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蒲松龄生平】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生平简介

【蒲松龄生平】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生平简介

时间:2020-01-14 09:12:31

相关推荐

【蒲松龄生平】清代文学家蒲松龄生平简介

蒲松龄简介

蒲松龄,是山东淄博人。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蒲松龄的祖辈是中小地主阶级,后来以较为丰厚的家底用来经商,所谓经商蚀本,在经商的道路上家族渐渐的败落之后,蒲松龄便刻苦读书,希望以后能有一番作为。这是蒲松龄简介中的家庭情况介绍。

蒲松龄雕塑

蒲松龄19岁的时候去参加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一时间声名大噪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但是在以后的科举考试中,却是屡试不第,这使得蒲松龄很是气馁,但是他并没有因为屡试不爽而放弃参加科举考试,而是在逆境中前进。黄天不负有心人,蒲松龄71岁时考成贡生。这是蒲松龄简介中的仕途介绍。

为了维持生计,他同时做了很多份工作,他除了应同邑人宝应县知县孙蕙之请,为其做幕宾数年之外。蒲松龄还在村里给人家做私塾先生教书,以这两项工作来维持生计,常常的饮食就是自炊自啖,小米白粥,佐以菜蔬,这便是一天的伙食。这样的生活一过就是将近42余年。蒲松龄由于自小的生活环境所致,一生中很少外出旅行,济南算是他居住时间较长的城市,这也是在济南可以找到许多蒲松龄所留下的诗作的原因。清苦的生活并没有阻挡住他的创作的脚步,他的大量的诗作流传至今。这是蒲松龄简介中的他的生活现状的介绍。

蒲松龄科举

蒲松龄的小说非常出名,有关蒲松龄科举的事情也流传至今。蒲松龄第一次参加秀才考试的时候才仅仅19岁,当时蒲松龄在淄川县济南府参加考试,整个过程都非常顺利,蒲松龄连续三试都是第一名,自然也就成了当地的秀才,而亲自录取蒲松龄的人也非常了不得,那就是清朝著名的大诗人施闰章。

蒲松龄画像

施闰章当时担任的职务是山东地区的学政,并且施闰章还负责出题。山东秀才考试正式开始,施闰章出的第一道题目叫做《蚤起》,这个题目是从孟子著名的“齐人有一妻一妾”中得来的。虽然清朝的科考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文体八股文,但是这并没有限制住蒲松龄的发挥。蒲松龄早早地就对人情世故有切身体会,再加上自身的观察力和阅读范围的广阔,很快便写出了一篇洋洋洒洒的答案,经历过三试之后都拿到了第一名,这让蒲松龄在当地几乎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文人。

蒲松龄科举的道路并未就此终结。在通过秀才考试之后,蒲松龄开始向全国进发参加朝廷主持的举人考试,但是蒲松龄再试时曾经连续参加过4次举人的考试,但是直到72岁高龄之时,蒲松龄仍然没有成功通过考试而仅仅做了一名贡生。然而为什么蒲松龄科举之路的前后差别这么大呢?据说蒲松龄在参加秀才考试的时候本身就是剑走偏锋,因为他并没有完全遵照八股文的要求,但是他的敢言和精彩的文章还是吸引了当时的考官施闰章,但是先前这种情况在举人考试中却再也没有出现过。

蒲松龄的作品

蒲松林的作品从诞生以来已经在古今中外流传了几百年,而在蒲松龄的作品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他所著的聊斋系列了。蒲松龄曾经花费了几十年的时间,中间经历过探访、游历等等最终才写成了这部由一个个短篇小说组成的书籍《聊斋志异》,而且蒲松龄还这本书进行过多次修改。

蒲松龄的作品《聊斋志异》

在《聊斋志异》这部书籍中,蒲松龄主要采用了与唐传奇小说非常类似的文体,他所写的奇闻异事并非是为了追求极尽的恐怖和怪异,蒲松龄写这本书的目的主要是想通过一些鬼魂的故事和传说,而对清朝时候的社会状况和政治场上的情形进行讽刺和批判。蒲松龄的作品除了这部最为著名的小说集之外,另外还有《聊斋文集》、《聊斋俚曲》以及《聊斋俚曲》等,这些作品主要是蒲松龄在探访、游历和阅读过程中所搜集到的一些关于农业或者医药等的科普读物,写作风格也偏向于通俗。

蒲松龄的作品中比较不同的就是他流传于世间的14首俚曲,这些俚曲包括了《姑妇曲》、《穷汉词》、《富贵神仙复变磨难曲》、《墙头记》等,另外擅长故事创作的蒲松龄还创作了一些戏本,其中就包含了《钟妹庆寿》、《闹馆》、《考词九转货郎儿》等,除了以上提到的这些作品之外,蒲松龄辛勤写下的还有许多是“科普”方面的作品。也因为这些作品,蒲松龄得到了世代读者的铭记和敬仰。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