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Linux 性能优化系列】Linux 性能优化 -- CPU 性能篇(一) 平均负载 上下文切换 CPU 使用率

【Linux 性能优化系列】Linux 性能优化 -- CPU 性能篇(一) 平均负载 上下文切换 CPU 使用率

时间:2022-03-13 03:43:13

相关推荐

【Linux 性能优化系列】Linux 性能优化 -- CPU 性能篇(一) 平均负载 上下文切换 CPU 使用率

【Linux 性能优化系列】Linux 性能优化 -- CPU 性能篇(一) 平均负载、上下文切换、CPU 使用率

【1】相关概念

【1.1】平均负载

平均负载是指单位时间内,系统处于可运行状态和不可中断状态的平均进程数,也就是平均活跃进程数;

可运行状态的进程,是指正在使用 CPU 或者正在等待 CPU 的进程,即 ps 命令看到的处于 R 状态(Running 或 Runnable)的进程;

不可中断状态的进程则是正处于内核态关键流程中的进程,并且这些流程是不可打断的,比如最常见的是等待硬件设备的 I/O 响应,即 ps 命令中看到的 D 状态(Uninterruptible Sleep,也称为 Disk Sleep)的进程,不可中断状态实际上是系统对进程和硬件设备的一种保护机制;

【1.1.1】平均负载与 CPU 使用率的关系

CPU 密集型进程,使用大量 CPU 会导致平均负载升高,此时这两者是一致的;

I/O 密集型进程,等待 I/O 也会导致平均负载升高,但 CPU 使用率不一定很高;

大量等待 CPU 的进程调度也会导致平均负载升高,此时的 CPU 使用率也会比较高;

【1.2】CPU 上下文

CPU 寄存器,CPU 内置的容量小、但速度极快的内存;

程序计数器,用来存储 CPU 正在执行的指令位置或者即将执行的下一条指令位置;

两者构成了 CPU 在运行任何任务前,必须的依赖环境;

【1.2.1】CPU 上下文切换

即把前一个任务的 CPU 上下文(即 CPU 寄存器和程序计数器)保存起来,然后加载新任务的上下文到这些寄存器和程序计数器,最后再跳转到程序计数器所指的新位置,运行新任务的操作;

【1.2.2】CPU 的上下文切换的分类

【1.2.2.1】进程上下文切换

Linux 按照特权等级,把进程的运行空间分为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内核空间(Ring 0)具有最高权限,可以直接访问所有资源;用户空间(Ring 3)只能访问受限资源,不能直接访问内存等硬件设备,必须通过系统调用到内核中,才能访问这些特权资源;

注意 : 系统调用,通常称为特权模式切换,而不是上下文切换,一次系统调用的过程,其实是发生了两次 CPU 上下文切换;

进程上下文切换 VS 系统调用

1. 进程是由内核来管理和调度的,进程的切换只能发生在内核态,因此进程的上下文不仅包括了虚拟内存、栈、全局变量等用户空间的资源,还包括了内核堆栈、寄存器等内核空间的状态;

2. 进程的上下文切换比系统调用多了一步,在保存当前进程的内核状态和 CPU 寄存器之前,需要先把该进程的虚拟内存、栈等用户空间资源保存下来;而加载了下一进程的内核态后,还需要刷新该进程的虚拟内存、栈等用户空间资源;

进程上下文切换的时机

只有在进程调度的时候,才需要切换上下文;Linux 为每个 CPU 都维护了一个就绪队列,将活跃进程(即正在运行和正在等待 CPU 的进程)按照优先级和等待 CPU 的时间排序,然后选择最需要 CPU 的进程,即优先级最高和等待 CPU 时间最长的进程来运行;

进程被调度到 CPU 上运行的时机

1. 为了保证所有进程可以得到公平调度,CPU 时间被划分为一段段的时间片,这些时间片再被轮流分配给各个进程;当某个进程的时间片耗尽了,就会被系统挂起,切换到其它正在等待 CPU 的进程运行;

2. 进程在系统资源不足时,要等到资源满足后才可以运行,此时进程也会被挂起,并由系统调度其他进程运行;

3. 当进程通过睡眠函数 sleep 方法将自己主动挂起时也会重新调度;

4. 当有优先级更高的进程运行时,为了保证高优先级进程的运行,当前进程会被挂起,由高优先级进程来运行;

5. 发生硬件中断时,CPU 上的进程会被中断挂起,转而执行内核中的中断服务程序;

【1.2.2.2】线程上下文切换

线程是调度的基本单位,而进程则是资源拥有的基本单位

进程 VS 线程

1. 当进程只有一个线程时,可以认为进程就等于线程;

2. 当进程拥有多个线程时,这些线程会共享相同的虚拟内存和全局变量等资源,这些资源在上下文切换时是不需要修改的;

3. 线程也有私有数据,这些在上下文切换时也是需要保存的;

线程上下文切换的情况

1. 前后两个线程属于不同进程;此时,由于资源不共享,切换过程就跟进程上下文切换是一样;

2. 前后两个线程属于同一个进程;此时,由于虚拟内存是共享的,切换时,虚拟内存这些资源就保持不动,只需要切换线程的私有数据、寄存器等不共享的数据;

【1.2.2.3】中断上下文切换

中断处理会打断进程的正常调度和执行,转而调用中断处理程序,响应设备事件

中断上下文切换并不涉及到进程的用户态,即便中断过程打断了一个正处在用户态的进程,也不需要保存和恢复这个进程的虚拟内存、全局变量等用户态资源;中断上下文,只包括内核态中断服务程序执行所必需的状态,包括 CPU 寄存器、内核堆栈、硬件中断参数等;

【1.3】CPU 使用率

【1.3.1】节拍

为了维护 CPU 时间,Linux 通过事先定义的节拍率(内核中表示为 HZ),触发时间中断,并使用全局变量 Jiffies 记录了开机以来的节拍数,每发生一次时间中断,Jiffies 的值就加 1;

节拍率 HZ 是内核的可配选项,可以设置为 100、250、1000 等,不同的系统可能设置不同数值,可以通过查询 /boot/config 内核选项来查看它的配置值;

由于节拍率 HZ 是内核选项,用户空间程序不能直接访问,因此为了方便用户空间程序,内核还提供了一个用户空间节拍率 USER_HZ,其值固定为 100;

Linux 通过 /proc 虚拟文件系统,向用户空间提供了系统内部状态的信息,而 /proc/stat 提供的就是系统的 CPU 和任务统计信息;

# 只保留各个CPU的数据$ cat /proc/stat | grep ^cpucpu 280580 7407 286084 172900810 83602 0 583 0 0 0cpu0 144745 4181 176701 86423902 52076 0 301 0 0 0cpu1 135834 3226 109383 86476907 31525 0 282 0 0 0其中,第一列表示的是 CPU 编号,如 cpu0、cpu1 ,而第一行没有编号的 cpu,表示的是所有 CPU 的累加;其他列则表示不同场景下 CPU 的累加节拍数,单位是 USER_HZ,即 10 ms(1/100 秒),即不同场景下的 CPU 时间;user(通常缩写为 us),代表用户态 CPU 时间,注意,它不包括下面的 nice 时间,但包括了 guest 时间;nice(通常缩写为 ni),代表低优先级用户态 CPU 时间,也就是进程的 nice 值被调整为 1-19 之间时的 CPU 时间,注意 nice 可取值范围是 -20 到 19,数值越大,优先级反而越低;system(通常缩写为 sys),代表内核态 CPU 时间;idle(通常缩写为 id),代表空闲时间,注意,它不包括等待 I/O 的时间(iowait);iowait(通常缩写为 wa),代表等待 I/O 的 CPU 时间;irq(通常缩写为 hi),代表处理硬中断的 CPU 时间;softirq(通常缩写为 si),代表处理软中断的 CPU 时间;steal(通常缩写为 st),代表当系统运行在虚拟机中的时候,被其他虚拟机占用的 CPU 时间;guest(通常缩写为 guest),代表通过虚拟化运行其他操作系统的时间,也就是运行虚拟机的 CPU 时间;guest_nice(通常缩写为 gnice),代表以低优先级运行虚拟机的时间;

【1.3.2】CPU 使用率

CPU 使用率,就是除了空闲时间外的其他时间占总 CPU 时间的百分比

开机以来的 CPU 使用率计算公式

某段时间内的平均 CPU 使用率计算公式

Linux 给每个进程提供了运行情况的统计信息,即 /proc/[pid]/stat

注意,性能分析工具给出的都是间隔一段时间的平均 CPU 使用率,所以要注意间隔时间的设置

【2】相关工具与命令

【2.1】测试模拟工具

stress 是一个 Linux 系统压力测试工具,这里用作异常进程模拟平均负载升高的场景;

sysbench 是一个多线程的基准测试工具,一般用来评估不同系统参数下的数据库负载情况;可以将其当成一个异常进程来看,作用是模拟上下文切换过多的问题;

【2.2】mpstat

mpstat 是一个常用的多核 CPU 性能分析工具,用来实时查看每个 CPU 的性能指标,以及所有 CPU 的平均指标;

命令格式

mpstat [-P {cpu|ALL}] [internal [count]]命令参数说明-P {cpu l ALL}:表示监控哪个CPU, cpu在[0,cpu个数-1]中取值internal:相邻的两次采样的间隔时间count:采样的次数,count只能和delay一起使用结果参数说明CPU处理器ID%usr 在internal时间段里,用户态的CPU时间(%),不包含nice值为负进程%nice 在internal时间段里,nice值为负的进程(使用nice命令对进程进行降级时)CPU的百分比(%)%sys 在internal时间段里,核心时间(%)%iowait 在internal时间段里,硬盘IO等待时间(%)%irq 在internal时间段里,硬中断时间(%)%soft 在internal时间段里,软中断时间(%)%steal 显示虚拟机管理器在服务另一个虚拟处理器时虚拟CPU处在非自愿等待下花费时间的百分比%guest 显示运行虚拟处理器时CPU花费时间的百分比%gnice%idle 在internal时间段里,CPU除去等待磁盘IO操作外的因为任何原因而空闲的时间闲置时间(%)

【2.3】pidstat

pidstat 是一个常用的进程性能分析工具,用来实时查看进程的 CPU、内存、I/O 以及上下文切换等性能指标;

命令格式

pidstat 的用法:pidstat [ 选项 ] [ <时间间隔> ] [ <次数> ]常用的参数:-u:默认的参数,显示各个进程的cpu使用统计-r:显示各个进程的内存使用统计-d:显示各个进程的IO使用情况-p:指定进程号-w:显示每个进程的上下文切换情况-t:显示选择任务的线程的统计信息外的额外信息-T { TASK | CHILD | ALL }TASK表示报告独立的task;CHILD关键字表示报告进程下所有线程统计信息;ALL表示报告独立的task和task下面的所有线程;注意:task和子线程的全局的统计信息和pidstat选项无关;这些统计信息不会对应到当前的统计间隔,这些统计信息只有在子线程kill或者完成的时候才会被收集;-V:版本号-h:在一行上显示了所有活动,这样其他程序可以容易解析-I:在SMP环境,表示任务的CPU使用率/内核数量-l:显示命令名和所有参数

使用示例

示例一:查看所有进程的 CPU 使用情况( -u -p ALL)

pidstatpidstat -u -p ALLpidstat 和 pidstat -u -p ALL 是等效的;pidstat 默认显示了所有进程的cpu使用率;结果说明PID:进程ID%usr:进程在用户空间占用cpu的百分比%system:进程在内核空间占用cpu的百分比%guest:进程在虚拟机占用cpu的百分比%CPU:进程占用cpu的百分比CPU:处理进程的cpu编号Command:当前进程对应的命令

示例二: 内存使用情况统计(-r)

pidstat -r使用-r选项,pidstat将显示各活动进程的内存使用统计结果说明PID:进程标识符minflt/s: 每秒次缺页错误次数(minor page faults),次缺页错误次数表明虚拟内存地址映射成物理内存地址产生的page fault次数,不需要从磁盘中加载页majflt/s: 每秒主缺页错误次数(major page faults),当虚拟内存地址映射成物理内存地址时,相应的 page在swap中,这样的page fault为major page fault,一般在内存使用紧张时产生,需要从磁盘中加载页VSZ:该进程使用的虚拟内存(以kB为单位)RSS:该进程使用的物理内存(以kB为单位)%MEM:该进程使用内存的百分比Command: 拉起进程对应的命令

示例三:显示各个进程的IO使用情况(-d)

pidstat -d结果说明PID:进程idkB_rd/s:每秒从磁盘读取的数据量(KB)kB_wr/s:每秒写入磁盘数据量(KB)kB_ccwr/s:任务取消写入磁盘的数据量(KB),当任务截断脏的pagecache的时候会发生COMMAND:task的命令名

示例四:显示每个进程的上下文切换情况(-w)&针对特定进程统计(-p)

pidstat -t -p 2831结果说明PID:进程idCswch/s:每秒主动任务上下文切换数量,主动任务上下文切换,是指进程无法获取所需资源,导致的上下文切换;比如说, I/O、内存等系统资源不足时,就会发生自愿上下文切换;Nvcswch/s:每秒被动任务上下文切换数量,被动任务上下文切换,则是指进程由于时间片已到等原因,被系统强制调度,进而发生的上下文切换;比如说,大量进程都在争抢 CPU 时,就容易发生非自愿上下文切换Command:命令名

示例五:显示选择任务的线程的统计信息外的额外信息 (-t)

pidstat -t -p 2831结果说明TGID:主线程的表示TID:线程id%usr:进程在用户空间占用cpu的百分比%system:进程在内核空间占用cpu的百分比%guest:进程在虚拟机占用cpu的百分比%CPU:进程占用cpu的百分比CPU:处理进程的cpu编号Command:当前进程对应的命令

【2.4】iostat

iostat 主要用于监控系统设备的IO负载情况,iostat首次运行时显示自系统启动开始的各项统计信息,之后运行iostat将显示自上次运行该命令以后的统计信息;

命令格式iostat [参数] [时间] [次数]命令参数说明-c 显示CPU使用情况-d 显示磁盘使用情况-k 以K为单位显示-m 以M为单位显示-N 显示磁盘阵列(LVM) 信息-n 显示NFS使用情况-p 可以报告出每块磁盘的每个分区的使用情况-t 显示终端和CPU的信息-x 显示详细信息

使用示例

命令结果重要参数

%iowait:如果该值较高,表示磁盘存在I/O瓶颈await:一般地,系统I/O响应时间应该低于5ms,如果大于10ms就比较大了avgqu-sz:如果I/O请求压力持续超出磁盘处理能力,该值将增加;如果单块磁盘的队列长度持续超过2,一般认为该磁盘存在I/O性能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该磁盘为磁盘阵列虚拟的逻辑驱动器,需要再将该值除以组成这个逻辑驱动器的实际物理磁盘数目,以获得平均单块硬盘的I/O等待队列长度%util:一般地,如果该参数是100%表示设备已经接近满负荷运行了

示例一:显示详细信息iostat -x

命令:iostat -x结果参数说明%user:CPU处在用户模式下的时间百分比%nice:CPU处在带NICE值的用户模式下的时间百分比%system:CPU处在系统模式下的时间百分比%iowait:CPU等待输入输出完成时间的百分比%steal:管理程序维护另一个虚拟处理器时,虚拟CPU的无意识等待时间百分比%idle:CPU空闲时间百分比Device:设备名称rrqm/s:每秒合并到设备的读取请求数wrqm/s:每秒合并到设备的写请求数r/s:每秒向磁盘发起的读操作数w/s:每秒向磁盘发起的写操作数rkB/s:每秒读K字节数wkB/s: 每秒写K字节数avgrq-sz:平均每次设备I/O操作的数据大小avgqu-sz:平均I/O队列长度await:平均每次设备I/O操作的等待时间(毫秒),一般地,系统I/O响应时间应该低于5ms,如果大于 10ms就比较大了r_await:每个读操作平均所需的时间;不仅包括硬盘设备读操作的时间,还包括了在kernel队列中等待的时间w_await:每个写操作平均所需的时间;不仅包括硬盘设备写操作的时间,还包括了在kernel队列中等待的时间svctm:平均每次设备I/O操作的服务时间 (毫秒)(这个数据不可信!)%util:一秒中有百分之多少的时间用于I/O操作,即被IO消耗的CPU百分比,一般地,如果该参数是100%表示设备已经接近满负荷运行了

示例二:显示磁盘使用情况iostat -d 2 3

命令:iostat -d 2 3结果参数说明tps:每秒I/O数(即IOPS。磁盘连续读和连续写之和)kB_read/s:每秒从磁盘读取数据大小,单位KB/skB_wrtn/s:每秒写入磁盘的数据的大小,单位KB/skB_read:从磁盘读出的数据总数,单位KBkB_wrtn:写入磁盘的的数据总数,单位KB

【2.5】uptime

uptime02:34:03 up 2 days, 20:14, 1 user, load average: 0.63, 0.83, 0.88参数说明02:34:03 : 当前时间up 2 days, 20:14 : 系统运行时间1 user : 正在登录用户数load average: 0.63, 0.83, 0.88 : 过去 1 分钟、5 分钟、15 分钟的平均负载命令分析说明1. 如果 1 分钟、5 分钟、15 分钟的三个值基本相同则系统负载很平稳;2. 如果 1 分钟的值远小于 15 分钟的值,就说明系统最近 1 分钟的负载在减少,而过去 15 分钟内却有很大的负载;3. 如果 1 分钟的值远大于 15 分钟的值,就说明最近 1 分钟的负载在增加,这种增加有可能只是临时性的,也有可能还会持续增加下去,所以就需要持续观察,一旦 1 分钟的平均负载接近或超过了 CPU 的个数,就意味着系统正在发生过载的问题,这时就得分析调查是哪里导致的问题,并要想办法优化了;注意 : 当平均负载高于 CPU 数量 70% 的时候,就应该分析排查负载高的问题,一旦负载过高,就可能导致进程响应变慢,进而影响服务的正常功能;

【2.6】vmstat

vmstat常用命令格式vmstat [-a] [-n] [-S unit] [delay [ count]]vmstat [-s] [-n] [-S unit]vmstat [-m] [-n] [delay [ count]]vmstat [-d] [-n] [delay [ count]]vmstat [-p disk partition] [-n] [delay [ count]]vmstat [-f]vmstat [-V]命令选项说明-a:显示活跃和非活跃内存-f:显示从系统启动至今的fork数量-m:显示slabinfo-n:只在开始时显示一次各字段名称-s:显示内存相关统计信息及多种系统活动数量delay:刷新时间间隔,如果不指定,只显示一条结果count:刷新次数,如果不指定刷新次数,但指定了刷新时间间隔,这时刷新次数为无穷-d:显示磁盘相关统计信息-p:显示指定磁盘分区统计信息-S:使用指定单位显示,参数有 k 、K 、m 、M,分别代表1000、1024、1000000、1048576字节(byte),默认单位为K(1024 bytes)-V:显示vmstat版本信息

使用示例

vmstatprocs -----------memory---------- ---swap-- -----io---- -system-- ------cpu-----r b swpd free buff cache si so bi bo in cs us sy id wa st3 0 361396 196772 55820 359372 0 0 13 21 1 1 2 0 98 0 01 0 361392 196524 55820 359616 8 0 2360 411 527 1 0 90 9 02 1 361392 196524 55828 359608 0 00 48 370 503 1 1 98 0 04 0 361392 196524 55828 359616 0 000 442 559 1 0 99 0 0字段说明:procs(进程) r:当前运行队列中线程的数目,代表线程处于可运行状态,但CPU还未能执行,这个值可以作为判断CPU是否繁忙的一个指标;当这个值超过了CPU数目,就会出现CPU瓶颈了;这个我们可以结合top命令的负载值同步评估系统性能;b:等待IO的进程数量;如果该值一直都很大,说明IO比较繁忙,处理较慢;memory(内存) swpd:虚拟内存已使用的大小;如果swpd的值不为0,但是si,so的值长期为0,这种情况不会影响系统性能;free:空闲的物理内存的大小;buff:用作缓冲的内存大小;cache:用作缓存的内存大小;如果cache的值大的时候,说明cache处的文件数多,如果频繁访问到的文件都能被cache处,那么磁盘的读IO bi会非常小;swap(交换空间,单位:KB);内存够用的时候,这2个值都是0,如果这2个值长期大于0时,系统性能会受到影响,磁盘IO和CPU资源都会被消耗;有时我们看到空闲内存(free)很少的或接近于0时,就认为内存不够用了,不能光看这一点,还要结合si和so,如果free很少,但是si和so也很少(大多时候是0),那么不用担心,系统性能这时不会受到影响的; si:每秒从交换区写到内存的大小;so:每秒写入交换区的内存大小;io(单位:块/秒) bi:每秒读取的块数;bo:每秒写入的块数;随机磁盘读写的时候,这2个值越大,能看到CPU在IO等待的值也会越大;system(系统);这2个值越大,会看到由内核消耗的CPU时间会越大; in:每秒中断数,包括时钟中断;cs:每秒上下文切换数;cpu(以百分比表示) us:用户进程执行时间(user time);sy:系统进程执行时间(system time);id:空闲时间(包括IO等待时间);wa:等待IO时间;wa的值高时,说明IO等待比较严重,这可能由于磁盘大量作随机访问造成,也有可能磁盘出现瓶颈;

【2.7】top

top命令的使用top使用格式top [-] [d] [p] [q] [c] [C] [S] [s] [n]top参数说明d: 指定每两次屏幕信息刷新之间的时间间隔,当然用户可以使用s交互命令来改变之p: 通过指定监控进程ID来仅仅监控某个进程的状态q: 该选项将使top没有任何延迟的进行刷新,如果调用程序有超级用户权限,那么top将以尽可能高的优先级运行S: 指定累计模式s: 使top命令在安全模式中运行,这将去除交互命令所带来的潜在危险i: 使top不显示任何闲置或者僵死进程c: 显示整个命令行而不只是显示命令名交互命令Ctrl+L: 擦除并且重写屏幕h或者?: 显示帮助画面,给出一些简短的命令总结说明k: 终止一个进程,系统将提示用户输入需要终止的进程PID,以及需要发送给该进程什么样的信号;一般的终止进程可以使用15信号;如果不能正常结束那就使用信号9强制结束该进程;默认值是信号15;在安全模式中此命令被屏蔽i: 忽略闲置和僵死进程,这是一个开关式命令q: 退出程序r: 重新安排一个进程的优先级别,系统提示用户输入需要改变的进程PID以及需要设置的进程优先级值;输入一个正值将使优先级降低,反之则可以使该进程拥有更高的优先权,默认值是10S: 切换到累计模式s: 改变两次刷新之间的延迟时间,系统将提示用户输入新的时间,单位为s,如果有小数,就换算成ms;输入0值则系统将不断刷新,默认值是5s;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设置太小的时间,很可能会引起不断刷新,从而根本来不及看清显示的情况,而且系统负载也会大大增加f或者F: 从当前显示中添加或者删除项目o或者O: 改变显示项目的顺序l: 切换显示平均负载和启动时间信息m: 切换显示内存信息t: 切换显示进程和CPU状态信息c: 切换显示命令名称和完整命令行M: 根据驻留内存大小进行排序P: 根据CPU使用百分比大小进行排序T: 根据时间/累计时间进行排序W: 将当前设置写入~/.toprc文件中,这是写top配置文件的推荐方法

# 默认每3秒刷新一次$ toptop - 11:58:59 up 9 days, 22:47, 1 user, load average: 0.03, 0.02, 0.00Tasks: 123 total, 1 running, 72 sleeping, 0 stopped, 0 zombie%Cpu(s): 0.3 us, 0.3 sy, 0.0 ni, 99.3 id, 0.0 wa, 0.0 hi, 0.0 si, 0.0 stKiB Mem : 8169348 total, 5606884 free, 334640 used, 2227824 buff/cacheKiB Swap: 0 total, 0 free, 0 used. 7497908 avail MemPID USERPR NI VIRT RES SHR S %CPU %MEMTIME+ COMMAND1 root20 0 78088 9288 6696 S 0.0 0.1 0:16.83 systemd2 root20 0 000 S 0.0 0.0 0:00.05 kthreadd4 root 0 -20 000 I 0.0 0.0 0:00.00 kworker/0:0H

统计信息区第一行:任务队列信息,与uptime命令执行结果相同17:32:34:系统当前时间up 3 days, 8:04:主机已运行时间5 users:用户连接数(不是用户数,who命令)load average: 0.09, 0.12, 0.19:系统平均负载,统计最近1,5,15分钟的系统平均负载补充:uptime -V可查询版本第二行:进程信息Tasks: 287 total:进程总数2 running:正在运行的进程数285 sleeping:睡眠的进程数0 stopped:停止的进程数0 zombie:僵尸进程数第三行:CPU信息(当有多个CPU时,这些内容可能会超过两行)1.5 us:用户空间所占CPU百分比0.9 sy:内核空间占用CPU百分比0.0 ni:用户进程空间内改变过优先级的进程占用CPU百分比97.5 id:空闲CPU百分比0.2 wa:等待输入输出的CPU时间百分比0.0 hi:硬件CPU中断占用百分比0.0 si:软中断占用百分比0.0 st:虚拟机占用百分比第四行:内存信息(与第五行的信息类似与free命令)8053444 total:物理内存总量7779224 used:已使用的内存总量274220 free:空闲的内存总量(free+used=total)359212 buffers:用作内核缓存的内存量第五行:swap信息8265724 total:交换分区总量33840 used:已使用的交换分区总量8231884 free:空闲交换区总量4358088 cached Mem:缓冲的交换区总量,内存中的内容被换出到交换区,然后又被换入到内存,但是使用过的交换区没有被覆盖,交换区的这些内容已存在于内存中的交换区的大小,相应的内存再次被换出时可不必再对交换区写入

进程信息区PID:进程idPPID:父进程idRUSER:Real user name(看了好多,都是这样写,也不知道和user有什么区别,欢迎补充此处)UID:进程所有者的idUSER:进程所有者的用户名GROUP:进程所有者的组名TTY:启动进程的终端名。不是从终端启动的进程则显示为?PR:优先级NI:nice值。负值表示高优先级,正值表示低优先级P:最后使用的CPU,仅在多CPU环境下有意义%CPU:上次更新到现在的CPU时间占用百分比TIME:进程使用的CPU时间总计,单位秒TIME+:进程所使用的CPU时间总计,单位1/100秒%MEM:进程使用的物理内存百分比VIRT:进程使用的虚拟内存总量,单位kb。VIRT=SWAP+RESSWAP:进程使用的虚拟内存中被被换出的大小RES:进程使用的、未被换出的物理内存的大小CODE:可执行代码占用的物理内存大小DATA:可执行代码以外的部分(数据段+栈)占用的物理内存大小SHR:共享内存大小nFLT:页面错误次数nDRT:最后一次写入到现在,被修改过的页面数S:进程状态(D=不可中断的睡眠状态,R=运行,S=睡眠,T=跟踪/停止,Z=僵尸进程)COMMAND:命令名/行WCHAN:若该进程在睡眠,则显示睡眠中的系统函数名Flags:任务标志

【2.8】perf

【2.8.1】perf top

Samples: 833 of event 'cpu-clock', Event count (approx.): 97742399Overhead Shared Object Symbol7.28% perf[.] 0x00000000001f78a44.72% [kernel] [k] vsnprintf4.32% [kernel] [k] module_get_kallsym3.65% [kernel] [k] _raw_spin_unlock_irqrestore

默认情况下perf top是无法显示信息的,需要sudo perf top或者echo -1 > /proc/sys/kernel/perf_event_paranoid(在Ubuntu16.04,还需要echo 0 > /proc/sys/kernel/kptr_restrict)即可以正常显示perf top第一列:符号引发的性能事件的比例,指占用的cpu周期比例第二列:符号所在的DSO(Dynamic Shared Object),可以是应用程序、内核、动态链接库、模块第三列:DSO的类型[.]表示此符号属于用户态的ELF文件,包括可执行文件与动态链接库;[k]表述此符号属于内核或模块第四列:符号名,有些符号不能解析为函数名,只能用地址表示

perf top 界面常用命令h:显示帮助,即可显示详细的帮助信息UP/DOWN/PGUP/PGDN/SPACE:上下和翻页a:annotate current symbol,注解当前符号,能够给出汇编语言的注解,给出各条指令的采样率d:过滤掉所有不属于此DSO的符号,非常方便查看同一类别的符号P:将当前信息保存到perf.hist.N中perf top常用选项-e <event>:指明要分析的性能事件-p <pid>:Profile events on existing Process ID (comma sperated list),仅分析目标进程及其创建的线程-k <path>:Path to vmlinux,Required for annotation functionality,带符号表的内核映像所在的路径-K:不显示属于内核或模块的符号-U:不显示属于用户态程序的符号-d <n>:界面的刷新周期,默认为2s,因为perf top默认每2s从mmap的内存区域读取一次性能数据-g:得到函数的调用关系图perf top --call-graph [fractal],路径概率为相对值,加起来为100%,调用顺序为从下往上perf top --call-graph graph,路径概率为绝对值,加起来为该函数的热度

【2.8.2】perf stat

perf stat用于运行指令,并分析其统计结果,虽然perf top也可以指定pid,但是必须先启动应用才能查看信息perf stat能完整统计应用整个生命周期的信息命令格式为:perf stat [-e <EVENT> | --event=EVENT] [-a] <command>perf stat [-e <EVENT> | --event=EVENT] [-a] — <command> [<options>]

输出结果

Performance counter stats for 'system wide':40904.820871cpu-clock (msec)# 5.000 CPUs utilized 18,132context-switches# 0.443 K/sec 1,053cpu-migrations # 0.026 K/sec 2,420page-faults# 0.059 K/sec 3,958,376,712cycles# 0.097 GHz (49.99%)574,598,403stalled-cycles-frontend # 14.52% frontend cycles idle(49.98%)9,392,982,910stalled-cycles-backend # 237.29% backend cycles idle(50.00%)1,653,185,883instructions # 0.42 insn per cycle # 5.68 stalled cycles per insn (50.01%)237,061,366branches # 5.795 M/sec(50.02%)18,333,168branch-misses # 7.73% of all branches(50.00%)8.181521203 seconds time elapsed输出参数说明cpu-clock:任务真正占用的处理器时间,单位为ms,CPUs utilized = task-clock / time elapsed,CPU的占用率;context-switches:程序在运行过程中上下文的切换次数CPU-migrations:程序在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处理器迁移次数,Linux为了维持多个处理器的负载均衡,在特定条件下会将某个任务从一个CPU迁移到另一个CPU;CPU迁移和上下文切换:发生上下文切换不一定会发生CPU迁移,而发生CPU迁移时肯定会发生上下文切换;发生上下文切换有可能只是把上下文从当前CPU中换出,下一次调度器还是将进程安排在这个CPU上执行;page-faults:缺页异常的次数,当应用程序请求的页面尚未建立、请求的页面不在内存中,或者请求的页面虽然在内存中,但物理地址和虚拟地址的映射关系尚未建立时,都会触发一次缺页异常;另外TLB不命中,页面访问权限不匹配等情况也会触发缺页异常。cycles:消耗的处理器周期数,如果把被ls使用的cpu cycles看成是一个处理器的,那么它的主频为2.486GHz,可以用cycles / task-clock算出stalled-cycles-frontend:指令读取或解码的质量步骤,未能按理想状态发挥并行左右,发生停滞的时钟周期stalled-cycles-backend:指令执行步骤,发生停滞的时钟周期instructions:执行了多少条指令,IPC为平均每个cpu cycle执行了多少条指令branches:遇到的分支指令数,branch-misses是预测错误的分支指令数

【3】实例分析

场景一:CPU 密集型进程

终端1stress --cpu 1 --timeout 600终端2-d 参数表示高亮显示变化的区域watch -d uptime..., load average: 1.00, 0.75, 0.39分析说明1 分钟的平均负载会慢慢增加到 1.00终端3-P ALL 表示监控所有CPU,后面数字5表示间隔5秒后输出一组数据mpstat -P ALL 5Linux 4.15.0 (ubuntu) 09/22/18 _x86_64_ (2 CPU)13:30:06CPU %usr %nice %sys %iowait %irq %soft %steal %guest %gnice %idle13:30:11all 50.05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49.9513:30:11 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100.0013:30:11 1 10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 0.00分析说明有一个 CPU 的使用率为 100%,但它的 iowait 只有 0终端4# 间隔5秒后输出一组数据pidstat -u 5 113:37:07UID PID %usr %system %guest %wait %CPU CPU Command13:37:12 02962 100.00 0.00 0.00 0.00 100.001 stress分析说明stress 进程的 CPU 使用率为 100%

场景二:I/O 密集型进程

终端1stress -i 1 --timeout 600终端2watch -d uptime..., load average: 1.06, 0.58, 0.37分析说明1 分钟的平均负载会慢慢增加到 1.06终端3# 显示所有CPU的指标,并在间隔5秒输出一组数据mpstat -P ALL 5 1Linux 4.15.0 (ubuntu)09/22/18_x86_64_ (2 CPU)13:41:28CPU %usr %nice %sys %iowait %irq %soft %steal %guest %gnice %idle13:41:33all 0.21 0.00 12.07 32.67 0.00 0.21 0.00 0.00 0.00 54.8413:41:33 0 0.43 0.00 23.87 67.53 0.00 0.43 0.00 0.00 0.00 7.7413:41:33 1 0.00 0.00 0.81 0.20 0.00 0.00 0.00 0.00 0.00 98.99分析说明一个 CPU 的系统 CPU 使用率升高到了 23.87,而 iowait 高达 67.53%终端4# 间隔5秒后输出一组数据,-u表示CPU指标pidstat -u 5 1Linux 4.15.0 (ubuntu)09/22/18_x86_64_ (2 CPU)13:42:08UID PID %usr %system %guest %wait %CPU CPU Command13:42:13 0 104 0.00 3.39 0.00 0.00 3.391 kworker/1:1H13:42:13 0 109 0.00 0.40 0.00 0.00 0.400 kworker/0:1H13:42:13 02997 2.00 35.53 0.00 3.99 37.521 stress13:42:13 03057 0.00 0.40 0.00 0.00 0.400 pidstat

场景三:大量进程的场景

获取系统 CPU 个数命令grep 'model name' /proc/cpuinfo | wc -l1分析说明仅仅有一个 CPU终端1stress -c 8 --timeout 600分析说明终端2uptime..., load average: 7.97, 5.93, 3.02分析说明由于系统只有 1 个 CPU,明显比 8 个进程要少得多,因而,系统的 CPU 处于严重过载状态,平均负载高达 7.97终端3# 间隔5秒后输出一组数据pidstat -u 5 114:23:25UID PID %usr %system %guest %wait %CPU CPU Command14:23:30 03190 25.00 0.00 0.00 74.80 25.000 stress14:23:30 03191 25.00 0.00 0.00 75.20 25.000 stress14:23:30 03192 25.00 0.00 0.00 74.80 25.001 stress14:23:30 03193 25.00 0.00 0.00 75.00 25.001 stress14:23:30 03194 24.80 0.00 0.00 74.60 24.800 stress14:23:30 03195 24.80 0.00 0.00 75.00 24.800 stress14:23:30 03196 24.80 0.00 0.00 74.60 24.801 stress14:23:30 03197 24.80 0.00 0.00 74.80 24.801 stress14:23:30 03200 0.00 0.20 0.00 0.20 0.200 pidstat

场景四 分析 CPU 上下文切换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终端一以10个线程运行5分钟的基准测试,模拟多线程切换的问题sysbench --num-threads=10 --max-time=300 --max-requests=10000000 --test=threads run终端二# 每隔1秒输出1组数据(需要Ctrl+C才结束)$ vmstat 1procs -----------memory---------- ---swap-- -----io---- -system-- ------cpu-----r b swpd free buff cache si so bi bo in cs us sy id wa st6 00 6487428 118240 1292772 0 000 9019 1398830 16 84 0 0 08 00 6487428 118240 1292772 0 000 10191 1392312 16 84 0 0 0主要分析指标cs 列的上下文切换次数从 35 骤然上升到了 139 万;r 列:就绪队列的长度已经到了 8,远远超过了系统 CPU 的个数,所以肯定会有大量的 CPU 竞争;us(user)和 sy(system)列:这两列的 CPU 使用率加起来上升到了 100%,其中系统 CPU 使用率,即 sy 列高达 84%,说明 CPU 主要是被内核占用了;in 列:中断次数也上升到了 1 万左右,说明中断处理也是个潜在的问题;终端三# 每隔1秒输出1组数据(需要 Ctrl+C 才结束)# -w参数表示输出进程切换指标,而-u参数则表示输出CPU使用指标$ pidstat -w -u 108:06:33UID PID %usr %system %guest %wait %CPU CPU Command08:06:34 010488 30.00 100.00 0.00 0.00 100.000 sysbench08:06:34 026326 0.00 1.00 0.00 0.00 1.000 kworker/u4:208:06:33UID PID cswch/s nvcswch/s Command08:06:34 0 811.000.00 rcu_sched08:06:34 0 161.000.00 ksoftirqd/108:06:34 0 4711.000.00 hv_balloon08:06:34 012301.000.00 iscsid08:06:34 040891.000.00 kworker/1:508:06:34 043331.000.00 kworker/0:308:06:34 0104991.00 224.00 pidstat08:06:34 026326 236.000.00 kworker/u4:208:06:34100026784 223.000.00 sshd从 pidstat 的输出可以发现,CPU 使用率升高是 sysbench 导致的,其 CPU 使用率已经达到 100%;上下文切换则是来自其他进程,包括非自愿上下文切换频率最高的 pidstat,以及自愿上下文切换频率最高的内核线程 kworker 和 sshd;# 每隔1秒输出一组数据(需要 Ctrl+C 才结束)# -wt 参数表示输出线程的上下文切换指标$ pidstat -wt 108:14:05UIDTGID TID cswch/s nvcswch/s Command...08:14:05 010551 -6.000.00 sysbench08:14:05 0 -105516.000.00 |__sysbench08:14:05 0 -10552 18911.00 103740.00 |__sysbench08:14:05 0 -10553 18915.00 100955.00 |__sysbench08:14:05 0 -10554 18827.00 103954.00 |__sysbench...sysbench 进程(也就是主线程)的上下文切换次数看起来并不多,但其子线程的上下文切换次数却有很多终端四/proc 实际上是 Linux 的一个虚拟文件系统,用于内核空间与用户空间之间的通信;/proc/interrupts 提供了一个只读的中断使用情况;# -d 参数表示高亮显示变化的区域$ watch -d cat /proc/interruptsCPU0 CPU1...RES: 2450431 5279697 Rescheduling interrupts...变化速度最快的是重调度中断(RES),又称为处理器间中断(Inter-Processor Interrupts,IPI),该中断类型表示,唤醒空闲状态的 CPU 来调度新的任务运行,是多处理器系统(SMP)中,调度器用来分散任务到不同 CPU 的机制;

参考致谢

本博客为博主的学习实践总结,并参考了众多博主的博文,在此表示感谢,博主若有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1】Linux性能优化实战

【2】pidstat 命令详解(转载)

【3】Ubuntu 14.10 下运行进程实时监控pidstat命令详解

【4】Linux iostat命令详解

【5】Linux IO实时监控iostat命令详解

【6】Linux中mpstat命令参数详解

【7】Linux vmstat命令详解

【8】Ubuntu使用sysbench工具模拟大量上下文切换

【9】Top 命令详解

【10】系统级性能分析工具perf的介绍与使用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