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止咳枇杷膏450元一瓶在美国卖到脱销 – 服务器 – 前端

止咳枇杷膏450元一瓶在美国卖到脱销 – 服务器 – 前端

时间:2019-01-18 02:47:24

相关推荐

止咳枇杷膏450元一瓶在美国卖到脱销 – 服务器 – 前端

“450块一瓶的川贝枇杷膏在美国卖到脱销!”

“神秘的东方液体征服了许多久病不愈的美国人”

最近,京都念慈菴的川贝枇杷膏突然“走红”,路径还是从美国到中国,一步跨过太平洋。

淘宝上39块8一大瓶川贝枇杷膏,突然一改朴素画风,成了国内媒体文章中,爆红美国的中国神药:

而“人民日报”则推文《450元一瓶!中国这种“神药”在美国卖到脱销,一场流感火了一批代购…》,光标题就令人振奋,文内更大肆赞扬。

面对四面涌来的好评,京都念慈菴本菴也是主动领受,2月24日就在微博上进行自偶褒奖:

据外媒报道,冬季流感肆虐,京都念慈菴蜜炼川贝枇杷膏因出色的止咳效果在纽约大受追捧,洛阳纸贵,价格甚至被炒到548刀!

看起来,确实像是川贝枇杷膏已经在美国“卖疯了”。然而事实如此……吗?很快,媒体报道的风向大反转。

“人民日报”推文当晚,“假装在纽约”就指出问题——国内所有媒体报道根源都是《华尔街日报》2月22日的一篇文章,整篇文章其实是在提醒读者注意枇杷膏这一类未经 FDA 批准的中草药所存在的风险,而并非是报道一个轰动性的社会现象和潮流。

这一点,稍微懂英文的人都很容易识破。

从标题开始,《华尔街日报》原文是“Herbal Supplement Has Some New Yorkers Talking, Instead of Coughing”,核心意思是“有一部分纽约人在谈这么一个东西”。

到了国内,媒体报道的标题却变成了“有一个让许多纽约人疯抢的东西”。

尽管川贝枇杷膏“东方神药”的牛皮已经吹破了,但短短五天时间,它确实在社交媒体上收割了一轮又一轮关注度。

第一轮关注度源于“东方神药”。从微指数上,搜索“枇杷膏”得到的热度趋势线显示,从2月22日《华尔街日报》报道之后,川贝枇杷膏开始逐渐受国内媒体关注,并在2月25日和26日骤升。

2月26日当天,川贝枇杷膏的经销商,在香港上市的金活医药集团的股价暴涨,最高涨幅达到了55%。

第二轮关注度来源于“剧情的反转”

任何一部戏剧总在“反转处”迎来高潮。

社交媒体上,吃瓜群众的注意力很容易聚集,也很容易散去。一些KOL和主流媒体对“东方神药”的质疑和揭穿,让整件事画风大反转,争议中,川贝枇杷膏又收割了一轮新的关注度。2月27日“枇杷膏”的热度在微博指数上迎来高峰;

28日“新华社”《在美国卖疯的中国”神药”包治百病,价格飙升?你又被骗了……》和“假装在纽约”《美国人疯抢川贝枇杷膏,真的吗?》,两篇辟谣文收获了10w+。

从《华尔街日报》上一处方块大小的报道,到国内社交媒体上一篇接一篇的刷屏文,5天,川贝枇杷膏引发了全民热议。这样的传播效果,远高于其此前任何一次营销动作。

原因是什么?简单来看有两点:

1. 话题本身的猎奇性+媒体的推动

平日里,普通常见的川贝枇杷膏突然“遭哄抢”,“在国外卖到450元高价”,成为“东方神药”,以上每一个信息点都充满了猎奇性,也极易煽动起“民族自豪感”,从而快速吸引大众关注和传播。

某推文评论区用户的留言,满满的民族自豪感

2. 半真半假的信息+反转

还记得去年夏天“爆红”于国外的马应龙痔疮栓吗?不同的是,马应龙爆红事件纯属假新闻,图片也是PS而成(实际上是一场毒品交易)。

而这次川贝枇杷膏“爆火”美国属于半真半假,大受欢迎是事实,买到脱销则属于夸张表述。

这种半真半假的信息,在一大波媒体的推动下,用户很容易信以为真,陷入自嗨。然而自嗨总是会累,后续的反转,赋予了话题新的生命力。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