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伊顿公式——访伊顿公学前校长托尼·里多先生

伊顿公式——访伊顿公学前校长托尼·里多先生

时间:2019-09-30 16:37:04

相关推荐

伊顿公式——访伊顿公学前校长托尼·里多先生

托尼·里多(Tony Litter)年少时获奖学金进入伊顿公学(Eton College),后进入剑桥大学。1989年任Chigwell School校长,1996年任Oakham School校长,2002年任伊顿公学校长,秋季退休。他也是“世界领先学校协会”(The World Leading Schools Association)主席,负责中国优秀中学和西方的联系。退休之前,他著述了《聪慧者教育指南》(An Intelligent Person‘s Guide to Education,伦敦Bloomsbury 出版),将自己一生教书育人的心得体会,和具体的经验方法,写入书中。此书可作为学生和家长、老师的一本西方教育指南。

赵潇:伊顿的课程设计和时间的安排,是基于什么理念?

托尼·里多:我当伊顿校长,有两条重要体会:一是学生们从教室以外学到的东西跟他们从教室里学到的一样多;二是学生之间互相学到的东西,至少跟他们从老师身上学到的一样多。基于这样的理念,我们创造出不完全以教师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一周内学生们有一半或略多于一半的时间,花在没有老师正式授课的内容上。这点是巨大的不同。我们对待课堂教学极其认真,精力高度集中,此外我们又花大量时间在其他活动上,体育、文化、音乐、戏剧,各种各样,要求学生们自己组织安排,以体现他们的主动性,表达他们自己的新想法。

伊顿学期内除星期天外,其余六天每天上午文化课程表排到中午,下午和晚上的时间则做其他活动,星期一、三、五下午4:30~6:00有文化课程,星期二、四、六下午彻底不上课。学生们可以用这些时间自习和参加其他活动。

伊顿有一个传统,就是由学生自己邀请社会知名人士来学校给学生讲演,老师不参与。每学年一般有250人来伊顿演讲,全部由学生组织。想一想,这事儿不简单!十五六岁就信心满满,邀请那些社会名流——政治家、工商人士、演员等等,请他们来,安排好所有日程,这是最有意义的部分。

赵潇:学生们怎么能够和这些人联系上呢?

托尼·里多:通过认识的人,读报纸,通过学生之间、学生家长之间互相谈论介绍,给他们发电邮或打电话,学校不介入。很多情况下他们会说太忙来不了,这些都是大忙人,但是学生们要学会坚持,学会如何找到人,这是对学生们的挑战。

然后学生们安排其余的事务。演讲者都是傍晚来,因为忙完了白天的工作这个时间比较容易。学生们安排他们来程交通、晚餐、打广告以保证足够的听众、会场质量,以及送他们回伦敦等等,够练习一阵子的。

赵潇:学校的角色是什么?

托尼·里多:这个过程的关键是给予学生鼓励,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信心,而不是学校替他们做。

中学时期是传递知识和智慧给青少年,大人说孩子听,这是大多数国家的普遍教育观念。但我认为这个过去有用的教育模式对将来不管用。帮助引导学生达到预定的目标,而不是直接教学生,我认为这是全世界所有学校都将面临的巨大变化。当今的全球化经济模式,需要的是那些具有主动性、不需要等别人告诉才会去做、自己想办法处理事情的人,需要具备多种能力、随机应变的人,而学校则要善于创造一个这样的环境,训练这种思维。

赵潇:伊顿建校600年,成功的经验有哪些?

托尼·里多:总结起来有四条:

第一,对伊顿传统的强烈认同感。传统是一种很强大的东西,它给人信心,让人相信我们的教育制度。

第二,对思想独立的一贯强调。我们培养学生自己思考问题。课堂上辩论不断,对老师的提问不断,当然以尊敬有礼的方式进行。这是我们文化的一部分,目的在于鼓励学生不要简单地只看表面现象。保持思想的独立是一种精神状态,就是随时准备挑战,而不是听见什么就相信什么。

第三,对优秀的期望值高。可贵的是高期望来自学生内心,而不是来自成人。学生们很清楚什么是优秀,他们对优秀的理解不光是学习优秀,而是所有方面的优秀。

第四,当以上三个方面的因素合在一起,就产生了很强大的综合效应,就是少年们信心十足,相信他们能够让世界改变一下。他们是卷起袖子干事情的人,而不是光坐一边谈论,提出问题,抱怨指责——他们的态度是准备进入问题中心,做实实在在的事,把问题解决。换句话说,就是成为有良知的、活跃积极的公民。这是我说的关键所在:进入政治,进入公众事务,服务于社会。

这四点就是伊顿成功的公式,伊顿几百年办学的经验。

赵潇:请再具体解释一下,首先,什么是伊顿传统?

托尼·里多:如果你15岁,生活和学习在一个几百年来产生过不少杰出人物的地方,这些人跟你完全在同一个地方上过学,你什么感觉?我们属于同一部分,同样的历史,这种对传统的认同感,对人的影响是很强大有力的。似乎总是在自问:这些人能够做得如此优秀,为什么我不能呢?我应该走上前去!这个传统只能是伊顿独有,别的学校找不到,因为伊顿历史久长。前面说学生们邀请社会知名人士去哪儿找,一个地方就是从校友团找。比如一名杰出的法官从前是在伊顿上过学的,就很可能接受邀请。

赵潇:那么,那些不是很拔尖的学生是不是压力很大呢?

托尼·里多:伊顿实行多重评估,有多种方式表现能力,展示才华,不仅限于学习上。比如学生们在艺术、表演、音乐方面表现得很好,一样会得到很多奖励。伊顿不光是培养政治家和学术人才,一些非常著名的电影演员来自伊顿,这不是偶然的。你知道艾迪·雷德梅恩(Eddie Redmayne)吗?他是伊顿学生,我记得他。

赵潇:艾迪·雷德梅恩!今年凭借在《万物理论》中的表演获奥斯卡最佳男主角。我知道还有不少体育明星、音乐明星、作家、媒体人都是从伊顿出来的。

托尼·里多:要说从一个男孩子身上找不到一项长处,这个也太难。总有他擅长的地方。在等级分明的学校,只有学习才重要,或者只看体育。而我认为所有的方面都重要。

赵潇:成功如何衡量呢?对没有名列前茅的学生如何认可?

托尼·里多:当然会有一些学生,在伊顿上学的时候学习成绩较差,进了大学,他一下飙到前列。这对学校是一个考验,他实际上是一个很聪明的学生。有的学生中学学习成绩偏下,他对自身的感觉会比他的实际水平要低,这点老师要充分意识到。我们有很多学生到了大学才爆发,因为伊顿上学时期给予了他们大学生活充分的准备。

关于成功的衡量标准,学生们18岁毕业之前来见校长,我对所有的男孩子说:当你回顾你的工作生涯时,看看你对其他人做过什么有益的事,这就是校长我的成功标准。衡量不是你挣了多少钱、多么出人头地,而是你做了什么事,是否以某种方式让他人的生活过得好一点。这一点特别重要。

大家年轻的时候需要找工作、挣钱、买房子等等。但令我欣喜的是,我见到许多年龄在35~40岁的老伊顿学生,他们的事业达到了某一阶段,能够大幅度地回馈帮助他人。我遇到很多这样的人。

赵潇:比如为学校助学金捐款?

托尼·里多:经济上和行动上的都有,比如参加慈善活动,医药、环境保护活动等等,范围很广。这是我对男孩子们提出的成功标准,回到前面说的伊顿公式第四点,就是要他们成为积极活跃、起社会作用的公民。

赵潇:请你举例谈谈第二点,独立性如何培养?

托尼·里多:我们是寄宿学校,学生从13岁一进校就有自己的单人房间,不合住。这样安排看起来小事一桩,然而意义不小,表现了学校将学生当作独立的、个体的人对待。想想看,傍晚你的舍监老师到你房间找你聊天,即使你只有13岁,你们的谈话也像是两个成年男子之间的谈话,你一开始就习惯了看着老师眼睛说话,单独与老师对话,你不是一群小男孩里面的一个。这种一对一的人际关系不一样。

如果你要我举出伊顿最具特色的一个优点,那就是师生之间的密切关系。每星期至少一次,学生们分小组去老师家里聊天,每组人数不超过6人。你是一个13~15岁的孩子,去老师家,见其家人,看到一个真实生活中的老师,以非正式同时又尊敬的形式,去跟老师讨论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是与在学校里在课堂上很不一样的心理体验。伊顿所有的全职教师都住在学校附近、走路能到的距离内,全校160名教师都住得很近。所有的教师都会请学生们到自己家里来。这点与其他学校很不一样。我知道有的学校学生到16~17岁时,师生关系才像互相尊重的成年人,而不是单纯的老师和学生。而在伊顿,学生们在从小长大的过程中,会一直感受到老师是一个实在、立体的人,而不是一个刻板的形象。老师要尊重学生,反之亦然。

舍监老师和他的家人住在学生楼里,总共50个学生,好像一个大家庭。舍监老师是高级教师,他们责任重大。他们也是学科老师,只是教的课时略少一点,用更多时间照顾学生。得到一名优秀的舍监老师是伊顿导师制度运转良好的关键。

赵潇:作为老师,要把握教师和朋友之间的界限很难。

托尼·里多:老师与学生如何建立正确的相互尊重关系,这很需要技巧。所有年轻老师常常犯的错误是对学生过于友好。但这不是我要谈的意思。我说的是作为学生你有一个令你尊敬的成年人,你熟悉这个人,你可以跟他谈谈,聊些让你烦恼的事情,讨论学习、上大学等等。这个人是你家庭之外的人。家庭当然重要,不过对十几岁的少年人来说,有这么一个家庭之外的成年人作为自己的行为榜样,这点很要紧。在伊顿的环境里,除了个人导师,学生可能会认识好几个这样的大人。

赵潇:伊顿的导师是介于专业课教师和父母之间的角色?

托尼·里多:对。从我接触的华人家庭来看,大多数华人父母难以接受这个思想。我们的老师不仅仅是华人通常意义上的老师,他们还要关心孩子的全部生活,不仅是学习,还有生活的所有方面,情绪上的、身体发育上的,甚至精神信仰方面。

赵潇:中国现在的惯常做法是,老师传授知识与技能,父母照顾情感需要,各管各的。

托尼·里多:关注身心发育、全面培养的教育思想,是英国整体教育的一个传统,只是每个学校实行得多少而已。日制走读学校实行起来比较难一点。历史悠久的英国公学(public schools,即中国常说的贵族学校)对这个理念发力更多,伊顿公学大力推广这个模式,因为这是它的传统,它是寄宿学校,做得最多。

赵潇:身心知识全面抓,这样的做法对老师要求极高啊!有的老师觉得我就是拿工资教课的。

托尼·里多:是的,这需要老师付出很多,老师有时候很难做到这点。有的老师不愿意到伊顿这样的公学任职,因为我们对老师的要求极高。

当老师的一般有三个原因:一种是因为需要找个工作干着,挣工资,他们只想课堂上教完课就走,我尽量不聘用这样的人;第二种是专业教师,他们敬业良善,对待工作就像医生一样认真,我会聘请这样的专业人才;第三种,也是最好最关键的人群,他们不仅把教书当成一项职业,一个领薪水的工作,更重要的是他们把教书当作他们应该做的事,他们发自内心帮助他人。我遇到很多这样的人。他们正是我希望的人。

赵潇:你如何选拔教师?

托尼·里多:首先,看他们是否还有专业以外的长项,比如体育特长,或其他能够和学生打成一片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教物理和数学;其次,通过谈话,一般都能看出对方是否乐意多多参与学校生活、关心学生情感等等;另外,还会查他们以前的工作单位工作情况。

赵潇:嗯,我明白伊顿的办学方式了。心理关怀很重要。

托尼·里多:极其关键!从我的办学经验看,太多的年轻人没有能够达到他们应该达到的水平,有的一蹶不振,是因为他们没有得到合适的心理上情感上的支持。这个现象不只存在于英国文化,全世界都一样。如我书中所说,十几岁的青少年时代是人生的困难时期,青少年很需要支持。

赵潇:伊顿是一所国际招生的名校。学生家庭有不少来自非西方文化背景,学校如何协调文化上的不适应呢?

托尼·里多:我们对每一个学生都以适合他的方式分别对待。以宗教来说,伊顿是基督教学校,但是我们也有专门照顾穆斯林男孩子的人员,有佛教导师、印度教导师、犹太教导师。我们不要求每个人都步调一致地做事情。

很多人都以为伊顿是一个严谨、一丝不苟的系统,多年来规矩沿袭不变,而实际上 很多人都没有想到伊顿的文化气氛非常宽松、自由开放、适应性强,我认为这也是伊顿成功的原因。

赵潇:下面再谈谈第三点,期望值的问题。你前面说,伊顿的学生有很高的自我期望。

托尼·里多:是的,高期望值来自学生自身,而不是家长或老师,这是我想说的。我到过别的学校,孩子们被推着逼着表现优秀。对期望值的理解最好来自双方共同的愿望。

缺乏期望值的问题更多是西方文化的问题,中国似乎没有。西方的孩子们不愿意他们在同学们面前显得学习努力,因为这样不酷。然而在伊顿,孩子们在某方面表现优秀,这被同学们看作很酷,优秀赢得掌声。这跟学校的文化气氛有关。

这种气氛的形成跟老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有关。学生不希望老师站在教室中间指挥着他们,他们认为老师是鼓励自己干事的人,他们才是学习的主人。这样的文化气氛并非对每一个学生都管用,偶尔我也发现有个别学生不肯努力,不愿意尝试,但是大部分情况下学生们都很努力。

从我对中国学校的了解看,中国在期望值方面大大超过西方。中国学校里有人赢了学习奖或音乐奖什么的,都会得到全校的热烈掌声。中国对优秀和成功的期望普遍比西方强烈。我没有什么经验可以告诉中国读者的,除了学生的内在主动性。

赵潇:中国的学校有表彰大会、成绩榜,优秀带来荣耀。你们也有吗?

托尼·里多:伊顿没有像其他学校那样的全校发奖大会或演讲大会,表扬在私下进行。例如某个学生取得某项学科成绩奖,他会被送到校长办公室来见我,我跟他谈话,祝贺他取得的成就,还会赠书奖励。我们不搞在人群面前高调彰显的形式,这点跟别的学校不同。然而伊顿人对优秀的追求很强烈,因为它已成为伊顿文化,深深植根于伊顿土壤,不需要太多的公开显示,不需要大人们来推动,学生们真心认可,这就足够了。

男孩子们会私下交谈,学生们很清楚谁在做什么,谁取得什么成就,谁得了购书券。就像在橄榄球队里,都知道谁是优秀球员。

通常是他们太过于努力,要干的事情太多,学业、文化活动、社会活动,各种各样。他们需要学会说:不!停。

赵潇:他们有没有感到压力大?学生之间的竞争?

托尼·里多:有,但这很自然。压力来自他们自己,老师不用告诉他们。男孩子们天性喜欢竞争,你意识到别的学生在做什么,谁得到校长赠书。你希望做得更好,男孩子的天性。干得好,同学认可。

任何人在某方面有长处,都会得到同学们的热情看待,这样的文化氛围我很欣赏。举个例子。两三年前我们有个男孩,从13岁一进校,就很热衷服装设计,男装女装都搞。到18岁毕业前他在学校里举办了一个时装展,相当漂亮,连有名的专业模特都从伦敦前来参观。学生们反应如何呢?他受到那些喜欢音乐、体育、读书的男孩子们的热捧!换一个学校和环境,如果一个男校的男孩子爱好时装设计,很可能遭人歧视。

赵潇:这样的文化气氛是否归功于伊顿特有的住宿制度呢?

托尼·里多:有影响。住宿学校,团体里每天每分钟里发生些什么,大家都知道。走读的日校比较难做到这点。

赵潇:说到优秀,进入伊顿,除了交高昂的学费,还要通过严格的选拔程序。新生录取有哪些条件呢?

托尼·里多:13岁入学看三个方面:第一,学习成绩要好。我们不是完全按考分录取最高的,但学习能力强是一个因素;第二,要有学习以外的某项技能或热情,孩子喜欢而且擅长的,能够和别的孩子一起做的,什么都行,比如踢足球,可以和同学们一起打球;第三,感情上的适应能力,适应全天候的住宿生活。不是所有孩子都适合上住宿学校。

绝大多数孩子都能很快适应住校环境。有时候也会有孩子,比如学习非常好,拉一手漂亮的小提琴,但是不合群。这样的孩子去别的类型的学校会发展得更好。

赵潇:怎么判断一个13岁的孩子是否有适应能力?

托尼·里多:面试很能说明情况,面试时没有父母在场。我们的舍监老师接触孩子多,经验丰富。我们还从孩子从前所读过的学校了解很多情况。

笔试在计算机上做。主要考语文和数学,还有综合。没有往届考试试卷,学生无法事先准备,每个考生都处于同一起点。我们测试的是潜力、思维能力。

赵潇:13岁的孩子报哪所学校,基本还是他父母的志愿。伊顿的学生有什么家庭背景?听说都是超级富贵之家,是吗?

托尼·里多:录取是看每个孩子的能力,而不是看他的家庭。不少豪富家庭的儿子不合格也不能录取。如果孩子够格,我们对经济困难的家庭有财政补助。今年()我们就注入了600多万英镑用于助学补贴。伊顿的助学金规模全英第一,相当不错。

有时候显赫大家的子弟没有被录取,这事儿对他们家是有点难,而我们把握严格没有商量。伊顿要有来自不同层次和背景的子弟。

赵潇:得到奖学金的孩子是否都有学术背景强的父母?

托尼·里多:聪明的孩子并非全部来自有学术背景的家庭。我们有个全奖学生,他爸爸在铁路上工作,还有一个是伦敦出租车司机的儿子。我自己的父母就毫无学术背景。我爸爸像他家里所有的男孩子一样,14岁就失学。我得到伊顿全额奖学金,所以我非常珍惜我在伊顿上学的机会。

赵潇:你解释了伊顿三方面卓越的教学特质,它们潜移默化体现到学生身上,就是形成坚定的毅力,为社会尽力。

托尼·里多:是的。能够到伊顿接受教育是一个了不起的机会,的确很优越。因此应该对社会有所回报。我们每个学生都受此告诫,懂得这点,无论他来自什么样的家庭,住在城堡,还是住在市中心的公寓楼。回报社会有多种方式。比如我们16岁的学生,每星期都去当地的其他学校义务辅导英语和数学,他们也学习如何教学,了解和自己家庭出身不一样的孩子。我们从这些小事培养起。

赵潇:我今年在学校的圣安德鲁日参观过伊顿,看到“一战”士兵伊顿校友纪念展,伊顿人上战场的士兵有5700人,为国捐躯者1157人,因为作战英勇获维多利亚勋章的有13人,获军事勋章的有700多人。

托尼·里多:是的,参与公共服务是伊顿一贯的重要传统。

赵潇:如今伊顿毕业生的职业有哪些?

托尼·里多:这很难说。如今的年轻人不像以前只有一种职业,可能从事金融、创业……变动很大。只有一点保持不变的就是,他们在事业的某个阶段总是希望自己做出回报,一般是在社会公益服务方面。

你可能听说过不少伊顿培养的著名政治家、高管、名流,你听不见的是伊顿还培养了很多教师,公立学校的老师,很多医生。我自己从伊顿出来一开始只是普通学校的一个普通教师,多年以后才当了校长。

赵潇:作为校长你可以特别针对中国读者说几句吗?

托尼·里多:我想说的最重要的一点是:我相信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是重要的,但学生们需要在现代职场上取得成功的系列技能之中,它只占一个小部分。

我多次游历世界各地,我见到有人以为文化课学习好就等同于成年生活的成功。不是这样的。你还需要很多方面的个人技能,经验、应变力、创新思维、处理问题横向思维等等。在伊顿我们尽量创造一个广阔的环境,文化学习固然重要,上好大学需要好成绩,然而我相信,优秀的、教育一流的学校所提供的是为大学毕业后的人生做好准备,而不是为了进入大学。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
相关阅读
伊顿公学是大学吗

伊顿公学是大学吗

2021-07-19

上海伊顿公学入学要求

上海伊顿公学入学要求

2020-07-29

伊顿公学校训

伊顿公学校训

2018-08-23

伊顿公学创始人

伊顿公学创始人

20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