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三位农民应邀参加国际会议 只有初中学历 却写出数学专著

三位农民应邀参加国际会议 只有初中学历 却写出数学专著

时间:2018-08-20 04:07:32

相关推荐

三位农民应邀参加国际会议 只有初中学历 却写出数学专著

前天,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主办的“计算机科学与服务系统国际会议”上,在200多位与会的学界精英中,三位地地道道的农民数学爱好者竟然也在邀请之列,并在会上作了20分钟的报告。他们是来自山西省长子县的张春荣、薛海明、张景刚,其中张春荣和薛海明都已年逾古稀。

一道古题引入数学殿堂

张春荣是长子县的一位农民,也是农家院里的数学奇人。他三十年如一日,挑战千年名题“孙子定理”、“大衍求一术”。张春荣研究并命名的“剩余倍分法”,获得了“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五星级论文荣誉。

三十年前的一天,张春荣帮邻居搬家,偶然在一本小学奥数读物《有趣的数学》看到了一道“物不知数”的古题。他发现书中的答案与自己的算法不一致,并坚信自己的算法是正确的。这一算,就让张春荣对数学着了迷。晚上烧窑时,他也在演算数学题,研究“孙子定理”和“大衍求一术”,家里的演算草稿纸堆积如山,老伴儿也常唠叨他“不务正业”。就这样,张春荣在数学道路上越走越远。

遇上同乡数学爱好者

自己的研究取得初步成果时,张春荣多次和老伴去太原和北京寻求学者和专家鉴定,却吃了无数闭门羹。张春荣老先生回想起当年,感慨万千:“一个小学学历的农民写出来的东西,谁会相信呢?”

正在此时,张春荣结识了同乡的数学爱好者张景刚。张景刚帮助张春荣查阅资料,在网上收集各种信息,他发现,张春荣已经创造出一种比“孙子定理”和“大衍求一术”更简便的方法。张景刚当即向张春荣承诺:“我在筹办工厂,三年后我一定想办法让您的理论公之于众!”

三年后,张景刚为了自己的承诺,辞去了厂长的职务。“当时我住在太原,这样方便进一步查找资料和大学的教授专家们交流。”

专著搁置十余年才出版

张景刚在研究的过程中,听说家乡还有一位薛海明老人也是数学爱好者。他打听到,薛海明老人一直在研究“自然数之谜”、“素数判别”、“素数个数的分布”等数学难题。

交流过程中,薛海明老人告诉张景刚,自己多年来的书稿一直没有付梓,无法得到学界认可。“我是从1978年4月份开始写的,花了二十年时间写成了《自然数原本“数数论”》。我曾经和儿子、女婿背着九斤重的书稿进京寻访专家学者,没有专家学者原意抽出时间看我们的书稿。

正在此时,张春荣和张景刚的论文《剩余倍分法之两两互素求相对乘数新方法》获得了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的五星级论文荣誉。原本灰心的薛海明老人重新燃起了希望。薛海明将书稿交给了张景刚,经过一番斡旋,这本书终于在今年6月出版。

农民参加国际会议

张景刚回忆:“今年二月份我接到了计算机科学与服务系统国际会议的邮件,大会收录了我们两篇论文。听说能参加的人都是中国学术界的精英,还有外国专家。”6月27日,张春荣、薛海明、张景刚三人来到南京,向南京图书馆捐赠了薛海明的《自然数原本“数数论”》。分会上,张景刚作了二十分钟的报告,引起与会人员的热议。

大会主席、南信大计算机学院前院长薛胜军翻着薛海明老人的书,连连说:“一位农民写出这样一本专著,真不容易。”薛胜军告诉记者:“这本书我还没来得及通读,但翻阅时我发现里面的数学公式都很正规,被大会收录的论文也写得很好,想不到一位只有初中文化的农民能坚持研究四十年。”由于薛胜军的研究领域是计算机,他建议薛海明寻找数学界的专家,具体鉴定此书的学术价值。

附件

张春荣研究的古题

“物不知数”: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这道题的意思是:有一批物品,不知道有几件。如果三件三件地数,就会剩下两件;如果五件五件地数,就会剩下三件;如果七件七件地数,也会剩下两件。问:这批物品共有多少件?

转换成纯粹的数学问题就是:有一个数,用3除余2,用5除余3,用7除余2。求这个数。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