 0.075h

2.开挖验证的点位,应该随机抽取,不少于隐蔽管线点数0.5%不少于2个

(问:隐藏管线点探测的有关规定)

高速铁路测量控制网的有关规定:

(GPS,CP0,CPI,CPII,CPIII,水准基点控制网)

1. 在平面控制网测量工作开展前,首先采用GPS测量方法建立高速铁路框架控制网(CP0)

2.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平面控制网,应该在CP0的基础上分级:

1)基础平面控制网CPI,为勘探、施工、运营维护提供坐标基准

2)线路平面控制网CPII,为勘探、施工提供控制基准

3)轨道控制网CPIII为轨道铺设和运营维护提供控制基准

3. 高速铁路工程测量高程控制网,分级:

1)第一级线路水准基点控制网,为高速铁路工程勘测设计、施工提供高程基准;

2)轨道控制网CPIII,为高速铁路轨道施工,维护提供高程基准;

高速铁路线路平面控制网CPII采用导线测量时应该满足:

(符合CPI导线测量,长度2km以上布导线网,边数4~6;方向观测法,测回数、测角中误差,方位角闭合差;测距相对中误差、全长相对闭合差)

1. 导线应该起闭于CPI控制点;导线附合长度2km以上时,应采用导线网方式布网,导线网的边数4~6条;

2. 水平观测采用方向观测法,且满足:0.5秒全站仪4测回1秒全站仪6测回;测角中误差1.8秒;方位角闭合差3.6√n;

3. 边长测量应该满足:测距相对中误差1 / 15w全长相对闭合差 1 / 5.5w

4. 导线成果计算,应该在方位角闭合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满足要求后,采用严密平差方法计算;

高速铁路轨道控制网CPIII平面测量要求:

(自由设站;在通过沉降评估后施测;复测CPI、CPII;每隔一段距离联测CPI、CPII;测站到CPI、CPII,CPIII距离;CPIII强制对中;仪器要求;站间距离;每个CPIII点测站数)

1. CPIII平面网测量采用自由测站边角交会法施测;

2. CPIII平面网测量应在线下竣工通过沉降变形评估后施测;CPIII测量前应对全线的CPI、CPII控制网进行复测,并采用复测后合格的CPI、CPII成果进行GPIII控制网测设;

3. CPIII平面控制网应该附合于CPI、CPII控制点上;

每600m左右(400m~800m)应联测一个CPI或CPII控制点;

自由测站到CPI、CPII控制点的距离不大于300m;到CPIII不大于180m

当CPII点位密度和位置不满足CPIII联测要求时,应按同精度内插方式增设CPII控制点;

4. CPIII点应该设置强制对中标志,标志连接件加工误差不应大于0.05mm

5. CPIII平面网的测量仪器设备,应该使用具有自动搜索、自动照准、自动观测、自动记录功能的全站仪,其标称精度满足:方向测量中误差不大于1秒,测距中误差1+2ppm

6. 观测前需要对全站仪进行校检,作业期间仪器要在检验有效期内;

7. CPIII控制点号和自由测站的编号应该唯一且便于查找;

8.CPIII平面观测的自由测站间距(测站间距)一般约为120m,自由测站到CPIII点的最远观测距离(站点间距)不大于180m;每个CPIII点至少保证有3个自由测站的方向和距离观测量;

高速铁路轨道控制网CPIII高程测量要求:

(附合线路水准基点,路线长度;CPIII水准测量按矩形环测,附合到线路水准基点往返测;4个CPIII构成水准闭合环,闭合差;前后区段重叠点高程差值及格后,2对前段重叠点+线路水准基点)

1. CPIII控制网水准测量应该附合于线路水准基点;按精密水准测量技术要求施测,水准路线附合长度不得大于3km

2.CPIII控制网水准测量可按矩形环单程水准网往返测水准路线构网观测;CPIII水准网与线路水准基点联测时,应该按精密水准测量要求进行往返观测;

3. CPIII控制网水准测量应对相邻4个CPIII点所构成的水准闭合环进行环闭合差检验,相邻CPIII点的水准环闭合差不得大于1mm

4. 区段之间衔接时,前后区段独立平差重叠点高程差值应不大于3mm;满足条件后,后一区段CPIII网平差,应采用本区段联测的线路水准基点、前一段连续1~2对CPIII高程点成果进行约束平差;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