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字范文,内容丰富有趣,学习的好帮手!
1000字范文 > 秦始皇兵马俑未解之谜

秦始皇兵马俑未解之谜

时间:2020-11-11 15:39:00

相关推荐

秦始皇兵马俑未解之谜

作为第一位统一中国的皇帝,秦始皇与法老王图坦卡蒙、玛雅大君到底有没有相同之处?而秦始皇陵和古埃及金子塔有没有类似的地方?这些超科学的知识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何种联系?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龙、猴、麒麟、凤凰——与古代玛雅文明、埃及文明存在着哪些可能的关联?以天子自居的秦始皇等帝王,他究竟有没有像法老王图坦卡蒙、玛雅大君等古代帝王那样,把自己关于自然的超知识编成密码,隐藏在自己的财宝中,或者将财宝隐藏在这些兵俑中?秦始皇兵马俑究竟隐藏了多少未知的秘密?值得探寻。

秦始皇兵马俑里隐藏的惊天之谜

1974年3月29日,由于严重的旱情,陕西临潼县西杨村几个村民在秦始皇陵东侧打井时,意外地发现大量陶俑残片、成束的铜镞和大量地砖。考古队进驻西杨村,没想到这项不起眼的考古工作发掘出了世界“第八大奇迹”:总共八千多个真人大小的陶制兵马俑被埋葬在这片地下密室里。他们军阵严密,栩栩如生,自遥远的两千多年前起,就一直默默无言地守卫在这里。这个庞大的地下军团,列阵来到了世人面前,带给人无尽的震撼和悬念。

考古学家们吃惊地发现,这八千余名士兵的脸形,加上他们的头型和发型,恰好与10个汉字的形状相一致。这些汉字分别是:日、甲、由、申、用、自、目、风、田和国。奇怪的是,尽管来自西安的正式考古遗址记录提供了字符的名称,考古学家们却从未解释过它们的含义。

秦始皇兵马俑里隐藏的惊天之谜

或许他们从未想过要去探询每一个字符代表什么,可是,了解这十个汉字的含义是不是有助于我们解开兵马俑背后的诸多谜团呢?基于这种想法,笔者带着期待翻开了在西方世界最为著名的汉英字典——《林语堂当代汉英字典》,得到了如下信息:

“申”这个字,即指猴,在中国的黄道十二宫图(十二地支)中是第9个。《玛雅预言》、《图坦卡蒙预言》以及《维拉科嘉的不为人知的坟墓》都分别说明9是在和神灵成为一体(10)之前能够达到的最高的数字。因此,古代的诸多太阳崇拜文明都用9这个数字来代表神灵,而999这个数字则象征一个至高无上的神灵、一位精神导师;而999的颠倒数字666,在《圣经》中则用来表示野兽的数目。

中国神话中流传有关美猴王的故事:在到达西天之前他是如何克服了81(9×9)次磨难的。据此我们可以推断“申”这个字与猴、数字9以及神灵有关。

把字典中对这十个字的解说拿来对这十个脸型进行解释,我们就会得出这样一个信息:

注视着秘密坑道中的这些士兵,分别去理解这些汉字的含义,用大脑去想象自开天辟地以来的故事:一个关于太阳崇拜灵的故事。

或者可以这么说:

仔细观察坑道当中的士兵,然后破解这个自开天辟地以来关于太阳崇拜灵的神秘故事。

发型之谜

兵马俑的发型可分为三类。第一种发型是将发辫交于脑后。再把头发束于头顶一侧成绾髻。第二种发式需要在头顶束成发髻状,再将后脑、两鬓的发辫缝于脑后,固定成发髻。第三种发式需要在头顶束成发髻,然后压以布冠,再用组缨固着到下颏底部。

秦始皇兵马俑里隐藏的惊天之谜

兵马俑发型奇特而复杂,自然引发了我们的疑问:为什么一支参加战斗的身着厚重铠甲的部队,头部却没有得到任何防护?这支近八千人的部队的理发师在哪里?这些各式各样的发型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奥秘呢?

让我们考察一下其中的一例发型,三束头发在颈部分开而在顶部结成一条辫子。这三束头发形成了一根双股辫。太阳穴周围的头发也是这样处理的。用这种方法,3+3+3(9)变成2+2+2(6)。用这种方法神秘数字9可能转化成神秘数字6。反之亦然。

展示了另一种发型:太阳穴的发辫与顶部的发辫汇合,在竖直的发辫里形成一个结,酷似太阳黑子的形状。接着,在之前的发型基础上发展成盛开的太阳黑子的圆环。

发型把头部分成大小不等四份,模仿太阳朝地球方向放射的四股大小不同的太阳风。

还有所见到的极为精致且复杂的辫子,类似于人类的生殖器官。因此,各式各样的发型似乎把兵马俑与太阳以及人类生殖崇拜联系起来。

车马之谜

考古队发掘出了两套华丽青铜马车。马车是单辕双轮,每个车轮有30根辐条,在青铜华盖里的辐条数目(22)乘以车轮的辐条数目(30)等于660,但是这与神秘数字666不符合。这是个错误吗?

推测一下,666除以22等于30.27,但是华盖上不可能有0.27根辐条。我们可以说对正确答案来说,22是个神秘整数,但是这不是古人的工作方法。古人不会犯错,每件事情都是出于某个原因而做的。这意味着他们有目的的强调余数0.27,它是1除以3.66的结果。数字3.66有着重要的天文学意义,在一个闰年有366天,因此22根辐条的话或许隐喻着发光的太阳。

第二辆马车尾部有个全封闭的车厢。车厢在一个有方形框架的圆形青铜华盖下面。这辆马车可以搭载一副棺材,也是单辕双轮,每个车轮30根辐条。坐着的御官俑身穿战袍,头戴帽子,腰佩长剑。这辆马车的青铜顶掉到了马车身上,这个象征着太阳已经下山,而皇帝已经归天了。这辆车的华盖33根辐条,33乘以30只等于990。同样,我们用期待的神秘数字999除以33等于30.27,和第一辆车一样,这个数字是暗含神秘意义,同样象征着太阳的模型,不过这是一个已经落山的太阳。

手势之谜

我们仔细考察兵马俑手的形状,有的武士俑紧握拳头,有的稍稍松开拳头,似乎正握着长矛,还有其他的伸开手指和拇指,或弯曲着手指和拇指等形状。考察可能的组合可以看出攥紧的拳头暗示数字“0”。拳头微微张开,拇指和食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圈,代表0。从拇指开始展开的手指,依次展现了数字1、2、3、4、5。这样,一只平展的手等于5。这个与左手应用相似的算法配合,产生数字6到10。这意味着跪射武士俑的数字是6,在左手的(5)加上右手伸开的拇指(1)。

对将军俑手指的检验证实这个说法是正确的。将军俑采取了这个规则的一种变体。它的手交叉,表示数字10,但一个食指抬开,并指向离开手的方向。10减去1等于9。因此,作为最高级别的军官,将军的数字是9。这样,射手跪着是因为他的数字低于将军较高的数字9。

秦始皇兵马俑里隐藏的惊天之谜

凭借丰富的想象力和密码破译方法,还能进一步分析出手的姿势所代表的0—10的数字,不但表示它们的职务,还可以去解释兵俑的排列阵势。经分析,兵俑排列的阵势和数量包含着666(野兽数字)和999(神圣数字),而这些数字和古人对神的崇拜有关。

至此,借助《秦俑密码》这位西方学者的想象力,我们不得不问,兵俑们手的姿势除了拿武器,究竟还有没有别的含义?兵俑们头发的编织方式与太阳磁场究竟有没有关联?

秦始皇陵神秘绿脸秦俑 引发8大猜想

秦兵马俑中唯一的绿脸俑自从发现的那一天起,就一直备受关注。自去年3月27日绿脸俑亮相陕西历史博物馆以来,参观游客近百万人,专家学者、普通观众纷纷提出各种疑问和看法,争论至今还在继续。

猜想1 工匠们的恶作剧

绿脸兵马俑是已出土的1500多个秦兵马俑中唯一的绿脸俑。这尊俑的“绿脸”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它意味着什么?秦俑在制作之初,从服饰、兵器到肤色、相貌都是仿真人真马,属于写实之作。通常我们看到的秦俑,脸部都是粉红色的,为什么会有绿脸的兵马俑?

据陕西历史博物馆馆长成建正介绍,这件绿面跪射俑即使在兵马俑博物馆也仅展出过一次,平时都是用布将兵马俑包裹起来的。该俑是考古队在1999年9月10日在二号坑发现的。整个兵马俑身上都施以彩绘,尤其是面部彩绘完整,白色眼白,黑色瞳孔,双眼炯炯有神。不同于其他陶俑的淡粉面色,淡绿面色尤其引人注目。该俑的出土,引起了文物专家的争论,谁也不能确定为什么这尊俑的面部要施以绿色颜料,甚至有人猜测“绿面”有可能是工匠们的恶作剧。

猜想2 万马军中一傩人

有关学者认为,“绿面俑应为军中傩(音nuó)人”是比较准确的定位。远古时期驱疫逐邪的巫术祭祀活动在军中应有流行。首先,当时有傩礼。据记载,傩舞在夏、商、周代纳入礼制,并出现“国傩”、“天子傩”、“大傩”等不同规模级别的傩祭。其次,傩礼与军事性质有关,而秦俑坑是秦军阵的现实模拟。自周代,“傩礼”成为五礼之一军礼的一个项目。傩礼主要任务有定期驱傩和为死去的帝王将相送葬。周代傩礼的主角方相氏,由掌管军政军赋的大臣夏官大司马领导。方相氏本人没有爵位,不在士大夫阶级之列,却是掌管驱鬼逐疫的下层专职军官。方相氏被称为“狂夫”,就是因为他们是个子高、力气大、本领强的军中能人,由此可见,周代傩礼的礼意是“军人战胜鬼疫”。再其次,秦文化与楚文化有较密切的联系,而重巫的神秘色彩是楚文化最大的特色。秦陵出土文物有较多的楚文化风格,例如铜车马上的彩绘纹样、俑坑中覆抹青膏泥等都与楚文化有较强的联系。

猜想3 涂绿脸吓唬敌人

还有专家推测,战国时期,出兵打仗,有些国家往往将牛的角上绑上刀,士兵的脸上涂成各种各样的颜色,装神弄鬼,借以吓到敌方。秦俑脸部涂成绿色也不是不可能。也有专家解释说,绿色也可能是表现肤色的另外一种手法,本身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猜想4 工匠可能是色盲

“兵马俑二号坑的一个过洞当时出土了8个跪射俑皆有彩绘,其它俑的脸部颜色都是粉红色,与人的肤色相近,只有一个俑的脸部颜色是绿色的,让人感到奇怪。”家住西安昆明路的鲁哲文师傅对秦文化颇有研究,他说,绿脸俑的脸部是绿色的,而手是粉红色的,就排除了绿色人种这样一种可能。有一种可能是工匠在涂色时出现了失误,也有可能制作这尊兵俑的工匠患有色盲症,调错了颜色。

猜想5 创意个性作品

还有一种推测,秦兵马俑既是秦始皇地下王国的卫戍部队,同时也是陶塑与彩绘结合的艺术品。这一点,从兵马俑不同的面部表情、服装样式、发型设计上都得到了印证,充分说明秦俑在写实的基础上融入了工匠们对生活的细微观察和对人物个性的理解。绿脸俑就是工匠们大胆而个性张扬的“另类”创意。

针对这一说法,有人则认为秦代对工匠要求非常严格,每一个工匠要对他的作品负责,要刻上他的名字,倘若出现失误是要受到严惩的,严重的会被处死,所以不可能有冒着生命危险进行艺术创作的工匠。

猜想6 特别的护身符

不少参观过绿脸俑的游人认为,古代人很注重吉祥祈福等礼仪活动,士兵征战沙场,最要紧的就是“平安”,所以在脸上涂上绿色,极有可能是暗示“平安”的特别护身符,依凭它的力量来保护身体性命。

也有人不认同这种说法,认为脸上涂绿色当作护身符是没有依据的,历史文献以及一些专业资料均无这方面的记载。

猜想7 少数民族的象征

“戏剧舞台上的脸谱中红色代表忠勇,白色代表奸诈,黑色代表耿直,而绿色和蓝色代表的是外藩,是少数民族的象征。”读者杨晓芳说,脸谱给了自己很大启发,由此推测绿脸俑是融入了某些少数民族文化元素的特色陶俑。杨晓芳说,从地理位置看,秦人在立国初期地处陇东地区,就是今天甘肃东部天水一带。这里是一个多民族交融的地区,秦人与少数民族有着密切的关系。从历史文献看,秦国的臣民是由不同种族组成的,有因为采矿而出名,得到秦始皇赏识的巴族的寡妇清;有非常吃苦耐劳活跃于山地的(cóng)人,人就是今天四川、湖南一带的少数民族;至于羌人,作为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更是秦人重要的组成部分。再从战场实际看,秦军广泛吸收了不同民族的各种战法,虚心向不同民族,包括强敌匈奴学习军事技术。由此可见,地下秦俑军阵中的绿脸俑很可能就是少数民族的象征。

猜想8 颜色发生变化

“兵马俑埋在地下已经2000多年,涂在身上的彩色颜料可能发生了变化,这件绿脸俑由原来的粉红色变成了绿色。”参观完绿脸俑,在西安文理学院读大一的刘晓同学这样认为。

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其他一些文物专家。有专家解释说,经过研究分析,兵马俑身上的彩绘颜色并没有发生改变,绿色主要涂在衣服上,绿色就是绿色,粉红色表现为肤色,应该说,只能变淡或白,不可能变成绿色。至于这件兵马俑为什么是绿色,目前,还没有能够解释得通的道理。

有关绿脸俑的种种猜测还在继续,要解开绿脸秦俑这个谜,文物专家认为还有待于对兵马俑的深入研究和挖掘。

文保技术让绿脸俑熠熠生辉

据专家介绍,1999年发现这个绿脸俑时,它的头与身体已经分离,俑头的出土位置紧挨地面,彩绘表面主要是俑坑洪水冲淹而沉积的淤泥,它和彩绘粘接很紧,彩绘极易被粘掉。考古队员采取整体打包的方式将刚刚露出一点绿意的绿脸俑俑头,带到了实验室,以便对其进行更精心、细致的保护与研究。

此时文保科技工作者已全面、系统地揭示了兵马俑彩绘的层次结构、物质组成、彩绘工艺以及损坏机理,最终确定了行之有效的保护处理方法。为了保住绿色彩绘,专家们在颜料层表面,用牙科调拌刀轻轻挑去已松动的黏土;与彩绘粘得很牢的淤泥,用小号手术刀逐层刮去,直到露出彩绘层。经精心清理和保护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个在展厅里熠熠生辉的绿脸俑头,其脸部、颈部全为粉绿色,双耳为浅绿色,头发、发髻为赭石色,发带为朱红色,眉毛、胡须为黑色。

秦陵兵马俑真实用途:只是皇家仪仗队?

秦始皇陵中的兵马俑,一直是考古学家热衷研究的话题。对于兵马俑的具体作用,专家们各执己见。最近又有一个新的猜想,就是兵马俑可能是皇家仪仗队。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一起去看一下。

秦始皇兵马俑一号坑再度发掘,虽然这次发掘的面积不过200平米,还不足一号坑14260平米的零头,但仍令考古学家非常期待。考古学家期待的是:一能否发现文官俑。根据秦朝时期的战阵情况,军队建制有武官必有军师。但从1978到1984年两次发掘一号坑的情况看,6000多兵马俑唯独缺少文官俑;二能否发现更多的秦代武器。一号坑曾经发掘出长铍,金钩等绝门兵器;三能否发现原生态的彩俑;四是能否发现欧洲面孔的陶俑。

这些疑问尚是细节性的,由于兵马俑隐藏着太多的秘密,不能期望这次就能解决太多的谜团。相反,由于考古工作的深入,极可能会带来更多的历史谜团。兵马俑代表战阵三军的说法,源于“秦俑之父”袁仲一。

但是陕西师范大学的研究却颠覆了这个说法,他们认为,在中国古代丧葬文化中,纳入俑的必须是亲近的人而不是一般的战士兵勇。就此而言,兵马俑应该是指的亲兵和卫士,而非象征驰骋战场的战士。否则,不仅不合礼制,也有违秦始皇千古一帝的自负。

由此引申开来,用实战军阵陪葬的说法也就没有了道理。始皇帝虽然生前杀伐过重,但自一统六国,就希望“使后无战攻之患”,“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以为金人十二,以弱黔首之民”。如果说始皇死了之后还摆大军事阵仗,那不是死了都不消停吗?此外,秦朝兵阵讲求“伍法”,兵马俑一、二、三号坑的排列组合不合秦军阵法。

着有《秦始皇帝陵近臣侍卫郎官俑与中国古代文明——“兵马俑”证谬》一文的刘九生教授认为,秦皇兵马群俑反映的历史现场应该是秦朝体制下的“郎与郎制”。这一体制包含了我们通常所谓“三公九卿”之“九卿”中的奉常、郎中令、卫尉三个系统。按此解读,兵马俑的意义就单纯了许多,即是皇家仪仗队的真实写照。

确实,从出土的人俑、车马、兵器等形制看,规格极高、标准统一、气象宏大,绝非一般的军队战阵所能比拟。尤其是人俑部分,其身高平均高于现代中国人,相貌堂堂、军容整齐,活脱脱的仪仗队形象。陶俑的色彩艳丽,更是有力的佐证。直至今天,仪仗队的穿着还是要比普通部队讲究许多。至于出现欧亚人种以及绿脸人的形象,恰恰反映了当时秦朝政治开放的现实。秦自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大胆起用六国人才。而且,秦国源于西北,和西戎地缘交接,仪仗队和军队里不乏来自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士。

这次一号坑的重新发掘,应以宏大的历史文化视野去采集破解兵马俑之谜的证据,而不应满足于获得微观的具体实物发现。秦陵地下的秘密一环套着一环,现代人宁愿客观地让这些谜团重叠相加,也不要过于急切地获得标准答案

本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政治立场,如有侵犯你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处理。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站立场。