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展现多彩文化魅力 普及传播民族知识

展现多彩文化魅力 普及传播民族知识

时间:2018-12-10 15:02:12

相关推荐

展现多彩文化魅力 普及传播民族知识

“森头”,内蒙古昭盟地区旧时贵族妇女盛装头饰。

畲族女服(福建罗源)

赫哲族鱼皮衣 (黑龙江同江)

清光绪十八年(1892)的《逢井》水文韦锦秀抄本

广西藤县出土的汉代“冷水冲型”铜鼓

《菩提叶百八阿罗汉金经》全部书画一卷,清乾隆年间绘抄。

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办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博览”展览已经进行了一个多月,自7月26日开展以来,展览以其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兼具历史性、知识性、趣味性等特点,吸引了大批观众前往参观。截至目前,参观人数达3万余人,日均观众近1000人,其中不乏大量的国外观众。观众对此次展览也感慨良多,已留言逾千条。展览充分利用民族文化宫宫藏资源,分设中国少数民族概况、中国少数民族文物精品、中国少数民族服饰、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四大专题。展览通过精美的实物、图片以及多媒体资料,向观众展示了源远流长、辉煌灿烂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让观众真切感受到了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风情以及悠久深厚的少数民族文化。展览将于9月10日结束。

珍贵展品展现民族风采和文化内涵

概况厅通过图片、文字的展示,对我国各民族的人口、分布、语言等基本情况做了详细介绍,让观众对我国少数民族概况有更直观、深刻的认识。

“中国少数民族文物精品”厅展出的近200件民族文物,为各民族的传世之宝,涉及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宗教等诸多方面,有着丰富的民族历史文化信息,弥足珍贵。

其中有几件可说是民族文化宫的“镇宫之宝”。 其中一对象牙,是1951年国庆观礼团云南傣族代表思鸿升敬献给毛泽东主席的礼品。据象牙上刻的文字记载,思鸿升代表由于反动政府的压迫,被迫于19逃往缅甸寻求生路。在一次经商途中与野象群相遇,经过激烈搏斗,他猎获了大象,这是他平生最为得意之快事!值此机会,他将保存了38年之久的一对象牙敬献给毛泽东主席,以表达对领袖的敬爱之情。

念珠,亦称为“佛珠”、“数珠”,是念佛号或经咒时用以计数的法具。通常用玉石、香木等制成圆珠,上等的则用玛瑙、琥珀、密腊等制成珠粒,贯穿成串。其中,琥珀最为珍罕,每一颗都价值连城。十四世达赖喇嘛敬献给毛泽东主席的琥珀念珠,是由61颗琥珀珠串制而成。当年,适逢毛泽东主席61岁诞辰,寓意深刻。

广西藤县出土的汉代“冷水冲型”铜鼓,是此次展览中年代最久远的展品。铜鼓古时用于祭祀和乐鼓伴奏,也用于传信报时。此件铜鼓呈圆墩形,造型接近黄金分割比例,花纹密集精美,给人饱满、优美、圆润的美感。鼓面上的太阳纹象征光明和神力,寓意天堂,鼓身变形的羽人纹和船形纹代表人间,鼓足上的垂叶纹和水波纹代表水,寓意阴间。纹饰有阳光照耀、微风吹拂、碧波荡漾、晴空万里、白鹭飞翔、青蛙跳跃、乘骑徐行、飞舟竞渡、聚乐人群等,充满生活气息和诗情画意,是已出土“冷水冲型”铜鼓中的上乘之作。

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的《逢井》水文韦锦秀抄本,是水族丧葬开控仪式用的经书,是一部较全面地记载水族丧葬开控活动的文献。其书写形式很是特别,一册书里有7种版式。

中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是中华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少数民族服饰一向以鲜明的民族特点、缤纷的色彩以及繁多的款式和精湛的工艺,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美的享受。“中国少数民族服饰”展厅分4个单元:东北、内蒙古地区服饰,西北地区服饰,西南地区服饰,中南、东南地区服饰,精美的少数民族服饰、佩饰反映了我国少数民族独具特色的审美情趣、思想观念、礼仪道德、民情风俗乃至民族情感等丰富的文化内涵。

中国少数民族传统乐器约有500余种,它们形状各异,每一件乐器的背后都洋溢着浓郁的民族乡土气息和鲜明的地方特色。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多使用弦乐器,南方少数民族则多使用打击乐器和管乐器。在广大少数民族聚居区,民族乐器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被广泛运用于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社交娱乐、婚丧嫁娶、节庆聚会、宗教祭祀等活动中。“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厅内的中国少数民族乐器种类丰富,展厅分为4个单元,分别展示中国少数民族吹奏乐器、拉弦乐器、弹拨乐器以及打击乐器。

观众反响热烈 民族文化宫不辱使命

展览的讲解员都是经过培训的中央民族大学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他们不厌其烦地为观众讲解,不仅介绍展品,也会介绍展品所属民族的更多文化和风俗。有些观众还会询问他们家乡的情况,他们也会热情地讲述。

前来参观展览的国外观众有美国教师代表团、日本旅行团,还有来自俄罗斯、美、英、法、西班牙等国的部分游客。他们对展览呈现出的丰富多彩、辉煌灿烂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遗存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在参观后表示对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性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在参观展览的国内观众中,有来自全国各地夏令营的中小学生,有在校的大学生,有各行各业的普通市民,还有众多外地参观者;有国家文物局的领导、专家、学者,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老干部代表团,还有藏学家代表团;有来自地方民委的领导、普通干部,也有来自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文化工作者。展览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表示,通过展览不仅学习了民族知识,还较深入地了解了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充分感受到我国各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及多彩魅力,并建议以后多办一些此类展览。

民族文化宫是新中国成立10周年时党和国家专为少数民族建立的一座文化宫殿,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胜利的重要标志,是中国各民族团结、统一、发展、繁荣的象征。民族文化宫作为新中国建立的第一个专门从事民族文物收藏保护与民族文化研究宣传的综合性专业机构,一直致力于保护民族文物,弘扬民族文化。自1959年建馆至今,已收藏各民族文物近5万件,民族图片资料6万余幅。民族文化宫中国民族图书馆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之一,藏有20余万册(件)民族古籍,其丰富而独特的藏书体系获誉“民族典籍之宫”。中国民族图书馆藏有不少国内外罕见的各种民族文字写本、刻本、金石拓片、舆图,还有年代久远的稀世真品贝叶经、菩提叶写本等。民族文字古籍中,有蒙古、藏、满、彝、水等文种,仅古藏文经典就有数千包、数万种之巨。民族文化宫在研究的基础上举办了数十个民族文化专题展,积累了丰厚的文化底蕴,成为名副其实的民族文化资源宝库。

在新时期,中央有关领导对民族文化宫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更高的使命,要求民族文化宫成为国家重点扶持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成为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展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成就的窗口,成为开展民族文化活动、展示和保护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基地,成为对内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大团结教育、对外回击西方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对我西化、分化政治图谋的重要阵地。

此次举办“中国少数民族文化博览”,正是紧紧围绕民族文化宫新的职能要求,依托丰富的宫藏资源而组织设计的大型展览。旨在向社会各界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展现民族文化的无限魅力,普及和传播民族知识,憧憬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美好未来。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