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慢性湿疹的症状都有哪些呢慢性湿疹的治疗误区

慢性湿疹的症状都有哪些呢慢性湿疹的治疗误区

时间:2019-03-22 07:38:05

相关推荐

慢性湿疹的症状都有哪些呢慢性湿疹的治疗误区

一、慢性湿疹的症状都有哪些呢

1、转换的症状

慢性湿疹主要是由于急性、亚急性湿疹不断复发产生的,急性湿疹在同一位置反复发作,最终转变为慢湿疹。

2、病发部位

慢性湿疹好发于四肢,如手足、小腿、肘窝、腘窝等处,分布也多对称。皮损常是局限型,呈皮肤增厚、浸润明显、往成苔样变,色素沉着屡见不鲜,境界不甚清晰。

3、病发的现象

患者常诉说剧痒难忍,遇热或夜幕降临时尤甚。病情缠绵,经年累月难得痊愈。在此期间,如局部治处欠妥或饮食刺激性食物,可使慢湿疹急发着,这时其临表如急性湿疹。

4、耳部慢性湿疹

此类湿疹常发在耳后,医学称旋耳疹。多发于耳前或耳后缝间,严重的会波及整个耳壳。

如《外科医案汇编》所说:"耳后缝间皮色红裂,时出黄水津津,名为旋耳疮。"或称黄水疮、月蚀疮等,相当于外耳湿疹。

以局部潮红、灼热、瘙痒、红斑、水泡、糜烂、皲裂、渗液、结痂等为其主要症状。皮损多对称分布、痒感较著、易并发感染。以儿童患者占多数。

二、慢性湿疹的治疗误区

误区1:湿疹要保持皮肤干燥

正好相反,湿疹需要保湿。患湿疹的儿童存在皮肤屏障功能障碍,保湿促进皮肤屏障的恢复很关键。患者应规律的应用保湿剂,不只是洗澡后使用,应坚持每天使用,需要时可每天多次使用。在冬季干燥季节可考虑在房间使用加湿器,使房间温度保持在50%左右。

误区2:湿疹患者尽量少洗澡

过度清洗和长时间不洗澡都不正确。过度洗澡,特别是使用烫水洗澡或擦洗患处,湿疹的瘙痒会得到暂时缓解,但之后会因不良刺激和过度清洗造成的皮肤屏障的破坏而使用皮损加重,越来越痒。长时间不洗澡是也不可取。

特应性湿疹患儿应每天洗一次澡。洗澡时水温不要过热,平时每次洗澡的时间最好不超过10分钟,尽量选择无刺激性的沐浴产品。洗澡后3分钟内使用保湿剂,以锁住水分。

误区3:激素副作用大,千万不能用

实际上外用糖皮质激素还是湿疹首选药物。糖皮质激素软膏可引起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色素减退或沉着,还可诱发痤疮、毛囊炎、真菌感染、激素依赖性皮炎等,但大多数不良反应都是长期大剂量不合理使用造成的。

只要针对病情、皮损部位,不同年龄选择不同强度的激素软膏,可发挥激素的强大抗炎、抗过敏作用,同时又能避免其不良反应。

三、慢性湿疹的发病原因

1、 饮食因素:人类的食物品种极多,一般可分为植物类、动物类、矿物类,在近代的食物中还经常应用一些化学合成的食物如糖精、醋酸、枸橼酸、香精、合成染料等。而导致湿疹的发生。

2、环境因素:很多研究证实环境因素是湿疹患病率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3、其他因素:湿疹的产生尚可由苦闷、疲劳、抑郁、忧虑、紧张、情绪激动、失眠等神经精神因素及日光、紫外线、寒冷、潮湿、干燥、摩擦等气候、物理因素所引起。此外慢性肠胃疾病、慢性酒精中毒、肠寄生虫以及新陈代谢障碍、内分泌失调等因素皆是湿疹发生的原因。

4、内外因素:湿疹是由内外因素相互作用引发的一种炎症性皮肤病,其临床特点为皮疹多样性,有渗出倾向,多对称分布,自觉剧烈搔痒,病情易反复,可多年不愈。

5、感染因素:某些湿疹与微生物的感染有关。这些微生物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马拉色菌、气源性真菌如交链孢霉、分枝孢霉、点青霉、烟曲霉、镰刀霉、产黄青霉、黑曲霉及黑根霉等。

6、药物因素:药物因素是某些湿疹,尤其是湿疹型药疹的最主要的原因。一般来说任何药物均有引起湿疹性药疹的可能性。

四、慢性湿疹的中医偏方

1、米红豆煎:薏米30克,红小豆15克,加水同煮至豆烂,酌加白糖,早晚分服

2、乌贼:把乌贼骨研成细粉,散敷湿疹处,每日数次,适用于慢性湿疹有渗出者的治疗。

3、紫草油:紫草,用香油适量炸焦,待油成紫色捞出紫草即可,每日数次,用油涂患处,用于慢性湿疹的治疗。

4、鸡蛋馏油:鸡蛋7个,煮熟取蛋黄,锅内放麻油,文火将蛋黄内油熬出,待蛋黄呈焦糊状即可,取油频涂患处,可以治疗慢性湿疹。

5、文蛤散:文蛤,川椒,轻粉。将文蛤打成细块,炒至金黄,入川椒同炒至黑色,以起烟为度,入密封罐内封存。第二日加入轻粉,共研细末。香油调搽,可以治疗慢性湿疹。

6、绿豆海带粥:绿豆30克,水发海带50克,红糖适量,糯米适量。水煮绿豆、糯米成粥,调入切碎的海带末,再煮3分钟加入红糖即可。具有疏风祛湿、清热解毒的作用,有效治疗慢性湿疹。

7、白菜胡萝卜水:将白菜、胡萝卜洗净切碎后,然后将锅中加水煮开,放入切碎的菜,大约5分钟后加入蜂蜜,即可关火食用。有效治疗慢性湿疹。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