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一种锅炉余热高效回收循环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一种锅炉余热高效回收循环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6-18 13:59:24

相关推荐

一种锅炉余热高效回收循环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锅炉余热高效回收循环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锅炉中产生的热水或蒸汽可直接为工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所需热能,也可通过蒸汽动力装置转换为机械能,或再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提供热水的锅炉称为热水锅炉,主要用于生活,工业生产中也有少量应用。

但是现有的锅炉运行时排烟温度可达到180℃左右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其携带的热浪费,烟气中的热量浪费损失,因此,现需设计一种锅炉余热高效回收循环利用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锅炉余热高效回收循环利用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锅炉余热高效回收循环利用装置,包括锅炉、离子交换器、软水箱、烟囱,所述锅炉上设有加水管,所述加水管上连接有换热机构,所述软水箱连接在换热机构上,所述离子交换器连接在软水箱上,所述锅炉上设有排烟管,所述排烟管与换热机构连接,所述烟囱连接在换热机构上。

优选地,所述换热机构包括换热箱,所述换热箱上设有烟气进管,所述烟气进管与排烟管通过输送管连通,所述换热箱上设有烟气出管,且烟气出管与烟囱连接,所述换热箱上设有进水管、补水管,所述进水管与补水管分别与软水箱、加水管连接,所述换热箱内设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换热箱内部分隔成上下设置的设备腔与换热腔,所述换热腔内设有换热结构,所述设备腔内设有用于驱动换热结构的驱动结构。

优选地,所述换热结构包括设置在换热腔内的蛇形管,所述蛇形管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上转管、下转管,且上转管贯穿隔板并与其转动连接,下转管贯穿换热腔内底壁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下转管与烟气出管连接。

优选地,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设备腔内壁上的蜗壳,所述蜗壳内设有叶轮,所述蜗壳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口、出气口,且进气口与烟气进管连接,所述出气口与上转管通过旋转接头连接,所述叶轮的一端贯穿蜗壳并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上转管上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且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

优选地,所述蛇形管的表面均布有换热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换热机构,向锅炉中的补水时,补充水经过换热箱在进入锅炉中,锅炉的烟气通过进气口输入蜗壳,吹向叶轮驱动其转动,烟气通过出气口进入蛇形管中经过,再从烟气出管进入烟囱,含热烟气在蛇形管中经过时,即可将热量交换出,对换热箱内的补水进行预加热,且叶轮转动时,带动第二齿轮转动,进而驱动上转管转动,即可带动蛇形管在换热箱内补水中进行转动,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使得补水可更快速升温,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锅炉余热高效回收循环利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锅炉余热高效回收循环利用装置换热机构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锅炉、2燃气进口、3补水管、4烟气进管、5烟气出管、6换热箱、7进水管、8离子交换器、9软水箱、10输送管、11加水管、12排烟管、13烟囱、14鼓风进口、15上转管、16隔板、17第一齿轮、18出气口、19蜗壳、20叶轮、21进气口、22连接轴、23第二齿轮、24蛇形管、25下转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参照图1-2,一种锅炉余热高效回收循环利用装置,包括锅炉1、离子交换器8、软水箱9、烟囱13,锅炉1上设有加水管11,加水管11上连接有换热机构,软水箱9连接在换热机构上,离子交换器8连接在软水箱9上,锅炉1上设有排烟管12,排烟管12与换热机构连接,烟囱13连接在换热机构上。

本实用新型中,换热机构包括换热箱6,换热箱6上设有烟气进管4,烟气进管4与排烟管12通过输送管10连通,换热箱6上设有烟气出管5,且烟气出管5与烟囱13连接,换热箱6上设有进水管7、补水管3,进水管7与补水管3分别与软水箱9、加水管11连接,换热箱6内设有隔板16,隔板16将换热箱6内部分隔成上下设置的设备腔与换热腔,换热腔内设有换热结构,设备腔内设有用于驱动换热结构的驱动结构。

其中,换热结构包括设置在换热腔内的蛇形管24,蛇形管24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上转管15、下转管25,且上转管15贯穿隔板16并与其转动连接,下转管25贯穿换热腔内底壁并与其转动连接,上转管15、下转管25均套接有密封轴承进行转动,下转管25与烟气出管5连接。

其中,驱动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设备腔内壁上的蜗壳19,蜗壳19内设有叶轮20,蜗壳19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口21、出气口18,且进气口21与烟气进管4连接,出气口18与上转管15通过旋转接头连接,叶轮20的一端贯穿蜗壳19并固定连接有连接轴22,连接轴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23,上转管15上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17,且第一齿轮17与第二齿轮23啮合。

进一步的,蛇形管24的表面均布有换热片,增加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向锅炉1中的补水时,补充水经过换热箱6在进入锅炉1中,锅炉1的烟气通过进气口21输入蜗壳19,吹向叶轮20驱动其转动,烟气通过出气口18进入蛇形管24中经过,再从烟气出管5进入烟囱13,含热烟气在蛇形管24中经过时,即可将热量交换出,对换热箱6内的补水进行预加热,且叶轮20转动时,带动第二齿轮23转动,进而驱动上转管15转动,即可带动蛇形管24在换热箱6内补水中进行转动,进一步提高换热效率,使得补水可更快速升温,提高效率。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锅炉余热高效回收循环利用装置,包括锅炉(1)、离子交换器(8)、软水箱(9)、烟囱(13),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1)上设有加水管(11),所述加水管(11)上连接有换热机构,所述软水箱(9)连接在换热机构上,所述离子交换器(8)连接在软水箱(9)上,所述锅炉(1)上设有排烟管(12),所述排烟管(12)与换热机构连接,所述烟囱(13)连接在换热机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锅炉余热高效回收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机构包括换热箱(6),所述换热箱(6)上设有烟气进管(4),所述烟气进管(4)与排烟管(12)通过输送管(10)连通,所述换热箱(6)上设有烟气出管(5),且烟气出管(5)与烟囱(13)连接,所述换热箱(6)上设有进水管(7)、补水管(3),所述进水管(7)与补水管(3)分别与软水箱(9)、加水管(11)连接,所述换热箱(6)内设有隔板(16),所述隔板(16)将换热箱(6)内部分隔成上下设置的设备腔与换热腔,所述换热腔内设有换热结构,所述设备腔内设有用于驱动换热结构的驱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锅炉余热高效回收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结构包括设置在换热腔内的蛇形管(24),所述蛇形管(24)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上转管(15)、下转管(25),且上转管(15)贯穿隔板(16)并与其转动连接,下转管(25)贯穿换热腔内底壁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下转管(25)与烟气出管(5)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锅炉余热高效回收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结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设备腔内壁上的蜗壳(19),所述蜗壳(19)内设有叶轮(20),所述蜗壳(19)的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口(21)、出气口(18),且进气口(21)与烟气进管(4)连接,所述出气口(18)与上转管(15)通过旋转接头连接,所述叶轮(20)的一端贯穿蜗壳(19)并固定连接有连接轴(22),所述连接轴(2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23),所述上转管(15)上固定套接有第一齿轮(17),且第一齿轮(17)与第二齿轮(23)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锅炉余热高效回收循环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蛇形管(24)的表面均布有换热片。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锅炉余热高效回收循环利用装置,包括锅炉、离子交换器、软水箱、烟囱,所述锅炉上设有加水管,所述加水管上连接有换热机构,所述软水箱连接在换热机构上,所述离子交换器连接在软水箱上,所述锅炉上设有排烟管,所述排烟管与换热机构连接,所述烟囱连接在换热机构上。本实用新型可将锅炉烟气中的热量通过换热机构利用,将热量传递给锅炉补水,对进入锅炉的补水进行预加热升温,进行降低锅炉的燃料能耗。

技术研发人员:乔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德润鑫鼎(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05.31

技术公布日:.02.07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